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色電影」與《咒怨》與麥可·貝,都是一條繩上的螞蚱
2023-05-31 20:29:33 1
本文作者:李嘯天
大公「咒怨」系列,連著8連發,解鎖了各種姿勢,直讓人嗨翻了天,爽利!
回說今個兒要寫的電影是《亡命救護車》。你別說,這部由麥可·貝執導的影片,與「咒怨」系列是可以掛上鉤的。
真的嗎?
真的。
因為,它們都是「剝削電影」。
大公在他寫的「咒怨」系列中,說的很清楚,要論日本恐怖片,《咒怨》與《午夜兇鈴》《鬼來電》《鬼水兇靈》等同時期的日控相比,品質上差了很多。
《咒怨》的故事線甚至都是亂的,沒有明確的故事線,在第一部裡,恐怖的「怨靈」其實包括伽椰子、俊雄、柑菜等諸多死去的怨靈。只是,在其中伽椰子的表現更加出眾,於是後面再拍的續集中,就捨棄了其他「咒怨」,只集中講述伽椰子的故事了。(俊雄一直也有出現,但恐怖效果還是要靠伽椰子。)
這就是典型的「剝削電影」的手法。
「剝削」的本意,就是利用不公、殘忍的方式過度利用某人或某物。原本第一部的「怨靈」那麼多,憑什麼續集裡只剩下了「伽椰子」一個?這對於其他「怨靈」來說就是不公正的。只集中講「伽椰子」的故事,對這一形象進行充分挖掘,力求榨盡她身上的背景故事及恐怖元素,其實說白了就是在剝削伽椰子。
一句話,後面所有的「咒怨」故事,都是在剝削「伽椰子」的價值。
以上,是以伽椰子為代表,對「剝削電影」做了一個簡單的描述。
擴展到類型上,其實「情色電影」是最典型的剝削電影。(大公在香港電影縱橫談系列中,也對香港的剝削電影有過很棒的闡釋,感興趣的可以去回顧一下。)
看過情色電影的觀眾都知道,一部影片下來,基本上沒啥劇情,主題就是幹,各種姿勢的幹,各種鏡頭的幹,直到把人看到吐為止。
現實中,我們也知道,真正的床戲,可能只有三五分鐘,或者是八九分鐘,長了的話十五分鐘也就差不多了,能夠達到半小時的,已經是鳳毛麟角。(當然了,專業人士除外。18歲的小年輕也有可能。)
可是,一部情色電影裡,主體部分可哪止半小時,幾乎是沒有一小時都不下床的。
這就是剝削電影的真諦。就是要將現實中只有五到十分鐘的過程,非得給你扥(den)滿一個小時不行。可是,這個過程即便是專業的演員也撐不滿一個小時啊。那怎麼辦?電影就是造夢(假)啊,可以通過剪輯啊,多角度啊,然後還有視聽效果給你加個buff啊,如此等等。總之,實踐不夠,技術來湊。利用各種手段,將幾分鐘的戲份不斷伸長,壓榨到極致,剝削到頂。
畢竟,來看情色電影的人,不就是想看羞羞的過程嘛。那就給你看,充分給你看,至於什麼情節啊,什麼故事啊,什麼現實映襯啊,都去他大爺,反正就是根據你的需要,充分給你拍出來,撐滿一部電影。
電影就是一個做夢工具,果不其然。
也就是說,情色電影就是靠剝削床戲的香豔程度,不惜誇張地展現給你看。
所以,資深的影迷看過幾部情色電影之後就會覺得膩了。因為太假了,與現實情況太不符了,演技也不行,各種矯飾,實在是沒法看,不能忍。
但是你是資深的嘛,你能看穿剝削的本質,其他人不行啊。相對你來說,還有更多的人不夠資深,他們依舊想看,於是這類電影依舊可以繼續拍,繼續賣下去。
其實,黃飛鴻、007、漫畫/DC等等都是剝削電影,就是針對觀眾的某一種偏好,對某種元素進行極致的壓榨,只要觀眾還有人看,就會一直對這種元素剝削下去。
做到極致,就是大師。周星馳就是這樣的典型,原本他的那種喜劇是非常不入流的,被稱為屎尿屁喜劇,所以他長期不被主流認可,但他將自己的特點發揮到了極致,對無釐頭風格極盡剝削,極致到無人能夠學得會,他也就登堂入室,成為大師了。像李力持、谷德昭、張衛健這樣的,就只能偶然爆發一下,最終遠遠不是周星馳的對手。好萊塢的麥可·貝,也是這樣的典型代表。
好了,兜了一大圈,可以繞到了麥可·貝,回到《亡命救護車》之上。
之所以上面說了那麼多,因為《咒怨》、情色電影、《亡命救護車》全都是剝削電影,都是一條繩上的螞蚱呀。
《亡命救護車》可以說是一部剝削電影的典型代表。他可能不是麥可·貝的代表作,但卻是剝削電影的典型案例。畢竟,導演麥可·貝就是典型的剝削型導演這種貨色。
先說下《亡命救護車》到底好看不好看?
