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車輪輪胎表面凹形環件毛坯鍛造的組合模具的製作方法
2023-06-01 02:47:21
用於車輪輪胎表面凹形環件毛坯鍛造的組合模具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用於車輪輪胎表面凹形環件毛坯鍛造的組合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的下端面設置有下環形擋塊和與車輪輪胎表面凹形相對應的凸形圓環件,凸形圓環件和下環形擋塊同軸且凸形圓環件位於下環形擋塊的內側,下模的上端面設置有上環形擋塊和凸臺,上模上還設置有與凸臺相配合的通道,凸臺和通道之間的間隙為0.5~1mm,上、下環形擋塊的內側面與車輪輪胎表面凹形環件毛坯的外側面的間隙為4~6mm,凸臺和車輪輪胎表面凹形環件毛坯的內側面的間隙為4~6mm,上、下環形擋塊的高度之和等於車輪輪胎表面凹形環件毛坯的高度。其優點是:使用本實用新型所述模具,可以準確、簡單和快速地加工出與車輪輪胎表面凹形環件尺寸相近的毛坯。
【專利說明】 用於車輪輪胎表面凹形環件毛坯鍛造的組合模具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環形件的模鍛領域,主要用於車輪輪胎表面凹形環件毛坯的鍛造,屬於組合模具。
【背景技術】
[0002]車輪輪胎表面凹形環件是汽車車輪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車輪輪胎表面凹形環件的生產方法為:以坯鋼為原料,經下料、鍛造制坯、模鍛,製得與車輪輪胎表面凹形環件尺寸相近的毛坯,然後經熱處理、精車加工後,得到車輪輪胎表面凹形環件,在模鍛工藝中,需要用到特殊形狀的模具來進行模鍛制坯;但是現在很多工廠,使用的模具設計不合理,模鍛製得的毛坯與所要製造的零件外形相差很大,加大了精車加工的難度,原料消耗較多,降低了生產效率,增加了生產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
[0003]鑑於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準確、簡單和快速地加工出與車輪輪胎表面凹形環件尺寸相近的毛坯的組合模具。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將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用於車輪輪胎表面凹形環件毛坯鍛造的組合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其特點是:上模的下端面設置有下環形擋塊和與車輪輪胎表面凹形相對應的凸形圓環件,凸形圓環件和下環形擋塊同軸且凸形圓環件位於下環形擋塊的內側,下模的上端面設置有上環形擋塊和凸臺,上模上還設置有與凸臺相配合的通道,凸臺和通道之間的間隙為0.5?1_,通過凸臺和通道的配合,將上模準確定位於下模上,上、下環形擋塊的內側面與車輪輪胎表面凹形環件毛坯的外側面的間隙為4?6mm,凸臺和車輪輪胎表面凹形環件毛坯的內側面的間隙為4?6mm,上、下環形擋塊的高度之和等於車輪輪胎表面凹形環件毛坯的高度。
[0005]進一步的,前述的用於車輪輪胎表面凹形環件毛坯鍛造的組合模具,其中:所述通道的下部和凸臺上與之相配合處都設置有角度為3?7°的拔模斜度。
[0006]進一步的,前述的用於車輪輪胎表面凹形環件毛坯鍛造的組合模具,其中:所述通道為通孔。
[0007]進一步的,前述的用於車輪輪胎表面凹形環件毛坯鍛造的組合模具,其中:下環形擋塊的內側設置有角度為3?7°的拔模斜度。
[0008]進一步的,前述的用於車輪輪胎表面凹形環件毛坯鍛造的組合模具,其中:凸形圓環件的過軸線截面形狀與橢圓的下半部形狀相同,其橢圓方程為(x/100)2+ (Y/40)2=l。
[0009]進一步的,前述的用於車輪輪胎表面凹形環件毛坯鍛造的組合模具,其中:上、下環形擋塊的厚度都是彡10mm。
[0010]進一步的,前述的用於車輪輪胎表面凹形環件毛坯鍛造的組合模具,其中:上、下環形擋塊的內側面與車輪輪胎表面凹形環件毛坯的外側面的間隙為5_,凸臺和車輪輪胎表面凹形環件毛坯的內側面的間隙為5mm。
[0011]通過上述技術方案的實施,本實用新型所述模具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並且使用所述模具,可以準確、簡單和快速地加工出與車輪輪胎表面凹形環件尺寸相近的毛坯,降低了精車加工的難度,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上模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2為下模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3為組合模具的工作原理圖(虛線為車輪輪胎表面凹形環件的外輪廓)。