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一種治療肝癌、胰腺癌的醫藥組合物及其製備方法

2023-06-22 10:39:51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肝癌、胰腺癌的醫藥組合物及其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治療肝癌、胰腺癌的醫藥組合物及其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癌症的治療,仍然停滯在「抗癌」的泥淖裡,有效的內服藥物缺乏;而權宜性的「血管栓塞」、「放射電療」、「化學藥物滴注」療法療效有限;且極端、剛猛、繁雜的療程,常令患者產生煎熬、難受的痛苦。在殺滅癌細胞為目的之存疑前提下,忽略了癌患體內其他部位、組織的病理惡化,致產生惡劣的「過敏反應」、「劑量依賴」性。
癌症的研究,很不幸的被匡束在「一定的模式」裡,抗癌就是治癌的錯誤觀念,深植人心。所有美好、動聽的「理論」在達成目的之前,不該被「肯定」,而實屬「假設」;難以實踐或難達目的的「假設理論」,必然存在有暇疵、疑問;因此在癌症的研究上打開「一定模式」,提出新的創見、理論、療法等,實有其迫切的需要。我國(中國)的抗癌研究已有相當水平,經過動物抗癌實驗成功的藥物,已記載的就有300種以上,它雖然具有極重要的價值,但用其單味藥物治癌則無效;其間瑕疵必須探究(請參見發明人著作之廿一世記癌症治療之新道路第12章)在擁有豐沛中醫藥資源,以及政策激勵等優勢條件下,我國(中國)的抗癌、治癌事業,已有較大進展,並且已有不少高療效藥物的公開發表,但至今仍未見有產業利用者;也許是固有的「辨證論治」敘述,難被普遍理解、不被認同之故。

發明內容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在於是供治療肝癌、胰腺癌的藥物組成;並略以創見性連貫性的新理論、新療法,開拓中醫藥治療的新路徑。依據中醫藥「辨論論治」內涵,採用生物組成「六大要素」的明確、簡要敘述方式,使廣被認同、融入醫療潮流,開創中醫藥治癌的一天。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乃在提供治療肝癌、胰腺癌的藥物組成,其採取簡便的內服療法,提高治癌有效率,平降醫療消費,使利益普及於患癌群眾。
緣以達成本發明上述之目的,茲將本發明之創新理論、藥物說明、肝、胰腺癌病理、藥理說明、臨床實驗及效率統計闡述如下舊有抗癌理論的實踐,並不能突破治癌的瓶頸,提升有效率;是以發明人乃創見了連貫性的治癌新理論,並藉之達到預期的療效,故宜作簡要說明。新理論依序是「物之生、壯、老、死」論,「物勢形成環境」論,癌之「周環病理」論,以及「六大組成」論之一部份—「六大要素在癌環境中的變易」論等。此四種理論是歷代中醫藥論點的延伸與創新,它的特徵是揉合了生物哲學,應用了中國古代哲學家、老子、李聃(公元前約580年)的著述,能夠作出明確,令人認同的敘述。
首先在「物之生、狀、老、死」論(請參見發明人著作之「廿一世紀癌症治療之新道路」第二章前段),在於說明所有正常的生物,必然有出生(繁衍)、茁壯、老弱、死亡的生態過程;而「癌細胞」亦屬生物而不能例外,也終必有老弱、死亡的期限;假設我們能夠應用任何方法或藥物,減緩它的出生繁衍、茁壯,而且增進它的老弱、死亡,則不用「抗、殺、滅」,癌症依然可治。
要達到上述假設目標,必先了解生、壯、老、死的實際狀況,內在環境、變易原因等;從而領悟了「物勢形成環境論」(請參見發明人著作之「廿一世紀癌症治療之新道路」第一章後段),皆有它一定的環境適應程度,在「舒適」的程度內則繁衍、茁壯,而在「厭惡」的環境中則老弱、敗亡。最可貴的發現是「環境的形成,完全可由物質的姿態、性情、導向所決定」。正常的人體環境,原先並不適合癌細胞的生存、活動;問題是癌患者長期感應了異常物質的姿能、性情與導向,因而形成了適合於癌細胞生存、繁衍、茁壯的體內環境,造就癌細胞的天堂,這就是患癌的哲理。須知藥物也是物質之一,它的姿態、性情與導向,就是質地、氣(人體嗅所感受者)、滋味(味覺所感受者)、成份等等,也就是綜合的藥理作用,選擇最適當的物,當然可能藉它的姿態、性情與導向,在癌患體內「形成」另一環境,也就是癌細胞難以適應、倍覺「厭惡」的環境,則繁衍、茁壯受挫,老弱、死亡增進,而癌症易治。適宜癌細胞繁衍、生存、茁壯的環境,已異於正常人的體內素質,稱之為「癌的特殊體質」;經過深入的診療實驗後,基本上有了確實的了解,它就是癌的「周環病理」論(請參見發明人著作之「廿一世紀癌症治療之新道路」第三章及111頁附錄4)。舉凡所有類型的癌症,其體內必然存在此固定性的「周環病理」,也就是異常的三種體內病象,分別為1.胰腺功能低落,與其他器官的聯緊性不良;2.肝臟、門靜脈、脾臟通透不良,常呈現高壓現象;3.防禦組織、淋巴循環呈現功能衰退、障礙。此三種病理所呈現的環境,就是「癌細胞感覺舒適」的環境。
固有的「辨證論治」、「風寒暑燥火」六邪、「陰陽、虛實、表裡…」、「營、衛、十二經脈」….等等,除中醫學者外,能夠認知者為數不多;但它又是實際診療的高深學識,是中醫藥不可缺少的,因此,發明人逐從創見的「六大組成論」中,撥出「六大要素在癌環境中的變易」論,代以簡要、易知的說明。此論原是有關生物組成的哲學論著,可以應用於醫療學,在中醫藥治癌中、更能得到更明確的解析。
組成癌環境的「要素」,與其他生物目相同,分別為「動能(一)」、「空隙(天)」、「實質(地)」、「溼度(水)」、「氣體(風)」、「溫度(火)」等,此六種就是組成生物的「六大要素」。「動能」是自然生命力;「空隙」是大小間隙與空間;「實質」是實體物質;「溼度」是液態水分的多少;「氣體」是氣體成分;「溫度」是冷或熱;此六大要素可以分別用體內、體外、身體部位、器官、組織的狀況表示。茲以「血液」在體內的循環為例,各作六大要素「本質」與「混合組成」的說明;血管壁是「實質」,血管腔或血液能夠通透之處都是「空隙」,血液流動現象來自「動能」,血液本身則是「混合組成」,主要包括了「溼度」水分、「實質」血球等物質、「氣體」氧氣與二氧化碳等等、「溫度」冷熱等要素。
在人體內,在組織間的實際病況審察重點在於「變易」的狀況,就是背離原有的、正常的,而這變易就是病態的發現。譬如局部的發炎現象、紅腫、充血、疼痛;肝葉溫度偏高;胰腺的水分代謝障礙、溼度偏高;腸部動能不足,尿便不暢等等,凡所有變易之病態,都可以六大要素之敘述而追究根源。至於診斷、察知的方法,可以中醫的「審視、聽聞、探問、把脈摶」,或用X光透視、掃瞄、各種檢驗,以及資訊記載、經驗累積等等。本發明乃是依據周環病理以及此六大要素變易的實際病況,而選擇最適宜於肝、胰癌治療的藥物與組成,以此組成藥物的姿態、性情與導向,形成了「癌細胞厭惡」的環境,達成癌細胞不得不停止繁衍、自然死亡的治癌目標。
在中醫藥的固有理論中,確實存有少部份的錯誤與混淆,在本說明中所指的「胰臟」,是中醫所謂的「脾臟」,蓋現在解剖學所稱的「脾臟」實非中醫所指的「脾」(請參見發明人著作之附錄2之解脾非脾論);另外,火,不宜指為熱,而系溫度,自有冷熱之別;水,應指為溼度,分為燥與溼;凡「物」或「物之區隔」、均包含有正面(陽)負面(陰)的兩極。上述只為本說明之正確,餘者暫不贅述。
有關「環境」與「癌」的密切關係,在眾多抗癌研究之中,當然也不乏有所發現者,只是礙於客觀條件,不能朝此方向深入推進而已。例如.Ames M M,et al.can chem.Pharm,1981,651謂已發現癌細胞無氧酵解佔優勢,其產物乳酸形成的偏酸性環境,有利於提高β葡萄糖甙酶的活性,促使苦杏仁 在癌細胞中,水解出較多的氫氰酸和苯甲醛,而發揮更強的抗癌作用。