我呢,覺得還是可以的。但是,群裡的杜老大就覺得不行。
看過群聊信息。這就是分歧所在。
杜老大說的沒錯,一言中的。《亡命救護車》就是劇情太差了,作為一部兩個多小時的電影,連故事都講不圓,實在是不夠高明。
可是,導演是麥可·貝啊,作為著名的「爆炸貝」與「賣拷貝」,向他的電影要劇情,壓根就是問道於盲。他的電影,基本上都沒啥劇情。
他的電影,看點在於場面,在於觀影的過程,就是給你「爽」就完了。
作為商業片導演,麥可·貝被中國影迷稱為「賣拷貝」,簡直不能再精準了,他就是為票房而票房的傢伙。
男性觀眾不就是喜歡看那些讓人腎上腺激素飆升的電影元素嗎?什麼爆炸啊、槍戰啊、飛車啊、追逐啊、子彈啊、血漿啊、特效啊......那給你就是了。
所以,在麥可·貝的影片裡,從來不缺什麼場面戲,不獨不缺,還滿滿都是。《亡命救護車》兩個多小時,幾乎全程高能,從頭到尾全是高潮戲。
這就是典型的剝削與壓榨,用足夠多充滿刺激的電影場面去充分滿足觀眾的觀影嗜好。你想要的,一股腦兒全盤剝出來給你。
炫目的運動鏡頭,凌厲的剪輯風格,火爆的特效場面,炫酷的逐車鏡頭,飆血的銀行槍戰......《亡命救護車》一樣不缺,而且是滿格奉獻。
至於角色的臉譜化,故事漏洞一大堆,情節BUG前後不一致,這些對於麥可·貝來說,統統就不是問題。他才不管呢。
想一想看,《變形金剛》裡周黑鴨出現在了美國樓頂的售賣機裡(樓頂上的按個售賣機都賣給誰?),中國建設銀行出現在了美國西部的沙漠裡(為什麼建行會去美國的大沙漠裡開個分行?),還有重慶的景點武隆天生橋出現在了香港的街角(重慶人願意自己的景點被說成是香港的嗎?).....
這些合理嗎?肯定不合理啊!簡直是沒有節操啊。但在麥可·貝的鏡頭下,就是這麼狠突兀地出現了。
所以,對於他的電影,別摳細節,別講究那麼多,看就完了。就看場面,爽完拉倒。
所以,我在群裡就說了,剝削電影嘛,別講究那麼多,就當去電影院看了一部「情色電影」完事,爽一爽過程就行,至於劇情,看黃片你會在意劇情嗎?
