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二次研磨功能的豆漿/榨汁機的製作方法
2023-07-04 03:42:31 2
專利名稱:具有二次研磨功能的豆漿/榨汁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豆漿/榨汁機,特別是一種具有二次研磨功能的豆漿/榨汁機。
背景技術:
中國專利文獻號CN101953647A於2011年01月26日公開了一種具有碾磨功能的豆漿/榨汁機,包括上座體與下座體,所述下座體內設有驅動機構,所述上座體包括殼體、上蓋及豎向設置於殼體內的一對同心轉子和定子,所述定子嵌套在所述轉子上,所述轉子包括轉子本體及分布於該本體外表面上的螺紋凸筋和與驅動機構連接的驅動連接結構,所述定子的上部與下部具有環形濾網,兩濾網之間內壁上設有豎向的磨片;所述殼體的底部開有出液口與出渣口,其特徵在於:所述轉子上的螺紋凸筋至少為兩個,且均衡分布在轉子本體外表面上,所述轉子的螺紋凸筋與定子內壁之間留有轉動間隙,所述轉子本體中上部為上小下大的迴轉體,使得轉子本體中上部與定子之間的間隙自上而下逐漸縮小,其中,轉子本體上部對應於定子上部過濾網處的間隙最大,是進料後對食材進行加工的破粒段,轉子本體中部對應於定子磨片中上部處的間隙中等,是對食材進一步粉碎,轉子本體中部以下對應於定子磨片下部處的間隙縮小至Imm以內,是對食材的碾磨段,在碾磨段下方轉子對應定子下部濾網處為漿渣分離段,通過轉子在定子內的慢速轉動,依靠所述間隙的不同對食材自上而下進行引料、破粒、粉碎、碾磨、漿渣分離,最後出漿。通過這種豆漿/榨汁機碾磨出來的豆漿的味道不夠好,有待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合理、操作靈活、真正實現漿渣分離、口感順滑、營養成分豐富、適 用範圍廣的具有二次研磨功能的豆漿/榨汁機,以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按此目的設計的一種具有二次研磨功能的豆漿/榨汁機,包括上座體與下座體,上座體包括蓋接在殼體上的上蓋、位於殼體內且同心設置的轉子和定子,定子嵌套在轉子,上蓋上設置有進料口,下座體內設置有驅動機構,轉子包括轉子本體及分布於該本體外表面上的螺紋凸筋和與驅動機構連接的驅動連接結構,定子上設置有磨片及濾網,殼體的底部分別設置有出液口和出渣口,其結構特徵是轉子上的螺紋凸筋與定子的內壁之間構成間隙,轉子包括上下疊置的第一轉子和第二轉子,第一轉子呈上小中大下小的結構,第二轉子呈上小下大的結構,濾網包括橫向設置的第一濾網、第二濾網和第三濾網,該第一濾網、第二濾網和第三濾網從上到下依次設置在定子上,豎向設置的磨片從上到下依次穿過第一濾網和第二濾網,第一轉子的上部位於第一濾網處,第一轉子的上部與磨片的上部之間的間隙最大,為進料後對食材進行加工的切割、破粒、粉碎段,第一轉子的中部位於第一濾網與第二濾網之間,第一轉子的中部與磨片之間的間隙彡0.5mm,為對食材的第一碾磨段,實現第一次研磨,第一轉子的下部位於第二濾網處,經過第一次研磨後得到的食材顆粒進入第一轉子的下部與第二濾網之間,其中,小於第二濾網的孔徑的食材顆粒流出第二濾網形成漿;而大於第二濾網的孔徑的食材顆粒進入第一轉子的下部、第二轉子的上部與定子的內壁共同圍成的腔室,第二轉子的上部與磨片的下部之間的間隙彡0.2mm,為對大於第二濾網的孔徑的食材顆粒的第二碾磨段,實現第二次研磨,第二轉子的下部對應第三濾網,食材顆粒在第三濾網進行漿渣分離。