又如,李儀奎氏在其「中藥藥理學」中稱半夏稀醇或水浸出液的動物實驗,說明對小鼠肝癌(HCA),小鼠肉瘤S180和宮頸癌(HeLa)細胞,都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此抑制作用原理,可再參閱劉守義等氏1993.9(3)27「中醫藥理與臨床」中,謂半夏、井有顯著減少胃液量,降低游離酸和總酸酸度,抑制胃蛋白 活性的作用。
從上述實驗例中,即可發現實驗性的抗癌環境,存有「無氧酵解」、「偏酸性」、「游離酸、總酸酸度偏高」的特性,而苦杏仁甙 、半夏稀醇或水浸出液等,所擁有的抑制、抗癌作用,乃與利用其已知環境或改變原環境,產生因果效應;此顯系本發明理論的前驅論點,當然,長期「物勢」所形成的人癌環境,並不如此單純。
原發性肝癌,有巨大發育型在巨大之結節附近,生單獨癌瘤結節(肝腫粒)者。結節型發生許多分散的大小癌瘤結節者。微細型生無數的微細癌瘤結節,浸淫全肝者。肝內膽管型生於肝內膽管者。續發性肝癌發生大小各異、多少不同的結節,致肝臟腫大;其切面結硬固而見灰白、黃白色;發育完成時,中心組織壞死軟化,而近肝表者隆起如半球,頂點現癌瘤臍窩。
胰腺癌半數以上生於胰腺頭部(肝胰壺腹),常發生於胰導管上皮,也有自腺小葉上皮發生的。以硬性癌最多,其次是髓樣癌、圓柱狀上皮癌、膠樣癌最少。
肝癌的主症狀,通常是右肋肝局部腫腫堅硬疼痛,以及胃脘、脘腹痞脹、疼痛。右肝肋部的腫硬,依程度而有緊繃感、痞脹感、腫硬,及至臟器明顯腫大、堅硬,可延伸至胃脘(心窩部)或臍右腹部,按觸之可覺肝表、或下緣有堅硬壓痛的大小癌結節;嚴重則可顯見腫大,按之堅硬如石的塊形。疼痛方面,依程度由壓痛、偶痛、鈍痛而漸進為悶痛、持續疼痛或劇痛;因癌位置另有肋背皆痛者,或可輻射至右肩臂痛。胃脘、或脘腹無故痞脹的症候,因於胰功能低下,肝通透不良之門脈高壓;或因而引起脾腫大,側支循環的消化道出血,皮下靜脈怒張,臌脹腹水,足脛水腫;右鎖骨上(缺盆)淋巴腺腫硬,間發消耗熱或間歇熱;血液中紅血球減少、變形、白血球增多。膚色黑褐、乾澀、或發黃疸。
胰腺癌主症狀有胃脘(心窩下)壓痛或持續疼痛;右肋部、右肩臂痛、脹;並有舌面滋生或酸或鹹的津液之胰腺病特徵。生於腺小葉上皮者,性較頑急,短時間內使人臉色蒼白,肌膚贏瘦,飲食不納。胰腺癌常有頑固性黃疸,並易受細菌感染而發熱;幸能遷延時日者,多兼有肝癌的症狀。
一種治療肝癌、胰腺癌的醫藥組合物,其系以下列濃縮萃取之藥粉及比例所調配組成;其中1之「茯苓」為萃取賦形之粉劑,成分及含量已包含在各藥物中。
1.茯苓濃縮賦形藥8.馬藍6-10%15.前胡3-7%2.白朮3-7%9.綠豆5-9%16.假茼蒿3-7%3.當歸3-7%10.蒼耳3-7%17.茵陳蒿3-7%
4.韓信草4-8%11.大青根4-8%18.鬱金3-7%5.火炭母草2-6%12.半邊蓮3-7%19.枳實2-6%6.艾納香2-6%13.杏仁2-6%20.半夏2-6%7.蒴翟5-9%14.女貞子4-8%其各藥物中,可依癌患體病理之微異而取捨藥物或酌以增減其比例,其最佳配比為白朮5%,當歸5%,韓信草6%,火炭母草4%,艾納香4%,蒴翟7%,馬藍8%,綠豆7%,蒼耳5%,大青根6%,半邊蓮5%,杏仁4%,女貞子6%,前胡5%,假茼蒿5%,茵陳蒿5%,鬱金5%,枳實5%,半夏4%,共計100%。
藥理說明各藥物條下的藥理說明,系以改善「周環病理」之三項病象,亦及「增進胰腺功能,及與各器官的連繫」;「排除門靜脈、肝、脾內的通透障礙,平降門脈壓」;「改善防禦功能、淋巴循環、提高免疫力」三大重點;以及「針對肝、胰癌特殊病理改善」第四項重點而分類,再另述其他相兼的治癌藥理。
現在就肝、胰癌主症狀病理,與對治藥物應有的藥理,提出說明。
肝、胰癌主症狀中的腫硬、疼痛,其病理與其他類型的腫硬、疼痛並不相同;經過精微審察覺知,肝、胰癌的腫硬、疼痛,來自下列幾項原理。1.該種癌局部組識中,肝韌帶、結締組織、括約肌、肝胰腹等處,有較強的神經反應,常因微小刺激而收縮,造成通導不良,因而增加了腫硬、疼痛的程度和次數,故必具備有神經鬆弛、緩和、推蕩等藥理的藥物。2.肝血竇、胰腺泡各佔肝胰的大部份體積,又是液態物質連續、不停通過的組織;當它的導管存在偏高溫度時,則容易引起導管壁的發炎病象,一但狀況發生,則通導障礙而引發腫硬、疼痛;故必具備有調降偏高溫度、滋潤性藥理的藥物。3.肝、胰外分泌口,同在十二指腸大小乳突,因肝通透不良,胰功能低下之故,不能平衡胃酸,酸性分泌在體內,胃腸間造成過多的粘液質,即所謂的痰、涎,在肝胰微循環中,此粘液造成障礙,則腫硬、疼痛加劇或持續,故必具備有稀釋稠粘物藥理的藥物。
故而治療肝、胰癌的藥物組合,在調整周環病理藥理之藥物外,還須注意審察「六大要素」在肝胰癌患體內的「變易」實況,再行配合具有「鬆弛、緩和、推蕩」、「調降偏高溫度」、「稀釋稠粘物」等三項藥理的藥物;也就是說,「利用所組成藥物之調整周環病理,鬆弛、緩和局部神過敏,調降局部偏高溫度,稀釋稠粘物等姿態、性情與導向,以決定形成癌細胞厭惡、不適宜生存的環境」。以再「變易」癌環境,使它回復正常人體環境的方法,達到治療的目標。
本說明中,已包含了「健脾扶正、理氣滋陰、活血化瘀、軟堅散結、清熱解毒、解鬱利溼…」等等舊有籠統說法,並增加了比較實際的必要藥理;現就各藥物與藥理說明之對應關係如下一、增進胰腺功能、及與各器官的聯繫茯苓—在本發明治癌系列的濃縮萃取中,代替舊有的谷薯類澱粉,作為增效、改良性的賦形藥,因此質量、成分已融入各原藥物中。補充營養,促進胰腺功能、免疫功能,安定神經系統,調整心律。增進機體水分代謝、利尿。增強正常及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提高巨噬細胞的吞噬能力;對鼻咽癌、胃癌、宮頸癌等多種癌症有正面效益。
白朮—增進胰腺功能、增進體力、免疫功能、調和胰腺與其他器官的連繫,促進機體、組織內的水分代謝,利尿。預防胃潰瘍、抗腸痙攣、保肝利膽、增加網狀內皮系統及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抗氧化。據1988「陝西中醫」孫嘉才等氏謂、白朮能同時降低瘤細胞的增殖力,減低瘤組織的侵襲性。
當歸—補充所需營養、無機元素,調和胰與各器官的關係。增進造血功能、血液循環,排除血管中血栓、防止血栓形成;促進淋巴細胞的轉化,並有抗腫瘤的輔助效果。
二、排除門靜脈、肝、脾中的通透障礙,平降門脈壓韓信草—平降肝、胰內偏高溫度,促進血液循環,清除門靜脈內血栓、細菌、癌細胞;調降門脈壓、預防逆行側支循環,止血。
火炭母草—改善水分代謝,清降血中偏高溫度、解毒;舒解血管或腱梢韌帶的緊張、抗菌、抗B肝病毒、降血壓;改善肝胰微循環,促使通透。
艾納香—排除引發血液循環或微血管壓力異常的致病因素(祛風);改善局部組織或器官的水分代謝(利溼);保持腹內適當溫度,止瀉。順暢血液循環(行血),解除體內毒素(解毒),排除肝胰微淋巴管、血管中不適、有害的氣體。據Fuijimoto Y et al謂、葉中分離出艾納香內酯A、B、C在5~10kg/ml時,可抑制Yoshida肉瘤細胞的生長。
蒴翟—祛除引發血管、微血管壓力異常的病因(祛風),排除局部組織或器官的水分代謝障礙(除溼),鎮痛、利尿。促進血液循環,化解血栓及其形成,保肝。維護癌周圍微血管壓力及水分代謝的正常運作,緩解癌劇痛。
三、改善防禦功能、淋巴循環,提高免疫力馬藍—提高防禦功能,平降癌周圍的偏高溫,增加血液柔潤元素,消除發炎、充血、腫脹等病象,有一定平穩的解毒效能。所含「靛玉紅」成分,有抗腫瘤、高小鼠單核巨噬系統的吞噬功能。對改變異常的癌環境,有明顯效用。
