一種多輸入高增益DC/DC變換器的製作方法
2023-07-04 03:50:37 3

本發明涉及一種直流-直流變換器,具體涉及一種多路輸入的高增益DC/DC變換器。
背景技術:
日前,世界能源形勢緊張,傳統的化石能源日益枯竭,並且,因此而造成的環境壓力也日益增大。針對這種狀況,可再生能源以其安全、清潔、永續的特點逐步取代傳統能源,而可再生能源發電系統通常需要多個發電單元組成,所需要的變換器數量也會增加。因此,在實現高增益的同時,為了簡化電路結構、降低系統成本,研究多輸入高增益DC/DC變換器對於實現高增益和變換器均流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實現高增益的變換器主要有三種:第一種,是利用開關電容在升壓的同時降低功率器件的電壓應力,如MMC技術,但該方法結構複雜,所需器件較多。第二種,是藉助於變壓器,在直流—直流的變換器中間加入一個高頻變壓器,通過增加變壓器的變比來實現高增益,因此,該變換器由原來的直流—直流變為直流—交流—交流—直流變換器,降低了能量的轉換效率。第三種,是利用耦合電感來實現高增益,但耦合電感的使用不僅會造成開關器件電壓應力過高,而且會引起磁幹擾,增加了變換器的工作損耗。
現有多輸入DC/DC變換器大多是在基本的變換器基礎上進行埠改進,難以實現高增益且各輸入端電流難以控制,需要複雜的輔助電路和控制電路。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現有技術中變換器存在高增益與多路輸入難以同時實現、各路輸入電流難以控制等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多路輸入的高增益DC/DC變換器,該變換器根據不用的應用場合,可以調整輸入埠數,且每一路輸入電流和輸出電壓均可控。與傳統接入多個變換器的方式相比,降低了電路複雜度,同時大大的降低了成本。
本發明採取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多路輸入的高增益DC/DC變換器,該變換器包含m個輸入端,n個增益單元,m個功率開關S1、S2...Sm,m個電感L1、L2...Lm,n(m-1)+1個電容C0、C11、C12、C13...Cn,m-1,n(m-1)+1個二極體D0、D11、D12、D13、Dn,m-1;
m個輸入端中,
第一電感L1的輸入端接輸入電源1的正極,第一電感L1的輸出端接電容C11的一端,在第一電感L1和電容C11的結點和輸入電源1的負極之間接第一功率開關S1,第一功率開關S1源極接輸入電源1的負極,第一功率開關S1漏極與第一電感L1和電容C11的結點相連;
第二電感L2的輸入端接輸入電源2的正極,第二電感L2的輸出端接電容C12的一端,在第二電感L2和電容C12的結點和輸入電源2的負極之間接第二功率開關S2,第二功率開關S2源極接輸入電源2的負極,第二功率開關S2漏極與第二電感L2和電容C12的結點相連;
以此類推到第m-1相:
第m-1電感Lm-1的輸入端接輸入電源m-1的正極,第m-1電感Lm-1的輸出端接電容C1,m-1的一端,在第m-1電感L1,m-1和電容C1,m-1的結點和輸入電源m-1的負極之間接第m-1功率開關Sm-1,第m-1功率開關Sm-1源極接輸入電源m-1的負極,第m-1功率開關Sm-1漏極與第m-1電感L1,m-1和電容C1,m-1的結點相連;
第m電感Lm的輸入端接輸入電源m的正極,第m電感Lm的輸出端接電容C2,m-1的一端,在第m電感Lm和電容C2,m-1的結點和輸入電源m的負極之間接第m功率開關Sm,第m功率開關Sm源極接輸入電源m的負極,第m功率開關Sm漏極與第m電感Lm和電容C2,m-1的結點相連;
n個增益單元中,
增益一單元中,第一電感L1輸出端接電容C11的一端,第二電感L2第一電感L1輸出端接電容C12的一端...第m-1電感Lm-1輸出端接電容C1,m-1的一端。二極體D11的陰極連電容C11的另一端,陽極連電容C12的另一端;二極體D12的陰極連電容C12的另一端,陽極連電容C13的另一端...二極體D1,m-2的陰極連電容C1,m-2的另一端,陽極連電容C1,m-1的另一端,二極體D1,m-1的陰極連電容C1,m-1的另一端,陽極連電容C2,m-1的一端。由C11的另一端引出二極體D2,m-1給電容C2,m-1充電,二極體D2,m-1陽極連C11的另一端,陰極連C2,m-1的另一端;
