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速摩擦磨損試驗機的製作方法
2023-05-31 13:14:12 1

本實用新型涉及磨損試驗機技術領域,具體地說,特別涉及一種高速摩擦磨損試驗機。
背景技術:
摩擦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應用科學,一般需藉助於摩擦磨損試驗機來研究摩擦磨損機制,確定各種因素對摩擦磨損的影響以及評價各種材料的摩擦磨損特性。但常用摩擦磨損試驗機所測試的試樣以滑塊、圓盤為主,而且受轉速的限制,摩擦副相對運動的速度大多較低,不能用於高速條件下摩擦磨損試驗的研究。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公開了一種高速摩擦磨損試驗機,其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測量數據準確,摩擦速度可調,試樣磨損均勻,對試驗參數的變化反應敏感。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高速摩擦磨損試驗機,包括圓底座、軸承底座、支撐軸、銷釘、左導向立柱、試件、主軸夾頭、彈簧組件、頂板、左鎖緊螺母、高速電主軸、右鎖緊螺母、右導向立柱、上蓋、套筒、阻尼體、安裝筒、支座、施力槓桿、掛繩和砝碼;所述圓底座的頂面上安裝有左導向立柱和右導向立柱,所述頂板安裝在左導向立柱頂端和右導向立柱頂端,所述左鎖緊螺母安裝在左導向立柱頂端且左鎖緊螺母底面頂在頂板的頂面上,所述右鎖緊螺母安裝在右導向立柱頂端且右鎖緊螺母底面頂在頂板的頂面上,所述高速電主軸安裝在頂板上,所述主軸夾頭安裝在高速電主軸輸出軸上,所述安裝筒固定安裝在圓底座的頂面上,所述銷釘安裝在安裝筒的徑向安裝孔裡且銷釘末端頂在軸承底座的側面上,所述軸承底座安裝在安裝筒的內孔裡,所述支座固定安裝在圓底座的頂面上,所述施力槓桿安裝在支座上且施力槓桿左端頂在軸承底座的底面上,所述掛繩安裝在施力槓桿的右端,所述砝碼安裝在掛繩上,所述支撐軸底部安裝在軸承底座的錐形槽裡,所述阻尼體安裝在支撐軸上,所述試件安裝在阻尼體的中心孔裡且試件頂端安裝在主軸夾頭上,所述彈簧組件通過螺釘安裝在軸承底座的凹槽裡,所述套筒安裝在阻尼體上且套筒與彈簧組件連接,所述上蓋安裝在軸承底座的頂端。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圓底座頂面上安裝有兩根左導向立柱和兩根右導向立柱。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彈簧組件沿圓周方向均勻分布有三根彈簧。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阻尼體與軸承底座之間的間隙裡充滿潤滑油。
該試驗機為立式結構,主要由動力、阻尼體、夾持、加載等系統構成。樞軸(試件由樞軸和寶石球窩組成)通過夾持系統隨電主軸一起旋轉,寶石球窩靜止不動。這樣通過改變主軸轉速來改變兩試樣間的相對滑動速度。載荷通過下試樣施加,即通過砝碼在加力槓桿上放大後調節作用在樞軸和寶石球窩之間的正壓力。寶石球窩的硬度比樞軸的硬度高,球窩的磨損量相對於樞軸來說要小几個數量級,可以認為是零磨損,這樣通過測量樞軸的磨損量就可測定某種油品、某種載荷下的磨損量。磨損量的測量採用傳統的稱重法,即通過測量試樣的質量變化確定。通常用精度為0.01mg的分析天平稱出。樞軸磨損表面的型貌分析,採用S-750掃描電鏡進行分析。
支撐軸安裝在軸承底座的錐孔中,使阻尼體可以在一定範圍內擺動;上面均勻布置了3根拉伸彈簧。在阻尼體和軸承底座的間隙之間充滿潤滑油,當阻尼體微小擺動時就會擠壓和軸承底座間隙之間的潤滑油,形成一定的擠壓阻尼;而同時在上面均勻布置的3根彈簧形成一定的彈性阻尼,當試件高速旋轉而引起振動時,在擠壓阻尼和彈性阻尼的作用下可消除由試件高速旋轉而引起的振動。試驗中寶石軸承和試件運行平穩,試驗運行可靠,可以進行一系列的摩擦磨損試驗,獲得了預期的試驗結果。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本實用新型公開的一種高速摩擦磨損試驗機,其採用樞軸-寶石球窩實際零件,由於阻尼體的作用,樞軸和寶石球窩之間始終保持接觸狀態,高速運行平穩,無振動現象;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測量數據準確,摩擦速度可調,試樣磨損均勻,對試驗參數的變化反應敏感;採用槓桿加載方式,試樣裝卡便利、可靠,無鬆緩、卡死現象。