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16]如圖1、圖2、圖3所示,用於車輪輪胎表面凹形環件毛坯鍛造的組合模具,包括上模I和下模2,其特點是:上模I的下端面設置有下環形擋塊11和與車輪輪胎表面凹形相對應的凸形圓環件12,凸形圓環件12和下環形擋塊11同軸且凸形圓環件12位於下環形擋塊11的內側,下模2的上端面設置有上環形擋塊21和凸臺22,上模I上還設置有與凸臺22相配合的通道13,通道13優選為通孔,因為通孔更加容易加工,凸臺22和通道13之間的間隙為0.5?1mm,通過凸臺22和通道13的配合,將上模I準確定位於下模2上,上、下環形擋塊21、11的內側面與車輪輪胎表面凹形環件毛坯3的外側面的間隙為4?6_,優選為5mm,凸臺22和車輪輪胎表面凹形環件毛坯3的內側面的間隙為4?6mm,優選為5mm,上、下環形擋塊21、11的高度之和等於車輪輪胎表面凹形環件毛坯3的高度。凸臺22和通道13不僅起到把上模I定位於下模2上的作用,而且在壓膜過程中,還起到導向作用。模具組合形成的模腔的內壁和車輪輪胎表面凹形環件毛坯3的內外側都保持了 4?6mm的間隙,這有利於模鍛開始時初坯的放入和模鍛結束時成型件的取出。
[0017]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通道13的下部和凸臺22上與之相配合處都設置有角度為3?7°的拔模斜度;下環形擋塊11的內側也設置有角度為3?7°的拔模斜度;設置拔模斜度可以使模具的開、合模更加方便。
[0018]在本實施例中,凸形圓環件12的過軸線截面形狀與橢圓的下半部形狀相同,其橢圓方程為(x/100)2+ (Y/40)2=l。
[0019]在本實施例中,上、下環形擋塊21、11的厚度都是彡1mm ;環形擋塊的厚度足夠大,可以防止壓膜時環形擋塊被破壞,提高安全性能。
[0020]本實施例提供的用於車輪輪胎表面凹形環件毛坯鍛造的組合模具的工作原理為:首先把鍛造制坯工藝中製造的矩形截面環件放入下模2的上環形擋塊21和凸臺22之間;然後通過通道13和凸臺22相配合,把上模I蓋於下模2上;最後對上模I施加壓力,使凸形圓環件12對矩形截面環件上端面進行成型,當上、下環形擋塊21、11相接觸時模鍛結束,製得車輪輪胎表面凹形環件毛坯3。
[0021]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本實用新型所述模具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並且使用所述組合模具,可以準確、簡單和快速地加工出與車輪輪胎表面凹形環件尺寸相近的毛坯,降低了精車加工的難度,減少了原料的損耗,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
【權利要求】
1.用於車輪輪胎表面凹形環件毛坯鍛造的組合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其特徵在於:上模的下端面設置有下環形擋塊和與車輪輪胎表面凹形相對應的凸形圓環件,凸形圓環件和下環形擋塊同軸且凸形圓環件位於下環形擋塊的內側,下模的上端面設置有上環形擋塊和凸臺,上模上還設置有與凸臺相配合的通道,凸臺和通道之間的間隙為0.5?1mm,通過凸臺和通道的配合,將上模準確定位於下模上,上、下環形擋塊的內側面與車輪輪胎表面凹形環件毛坯的外側面的間隙為4?6_,凸臺和車輪輪胎表面凹形環件毛坯的內側面的間隙為4?6mm,上、下環形擋塊的高度之和等於車輪輪胎表面凹形環件毛坯的高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於車輪輪胎表面凹形環件毛坯鍛造的組合模具,其特徵在於:所述通道的下部和凸臺上與之相配合處都設置有角度為3?7°的拔模斜度。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於車輪輪胎表面凹形環件毛坯鍛造的組合模具,其特徵在於:所述通道為通孔。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於車輪輪胎表面凹形環件毛坯鍛造的組合模具,其特徵在於:下環形擋塊的內側設置有角度為3?7°的拔模斜度。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於車輪輪胎表面凹形環件毛坯鍛造的組合模具,其特徵在於:凸形圓環件的過軸線截面形狀與橢圓的下半部形狀相同,其橢圓方程為(X/100)2+(Y/40)2=l。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於車輪輪胎表面凹形環件毛坯鍛造的組合模具,其特徵在於:上、下環形擋塊的厚度都是> 10mm。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於車輪輪胎表面凹形環件毛坯鍛造的組合模具,其特徵在於:上、下環形擋塊的內側面與車輪輪胎表面凹形環件毛坯的外側面的間隙為5mm,凸臺和車輪輪胎表面凹形環件毛坯的內側面的間隙為5_。
【文檔編號】B21J13/02GK203992215SQ201420350843
【公開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30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30日
【發明者】吳劍, 徐鋒, 戴玉同, 萬明珍, 許嵐 申請人:張家港海陸環形鍛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