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利用膠原纖維與植物纖維複合生活用紙的方法
2023-05-31 15:46:46 1
專利名稱:一種利用膠原纖維與植物纖維複合生活用紙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複合生活用紙的方法,特別涉及一種利用膠原纖維與植物纖維複合生活用紙的方法。
背景技術:
在利用膠原纖維與植物纖維複合抄片這一方面,目前僅有四川大學付麗紅曾經做過相關研究,並申請過《膠原蛋白面膜紙的製備方法》的專利,但她是直接採用製革廢棄物中的含鉻革屑中提取膠原蛋白做原料,需要脫鉻,其生產工藝複雜,成本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無需脫鉻,而且可以減少生產工序,節省成本的利用膠原纖維與植物纖維複合生活用紙的方法。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的方法是首先製漿,然後將制的漿料混合後送往紙機網,溼紙經過壓榨、乾燥、卷取、加工後即得成品,其特點是,所說的製漿包括首先將製革固體廢棄物中的灰皮下腳料水洗,用灰皮重量1%-5%的常規脫脂劑脫脂,切成2mm×2mm至5mm×5mm小塊,加入搗碎機中,搗碎0.5-2分鐘×2-4次,加入灰皮重量5%-10%的氧化鎂後用質量倍數50-100倍的水稀釋,在45℃-60℃下水解1-3小時,用勻漿機分散至水解液中,即得膠原纖維漿;將質量濃度為20%-40%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與質量濃度為20%-40%的磷酸酯按質量比1∶1混合,常溫反應30-60分鐘,製得柔軟劑;然後將漂白針(闊)葉木漿、麥草漿分別經過水力碎漿機碎漿並分別在漿池中調漿使漿液的質量濃度達到1%-4%,經磨漿機磨漿後分別進入叩後漿池;將質量百分比15%-30%的漂白針(闊)葉木漿,50%-78%的麥草漿和5%-20%的膠原纖維漿混合後置於同一配漿箱中進行配漿,配漿後經過配漿池和成漿池,在成漿池中加入質量百分比為0.5%-1.0%的柔軟劑。
由於本發明用製革固體廢棄物中的灰皮下腳料提取的膠原纖維作為造紙用原料可以節省原木漿用量,減少造紙助劑的使用,而且簡化了生產工序,降低造紙汙染。由於含有膠原纖維,此類生活用紙與人體親和力好,強度高,柔軟性好。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1首先將製革固體廢棄物中的灰皮下腳料水洗,用灰皮重量1%的常規脫脂劑OP-10脫脂,切成2mm×2mmm小塊,加入搗碎機中,搗碎2分鐘×2次,加入灰皮重量5%氧化鎂後用質量倍數50倍的水稀釋,在45℃下水解3小時,用勻漿機分散至水解液中無大顆粒,即得膠原纖維漿;將質量濃度為為20%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與質量濃度為20%的磷酸酯按質量比1∶1混合,常溫反應60分鐘,製得柔軟劑;然後將漂白針(闊)葉木漿、麥草漿分別經過水力碎漿機碎漿並分別在漿池中調漿使漿液的質量濃度達到4%,經磨漿機磨漿後分別進入叩後漿池;將質量百分比15%的漂白針(闊)葉木漿、78%的麥草漿和6.5%的膠原纖維漿混合後置於同一配漿箱中進行配漿,配漿後經過配漿池和成漿池,在成漿池中加入質量百分比為0.5%的柔軟劑;最後將配好的漿料送往紙機網部,溼紙經過壓榨部、乾燥部、卷取部、加工部後即得成品。