綠豆—營養、補充體力消耗,緩解激進成分引發的偏高體溫(補脾、清虛熱);清除體內、尤其是肝腎內有毒成分,增加排尿量(解毒、利尿)。降脂、抗動脈粥樣硬化,明顯減輕腎臟和肝臟的損傷。據陳漢源等氏。1989.9月在中國「第一醫大學學報」中稱,對於嗎啡加亞硝酸誘發的小鼠肺瘤和肝瘤,餵食含綠豆粉的飼料,可降低誘發腫瘤的數目和體積。經製備後的綠豆稱「綠豆黃」,除營養性下降外,可增強其他原藥效,尤其是解毒、消炎作用,對癌周環的良性影向甚大。
蒼耳—排除引發血管、微血管壓力異常的病因,散發體內、肌膚偏高溫度(祛風散熱);解除防禦器官、組織內毒素,殺蟲、滅菌(解毒殺蟲)。排除淋巴循環障礙,治療麻瘋病,早期血吸蟲病。
大青根—解除淋巴變易所引起的體熱、皮表高熱、降低血液中偏高溫度,調降肝胰偏高溫度,促進淋巴通透與正常循環。
半邊蓮—通透器官深部的微淋巴循環,激活防禦功能,中和毒素。有利尿、利膽汁、抗蛇毒等作用,治療肝硬化、腹水、多種癌症。
杏仁—深入癌細胞偏酸性環境,改變癌環境氣質;在古代曾被用作膝蓋部皮膚癌(人面瘡)的外敷藥。據趙素蓮等氏1993年在「山西醫藥雜誌」的報導;苦杏仁 的小鼠肌肉注射試驗,能明顯促進有絲分裂原,脾臟T淋巴細胞的增殖。
女貞子—補給肝、腎柔潤性營養及微量無機元素;激活免疫力,改造淋巴素質與循環。
四、針對肝、胰癌的特殊病理改善前胡—調節體溫,疏導組織內不適氣體(通氣);稀釋、排除器官內稠粘的液態物質(化痰、祛痰);增進消化、吸吸等系統的代謝功能(推陳致新)。在肺、胃、肝、胰的代謝功能中,協同他藥,發揮氣體、素質的更新作用。
假茼蒿—清除血液中激進元素,排除肝、膽、肋膜偏高溫度,通透局部淋巴循環,迅速解除癌局部發炎、疼痛病象。
茵陳蒿—排除肝膽內部滯留水分、及偏高溫度,導出有害物質與元素,促進肝內膽管的通暢。據「建醫學院學報」羅仁夏等氏謂;水煎劑對AFB1抗腫瘤致突變有抑制效果。徐強等氏在「和漢藥學會志」中謂;有直接殺傷腫瘤細胞增殖的作用。
鬱金—鬆弛肝韌帶,減除肝、胰壓力;通利膽管、胰管分泌。對於肝損傷、心肌損傷保護作用,增進免疫功能。
枳實—興奮胃腸平滑肌,增加胃電頻率幅度,推蕩異常物質的排出。稀釋肝胰循環中的液態稠粘物,引發肝內膽管的通暢。
半夏—麻醉嘔吐神經,緩解上消化道的過敏(止嘔降逆)。減少胃液分泌,降低癌環境異常的偏酸性,預防液態稠粘物的過量形成,解除體內循環的部分障礙。動物實驗,對肝癌、肉瘤、宮頸癌等細胞,有明顯抑制作用。
藥理說明資料表編號1
中草藥名稱茯苓Fuling學名Poria cocos(schw.)WOLF.
依據中藥大辭典第1596頁,中華本草第1冊第554頁(中國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產地、採收季節、部位湖北、安徽產。栽種8~10個月成熟,扒開視察菌核表皮呈要褐色,即可收穫,選晴天挖出,去泥砂,室內蓋稻草使發汗(水分),等苓皮起皺削去外皮,乾燥。
炮製、萃取過程、方法(1)選體重、堅實,外皮棕褐、皮紋細、無裂隙、斷面白色細膩、粘牙力強者,削去表皮,浸軟、切薄片,乾燥。
(2)50kg粉碎,過120目篩為幼末收存。
有效成分菌核含β-茯苓聚糖(β-Pachyman)約佔乾重93%,和三萜類化合物乙醯茯苓酸(Pachymicacid),3β-羥基羊毛甾三烯酸[3β-Hydroxylanosta-7.9(11),24-trien-21-oil acid]。此外,尚含檥膠,甲殼質,脂肪,甾醇,卵磷脂,葡萄糖,腺嘌呤,組氨酸,膽鹼,β茯苓聚糖分解,脂肪酶,蛋白酶等。另外還含有0.23%的無機元素(Ash),包括鐵、鈣、鎂、鉀、鈉、鈰、磷等。
原記載藥理作用補充營養,促進胰腺功及免疫功能,安定神經系統,調整心律。增進機體水分代謝,利尿。
現代藥理,增強正常及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提高巨噬細胞的吞噬能力對鼻咽癌、胃癌、宮頸癌等多種癌症有正面效益。
藥理應用、目的補充營養,促進胰腺功能,免疫能力、水分代謝。在本發明中,主要用作「賦形藥」,凡各種濃縮萃取藥液,除部份以原藥未收攪、乾燥外,其餘均用純茯苓未收攪賦形,用以代替一般使用的玉米、小麥等食用澱粉。
編號2中草藥名稱白朮Baizhu學名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Koidz依據中藥大辭典第670頁,中華本草第7冊第715頁(中國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產地、採收季節、部位浙江產。11月待地上部份枯萎後,挖掘根部、
除泥、剪莖杆100℃烘、待表皮發熱時,溫度減至65℃,4-6h,上下翻動一遍,半乾時搓去鬚根,再烘至八成乾,取出推放5-6天,仗表皮變軟,再烘至全乾。
炮製、萃取過程、方法(1)白朮4kg、洗淨、浸軟、切片,入鍋水浸3h,加熱二次煎取藥液。
(2)加熱揮發水分,使剩3公升膏狀液,入茯苓1kg攪勻。
(3)60℃乾燥。
(4)粉碎、過100目篩為幼末收存。
有效成分含蒼朮酮(atractylone)等十餘種揮髮油,蒼朮內酯(atractylenolide)-I-II-III等倍半帖內酯化合物又含乙醯基-12-千裡光醯基,-8-順式白朮三醇(14-acetyl-12-Senecioyl-2E,8Z,10E-atractylentriol)等8種多炔醇類化合物,另含東茛菪素,果糖,菊糖,具免疫活性的甘露聚糖AM-3,以及酪氨酸(tyrosine)原記載藥理作用健全胰腺功能,增強體力,增進免疫功能。調和胰腺與其他器官的聯繫,促進機體、組織內的水分代謝,利尿。
現代藥理在消化系統有預防胃潰瘍、抗腸痙攣、保肝利膽的功效。增加網狀內皮系統及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抗氧化。
據1988「陝西中醫」孫喜才、等人的報告白朮能同時降低瘤細胞的增殖力,減低瘤組織的侵襲性。
藥理應用、目的健全胰腺功能,增進免疫功能,調和胰腺與其他器官的聯繫。保肝、利膽。改變癌環境的顯效藥物。
編號3中草藥名稱當歸Danggui學名Anqelica Sinensis(Oliv)Diels依據中藥大辭典第876頁,中華本草第5冊第893頁(中國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產地、採收季節、部位甘肅、岷縣產。10月下旬根,去泥土及殘留葉柄;掛通風處使半乾,再扎結成把、燻乾。
炮製、萃取過程、方法(1)當歸5kg洗淨,每條剖切成三、四片,入鍋水浸3h,加熱分二次取藥液。
(2)加熱揮發水分,使剩3公升濃液,入茯苓粉1kg攪勻。
(3)45℃低溫乾燥。
(4)粉碎,過100目篩為幼末收存。
有效成分含揮髮油,有香荊芥酚(Carvacrol)等12種酚性油,及馬鞭草烯酮(Verbenone)等11種醛、酮、烯類。又含稾本內酯(liqusti-lide)等26中性油。非揮發性成分有當歸內酯(anqelicide)等17種內酯、醇、酸、糖類。還含賴氨酸(lysine)18種氨酸。又含溶血磷脂減(lysophos phatidylcholine)等9種磷脂類成分,23種無機元素以及多糖。
原記載藥理作用增進血器官功能,幫助血液循環,排除血官中血栓、並防止血栓的形成。
現代藥理對血液、造血系統有良性影響促進淋巴細胞的轉化,並有抗腫瘤的輔助效果。
藥理應用、目的補充人體所需的營養分、無機元素幫助血液循環,促進淋巴細胞轉化。強心、清除血中血栓。
編號4中草藥名稱韓信草Hanxincao學名Scutellaria indica L.