增益二單元中,電容C21的一端接電容C12的另一端,電容C22的一端接電容C13的另一端...電容C2,m-2的一端接電容C1,m-1的另一端。二極體D21的陰極連電容C21的另一端,陽極連電容C22的另一端;二極體D22的陰極連電容C22的另一端,陽極連電容C23的另一端...二極體D2,m-2的陰極連電容C2,m-2的另一端,陽極連電容C2,m-1的另一端,二極體D2,m-1的陰極連電容C2,m-1的另一端,陽極連電容C3,m-1的一端。由C21的另一端引出二極體D3,m-1給電容C3,m-1充電,二極體D3,m-1陽極連C21的另一端,陰極連C3,m-1的另一端。
增益三單元中,電容C31的一端接電容C22的另一端,電容C32的一端接電容C23的另一端...電容C3,m-2的一端接電容C2,m-1的另一端。二極體D31的陰極連電容C31的另一端,陽極連電容C32的另一端;二極體D32的陰極連電容C32的另一端,陽極連電容C33的另一端...二極體D3,m-2的陰極連電容C3,m-2的另一端,陽極連電容C3,m-1的另一端,二極體D3,m-1的陰極連電容C3,m-1的另一端,陽極連電容C4,m-1的一端。由C31的另一端引出二極體D4,m-1給電容C4,m-1充電,二極體D4,m-1陽極連C31的另一端,陰極連C4,m-1的另一端;
以此類推到n增益單元:
增益n單元中,電容Cn,1的一端接電容Cn-1,2的另一端,電容Cn,2的一端接電容Cn-1,3的另一端...電容Cn,m-2的一端接電容Cn-1,m-1的另一端。二極體Dn,1的陰極連電容Cn,1的另一端,陽極連電容Cn,2的另一端;二極體Dn,2的陰極連電容Cn,2的另一端,陽極連電容Cn,3的另一端...二極體Dn,m-2的陰極連電容Cn-1,m-2的另一端,陽極連電容Cn,m-1的另一端。
最後在電容Cn,1的另一端引出二極體D0的陽極,二極體D0的陰極與電容C0的一端相連,電容C0的另一端與所有輸入電源的負極相連。
一種多路輸入的高增益DC/DC變換器控制方法,控制方式為:各相功率開關採用交錯控制策略;即每相開關驅動相位之間相差360°/n。
一種多路輸入的高增益DC/DC變換器控制方法,控制方式為:相鄰功率開關之間採用交錯控制策略;即每相鄰兩相之間開關驅動相位相差180°。
本發明一種多路輸入的高增益DC/DC變換器,技術效果如下:
1:本發明輸入埠數和增益單元數均可調,根據實際需求每增加一路輸入或一個增益單元數,均可提高原基礎上1倍以上基礎增益,輸出電壓與輸入電壓的比值為:
其中D為佔空比,m、n分別為輸入埠數與增益單元數。該變換器與現有技術相比,不存在耦合電感,不存在變壓器,開關和二極體電壓應力也大大降低,該變換器輸入埠數和增益單元均可調,應用範圍廣泛,更適用於大型高增益場合。
2:該變換器根據不用的應用場合,可以調整輸入埠數,且每一路輸入電流和輸出電壓均可控。與傳統接入多個變換器的方式相比,降低了電路複雜度,同時大大的降低了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電路原理總圖。
圖2是本發明電路含有3相獨立輸入埠及3個增益單元時的電路拓撲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實例1:如圖2所示,一種三相輸入高增益升壓變換器,它包含3個獨立的輸入埠,3個增益單元,3個功率開關S1、S2、S3,3個電感L1、L2、L3,7個電容C0、C11、C12、C21、C22、C31、C32、其中,7個二極體D0、D11、D12、D21、D22、D31、D32;
其中:3個輸入埠中:
第一電感L1的輸入端接輸入電源1的正極,輸出端接電容C11的一端,在第一電感L1和電容C11的結點和輸入電源1的負極之間接第一功率開關S1,第一功率開關S1源極接輸入電源1的負極,第一功率開關S1漏極與第一電感L1和電容C11的結點相連。
第二電感L2的輸入端接輸入電源的正極,輸出端接電容C12的一端,在第二電感L2和電容C12的結點和輸入電源2的負極之間接第二功率開關S2,第二功率開關S2源極接輸入電源2的負極,第二功率開關S2漏極與第二電感L2和電容C12的結點相連。
第三電感L3的輸入端接輸入電源3的正極,輸出端接電容C22的一端,在第三電感L3和電容C22的結點和輸入電源3的負極之間接第三功率開關S3,第三功率開關S3源極接輸入電源3的負極,第三功率開關S3漏極與第三電感L3和電容C22的結點相連。
3縱向增益單元中,
增益一單元中,第一電感L1輸出端接電容C11的一端,第二電感L2第一電感L1輸出端接電容C12的一端,第三電感L3輸出端接電容C22的一端。二極體D11的陰極連電容C11的另一端,陽極連電容C12的另一端;二極體D12的陰極連電容C12的另一端,陽極連電容C22的一端。由C11的另一端引出二極體D22給電容C22充電,二極體D22陽極連C11的另一端,陰極連C22的另一端。
