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強度頂管的加工方法與流程
2023-06-01 05:27:16 2
本發明涉及建築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高強度頂管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混凝土一般是指用水泥作膠凝材料、砂石作集料、與水按一定比例配合,經攪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稱普通混凝土,它廣泛應用於土木工程。利用頂管施工的技術越來越成熟,頂管施工過程中所需承受的壓力很大,所以對頂管的強度有很高的要求,普通混凝土可能無法滿足需要,所以急需一種高強度的頂管,延長頂管的使用壽命。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高強度頂管的加工方法,解決現有普通混凝土製成的頂管強度不夠、使用壽命短的問題。為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採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高強度頂管的加工方法,包括第一次混合:將水泥15~20重量份、砂25~35重量份、細石50~55重量份、矽粉13~17重量份、粉煤灰3~5重量份、礦渣粉7~10重量份和水20~30重量份充分混合,得到混合物a;第二次混合:向混合物a中加入聚乙烯醇纖維1~4重量份和鋼纖維10~16重量份,得到混合物b;成型、乾燥:用混合物b製成頂管後乾燥,得到高強度頂管。儘管應用純水泥可以製成抗壓強度高達100mpa的高性能混凝土,但當使用矽粉時將容易得多。矽粉在混凝土中同時起填充材料和火山灰材料使用。使用矽粉後,大大降低了水化漿體中的孔隙尺寸,改善了孔隙尺寸分布,於是使強度提高,滲透性降低。作為優選的,在第二次混合之前,還向混合物a中加入了環氧樹脂3~5重量份、丙烯酸2~4重量份和n,n-二甲基乙醇胺2~3重量份,並混合均勻。以環氧樹脂、丙烯酸為原料,加入成鹽劑n,n-二甲基乙醇胺,通過接枝共聚的方法製備了水性環氧樹脂,應用於改性水泥混凝土中,得到聚合物與水泥基體材料互穿的網絡結構,複合材料具有拉伸強度高、吸水率低,壓縮強度損失小的特點。作為優選的,所述第一次混合是將水泥16~19重量份、砂26~32重量份、細石51~54重量份、矽粉14~16重量份、粉煤灰3~5重量份、礦渣粉7~10和水23~27重量份充分混合,得到混合物a。作為優選的,所述鋼纖維長度為11.7~14.3mm,直徑為0.17~0.23mm,抗拉強度≥2850mpa;所述聚乙烯醇纖維的長度大於6mm,直徑為0.025~0.035mm。作為優選的,所述矽粉的燒失量為2.14%,二氧化矽含量為98.5%,比表面積為20×103~23×103m2/kg,含水率為0.3%,氯離子含量為0.017%,總鹼量為0.4%。作為優選的,所述頂管表面塗有防腐層,所述防腐塗層為環氧樹脂複合材料製成。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在水泥、砂石中加入一定量的矽粉,極大地提高了混凝土的抗壓性能。還加入了鋼纖維和聚乙烯醇纖維,在提高混凝土強度的同時,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且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混凝土的密度。以環氧樹脂、丙烯酸為原料,加入成鹽劑n,n-二甲基乙醇胺,通過接枝共聚的方法製備了水性環氧樹脂,應用於改性水泥混凝土中,得到聚合物與水泥基體材料互穿的網絡結構,複合材料具有拉伸強度高、吸水率低,壓縮強度損失小的特點。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並不用於限定本發明。實施例1: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高強度頂管的加工方法,包括第一次混合:將水泥15~20重量份、砂25~35重量份、細石50~55重量份、矽粉13~17重量份、粉煤灰3~5重量份、礦渣粉7~10重量份、水20~30重量份、環氧樹脂3~5重量份、丙烯酸2~4重量份和n,n-二甲基乙醇胺2~3重量份充分混合,後向其中加入環氧樹脂3~5重量份、丙烯酸2~4重量份和n,n-二甲基乙醇胺2~3重量份,得到混合物a;第二次混合:向混合物a中加入聚乙烯醇纖維1~4重量份和鋼纖維10~16重量份,得到混合物b;成型、乾燥:用混合物b製成頂管後乾燥,得到高強度頂管。