依據中藥大辭典第2303頁,中華本草第7冊第214頁(中國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產地、採收季節、部位福建、臺灣產。春夏季採收全草,洗淨、曬乾。
炮製、萃取過程、方法(1)全草6kg、洗淨,入鍋水浸3h,加熱分二次煎取藥液。
(2)加熱揮發水分,使剩3公升濃液,入茯苓粉1kg攪勻。
(3)60℃乾燥。
(4)粉碎過120目篩為幼末收存。
有效成分全草含黃芩素(Scutellarein)等多種黃酮類,5種查耳酮成分。還含酚性成分,胺基酸,有機酸。2,3,4,5,2』,4』,5』,6』-八甲氧基查耳酮(2,3,4,5,2』,4』,5』,6』-Octamethoxychalcone)。
原記載藥理作用平降機體偏高溫度。促進血液循環。消除結締組感染的發炎、腫脹。改善防禦、解毒功能。鎮痛、消炎、止血。
藥理應用、目的平降肝、胰內部偏高溫度,促進血液循環、清除門脈內血栓、細菌、癌細胞,以降低門脈壓,預防脈血逆行。
編號5中草藥名稱火炭母草Huotanmucao學名Polyqonum chinenSeL依據中藥大辭典第500頁,中華本草第2冊第648頁(中國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產地、採收季節、部位福建、臺灣產。夏秋間割取地上部份,洗淨、切段、曬乾。
炮製、萃取過程、方法(1)6kg,1kg乾燥砥末,另5kg入鍋水溫3h,分二次煎取藥液。
(2)加熱揮發水分,使剩3公升濃液,入原藥末1kg攪勻。
(3)60℃乾燥。
(4)粉碎,過120目篩為幼末收存。
有效成分葉中含有β-谷甾醇(β-Sitosterol),山奈酚(Kaempferal)、槲皮素(quercetin),並沒食子酸(ellaqicacid),沒食子酸(qallicacid),3-O-甲基並沒食子酸(3-O-methylella-qic acid),山奈酚7-O葡萄糖甙 (Kaempferol-7-qlucoside),山奈酚-3-O葡萄糖醛酸 (Kaempferol-3-O-qlucuronide)。
原記載藥理作用清降偏高溫度,改善水分代謝降血溫、解毒素。舒解血管或腱梢韌帶的緊張。
現代藥理有抗菌、抗B型肝炎病毒、降壓等作用。
藥理應用、目的作用於癌周圍組織之微循環,促使通透。平降門脈壓。調整肝、胰功能。
編號6中草藥名稱艾納香Ainaxiang學名Blumea balsainifera(L,)DC.
依據中藥大辭典第562頁,中華本草第7冊第738頁(中國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產地、採收季節、部位臺灣產。秋季割取地上部份,洗淨、切片、曬乾。炮製、萃取過程、方法(1)藥片8kg,入鍋水浸12h,加熱分二次煎取藥液。
(2)加熱揮發水分,使剩3公升濃液,入茯苓粉1kg攪勻。
(3)45℃低溫乾燥。
(4)粉碎、過120目篩為幼末收存。
有效成分葉含(2R,3R)二氫 皮素4』-甲基醚(2R,3R)-dihydroquerce-tin4』-methylether),等二種甲基醚,艾納香脂(blumealactone),A,B,C,艾納香素(blumeatin)。還含龍腦(borneol)。原記載藥理作用排除引發血管或微血管壓力異常的致病因素。改善局部組織或器官的水分代謝。保持肝、胃、胰適當溫度,止瀉。順暢血液循環,解除體內毒素。據Fuljimoto Y et al,謂艾納香葉中分離出的艾納香內酯A,B,C在5~10KG/ML時,可抑制Yoshida肉瘤細胞的生長。藥理應用、目的借其能促使血液順暢的藥理,與他藥聯合,從肝、胰微淋巴管、血管中帶出不適、有害的氣體。
編號7草藥名稱蒴翟Shuodiao學名Sambucus javanica Reinuw依據中藥大辭典第2455頁,中華本草第7冊第541頁(中國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產地、採收季節、部位華南、沿海各省、臺灣產。夏秋末收全草,根莖切段鮮用,幼枝、葉片細切,烈日曬乾,隨即研碎過100目篩為粉末收存。
炮製、萃取過程、方法(1)新鮮根莖20KG,入鍋加18℃米酒2公升水浸,加熱分二次煎取藥液。
(2)加熱揮發水分,使剩3公升濃液、入葉片粉末1KG攪勻。
(3)60℃乾燥。
(4)粉碎,過120目篩為幼末收存。
有效成分全草含黃酮類,酚性成分,鞣質,糖類,綠原酸。又以乾葉分離出β-谷甾醇,豆甾醇,菜油甾醇,a-香樹脂醇,棕櫚酸酯,熊果酸和多量硝酸鉀。
原記載藥理作用除引發血管、微血管壓力異常的病因(祛風),排除局部組織或器官的水分代謝障礙(除溼)。促進血液循環,解散血栓及其形成(活血散瘀)。鎮痛、利尿。
臨床報導100%蒴翟 注射液,治療急性菌、痢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肺炎有效。水煎劑、粉劑治急慢性肝炎。
藥理應用、目的促進血液循環,化解血栓及其形成。維護癌周圍微血管壓力及水分代謝的正常運作。緩解癌局部之疼痛。
編號8草藥名稱馬藍malan學名Baphicacanthus cusia(Nees)Bremek依據中藥大辭典第1270頁,中華本草第7冊第450頁(中國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產地、採收季節、部位福建、臺灣產。秋季採收全株、洗淨根、枝、莖與葉分開,葉及幼技曬乾後,即時粉碎過100目篩收貯。根、莖切段、曬乾。
炮製、萃取過程、方法(1)根及枝莖8KG,入鍋水浸8H,加熱分二次煎取藥液。
(2)加熱揮發水分,使剩4公升時停火、候涼,入葉片粉末1KG攪勻、成糊狀。
(3)45℃低溫乾燥。
(4)粉碎、過120目篩為幼末收存。
有效成分葉含靛苷(indican),靛玉紅(indirubin),靛藍(indigo),色氨酮(tryptantrin),全草含羽扇豆醇(lupeol),白樺脂醇(betulin),羽扇豆酮(lupenone),4(3H)-奎唑酮[4(3H)-quinazolinone]和2,4(1H3H)奎唑二酮[2,4(1H,3H)-quinazolinedione]。根基中另含大黃酚(chrysophand),β-谷甾醇(β-sitosterol)。
原記載藥理作用調降機體異常高溫,增進血中柔潤元素解毒、消炎、消腫、止血。
現代藥理馬藍中之「靛玉紅」成分,有抗腫瘤、提高小鼠單核巨噬系統的吞噬功能。在臨床研究中,證明可療鉤端螺旋體病、流行性乙腦、腮腺炎、玫瑰糠疹。
藥理應用、目的集合消炎、消腫、解毒的藥理,改變異常的癌細胞生存環境。
編號9草藥名稱綠豆(Ludou)學名Viqna radiata(L.)R依據中藥大辭典第2271頁,中華本草第4冊第694頁(中國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產地、採收季節、部位臺灣產。8月中旬種子成熟時,打下種子,簸淨雜質,曬乾。
炮製、萃取過程、方法(1)種子10KG洗淨、晾乾。砍取新鮮綠竹,鋸段留兩端節片,從中鑽開1CM圓孔,塞入綠豆,留1/3空間,削竹木塞緊圓孔,白臘封口,並纏繞塑膠帶,使不透氣。
(2)浸沒於健康人尿液中足49天。
(3)轉浸沒於流動性泉水圓桶內,泉水由下入,上溢,流漂不斷足49天。
(4)預設可容納40噸水量之蓄水深池,泉水由上入,下出入水量之1/3,上溢入水量之2/3,投綠豆竹筒,浸沒於池底,足49天。
(5)取出綠豆竹筒,置於乾淨土面,每日翻動1、2次,任由日曬、夜露、風吹、雨淋於足49天後剝開竹筒,曬乾,粉碎、過100目篩為末收貯。
有效成分含胡蘿蔔素(carotene),核黃素(riboflavine),蛋白以球蛋白類(blobulin)為主,糖類主要有果糖(fructose)等三種。磷脂成分中有磷脂醯膽鹼(phosphatidylcholine),磷脂乙醇胺(phosphatidylethanolamine),磷脂鹼肌胺(phosphatidylinositol),磷脂醯甘油(phosphatidylqlycerol),磷脂醯絲氨酸(phosphatidylserine),磷脂酸(phosphatidicacid)。
原記載藥理作用營養,補充體力消耗,緩解激進成分引起的體內偏高溫度(補脾、清虛熱)清除體內,尤其是肝、內有毒物質或成分,增加排尿量(解毒、利尿)。
現代藥理降脂、抗動脈粥樣硬化。抑制血尿素氮升高,促進肌酐排洩,增加尿量,促進尿磷排洩,明顯減輕腎臟和肝臟的損傷作用。據陳漢源等人,1989年9月在中國「第一軍醫大學學報」中稱,對於嗎啡加亞硝酸鈉誘發的小鼠肺瘤和肝瘤,餵飼含綠豆粉的飼料,可降低誘發腫瘤的數目和大小。
藥理應用、目的清除體內、尤其是肝、胰、腎內有毒成分,緩解腫瘤周環的偏高溫度,經備制後之綠豆稱「綠豆黃」,可增強原藥效,且對癌周環的抗發炎,抗感染腫脹有顯效。
編號10草藥名稱蒼耳Canger學名xan thium sibiricum patrexwidd.
