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哭牆在哪個國家(避世者上帝之城)
2023-06-22 22:20:36 2
文字by 樹莓,圖片來自酒店官網
三教聖城!
Escapist第3期來啦, 如果把上期的阿曼比作是中東世界的童話,那麼這次可以稱得上是信仰的起源。
歷史上,越是戰亂的國家就越是容易孕育出偉大的語言、宗教和歷史;
猶太人在異地他鄉長達幾千年的流亡史,終於再次擁有了自己的家園;
對於這樣的耶路撒冷,是否想在此生前去朝聖一番?
The Escapist,為你選出絕佳逃跑計劃,
尋找避世目的地,樹莓給你一些新啟發。
這裡是信徒心中的聖城。在3000多年的歷史中,幾十次被侵佔,18次重建,如鳳凰涅槃般屹立不倒;這裡有最頑強的民族,他們被放逐、被屠殺,卻依然篤信能重返家園。
這片土地將你所有的感官敏感度調至最大化,當你親眼見證了這片土地上的紛爭,你才能明白, 在這裡的人們, 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民族, 國家與身份:
☟☟☟
本期目的地
ירושלים | 耶路撒冷
Who is this Guy!?
故事要從一張 「 黑桃K」 開始:
無論你玩橋牌、拖拉機還是鬥地主,你在帶有人像的撲克牌中必然會認識這張「黑桃k」。所有人物牌上並不是同一個人(很多人都認為是一毛一樣的,只憑顏色花色區分),而「黑桃K」所繪製的就是公元前10世紀,以色列王國首個正式的君主大衛:
大衛是一位偉大的君主,他善用豎琴演奏,並在《聖經》上寫了許多讚美詩,所以很多宗教藝術的作品都能看到大衛的身影,比如你再熟悉不過的米開朗基羅的雕塑:
現藏於佛羅倫斯的大衛雕像便是那個勇敢智慧的猶太君王;
這位君王的偉大之處在於,他所創造的帝國至今給後世留下了許多可尋之跡的奇蹟。你只要親眼看看那座聖城,便能略知一二了:
Israel is to be touchable !
這是誰的國家?
以色列首府耶路撒冷是三大宗教: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的聖城,在教徒心中至高無上。大衛王的兒子所羅門在聖殿山的聖石處建了聖殿(第一聖殿)和祭臺,自此聖殿成了猶太人心中的聖地:
在歐洲通常用別針將瓜皮帽別在頭髮上的男子你馬上能識別出他猶太人的身份,但生活在聖城的猶太人,他們更加虔誠,嚴格按照猶太人的穿著:西裝黑帽,鬢髮垂頰,絡腮鬍。
毛髮比較旺盛的就會將鬢角和鬍子編成小辮子;
獨一無二的信仰之牆
Wailing Wall
猶太人始終都在戰爭中顛沛流離,雖然耶路撒冷的輝煌不再,卻留了這堵被以色列人稱為「哭牆」的聖殿西牆(第二聖殿遺蹟),猶太信徒從四面八方來這裡低聲禱告,哭訴流亡之苦。
以色列的立國之本就是為全世界流亡的猶太人一個家園。
如果說,耶路撒冷是人間信仰的聖地,那麼「哭牆」就是通往天國的郵筒。人們在這裡傾訴,向石壁塞紙條,堅信著上帝是會收到他們最為虔誠的祈禱。
牆縫中的紙條,寄託著全世界人對於信仰的尊重,同時也證明了猶太教的偉大;
耶穌受難復活之地
Sanctum Sepulchrum
能夠成為猶太教徒和基督徒嚮往的聖地還有個原因,便是舊城裡這座和4000多年耶路撒冷城幾乎同齡的聖墓大教堂。
聖墓大教堂,又稱「復活大堂」;這裡既是耶穌墳墓所在地,也是耶穌基督遇難、安葬和復活的地方。每年有數不清的信徒來這裡祈禱。
東正教信徒高舉「聖火」點燃的蠟燭,紀念耶穌「復活」;
傳說人們把耶穌從十字架上解下來,安放在這塊大理石上塗抹膏油,準備安葬。如今,信徒們長時間跪下親吻這塊說是浸透著耶穌的血的石頭。
讓腳步離上帝更近
Mount of Olives
分布在聖城耶路撒冷以東的橄欖山,傳說是耶穌曾經布道的地方,周圍遍植橄欖木,到處都是聖經的足跡,是著名的宗教聖地, 這裡還有規模宏大的幾百年歷史的猶太信徒墓,信徒們來到這裡祈禱只為與上帝更近:
當然這裡也是俯瞰耶路撒冷全程最棒的視角;
暴力之城?和平之城!