同理,看幾乎所有麥可·貝的電影,都不要太在意劇情,看場面就行。當然了,對於資深影迷來說,肯定是不滿足的。這也是《變形金剛》在麥可·貝手中被極盡剝削,壓榨到了第五部之後,實在是再也拍不下去了。
這也是剝削電影無法迴避的痛,就是同一元素再三玩弄的結果,是總有一天會被曾經喜歡你的人看膩,然後毫不猶豫地拋棄。周星馳的喜劇就難以為繼,《新喜劇之王》一下透支了觀眾所有的期待,之後就到了山窮水盡之時。漫威自《復仇者聯盟4》之後也明顯進入了瓶頸期。
所以,AV女優總是不斷推出新人,就是為了保持足夠的新鮮感,儘量讓觀眾看不膩。漫威也只能不斷推出新的英雄,努力維持新鮮感。
當然了,《亡命救護車》作為一部改編電影,要論劇情還是有的,而且圍繞著一輛救護車展開,甚至符合典型的電影三段論。
第一部分是「緣起」,講作為被共同收養的兄弟倆傑克·吉倫哈爾與葉海亞·阿卜杜勒-邁丁因為缺錢,決定夥同一幫劫匪去搶劫洛杉磯的一家銀行。結果,他們被警察發現,與包圍上來的各路特警展開了激烈的槍戰。
最終,其他劫匪全部被擊斃,只有傑克與葉海亞兩兄弟劫持了一輛救護車。那原本是一名護士艾莎·岡薩雷斯(Netflix推出的《三體》女主就是她哦)在停車場去救助一名受傷的警察所帶來的車輛。
反正,不管怎麼樣,兄弟倆登上了救護車。這是影片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是「高潮」部分,也即警方各種圍追堵截救護車的戲份。第三部分則是兄弟倆一度下了救護車,基本上完成了一個完美犯罪案的戲份,但最終他們還是被抓了,這部分算是「結尾」。
《亡命救護車》全片長度為136分鐘,超過了兩個小時。而原版的丹麥版《亡命救護車》只有80分鐘。這超出的56分鐘戲份,是用來補充情節了嗎?NO!才不是,上面杜老大都吐槽了劇情壓根就不行。
那多出來的戲份到底是啥?是場面啊,火爆的槍戰,熱鬧的追逐,滿滿都是荷爾蒙在飆升。
其實,很多鏡頭完全沒有必要。起碼,搶劫銀行的槍戰戲,就完全沒有必要展現的那麼充分,這對於整個故事情節來說,壓根就不具有重要意義。可是,麥可·貝就是給足了槍戰的細節,將每一個搶匪的死亡,都詳盡地展現了出來。
想想看《集結號》,馮小剛原本拍出了穀子地手下兄弟一一戰死的場面,連特效都做好了。甚至,連預告片都已經將部分鏡頭都剪輯了進去。可是,到了最後,卻一個鏡頭都沒有,全部用蒙太奇的手法給忽略了。
身為中國著名剝削導演馮小剛,居然為了主線劇情而大刀一揮,就刪掉了原本足夠刺激的戰爭場面戲。這說明馮小剛對於電影還是有追求的,為了故事主線的清晰度與完整性,故意將有可能會搶戲的情節給刪去了。
麥可·貝就做不到這一點,比馮小剛比真的是差遠了。馮小剛儘管對於京式幽默極盡剝削,但在真的藝術面前,還是很有原則的。麥可·貝就毫無節操了,對於場面戲,盡行剝削之能事。
甚至,為了儘可能地剝削荷爾蒙,為了他那些捨棄不下的追車、爆炸、慢鏡、特效,麥可·貝不在乎把電影拍得無比冗長。2001年的《珍珠港》長達183分鐘,2014年的《變形金剛4》長達166分鐘,2003年的《絕地戰警》只是一部以城市為背景的街頭動作片,居然也能拍出143分鐘。天知道還有多少刪節片段是麥可·貝反覆咬牙,才給剪輯掉的。這麼一比,136分鐘的《亡命救護車》,已經不算太長了。(國內院線版是135分鐘,刪掉了1分鐘。)
《亡命救護車》的情節實在是太簡單了,但劇情不夠,場面來湊,這就是麥可·貝。
所以說呢,對於喜歡無腦爽的觀眾來說,去電影院裡坐穩了好好欣賞轟轟烈烈的爆米花場面,《亡命救護車》就還是不錯的。躺平了,放輕鬆,別思考,就足夠。
但你如果還想要情節,還想要人文情懷,還請要反思啥的,那麼,請趕緊打住,《亡命救護車》絕對不是你的菜。
所以,你要問我到底推不推薦《亡命救護車》,就要先容許我解釋這麼多。然後,再來談推不推薦,好不好看。
如果你想單純的放鬆一下,無腦爽地得到一些荷爾蒙刺激,那麼去看吧,《亡命救護車》就蠻不錯的。看完後,別思考,該幹嘛繼續幹嘛去。
你一思考,麥可·貝就發笑。
至於我,反正我在觀影的過程中,就還蠻無腦爽的。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