依據中藥大辭典第1069頁,中華本草第7冊第1010頁(中國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產地、採收季節、部位福建、臺灣產。夏季採收全草、洗淨,切寸段,曬乾。
炮製、萃取過程、方法(1)新曬乾蒼耳6kg,入鍋壓實,先倒入18度米酒2公升,加熱蒸使軟潤,再加水,分二次煎取藥液。
(2)加熱揮發水分,使剩3公升濃液,入茯苓粉1kg攪勻。
(3)60℃乾燥。
(4)粉碎,過120目篩為幼末收存。
有效成分全草含蒼耳 (strumaroside即谷甾醇葡萄糖 )、黃質寧(xanthinin)、蒼耳明(xanthumin、是黃質寧的立體異構體)。尚含查耳酮衍生物,水溶性 甙,葡萄糖,果糖,胺基酸,酒石酸,琥珀酸,延胡索酸,蘋果酸,硝酸鉀,硫酸鈣,碘等。
原記載藥理作用排除引發血管或微血管壓力異常的病因,散發體內、肌膚偏高溫度(風散熱)解除防禦器官、組織內毒素,殺蟲、滅菌(解毒殺蟲)。
現代臨床報導治療麻瘋病,慢性鼻炎,功能性子宮出血,早期血吸蟲病。藥理應用、目的通透淋巴組織,解除防禦器宮,網狀內膜內毒素。
編號11草藥名稱大青根Daqinggen學名ClerodendronCyrtophyllum Turez依據中藥大辭典第129頁,中華本草第6冊第567頁(中國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產地、採收季節、部位江西產。夏秋季砍挖根莖、洗淨,切片曬乾。
炮製、萃取過程、方法(1)大青根片8kg,入鍋水浸12h,加熱,分二次煎取藥液。
(2)加熱揮發水分,使剩3公升濃液,入茯苓粉1kg攪勻。
(3)60℃乾燥。
(4)粉碎、過120目篩為幼末收存。
有效成分莖含大青酮(cyrtophyllone)A,B石蠶文森酮(teuvincenone)F,柳杉酚(sugiol),無羈帖(triedelin),赬桐二醇烯酮(clerodolone)、赬酮甾醇(clerosterol),5,22,25-豆甾三烯-3B-醇(stigrna-5,22,25-trien-3B01)原記載藥理作用解除因淋巴變異所引起的體熱、皮表高熱,降低血液中偏高的溫度有幫助淋巴組織解毒的功能。
藥理應用、目的調降血液、肝血管內偏高溫度,促進淋巴通透與正當循環。
編號12草藥名稱半邊蓮Banbianlian學名LobeLia ChinensisLour依據中藥大辭典第754頁,中華本草第7冊第613頁(中國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產地、採收季節、部位安徽、福建、臺灣產。夏、秋季割取全草,洗淨,掠曬使乾。
炮製、萃取過程、方法(1)半邊蓮4kg,入鍋水浸3h,分二次煎取藥液。
(2)加熱揮發水分,使剩3公升濃汁,入茯苓粉1kg攪勻。
(3)60℃乾燥。
(4)粉碎過120目篩為幼末,防溼包裝收存。
有效成分全草含生物鹼,主要為L-山梗菜鹼(L-lobeline),山梗菜酮鹼(lobelanine),山梗菜醇鹼(lobelanidlne),異山梗菜酮鹼(isolobelanine),即去甲山梗菜酮鹼,黃酮甙 ,皂甙 ,胺基酸,多糖,菊糖(inulin),對一羥基苯甲酸(P-hy-droxyacid)和琥珀酸(succinicacid)。根莖含半邊蓮果聚糖(lobelinin)。
原記載藥理作用平降組織內偏高溫度激活防禦器官、促進解毒功能(清熱解毒)。增進水分代謝,消除腹水、足脛腫脹(利水消腫)。通透器官內部微淋巴代謝,中和毒素。
現代藥理有利尿、利膽汁、抗蛇毒等作用,可治療肝硬化腹水、多種癌症。
藥理應用、目的通透器官深部微淋巴循環激活防禦器官,促進解毒功能。
編號13草藥名稱杏仁Xingren學名Armeniaca Vulgaris Lam依據中藥大辭典第1100頁,中華本草第4冊第93頁(中國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產地、採收季節、部位我國(中國)北方各地、內蒙古東部生產。6-7月成熟期採摘果實,除去果肉、洗淨、曬乾敲碎果核、取種仁、晾乾、防蟲蛀。
炮製、萃取過程、方法(1)杏仁5kg洗淨、碾破,入鍋水浸3h加熱分二次煎取藥液,使剩3公升濃液,入1kg茯苓粉攪勻。
(2)60℃乾燥。
(3)粉碎,過80目篩為幼末收存。
有效成分含苦味氰甙的苦杏仁 (amygdalin)約4%和野櫻甙 (Prunasin)脂肪油約50%,油中有8種脂肪酸,主要的是亞油酸(linoleicacid)佔27%,油酸(oleic acid)佔67%及棕櫚酸(Palmitic acid)佔5.2%還含綠原酸(chlorogenic acid)新綠原酸(neochlorogenicacid)。
另含有抗炎和鎮痛活性的KR-A和KR-B2種蛋白質成分。又含與杏仁香味有關的揮發性成分。
原記載藥理作用緩和肺氣管、支氣管的過敏反應(止咳平喘)滑潤腸道、通暢大便(潤腸通便)。在古代曾被用為膝蓋部皮膚癌(人面瘡)的外用藥。
據趙素蓮等人1993年在「山西醫藥雜誌」的報導苦杏仁甙的小鼠脾臟T淋巴細胞的增殖。
藥理應用、目的深入癌細胞偏酸性環境中,以協同他種藥物,變化癌環境之氣質,完成治癌效率。
編號14草藥名稱女貞子Nuzhenzi學名Ligustrum Lucidum Ait依據中藥大辭典第237頁,中華本草第6冊第183頁(中國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產地、採收季節、部位浙江。江蘇產。12月打下種子,除去梗、葉及雜質置熱水中燙過後,曬乾。
炮製、萃取過程、方法(1)女貞子8kg洗淨,入鍋水浸8h,加熱分二次煎取藥液。
(2)加熱揮發水分,使剩3公升濃液,入茯苓粉1kg攪勻。
(3)60℃乾燥。
(4)粉碎,過120目篩為幼末收存。
有效成分含齊墩果酸(oleanolic acid),熊果酸(ursolicacid),多種甙 類,多糖類,及總量為0.39%的七種磷脂類化合物,並含有鉀,鈣,鎂,鈉,鋅,鐵,錳,銅,鎳,鉻,銀等11種元素,所含女貞子酸(ligustrin)其結構五環三萜酸,具有免疫激活作用。原記載藥理作用補充肝、腎柔潤性營養分,增進肝、腎功能。調降激進元素停滯肝腎所引起的異常高溫、不明熱。具有和緩通透淋巴結的作用。降高脂血症,升白細胞的減少。
藥理應用、目的補給微量元素、柔潤性營養。改造淋巴素質及循環,激活免疫功能。
編號15草藥名稱前胡Qianhu學名Peucedanum PraeruptorumDunn依據中藥大辭典第1723頁,中華本草第5冊第1008頁(中國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產地、採收季節、部位四川、江西產。冬季挖取根部,除去地上莖及泥土,曬乾。
炮製、萃取過程、方法(1)前胡6kg洗淨、切片,1kg研末另5kg入鍋水浸8h,加熱分二次煎取藥液。
(2)加熱揮發水分,使剩3公升,入1kg原藥粉攪勻。
(3)45℃低溫乾燥。
(4)粉碎、過100目篩為細末收存。
有效成分含外消旋白花前胡素(Praeruptorin)A,等多種香豆精類化合物又含印度榲桲甙(Marmesinin)等多種香豆精糖 類,化合物以及D-甘露醇(D-mannit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半乳糖醇(galactitol),胡蘿葡 (daucosterol),及紫花前胡皂 V(pd-saponinV)。
原記載藥理作用調節體溫,疏導組織內不適氣體(通氣)。稀釋、排除器官內稠粘的液態物質(化痰、祛痰)。緩和肺部、上消化道的神經緊張。增進消化、呼吸等系統的新陳代謝功能(推陳致新)。
藥理應用、目的協同他藥,在呼吸、循環、消化各系統,尤其是肝、胃、胰的代謝方面,發揮氣體、素質的更新作用。
編號16草藥名稱假茼蒿Jiatonghao學名Crassocephalum,crepidioides(Benth)
依據中藥大辭典第2183頁,中華本草第7冊第792頁(中國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產地、採收季節、部位福建、臺灣產、夏季花朵含苞待放時採收全草,洗淨、攤放通風處1~2h,再切段曬乾。宜即時濃縮萃取研末、或貯藏者,藥效銳減。
