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疔瘡癤癰的外用中藥的製作方法
2023-05-31 21:27:01 1
一種治療疔瘡癤癰的外用中藥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疔瘡癤癰的外用中藥,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為:白菊花20-25、白芷10-12、蜂房3-5、桔梗5-7、皂角刺3-5、甘草2-4、絲瓜絡1-3、沒藥2-4、葶藶子3-5、黃芩3-4、白芨1-3、王不留行2-4、狗頭芙蓉1-3、紫花地丁2-4、七葉一枝花2-4、大甲草1-2、大薊2-4、魚腥草3-5、火炭母草2-4和白毛夏枯草1-3;本發明具有清熱燥溼、通經活絡、清熱涼血、軟堅散結、活血祛瘀、消腫止痛、脫毒排膿去腐生肌的功效,同時本發明治癒時間短,療效明顯,安全可靠,無毒副作用。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疔瘡癤癰的外用中藥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疔瘡癤癰的外用中藥,屬於中藥領域。
【背景技術】
[0002] 疔瘡是一種生於皮層較深、形如釘狀的惡瘡,該病多生於夏秋季,由火熱之毒蓄結 所致,其症狀表現為:初起形如慄粒,上有白色膿頭,形小而根深,堅硬如釘,瘡面紅腫,疼 痛難忍,常伴有發熱、惡寒等全身症狀,目前,國內治療紅腫疔瘡的藥物較多,主要以西藥為 主,存在治療費用高、治療效果不夠滿意等缺點。
【發明內容】
[0003]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治療疔瘡癤癰的外用中藥。
[0004] 本發明採用如下技術方案: 治療疔瘡癤癰的外用中藥,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為:白菊花20-25、白芷10-12、蜂房 3-5、桔梗5-7、皂角刺3-5、甘草2-4、絲瓜絡1-3、沒藥2-4、葶藶子3-5、黃芩3-4、白芨1-3、 王不留行2-4、狗頭芙蓉1-3、紫花地丁 2-4、七葉一枝花2-4、大甲草1-2、大薊2-4、魚腥草 3-5、火炭母草2-4和白毛夏枯草1-3。
[0005] 治療疔瘡癤癰的外用中藥,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為:白菊花22、白芷11、蜂房4、桔 梗6、皂角刺4、甘草3、絲瓜絡2、沒藥3、葶藶子4、黃芩3. 5、白芨2、王不留行3、狗頭芙蓉 2、 紫花地丁 3、七葉一枝花3、大甲草1. 5、大薊3、魚腥草4、火炭母草3和白毛夏枯草2。
[0006] 狗頭芙蓉為錦葵科植物臺灣芙蓉的根及莖;大甲草,別名藥虎草,大戟科,大戟屬; 火炭母草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或亞灌木植物,直立或半攀緣狀;白毛夏枯草為雙子葉植物綱 唇形科植物,是唇形科植物。
[0007] 用量及用法:按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稱取各原料,研磨粉碎,加入適量的醫用酒精混 合均勻,外塗敷於患處,每日一次,一般10天即可痊癒。
[0008]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具有清熱燥溼、通經活絡、清熱涼血、軟堅散結、活血祛瘀、消腫止痛、脫毒排膿 去腐生肌的功效,同時本發明治癒時間短,療效明顯,安全可靠,無毒副作用。
【具體實施方式】
[0009] 實施例1 :治療疔瘡癤癰的外用中藥,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g)為:白菊花22、白芷 11、蜂房4、桔梗6、皂角刺4、甘草3、絲瓜絡2、沒藥3、葶藶子4、黃芩3. 5、白芨2、王不留行 3、 狗頭芙蓉2、紫花地丁 3、七葉一枝花3、大甲草1.5、大薊3、魚腥草4、火炭母草3和白毛 夏枯草2。
[0010] 用量及用法:按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稱取各原料,研磨粉碎,加入適量的醫用酒精混 合均勻,外塗敷於患處,每日一次,一般10天即可痊癒。
[0011] 典型病例:
【權利要求】
1. 一種治療疔瘡癤癰的外用中藥,其特徵在於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為:白菊花20-25、 白芷10-12、蜂房3-5、桔梗5-7、皂角刺3-5、甘草2-4、絲瓜絡1-3、沒藥2-4、葶藶子3-5、黃 芩3-4、白芨1-3、王不留行2-4、狗頭芙蓉1-3、紫花地丁 2-4、七葉一枝花2-4、大甲草1-2、 大薊2-4、魚腥草3-5、火炭母草2-4和白毛夏枯草1-3。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疔瘡癤癰的外用中藥,其特徵在於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 為:白菊花22、白芷11、蜂房4、桔梗6、皂角刺4、甘草3、絲瓜絡2、沒藥3、葶藶子4、黃芩 3. 5、白芨2、王不留行3、狗頭芙蓉2、紫花地丁 3、七葉一枝花3、大甲草1. 5、大薊3、魚腥草 4、 火炭母草3和白毛夏枯草2。
【文檔編號】A61P17/02GK104056063SQ201410270600
【公開日】2014年9月24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18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18日
【發明者】羅捷華 申請人:合肥瑾翔醫藥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