所述底板上設置有環狀的擋渣槽,第一轉子及第二轉子位於擋渣槽內,擋渣槽的側壁上設置有與出液口相通的過液口,擋渣槽的底部設置有與出渣口相通的過渣口,底板上設置有裝配孔,彈性塞插裝在裝配孔中,彈性塞的彈片位於過渣口的下方且遮蓋在過渣口上。所述第二轉子的底部設置有一個以上的推渣突起,該推渣突起位於擋渣槽內。所述第一轉子和第二轉子採用納米材料製成。所述殼體呈筒狀,上蓋上設置有進料口。所述殼體的底部設置有底板,該底板的中央設置有凸臺,下定位孔設置在凸臺中,上蓋上設置有上定位孔,用於帶動第一轉子及第二轉子轉動的轉軸的一端插裝在上定位孔中,轉軸的另一端插 裝在下定位孔中。本實用新型利用第一濾網、第二濾網和第三濾網分別控制出渣,結合同軸的第一轉子和第二轉子對食材進行分別進行第一次研磨、第二次研磨,既提高了研磨的質量又提高了食材的利用率,還改善了研磨後的口感。在漿渣分離過程中,分別經過第一濾網、第二濾網、第三濾網流出形成的漿匯集在擋渣槽內,順著過液口流進出液口,而渣卻因自重的原因堆積在擋渣槽內,隨著第二轉子的轉動,堆積在擋渣槽內的渣在推渣突起的推動下在擋渣槽內移動,當位於過渣口上的渣的重量大於彈片的彈力時,彈片被推開,渣就憑藉自身進入出渣口,實現漿渣分離,提升了漿的口感以及順滑度。本產品工作時,會有少量的符合第一濾網要求的漿從第一濾網流出,而大量的漿是從第二濾網及第三濾網流出,對於肉質及豆皮較厚的豆類,如豌豆、胡豆或蠶豆等,其豆皮可以在經過第二次研磨後少量成漿,提升了漿的營養。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合理、操作靈活、真正實現漿渣分離、口感順滑、營養成分豐富、適用範圍廣的特點。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分解結構示意圖。圖2為殼體的放大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組裝後的局部剖視示意圖。圖4為圖2沿轉軸的軸線順時針轉過90度後的局部剖視示意圖。[0025]圖中:1為上蓋,1.1為進料口,1.2為上定位孔,2為殼體,2.1為出液口,2.2為出渣口,2.3為擋渣槽,2.4為下定位孔,2.5為裝配孔,2.6為底板,2.7為凸臺,2.8為過渣口,
2.9為過液口,3為第一轉子,4為第二轉子,4.1為推渣突起,5為定子,5.1為第一濾網,5.2為第二濾網,5.3為第三濾網,5.4為磨片,6為彈性塞,6.1為彈片。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參見圖1-圖4,本具有二次研磨功能的豆楽;/榨汁機,包括上座體與下座體,上座體包括蓋接在殼體2上的上蓋1、位於殼體2內且同心設置的轉子和定子5,定子5嵌套在轉子,上蓋I上設置有進料口 1.1,下座體內設置有驅動機構,轉子包括轉子本體及分布於該本體外表面上的螺紋凸筋和與驅動機構連接的驅動連接結構,定子5上設置有磨片5.4及濾網,殼體2的底部分別設置有出液口 2.1和出渣口 2.2,轉子上的螺紋凸筋與定子5的內壁之間構成間隙。圖中未畫出下座體、驅動機構及驅動連接結構。