實施例2首先將製革固體廢棄物中的灰皮下腳料水洗,用灰皮重量5%的常規脫脂劑平平加脫脂,切成5mm×5mm小塊,加入搗碎機中,搗碎0.5分鐘×3次,加入灰皮重量7%氧化鎂後用質量倍數80倍的水稀釋,在55℃下水解2小時,用勻漿機分散至水解液中無大顆粒,即得膠原纖維漿;將質量濃度為為40%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與質量濃度為40%的磷酸酯按質量比1∶1混合,常溫反應45分鐘,製得柔軟劑;然後將漂白針(闊)葉木漿、麥草漿分別經過水力碎漿機碎漿並分別在漿池中調漿使漿液的質量濃度達到3%,經磨漿機磨漿後分別進入叩後漿池;將質量百分比30%的漂白針(闊)葉木漿、50%的麥草漿和19%的膠原纖維漿混合後置於同一配漿箱中進行配漿,配漿後經過配漿池和成漿池,在成漿池中加入質量百分比為1.0%的柔軟劑;最後將配好的漿料送往紙機網部,溼紙經過壓榨部、乾燥部、卷取部、加工部後即得成品。
實施例3首先將製革固體廢棄物中的灰皮下腳料水洗,用灰皮重量3%的常規脫脂劑平平加脫脂,切成2mm×3mm小塊,加入搗碎機中,搗碎1分鐘×4次,加入灰皮重量10%氧化鎂後用質量倍數100倍的水稀釋,在60℃下水解1.5小時,用勻漿機分散至水解液中無大顆粒,即得膠原纖維漿;將質量濃度為為35%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與質量濃度為35%的磷酸酯按質量比1∶1混合,常溫反應30分鐘,製得柔軟劑;然後將漂白針(闊)葉木漿、麥草漿分別經過水力碎漿機碎漿並分別在漿池中調漿使漿液的質量濃度達到1%,經磨漿機磨漿後分別進入叩後漿池;將質量百分比25%的漂白針(闊)葉木漿、69.2%的麥草漿和5%的膠原纖維漿混合後置於同一配漿箱中進行配漿,配漿後經過配漿池和成漿池,在成漿池中加入質量百分比為0.8%的柔軟劑;最後將配好的漿料送往紙機網部,溼紙經過壓榨部、乾燥部、卷取部、加工部後即得成品。
實施例4首先將製革固體廢棄物中的灰皮下腳料水洗,用灰皮重量4%的常規脫脂劑OP-10脫脂,切成5mm×4mm小塊,加入搗碎機中,搗碎1.6分鐘×2次,加入灰皮重量6%氧化鎂後用質量倍數90倍的水稀釋,在50℃下水解2.5小時,用勻漿機分散至水解液中無大顆粒,即得膠原纖維漿;將質量濃度為為25%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與質量濃度為25%的磷酸酯按質量比1∶1混合,常溫反應50分鐘,製得柔軟劑;然後將漂白針(闊)葉木漿、麥草漿分別經過水力碎漿機碎漿並分別在漿池中調漿使漿液的質量濃度達到2%,經磨漿機磨漿後分別進入叩後漿池;將質量百分比20%的漂白針(闊)葉木漿、59%的麥草漿和20%的膠原纖維漿混合後置於同一配漿箱中進行配漿,配漿後經過配漿池和成漿池,在成漿池中加入質量百分比為1%的柔軟劑;最後將配好的漿料送往紙機網部,溼紙經過壓榨部、乾燥部、卷取部、加工部後即得成品。
實施例5首先將製革固體廢棄物中的灰皮下腳料水洗,用灰皮重量2%的常規脫脂劑OP-10脫脂,切成2mm×5mm小塊,加入搗碎機中,搗碎1.3分鐘×3次,加入灰皮重量8%氧化鎂後用質量倍數75倍的水稀釋,在53℃下水解1小時,用勻漿機分散至水解液中無大顆粒,即得膠原纖維漿;將質量濃度為30%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與質量濃度為30%的磷酸酯按質量比1∶1混合,常溫反應40分鐘,製得柔軟劑;然後將漂白針(闊)葉木漿、麥草漿分別經過水力碎漿機碎漿並分別在漿池中調漿使漿液的質量濃度達到2.6%,經磨漿機磨漿後分別進入叩後漿池;將質量百分比28%的漂白針(闊)葉木漿、61.5%的麥草漿和10%的膠原纖維漿混合後置於同一配漿箱中進行配漿,配漿後經過配漿池和成漿池,在成漿池中加入質量百分比為0.5%的柔軟劑;最後將配好的漿料送往紙機網部,溼紙經過壓榨部、乾燥部、卷取部、加工部後即得成品。
權利要求