儘管應用純水泥可以製成抗壓強度高達100mpa的高性能混凝土,但當使用矽粉時將容易得多。矽粉在混凝土中同時起填充材料和火山灰材料使用。使用矽粉後,大大降低了水化漿體中的孔隙尺寸,改善了孔隙尺寸分布,於是使強度提高,滲透性降低。以環氧樹脂、丙烯酸為原料,加入成鹽劑n,n-二甲基乙醇胺,通過接枝共聚的方法製備了水性環氧樹脂,應用於改性水泥混凝土中,得到聚合物與水泥基體材料互穿的網絡結構,複合材料具有拉伸強度高、吸水率低,壓縮強度損失小的特點。實施例2:本實施例是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進一步限定了:將水泥15重量份、砂25重量份、細石50重量份、矽粉13重量份、粉煤灰3重量份、礦渣粉7重量份、水20重量份、環氧樹脂3重量份、丙烯酸2重量份和n,n-二甲基乙醇胺2重量份充分混合,後向其中加入環氧樹脂3重量份、丙烯酸2重量份和n,n-二甲基乙醇胺2重量份,得到混合物a;第二次混合:向混合物a中加入聚乙烯醇纖維1重量份和鋼纖維10重量份,得到混合物b。實施例3:本實施例是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進一步限定了:將水泥20重量份、砂35重量份、細石55重量份、矽粉17重量份、粉煤灰5重量份、礦渣粉10重量份、水30重量份、環氧樹脂5重量份、丙烯酸4重量份和n,n-二甲基乙醇胺3重量份充分混合,後向其中加入環氧樹脂5重量份、丙烯酸4重量份和n,n-二甲基乙醇胺3重量份,得到混合物a;第二次混合:向混合物a中加入聚乙烯醇纖維4重量份和鋼纖維16重量份,得到混合物b。實施例4:本實施例是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進一步限定了:將水泥16重量份、砂26重量份、細石51重量份、矽粉14重量份、粉煤灰3重量份、礦渣粉7和水23重量份充分混合,後向其中加入環氧樹脂3重量份、丙烯酸2重量份和n,n-二甲基乙醇胺2重量份,得到混合物a。第二次混合:向混合物a中加入聚乙烯醇纖維2重量份和鋼纖維12重量份,得到混合物b。實施例5:本實施例是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進一步限定了:將水泥19重量份、砂32重量份、細石54重量份、矽粉16重量份、粉煤灰5重量份、礦渣粉10和水27重量份充分混合,後向其中加入環氧樹脂5重量份、丙烯酸4重量份和n,n-二甲基乙醇胺3重量份,得到混合物a。第二次混合:向混合物a中加入聚乙烯醇纖維3重量份和鋼纖維14重量份,得到混合物b。實施例6:本實施例是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進一步限定了:所述鋼纖維長度為11.7~14.3mm,直徑為0.17~0.23mm,抗拉強度≥2850mpa;所述聚乙烯醇纖維的長度大於6mm,直徑為0.025~0.035mm。實施例7:本實施例是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進一步限定了:所述矽粉的燒失量為2.14%,二氧化矽含量為98.5%,比表面積為20×103~23×103m2/kg,含水率為0.3%,氯離子含量為0.017%,總鹼量為0.4%。實施例8:本實施例是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進一步限定了:所述頂管表面塗有防腐層,所述防腐塗層為環氧樹脂複合材料製成。對實施例1~5的混凝土即混合物b的強度進行測試,測得產品的強度如下表所示:實施例強度等級1c652c703c754c75從上表可以看出,根據實施例2所述的原料製作而成的混凝土的強度最高,可以達到c75,普通混凝土的強度一般只能達到c60,所以本申請得到的混凝土具有一定的優勢。儘管這裡參照本發明的多個解釋性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描述,但是,應該理解,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設計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實施方式,這些修改和實施方式將落在本申請公開的原則範圍和精神之內。更具體地說,在本申請公開和權利要求的範圍內,可以對主題組合布局的組成部件和/或布局進行多種變型和改進。除了對組成部件和/或布局進行的變形和改進外,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其他的用途也將是明顯的。當前第1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