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圓底座,2:軸承底座,3:支撐軸,4:銷釘,5:左導向立柱,6:試件,7:主軸夾頭,8:彈簧組件,9:頂板,10:左鎖緊螺母,11:高速電主軸,12:右鎖緊螺母,13:右導向立柱,14:上蓋,15:套筒,16:阻尼體,17:安裝筒,18:支座,19:施力槓桿,20:掛繩,21:砝碼。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描述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本說明書所附圖中示意的結構、比例、大小等,均僅用以配合說明書所揭示的內容,以供熟悉此技術的人士了解與閱讀,並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限定條件,任何結構的修飾、比例關係的改變或大小的調整,在不影響本實用新型所能產生的功效及所能達成的目的下,均應仍落在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技術內容得能涵蓋的範圍內。
同時,本說明書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間」及「一」等的用語,亦僅為便於敘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範圍,其相對關係的改變或調整,在無實質變更技術內容下,當亦視為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範疇。
如圖1所示,其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公開的一種高速摩擦磨損試驗機,包括圓底座1、軸承底座2、支撐軸3、銷釘4、左導向立柱5、試件6、主軸夾頭7、彈簧組件8、頂板9、左鎖緊螺母10、高速電主軸11、右鎖緊螺母12、右導向立柱13、上蓋14、套筒15、阻尼體16、安裝筒17、支座18、施力槓桿19、掛繩20和砝碼21;所述圓底座1的頂面上安裝有左導向立柱5和右導向立柱13,所述頂板9安裝在左導向立柱5頂端和右導向立柱13頂端,所述左鎖緊螺母10安裝在左導向立柱5頂端且左鎖緊螺母10底面頂在頂板9的頂面上,所述右鎖緊螺母12安裝在右導向立柱13頂端且右鎖緊螺母12底面頂在頂板9的頂面上,所述高速電主軸11安裝在頂板9上,所述主軸夾頭7安裝在高速電主軸11輸出軸上,所述安裝筒17固定安裝在圓底座1的頂面上,所述銷釘4安裝在安裝筒17的徑向安裝孔裡且銷釘4末端頂在軸承底座2的側面上,所述軸承底座2安裝在安裝筒17的內孔裡,所述支座18固定安裝在圓底座1的頂面上,所述施力槓桿19安裝在支座18上且施力槓桿19左端頂在軸承底座2的底面上,所述掛繩20安裝在施力槓桿19的右端,所述砝碼21安裝在掛繩20上,所述支撐軸3底部安裝在軸承底座2的錐形槽裡,所述阻尼體16安裝在支撐軸3上,所述試件6安裝在阻尼體16的中心孔裡且試件6頂端安裝在主軸夾頭7上,所述彈簧組件8通過螺釘安裝在軸承底座2的凹槽裡,所述套筒15安裝在阻尼體16上且套筒15與彈簧組件8連接,所述上蓋14安裝在軸承底座2的頂端。
優選的,所述圓底座1頂面上安裝有兩根左導向立柱5和兩根右導向立柱13。
優選的,所述彈簧組件8沿圓周方向均勻分布有三根彈簧。
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不限於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範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種變化。
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和範圍可以做出許多其他改變和改型。應當理解,本實用新型不限於特定的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