1.一種利用膠原纖維與植物纖維複合生活用紙的方法,首先製漿,然後將制的漿料混合後送往紙機網,溼紙經過壓榨、乾燥、卷取、加工後即得成品,其特徵在於所說的製漿包括1)首先將製革固體廢棄物中的灰皮下腳料水洗,用灰皮重量1%-5%的常規脫脂劑脫脂,切成2mm×2mm至5mm×5mm小塊,加入搗碎機中,搗碎0.5-2分鐘×2-4次,加入灰皮重量5%-10%的氧化鎂後用質量倍數50-100倍的水稀釋,在45℃-60℃下水解1-3小時,用勻漿機分散至水解液中,即得膠原纖維漿;2)將質量濃度為20%-40%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與質量濃度為20%-40%的磷酸酯按質量比1∶1混合,常溫反應30-60分鐘,製得柔軟劑;3)然後將漂白針(闊)葉木漿、麥草漿分別經過水力碎漿機碎漿並分別在漿池中調漿使漿液的質量濃度達到1%-4%,經磨漿機磨漿後分別進入叩後漿池;4)將質量百分比15%-30%的漂白針(闊)葉木漿,50%-78%的麥草漿和5%-20%的膠原纖維漿混合後置於同一配漿箱中進行配漿,配漿後經過配漿池和成漿池,在成漿池中加入質量百分比為0.5%-1.0%的柔軟劑。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膠原纖維與植物纖維複合生活用紙的方法,其特徵在於首先將製革固體廢棄物中的灰皮下腳料水洗,用灰皮重量1%的常規脫脂劑OP-10脫脂,切成2mm×2mmm小塊,加入搗碎機中,搗碎2分鐘×2次,加入灰皮重量5%氧化鎂後用質量倍數50倍的水稀釋,在45℃下水解3小時,用勻漿機分散至水解液中無大顆粒,即得膠原纖維漿;將質量濃度為為20%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與質量濃度為20%的磷酸酯按質量比1∶1混合,常溫反應60分鐘,製得柔軟劑;然後將漂白針(闊)葉木漿、麥草漿分別經過水力碎漿機碎漿並分別在漿池中調漿使漿液的質量濃度達到4%,經磨漿機磨漿後分別進入叩後漿池;將質量百分比15%的漂白針(闊)葉木漿、78%的麥草漿和6.5%的膠原纖維漿混合後置於同一配漿箱中進行配漿,配漿後經過配漿池和成漿池,在成漿池中加入質量百分比為0.5%的柔軟劑;最後將配好的漿料送往紙機網部,溼紙經過壓榨部、乾燥部、卷取部、加工部後即得成品。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膠原纖維與植物纖維複合生活用紙的方法,其特徵在於首先將製革固體廢棄物中的灰皮下腳料水洗,用灰皮重量5%的常規脫脂劑平平加脫脂,切成5mm×5mm小塊,加入搗碎機中,搗碎0.5分鐘×3次,加入灰皮重量7%氧化鎂後用質量倍數80倍的水稀釋,在55℃下水解2小時,用勻漿機分散至水解液中無大顆粒,即得膠原纖維漿;將質量濃度為為40%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與質量濃度為40%的磷酸酯按質量比1∶1混合,常溫反應45分鐘,製得柔軟劑;然後將漂白針(闊)葉木漿、麥草漿分別經過水力碎漿機碎漿並分別在漿池中調漿使漿液的質量濃度達到3%,經磨漿機磨漿後分別進入叩後漿池;將質量百分比30%的漂白針(闊)葉木漿、50%的麥草漿和19%的膠原纖維漿混合後置於同一配漿箱中進行配漿,配漿後經過配漿池和成漿池,在成漿池中加入質量百分比為1.0%的柔軟劑;最後將配好的漿料送往紙機網部,溼紙經過壓榨部、乾燥部、卷取部、加工部後即得成品。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膠原纖維與植物纖維複合生活用紙的方法,其特徵在於首先將製革固體廢棄物中的灰皮下腳料水洗,用灰皮重量3%的常規脫脂劑平平加脫脂,切成2mm×3mm小塊,加入搗碎機中,搗碎1分鐘×4次,加入灰皮重量10%氧化鎂後用質量倍數100倍的水稀釋,在60℃下水解1.5小時,用勻漿機分散至水解液中無大顆粒,即得膠原纖維漿;將質量濃度為為35%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與質量濃度為35%的磷酸酯按質量比1∶1混合,常溫反應30分鐘,製得柔軟劑;然後將漂白針(闊)葉木漿、麥草漿分別經過水力碎漿機碎漿並分別在漿池中調漿使漿液的質量濃度達到1%,經磨漿機磨漿後分別進入叩後漿池;將質量百分比25%的漂白針(闊)葉木漿、69.2%的麥草漿和5%的膠原纖維漿混合後置於同一配漿箱中進行配漿,配漿後經過配漿池和成漿池,在成漿池中加入質量百分比為0.8%的柔軟劑;最後將配好的漿料送往紙機網部,溼紙經過壓榨部、乾燥部、卷取部、加工部後即得成品。