炮製、萃取過程、方法(1)乾品8kg,入鍋加18℃米酒1公升、水浸3h,分二次煎取藥液。
(2)加熱揮發水分,使剩3公升,入茯苓粉1kg攪勻。
(3)45℃低溫乾燥。
(4)粉碎,過120目篩為幼末收存。
有效成分不詳原記載藥理作用清除血中激進元素,調降偏高體溫。促進機體水分代謝、利尿、通腸、消炎。
原系民間偏方所用,對於助膜炎之疼痛、高熱,以及膿胸等症,顯效迅速。
藥理應用、目的清除血液中激進元素,調降偏高體溫,尤其是肝肋部之高溫。促進水分代謝,協同他藥,有迅速消除、肝癌、胰腺癌局部炎腫、疼痛的功效。
編號17中草藥名稱茵陳蒿Yinchenhao學名Artemisia CapillarisThunb依據中藥大辭典第1588頁,中華本草第7冊第687頁(中國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產地、採收季節、部位福建、臺灣產。春季末收嫩梢,半陰乾後,曬乾。炮製、萃取過程、方法(1)茵陳蒿6kg,1kg研末,5kg入鍋水浸3h,加熱分二次煎取藥液。
(2)加熱、慢火揮發水分,使剩3公升,入原藥未攪勻。
(3)45℃低溫乾燥。
(4)粉碎,過120目篩為細末收存。
有效成分地上部分含揮髮油有α-β-蒎烯,檸檬烯(limonene)等二十多種類有茵陳烯酮(capillone)等多種苯乙炔,雙亞乙基類成分有苯酚(phenol)等多種酚類還有棕櫚酸(palmiticacid)等十五種脂肪酸。地上部分有茵陳色原酮(capillarisin)第四種以上的苯氧基色原酮類成分並有利膽作用較高的中國薊醇(cirsilineol)等黃酮類成分以及茵陳蒿酸(capillartemisin)A及B。
原記載藥理作用排除肝、膽及其周圍滯留水分,並平降偏高溫度(肝溫熱),有解熱、消炎、利膽作用。
現代藥理保肝利膽,解熱、消炎、鎮痛,以及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建醫學院學報」、仁夏等氏水煎劑對AFB,抗腫瘤致突變有抑制效果。徐強等氏在「和漢醫藥學會志」謂有宜接殺傷腫瘤細胞增殖的作用。藥理應用、目的排除肝、膽滯留水分、偏高溫度,導出殘敗的細菌,癌細胞,以促進肝內環境的健康化。
編號18中草藥名稱鬱金Yujin學名Curcuma chuanyujin C.K.Hsiehet H.Zhang依據中藥大辭典第1316頁,中華本草第8冊第637頁(中國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產地、採收季節、部位四川產。12月中下旬,去枯萎莖葉,挖出地下部份,去泥洗淨蒸15min,烘乾,去鬚根。炮製、萃取過程、方法(1)川鬱金6kg,切片,1kg研為細末5kg入鍋水浸8h,加熱分二次煎取藥液。
(2)加熱揮發水分,使剩3公升濃湯時入原藥未攪勻。
(3)60℃乾燥。
(4)粉碎、過120目篩為幼末收存。
有效成分含薑黃素(curcumin),去甲氧基薑黃素(demethoxycurcumin)雙去甲氧基薑黃素(bisdemethoxycrucumin)原記載藥理作用促進血液、淋巴循環。鬆弛肝、胰、胃韌帶之緊束、止痛。通利膽汁分泌。現代藥理對於心肌損傷、肝損傷以及免疫功能,有良性保護作用。藥理應用、目的鬆弛肝韌帶、疏通肝膽循環、利膽汁分泌。
編號19中草藥名稱枳實Zhishi學名Citrus aurantium L依據中藥大辭典第1508頁,中華本草第4冊第874頁(中國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產地、採收季節、部位四川、湖南、江西產。5~6月採摘幼果,橫切、曬乾。
炮製、萃取過程、方法(1)枳實6kg,入鍋水浸8h,加熱分二次煎取藥液。
(2)加熱揮發水分,使剩3公升濃液,入1kg茯苓粉攪勻。
(3)60℃乾燥。
(4)粉碎,過100目篩為細末收存。
有效成分含橙皮 (hesperidin),新橙皮 (neohesperidin),柚皮 (naringin),辛弗林(synephrine),N-甲基酪胺(N-methyltyramine)種子含檸檬苦素類(limonoids),還含19-羥基去乙鬧米林酸-17-B-D-葡萄糖 (19-hydroxydeacetylnomilinic acid-17-B-D-glucoside)。
原記載藥理作用推蕩胃腸消化道,排除異常容積物及所形成的聚集形態。稀釋體內循環的液態稠粘物(化痰、祛溼)。
藥理應用、目的興奮胃腸平滑肌,增加胃電頻率幅度,以推蕩異常物質之排出稀釋肝、胰循環中的液態稠粘物,間接引發肝內膽管的通暢。
編號20中草藥名稱半夏banxia學名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依據中藥大辭典第775頁,中華本草第8冊第513頁(中國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產地、採收季節、部位湖北、河南、山東產。10~11月挖取塊莖,篩去泥土,按大、中、小分級各放筐內,於流水下搗脫去皮,洗淨曬乾。再以石灰、甘草依法浸制,至口嘗微有麻舌感,切面黃色均勻為度。炮製、萃取過程、方法(1)用經產地制炮、切片半夏4kg,1kg灑水10cc拌勻研粉4kg入鍋水浸8h,加熱分二次煎取藥液。
(2)加熱揮發水分,使剩2.5公升濃汁,入原粉末攪勻。
(3)60℃乾燥。
(4)粉碎過120目篩為幼末收存。
有效成分含揮髮油,3-乙 氨基-5-甲基異惡唑(3-acetoamino-5-me-thylisooxazole)等60多種成分。含左旋麻黃(ephedrine),膽(choline)等多種醇、 、酮、烯酸及其衍生物。又含胺基酸,和以鈣、鉀、鈉、鐵、鋁、鎂、錳、鉈、磷等為主的無機元素。另含多糖直鏈澱粉,半夏蛋白和胰蛋白抑制劑。原記載藥理作用麻醉嘔吐神經,緩解上消化道的神經緊張(止嘔降逆)。稀釋胃腸內稠粘物,並預防其形成,減少胃腸液的分泌(化痰、燥溼)。現代藥理顯著減少胃液量,降低游離酸和總酸酸度抑制胃蛋白 的活性,對急性損傷有保護和促進黏膜修復作用。李儀奎氏「中藥藥理學」中報導,半夏的水浸出液動物實驗,對肝癌、內瘤、宮頸癌等細胞都有明顯抑制作用。
藥理應用、目的降低癌環境的游離酸、總酸酸度。調降循環內液體稠粘度,使治癌藥物通行順暢,改變癌環境。
藥物製備上列經濃縮萃取(方法參閱各藥物說明資料)藥粉,按所列百分比配合,經混合機充分混合後,加入適量水分攪微溼,再以打錠機製成每顆0.5gm的錠片,45℃乾燥去水分,裝入玻璃瓶中密封貯存。置於乾燥、陰涼處備用。
使用方法凡確定為肝癌、胰腺癌患者,不論期別、原發性或由他種型癌轉移,不論是否經過割、栓、化、放之治療,均可使用。每飯後90mim以白開水吞服8顆,日三次,小兒酌減或減半。
注意事項經化、放療者,須隔10天以上;服藥期間勿再栓、化、放療,勿兼服其他藥物或健康食品,以免妨礙藥效。禁食蔥蒜韭薤酒、花椒、滷料、五香料等燥熱食品。住處不可燃燒蚊香、噴灑滅蚊劑、殺蟲劑等有毒氣質。勿作劇烈運動、暫停交際、應酬。
臨床試驗本發明試驗目的與說明在一定規範內,持續給予「一種治療肝癌、胰腺癌的醫藥組合物」,觀察、測試實際療效,並用以歸納、統計。
為顧及被試者寶貴生命以及試驗的持續,在試驗過程中,若遇「非癌疾病、偶發症狀」時,則臨時另用處治藥物。但本試驗內服藥仍然持續,並不直接影響試驗效果。
實施例的嚴格規範排除入案—未經設備齊全大醫院科學診斷者排除。非屬肝癌、胰腺癌者排除。初期之輕微患者,主症狀不明顯者,恐有評效誤差者排除。試驗時間不足3療程(每療程12天),持續效果之時間太短促,恐有誤差者排除。
起訖年日—自1997年3月起,莊2001年12月終止,凡合於上述規範者,不論癌期、級別,療效,一例納入實施中。
檔案保存—有關資料除編列本申請案「臨床試驗實施例」之外,另保存於各原診斷醫院資料庫,以及本實試驗單位。
療效評定之規範顯效—癌之主要症狀、或痛苦消失;或癌腫粒經掃瞄等科學檢測部份消退,持續至實施例結束。顯效歸入有效。