在本實施例中,轉子包括上下疊置的第一轉子3和第二轉子4,第一轉子3呈上小中大下小的結構,第二轉子4呈上小下大的結構,濾網包括橫向設置的第一濾網5.1、第二濾網5.2和第三濾網5.3,該第一濾網5.1、第二濾網5.2和第三濾網5.3從上到下依次設置在定子5上,豎向設置的磨片5.4從上到下依次穿過第一濾網5.1和第二濾網5.2,第一轉子3的上部位於第一濾網5.1處,第一轉子3的上部與磨片5.4的上部之間的間隙最大,為進料後對食材進行加工的切割、破粒、粉碎段,第一轉子3的中部位於第一濾網5.1與第二濾網5.2之間,第一轉子3的中部與磨片5.4之間的間隙彡0.5_,為對食材的第一碾磨段,實現第一次研磨,第一轉子3的下部位於第二濾網5.2處,經過第一次研磨後得到的食材顆粒進入第一轉子3的下部與第二濾網5.2之間,其中,小於第二濾網5.2的孔徑的食材顆粒流出第二濾網5.2形成漿 ;而大於第二濾網5.2的孔徑的食材顆粒進入第一轉子3的下部、第二轉子4的上部與定子5的內壁共同圍成的腔室,第二轉子4的上部與磨片5.4的下部之間的間隙< 0.2_,為對大於第二濾網5.2的孔徑的食材顆粒的第二碾磨段,實現第二次研磨,第二轉子4的下部對應第三濾網5.3,食材顆粒在第三濾網5.3進行漿渣分離。當大於第二濾網5.2的孔徑的食材顆粒進入腔室後,接著被加壓研磨,實現第二次研磨。底板2.6上設置有環狀的擋渣槽2.3,第一轉子3及第二轉子4位於擋渣槽2.3內,擋渣槽2.3的側壁上設置有與出液口 2.1相通的過液口 2.9,擋渣槽2.3的底部設置有與出渣口 2.2相通的過渣口 2.8,底板2.6上設置有裝配孔2.5,彈性塞6插裝在裝配孔2.5中,彈性塞6的彈片6.1位於過渣口 2.8的下方且遮蓋在過渣口 2.8上。在本實施例中,彈性塞6可以選用矽膠塞。第二轉子4的底部設置有一個以上的推渣突起4.1,該推渣突起4.1位於擋渣槽
2.3 內。第一轉子3和第二轉子4採用納米材料製成。殼體2呈筒狀,上蓋I上設置有進料口 1.1。殼體2的底部設置有底板2.6,該底板2.6的中央設置有凸臺2.7,下定位孔2.4設置在凸臺2.7中,上蓋I上設置有上定位孔1.2,用於帶動第一轉子3及第二轉子4轉動的轉軸的一端插裝在上定位孔1.2中,轉軸的另一端插裝在下定位孔2.4中。本產品進行清潔時,只需從下座體上取下上座體,打開上蓋,取出定子及第一轉子和第二轉子,再從定子中分別取出第一轉子和第二轉子,從上座體上取下彈性塞6,即可逐件分別清洗,操作靈便。`
權利要求1.一種具有二次研磨功能的豆漿/榨汁機,包括上座體與下座體,上座體包括蓋接在殼體(2)上的上蓋(1)、位於殼體(2)內且同心設置的轉子和定子(5),定子(5)嵌套在轉子,上蓋(1)上設置有進料口(1.1),下座體內設置有驅動機構,轉子包括轉子本體及分布於該本體外表面上的螺紋凸筋和與驅動機構連接的驅動連接結構,定子(5)上設置有磨片(5.4)及濾網,殼體(2)的底部分別設置有出液口(2.1)和出渣口(2.2),其特徵是 轉子上的螺紋凸筋與定子(5)的內壁之間構成間隙, 轉子包括上下疊置的第一轉子(3)和第二轉子(4),第一轉子(3)呈上小中大下小的結構,第二轉子(4)呈上小下大的結構, 濾網包括橫向設置的第一濾網(5.1)、第二濾網(5.2)和第三濾網(5.3),該第一濾網(5.1)、第二濾網(5.2)和第三濾網(5.3)從上到下依次設置在定子(5)上,豎向設置的磨片(5.4)從上到下依次穿過第一濾網(5.1)和第二濾網(5.2), 第一轉子(3)的上部位於第一濾網(5.1)處,第一轉子(3)的上部與磨片(5.4)的上部之間的間隙最大,為進料後對食材進行加工的切割、破粒、粉碎段, 第一轉子(3)的中部位於第一濾網(5.1)與第二濾網(5.2)之間,第一轉子(3)的中部與磨片(5.4)之間的間隙彡0.5mm,為對食材的第一碾磨段,實現第一次研磨, 