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膠原纖維與植物纖維複合生活用紙的方法,其特徵在於首先將製革固體廢棄物中的灰皮下腳料水洗,用灰皮重量4%的常規脫脂劑OP-10脫脂,切成5mm×4mm小塊,加入搗碎機中,搗碎1.6分鐘×2次,加入灰皮重量6%氧化鎂後用質量倍數90倍的水稀釋,在50℃下水解2.5小時,用勻漿機分散至水解液中無大顆粒,即得膠原纖維漿;將質量濃度為為25%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與質量濃度為25%的磷酸酯按質量比1∶1混合,常溫反應50分鐘,製得柔軟劑;然後將漂白針(闊)葉木漿、麥草漿分別經過水力碎漿機碎漿並分別在漿池中調漿使漿液的質量濃度達到2%,經磨漿機磨漿後分別進入叩後漿池;將質量百分比20%的漂白針(闊)葉木漿、59%的麥草漿和20%的膠原纖維漿混合後置於同一配漿箱中進行配漿,配漿後經過配漿池和成漿池,在成漿池中加入質量百分比為1%的柔軟劑;最後將配好的漿料送往紙機網部,溼紙經過壓榨部、乾燥部、卷取部、加工部後即得成品。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膠原纖維與植物纖維複合生活用紙的方法,其特徵在於首先將製革固體廢棄物中的灰皮下腳料水洗,用灰皮重量2%的常規脫脂劑OP-10脫脂,切成2mm×5mm小塊,加入搗碎機中,搗碎1.3分鐘×3次,加入灰皮重量8%氧化鎂後用質量倍數75倍的水稀釋,在53℃下水解1小時,用勻漿機分散至水解液中無大顆粒,即得膠原纖維漿;將質量濃度為30%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與質量濃度為30%的磷酸酯按質量比1∶1混合,常溫反應40分鐘,製得柔軟劑;然後將漂白針(闊)葉木漿、麥草漿分別經過水力碎漿機碎漿並分別在漿池中調漿使漿液的質量濃度達到2.6%,經磨漿機磨漿後分別進入叩後漿池;將質量百分比28%的漂白針(闊)葉木漿、61.5%的麥草漿和10%的膠原纖維漿混合後置於同一配漿箱中進行配漿,配漿後經過配漿池和成漿池,在成漿池中加入質量百分比為0.5%的柔軟劑;最後將配好的漿料送往紙機網部,溼紙經過壓榨部、乾燥部、卷取部、加工部後即得成品。
全文摘要
一種利用膠原纖維與植物纖維複合生活用紙的方法,首先將灰皮下腳料水洗、脫脂,加入搗碎機中搗碎,加入氧化鎂後用水稀釋、水解,即得膠原纖維漿;將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與磷酸酯混合反應製得柔軟劑;將漂白針(闊)葉木漿、麥草漿調漿使漿液的質量濃度達到1%-4%,將漂白針(闊)葉木漿,麥草漿和膠原纖維漿混合,成漿池中加入柔軟劑;然後將制的漿料混合後送往紙機網,溼紙經過壓榨、乾燥、卷取、加工後即得成品。本發明用製革固體廢棄物中的灰皮下腳料提取的膠原纖維作為造紙用原料可以節省原木漿用量,減少造紙助劑的使用,而且簡化了生產工序,降低造紙汙染。由於含有膠原纖維,此類生活用紙與人體親和力好,強度高,柔軟性好。
文檔編號D21C3/00GK1580387SQ20041002613
公開日2005年2月16日 申請日期2004年5月17日 優先權日2004年5月17日
發明者侯小東, 蔡祥, 章川波, 王志傑 申請人:陝西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