增益二單元中,電容C21的一端接電容C12的另一端,電容C22的一端接第三電感L3的輸出端,二極體D21的陰極連電容C21的另一端,陽極連電容C22的另一端;二極體D22的陰極連電容C22的另一端,陽極連電容C32的一端。由C21的另一端引出二極體D32給電容C32充電,二極體D32陽極連C21的另一端,陰極連C32的另一端。
增益三單元中,電容C31的一端接電容C22的另一端,二極體D31的陰極連電容C31的另一端,陽極連電容C32的另一端。
最後在電容C31的另一端引出二極體D0的陽極,二極體D0的陰極與電容C0的一端相連,電容C0的另一端與所有輸入電源的負極相連。
控制方式為各相功率開關採用交錯控制策略;即每相開關驅動相位之間相差120°,根據功率開關狀態的不同,可以將電路分為4種工作狀態:
(1)控制器控制第一功率開關S1關斷,第二功率開關S2和第三功率開關S3導通,此時可再生能源發電單元1通過電感L1、給電容C11放電,通過二極體D22向電容C22充電,給電容C32放電,再通過二極體D31向電容C31充電;此時第二功率開關S2和第三功率開關S3均導通,可再生能源發電單元2和可再生能源發電單元3分別通過功率開關S2、S3向電感L2、L3充電;二極體D0、D11、D12、D21、D32均關斷。
(2)控制器控制第二功率開關S2關斷,第一功率開關S1和第三功率開關S3導通,此時可再生能源發電單元2通過電感L2、給電容C12放電,再通過二極體D11給電容C11充電,給電容C21放電,通過二極體D32向電容C32充電;此時第一功率開關S1和第三功率開關S3均導通,可再生能源發電單元1和可再生能源發電單元3分別通過功率開關S1、S3向電感L1、L3充電;二極體D0、D12、D21、D22、D31均關斷。
(3)控制器控制第三功率開關S3關斷,第一功率開關S1和第二功率開關S2導通,此時可再生能源發電單元3通過電感L3和二極體D12向電容C12充電、給電容C22放電,通過二極體D21向電容C21充電,給電容C31放電,再通過二極體D0向高壓直流母線供電;此時第一功率開關S1和第二功率開關S2均導通,可再生能源發電單元1和可再生能源發電單元2分別通過功率開關S1、S2向電感L1、L2充電;二極體D11、D22、D31、D32均關斷。
(4)功率開關均導通,此時可再生能源發電單元1、可再生能源發電單元2、可再生能源發電單元3分別通過功率開關S1和功率開關S2功率開關S3分別向電感L1和電感L2電感L3充電;二極體D0、D11、D12、D21、D22、D31、D32均關斷。
實施例2:
如圖2所示,其多路輸入高增益升壓電路的連接關係與實施例1相同,但控制方式有所改變,其控制方式為相鄰功率開關之間採用交錯控制策略;即每相鄰兩相之間開關驅動相位相差180°。根據功率開關狀態的不同,可以將電路分為3種工作狀態:
(1)功率開關均導通,此時可再生能源發電單元1、可再生能源發電單元2、可再生能源發電單元3分別通過功率開關S1和功率開關S2功率開關S3分別向電感L1和電感L2電感L3充電;二極體D0、D11、D12、D21、D22、D31、D32均關斷。
(2)控制器控制第二功率開關S2關斷,第一功率開關S1和第三功率開關S3導通,此時可再生能源發電單元2通過電感L2、給電容C12放電,再通過二極體D11和二極體D32分別向電容C11和電容C32充電;同時給電容C21放電,通過二極體D32和二極體D31分別向電容C32和電容C31充電;此時第一功率開關S1和第三功率開關S3均導通,可再生能源發電單元1和可再生能源發電單元3分別通過功率開關S1、S3向電感L1、L3充電;二極體D0、D12、D21均關斷。
(3)控制器控制第一功率開關S1和第三功率開關S3關斷,第二功率開關S2導通,此時可再生能源發電單元1通過電感L1、給電容C12和電容C32放電,同時可再生能源發電單元3通過電感L3給電容C22和C31放電,分別通過二極體D12、二極體D21向電容C12、電容C21充電,同時通過二極體D0向高壓直流母線供電;此時第一功率開關S1和第三功率開關S3均導通,可再生能源發電單元2通過功率開關S2向電感L2充電;二極體D0、D11、D22、D31、D32均關斷。
本發明的實施實例僅僅是為說明本發明所作的舉例,而並非是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限定。對於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變化和變動。這裡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凡是屬於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所引申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