有效—癌之主要症狀或痛苦明顯減輕;掃瞄癌腫粒萎縮,持續至實施例結束。
無效—癌之主要症狀或痛苦之改善不明顯,或保持原狀或持續惡化。
不詳—受試驗者回應不明確,或失去聯繫難以評定。不詳歸入無效。效率與統計經審查符合本試驗規範之癌患者,共77人。
有效率-79%,經試驗結果,顯效25人,有效36人,合計61人。無效者13人,不明確者3人,合計16人,佔21%。
性別—男55人(71%)、女22人(29%)。
診斷醫院級別—一級(教學醫院,如臺大、成大、高醫)20人(26%)。二級(地區醫院,如海總、榮總、長庚、奇美)54人(70%)。三級(設備齊全的綜合醫院)3人(4%)。四級(科學檢測儀器不全之一般醫院)0人。
試驗參與前—直接參與本試驗者6人(8%)。經過各三級以上割除、栓塞、化療、放療等治療無效,再參與實驗者68人(88%)。不明確者3人(4%)。
再生、擴散、轉移—經西法治療,而癌細胞再生擴散、轉移者21人(27%),西法治療無效或繼續惡化者41人(53%)。
平均年齡—最高91歲,最低36歲,77人平均62歲。
具體實施例方式
臨床試標準例本發明說明書僅舉其中九案例簡要說明,其詳細說明及餘六十八案例詳細說明如附件一所示。
(1)NO.2王××1932年生,男2001年3月經某二級醫院診斷確定為胰腺癌,住原院治療,置膽汁導流管,3/15聯絡本試驗單位,先後三次,共給予15天份藥物安頓。4月17日轉另二級醫院,割除膽囊、胰膽管、胰部份、十二指腸(約2寸)、胃(1/2),謂該部均有癌細胞浸及。
5月10日正式來診,主症狀A、上消化道、胃障礙,食後連續打嗝,B、右肋部麻木、緊繃感。疲勞倦怠、口渴引飲,面色黑褐,左額部呈現朱紅斑片。用藥一療程內,癌之主症狀消失,停藥。
2001年10月26日,主症狀再次出現,決心連續用藥,接受本試驗。2002年1月16日主症狀再次消失,左額朱紅斑片已消失。至今(2002年5月)主症狀未再呈現。
(2)NO.5江××1929年生,男1998年9月經某二級醫院診斷確定為肝癌,住原院,接受1次血管栓塞。
1998年11月22日接受本試驗,主症狀A、右肋部痞脹,B、腹中痞脹不舒,C、皮膚癢痛。體力不支、行動困難、頭暈不能站立、食慾缺缺。12月7日第一療程內,主症狀、副症狀明顯改善原院促其回診。
1999年4月3日停止試驗120天後,因病況持續惡化,體力不支,右胸肋部劇痛,癌局部腫堅如石,再回受本試驗。4月17日第二療程內主症狀明顯改善。5月3日疼痛輕微、偶發。堅腫口石之外觀已軟化。
(3)NO.8李××1941年生,男1998年5月,先於二級宗教醫院診斷肝癌5.5CM,並住院治療5月2日轉入一級教學醫院住院治療34天,原臌脹經瀉下消退,但其他主副症狀未見改善。
1998年7月7日接受本試驗主症狀A、右肋肝部疼痛、痞脹。B、消瘦、黑褐。疲勞倦怠,行動乏力,兼有高血壓、痛風症。8月5日1療程內局部疼痛消失,痛風平,蛋白顛倒縮小。
1998年11月29日精神、體力、生活一如常人,參加大陸旅遊團。1999年3月2日參加本島旅遊團南下,謂足脛力弱,偶轉筋,A、F、P則由原先的1200降至205。6月19日病再改善。
(4)NO.18、林××1967年生,男1999年6月經三級醫院檢測確定為肝癌8.0cm,後轉於二家一級教學醫院診斷再確定。先後施行血管栓塞2次,11月中旬經南部某教學(一級)醫院再檢掃,謂已擴散(轉移)至肺部,開刀已無意義。
1999年12月2日接受本試驗主症狀A、右肋肝部疼痛偶發,右肋背面疼痛、酸麻。B、右肩下疼痛。皮膚糠疹、不癢。12月14日第一療程內主症狀明顯改善。2000年1月11日,肝癌經掃瞄已收縮,情況改善,但肺部微有擴大徵象。
2000年3月29日經檢掃肝原腫瘤8.0cm,已收縮為3.6cm,肺部呈原狀。
(5)NO.23,卓××1961年生,女1998年8月經中部某二級醫院檢掃診斷,確定為乙狀結腸癌,隨即施以局部切除。10月再追檢查,發現已轉移到肝內膽管,約2.0cm,再及時施與三次化療,但病況繼續惡化。
1999年1月19日接受本試驗主症狀A、右肋、肩、背麻痛,並向外輻射。B、胸中呼吸不暢。C、腸手術局部遇咳嗽則震痛。偶便閉。2月3日一療程內主症狀改善。4月22日經院掃瞄報告,肝內膽管癌明顯收縮為1.3cm。主症狀消失。
(6)NO.25、胡××1954年生,女1999年11月經南部某二級軍醫院檢掃診斷,確定為卵巢癌12月6日割除卵巢及附近淋巴(子宮因肌瘤、已於9年前割除),後轉移腸部,2000年3/11日開刀切除小腸7cm。不久再經某二級醫院掃瞄發現已再轉移入肝、癌粒0.9cm,病況持續惡化,在將被「淘空」的恐懼下,患者不再行化、放療,但三家大醫院均稱,若不孤注一擲,生存期絕難超越2000年6月。
2000年4月21日接受本試驗病況特別危急,據經驗推斷,可能已轉移入骨。主症狀A、下腹側局部腫塊、痞脹疼痛。B、脘腹痞脹不消,噫氣。C、右肩臂酸痛,不能舉動。D、肋部疼痛,胸中痛。E、足腿腫硬。疲倦易喘,體力不支,小便淋,大便不暢。
接受試驗後,主症狀顯著改善,或已消失,雖因罹症複雜或臨發時疾而有起伏,均可用本藥而平復。CA125由原來的44.1下降至正常值下CEA亦下降,保持於正常值之下。至療程結束,已近乎正常人。至今(2002,5,26)仍安然健在。
(7)NO.30、侯××1960年生,男1999年2月經南部某二級馳名大醫院檢確為肝癌,經施行切除,並在原院持續治療、檢查、追蹤。2000年9月7日、右肋幹部突然劇痛不支,再於原院掛急診,但院方稱「已再生多數癌腫粒,實無辦法,且不可能換肝」云云,只得依靠定時服用麻醉藥止痛。
2000年9月13日按受本試驗主症狀A、右肋肝部持續劇痛,痛甚則蒸蒸出汗。B、胃脘脹極不消,腹中亦痞脹。大便月四次、形溏散、小便正常。9/24日第一療程內主症狀之劇痛消失,不用麻醉藥痞脹改善。
2000年10月7日轉到北部一級教學醫院檢掃,謂病況改善甚多,應可採用栓、化治療。
(8)NO.42、陳××1959年生,男1998年4月經南部某二級宗教醫院診斷確定,肝癌、兼肝硬化4月9日轉另家二級醫院進行栓塞治療。但病況繼續惡化。
1998年4月19日接受本試驗主症狀A、右助肝部偶痛。B、臌脹、胃脘痞脹、足脛腫。體倦乏力,面色黃褐。5月1日第一療程內主症狀改善。5月13日主症狀再改善經掃瞄,肝腫瘤已消退。1998年12月27日主副症狀均消失,精神體力已正常。
(9)NO.44、陳××1962年生,男1997年3月經南部某二級醫院診斷確定為肝癌,經治療結束後,痛況略有改善。1999年10月20日因嘔血,經某二經公立醫院檢掃,發現肝癌再生3.7cm,男有多數細胞癌。
1999年11月11日接受本試驗主症狀A、右肋部偶痛。B、胃脘痞脹不消。食慾不佳、大便日二、三行,小便色黃。11月25日第一療程內右肋痛改善,胃脘痞脹消失。兼流感、氣管炎,另以他藥令間服。12月2日主症狀消失。2000年1月13日經掃瞄,再生3.7cm癌腫粒明顯萎縮,細胞癌全部消失。
綜上所陳,本發明一種治療肝癌、胰腺癌的醫藥組合物,是依據「物之生、老、死」論,「物勢形成環境」論,「周環病理」論,「生物組成之六大要素與病理關係」論,等連貫性、新理論以『符合自然物理原則』的「柔弱勝剛強」方式,利用「藥物的姿態(性情)與導向」,形成「癌細胞壓惡~不適」的環境,以達到「治療癌症」的目的。此等理論,療法皆系發明人之「創見」,有別於以往的「抗癌、殺癌、滅癌」論點與療法,是為本發明特徵之一;再者,其所申請內容所載的藥物與配比所組成,為達速效、精密之目的,而採用濃縮萃取之粉劑製成但其生藥粗製品、煎劑、口服液製劑、靜脈滴注劑均有治癌效率,仍為本發明的權利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肝癌、胰腺癌的醫藥組合物,系包含有白朮、當歸、韓信草、火炭母草、艾納香、蒴、馬藍、綠豆、蒼耳、大青根、半邊蓮、杏仁、女貞子、前胡、假茼蒿、茵陳蒿、鬱金、枳實及半夏。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醫藥組合物,其特徵在於,其配比如下其中白朮約為3-7%,當歸3-7%,韓信草4-8%,火炭母草2-6%,艾納香2-6%,蒴5-9%,馬藍6-10%,綠豆5-9%,蒼耳3-7%,大青根4-8%,半邊蓮3-7%,杏仁2-6%,女貞子4-8%,前胡3-7%,假茼蒿3-7%,茵陳蒿3-7%,鬱金3-7%,枳實2-6%,半夏2-6%。