第一轉子(3)的下部位於第二濾網(5.2)處,經過第一次研磨後得到的食材顆粒進入第一轉子(3)的下部與第二濾網(5.2)之間,其中,小於第二濾網(5.2)的孔徑的食材顆粒流出第二濾網(5.2)形成漿;而大於第二濾網(5.2)的孔徑的食材顆粒進入第一轉子(3)的下部、第二轉子(4)的上部與定子(5)的內壁共同圍成的腔室, 第二轉子(4)的上部與磨片(5.4)的下部之間的間隙彡0.2mm,為對大於第二濾網(5.2)的孔徑的 食材顆粒的第二碾磨段,實現第二次研磨, 第二轉子(4 )的下部對應第三濾網(5.3 ),食材顆粒在第三濾網(5.3 )進行漿渣分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二次研磨功能的豆漿/榨汁機,其特徵是所述底板(2.6)上設置有環狀的擋渣槽(2.3),第一轉子(3)及第二轉子(4)位於擋渣槽(2.3)內,擋渣槽(2.3)的側壁上設置有與出液口(2.1)相通的過液口(2.9),擋渣槽(2.3)的底部設置有與出渣口(2.2)相通的過渣口(2.8),底板(2.6)上設置有裝配孔(2.5),彈性塞(6)插裝在裝配孔(2.5)中,彈性塞(6)的彈片(6.1)位於過渣口(2.8)的下方且遮蓋在過渣口(2.8)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二次研磨功能的豆漿/榨汁機,其特徵是所述第二轉子(4)的底部設置有一個以上的推渣突起(4.1),該推渣突起(4.1)位於擋渣槽(2.3)內。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二次研磨功能的豆漿/榨汁機,其特徵是所述第一轉子(3)和第二轉子(4)採用納米材料製成。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二次研磨功能的豆漿/榨汁機,其特徵是所述殼體(2)呈筒狀,上蓋(I)上設置有進料口(1.1)。
6.根據權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具有二次研磨功能的豆漿/榨汁機,其特徵是所述殼體(2)的底部設置有底板(2.6),該底板(2.6)的中央設置有凸臺(2.7),下定位孔(2.4)設置在凸臺(2.7)中,上蓋(I)上設置有上定位孔(1.2),用於帶動第一轉子(3)及第二轉子(4)轉動的轉軸的一端插裝在上定位孔(1.2)中,轉軸的另一端插裝在下定位孔(2.4)中。
專利摘要一種具有二次研磨功能的豆漿/榨汁機,包括上座體與下座體,上座體包括接在殼體上的上蓋、位於殼體內且同心設置的轉子和定子,定子嵌套在轉子,上蓋上設置有進料口,下座體內設置有驅動機構,轉子包括轉子本體及分布於該本體外表面上的螺紋凸筋和與驅動機構連接的驅動連接結構,定子上設置有磨片及濾網,殼體的底部分別設置有出液口和出渣口,轉子上的螺紋凸筋與定子的內壁之間構成間隙,轉子包括上下疊置的第一轉子和第二轉子,第一轉子呈上小中大下小的結構,第二轉子呈上小下大的結構,濾網包括橫向設置的第一濾網、第二濾網和第三濾網。本實用新型具有操作靈活、真正實現漿渣分離、口感順滑、營養成分豐富、適用範圍廣的特點。
文檔編號A23C11/10GK203138083SQ20132004449
公開日2013年8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2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25日
發明者石振宇, 彭海輝 申請人:石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