3.如泉;權利要求2所述的醫藥組合物,其特徵在於,最佳配比如下白朮5%,當歸5%,韓信草6%,火炭母草4%,艾納香4%,蒴7%,馬藍8%,綠豆7%,蒼耳5%,大青根6%,半邊蓮5%,杏仁4%,女貞子6%,前胡5%,假茼蒿5%,茵陳蒿5%,鬱金5%,枳實4%,半夏4%。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醫藥組合物,其特徵在於,更包含有茯苓,係為萃取賦形之粉劑者,成份與含量已包含在上述藥物中。
5.一種治療肝癌、胰腺癌的醫藥組合物,系包含有(a)增進胰腺功能及與各器官聯繫之藥物其藥物為一或多種下述之藥物茯苓、白朮、當歸;(b)排除門靜脈、肝、脾中的通透障礙,平降門脈壓之藥物其藥物為一或多種下述之藥物韓信草、火炭母草、艾納香、蒴翟;(c)改善防禦功能、淋巴循環,提高免疫力之藥物其藥物為一或多種下述之藥物馬藍、綠豆、蒼耳、大青根、半邊蓮、杏仁、女貞子;(d)針對肝、胰癌的特殊病理改善之藥物其藥物為一或多種下述之藥物前胡、假茼蒿、茵陳蒿、鬱金、枳實、半夏。
6.一種治療肝癌、胰腺癌的醫藥組合物之製備方法,系將茯苓、白朮、當歸、韓信草、火炭母草、艾納香、蒴翟、馬藍、綠豆、蒼耳、大青根、半邊蓮、杏仁、女貞子、前胡、假茼蒿、茵陳蒿、鬱金、枳實、半夏濃縮萃取藥粉,經混合機充份混合後,加入適量水分攪,再以打錠機打錠,後乾燥去水分,密封貯存。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其中乾燥溫度的為35-55℃。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其中該綠豆濃縮萃取方式為(a)綠豆種洗淨、晾乾,欲取綠竹留兩段節片從中鑽取圓孔,塞入綠豆並留取空間,密封圓孔,使不透氣;(b)浸沒於健康人尿液中足49天;(c)轉浸於流動性泉水圓桶內,泉水由下入上溢足49天;(d)預設可容納一定噸量之水量蓄水深池,泉水由上入,下出入水量之1/3,上溢入水量之2/3,投綠豆竹筒,該沒地底足49天;(e)取出綠豆竹筒,置於乾淨土面,每日翻動1、2次,足49天,過目篩收存。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肝癌、胰腺癌的醫藥組合物,它包含了白朮、當歸、韓信草、火炭母草、艾納香、蒴翟、馬藍、綠豆、蒼耳、大青根、半邊蓮、杏仁、女貞子、前胡、假茼蒿、茵陳蒿、鬱金、枳實、半夏,茯苓等藥物,並且改良舊有萃取方法;以及採用具有治癌效益的「茯苓」粉為賦形物等特徵。該醫藥組合物以新的、連貫性的治癌理論。以及固有中醫藥理論為基礎,把握上列藥物的性情、姿態、導向,變化癌患體內「癌細胞的生存環境」,使癌細胞對此環境產生不適、厭惡的感受;換言之,是以藥物藥理變化癌環境的方法,對治癌原發性或轉移性的肝癌,胰腺癌均有一定的效果。
文檔編號A61P35/00GK1491671SQ0212445
公開日2004年4月28日 申請日期2002年6月26日 優先權日2002年6月26日
發明者李健勇 申請人:李健勇

同类文章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包括敞開式箱體和前攝影蓋,在箱體頂部設有移動式光源盒,在箱體底部設有LED脫影板,LED脫影板放置在底板上;移動式光源盒包括上蓋,上蓋內設有光源,上蓋部設有磨沙透光片,磨沙透光片將光源封閉在上蓋內;所述LED脫影

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與流程

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背景技術:在寬帶碼分多址(WCDMA,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系統頻分復用(FDD,FrequencyDivisionDuplex)模式下,為了進行異頻硬切換、FDD到時分復用(TDD,Ti

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檯曆,尤其涉及一種既顯示月曆、又能插入照片的個性化檯曆,屬於生活文化藝術用品領域。背景技術::公知的立式檯曆每頁皆由月曆和畫面兩部分構成,這兩部分都是事先印刷好,固定而不能更換的。畫面或為風景,或為模特、明星。功能單一局限性較大。特別是畫

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視頻信號處理領域,特別是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背景技術: Mpeg標準是由運動圖像專家組(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MPEG)開發的用於視頻和音頻壓縮的一系列演進的標準。按照Mpeg標準,視頻圖像壓縮編碼後包

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的製作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背景技術:熱塑性複合材料與傳統熱固性複合材料相比其具有較好的韌性和抗衝擊性能,此外其還具有可回收利用等優點。熱塑性塑料在液態時流動能力差,使得其與纖維結合浸潤困難。環狀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bt)是一種環狀預聚物,該材料力學性能差不適合做纖

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一種PE滾塑儲槽一、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PE滾塑儲槽,主要用於化工、染料、醫藥、農藥、冶金、稀土、機械、電子、電力、環保、紡織、釀造、釀造、食品、給水、排水等行業儲存液體使用。二、 背景技術 目前,化工液體耐腐蝕貯運設備,普遍使用傳統的玻璃鋼容

釘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釘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釘,尤其涉及一種可提供方便拔除的鐵(鋼)釘。背景技術:考慮到廢木材回收後再加工利用作業的方便性與安全性,根據環保規定,廢木材的回收是必須將釘於廢木材上的鐵(鋼)釘拔除。如圖1、圖2所示,目前用以釘入木材的鐵(鋼)釘10主要是在一釘體11的一端形成一尖

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醫療器械,具體地說是ー種直流氧噴裝置。背景技術:臨床上的放療過程極易造成患者的局部皮膚損傷和炎症,被稱為「放射性皮炎」。目前對於放射性皮炎的主要治療措施是塗抹藥膏,而放射性皮炎患者多伴有局部疼痛,對於止痛,多是通過ロ服或靜脈注射進行止痛治療

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屬於機械領域。背景技術::閥門作為流體控制裝置應用廣泛,手輪傳動的閥門使用比例佔90%以上。國家標準中提及手輪所起作用為傳動功能,不作為閥門的運輸、起吊裝置,不承受軸向力。現有閥門

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背景技術:1-本發明所屬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其中的管狀容器被放在循環於配送鏈上的文檔匣或託架裝置中。本發明特別適用於,然而並非僅僅專用於,對引入自動分析系統的血液樣本試管之類的自動識別。本發明還涉及專為實現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