孩提時代一直有聽到過「巴以衝突」這個詞彙,然而隨著一個重磅新聞的出現「以色列大使館宣布中以10年多次往返籤將生效」,童鞋們驚呼:什麼,誰會去以色列旅遊?那麼危險!
但實際上呢,以色列首都耶路撒冷是個安全、迷人卻複雜的城市。耶路撒冷由Jeru(城市)和Salem(和平)兩個詞根組成,意思是「和平之城」。在這裡你會看到蒙黑紗的穆斯林婦女,也會看到戴禮帽扎小辮子的猶太人,也有時尚裝扮的年輕人在路邊喝咖啡。
The Leading Design Culture
現代設計與歷史的交匯
在這和平之城,有著虔誠信仰的以色列人建造在尊重沉重悠遠歷史和舊城格局的前提下,建造起了一座座優秀的建築,和擁有世界領先設計思維的作品:
以色列猶太人大屠殺紀念館
Yad Vashem Holocaust Memorial
耶路撒冷四千年的歷史進程中多次易主發生戰爭,羅馬帝國、阿拉伯帝國.....直到現代,這裡依舊充滿著悲憤和哀傷。
以色列猶太人大屠殺紀念館在全球,無論是歷史意義、建築風格還是展示手法,都有著無可動搖的地位。它的總設計師就是是赫赫有名的猶太籍建築師薩夫迪(Safdie Moshe)。
死難者肖像以及高高的牆體,無不給人壓抑悲傷的感覺;
背景是薩夫迪代表作之一棲息地(Habitat 67),為廉價住宅而造;
如果你認為這位功勳滿滿的猶太籍老爺爺只是為自己的家鄉設計了許多優秀建築,那你就錯咯,新加坡那個船型金沙酒店便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馬米拉大街
Mamilla Street
馬米拉大街是以色列全國最繁華的購物街,它在新城與舊城之間建立了紐帶。薩夫迪在1972年接手了這個11萬平米土地開發的城市設計。
Mamilla Hotel
現代設計的崛起
在幾條交錯的小巷之間,一座由薩夫迪與義大利設計師皮耶羅·裡索尼(Piero Lissoni)合作設計建造的輕奢酒店曼米拉酒店(Mamilla Hotel)便在這裡。
馬米拉酒店坐落在幾條交錯的小巷之間。酒店石灰巖牆體和赤土陶瓦片屋頂營造了與周邊歷史建築在物質上的延續性。酒店內部則是以Piero Lissoni式的義大利極簡主義。
曼米拉Mamilla Hotel隸屬於立鼎世酒店集團,堪稱酒店界的博物館。它所管理的酒店不是擁有傳奇歷史便是獨具本土風情和個性的酒店。
作為一個年輕時尚的酒店,能夠提供以色列式的健康輕食和地中海美食也是標準之一。馬米拉酒店的快樂魚餐廳HAPPY FISH RESTAURANT便是這樣一個隨手一拍,就可以成為instagram網紅的餐廳哦。
David Citadel Hotel
以王之名
在薩夫迪為家鄉規劃的大衛城中,一座更加恢弘的現代城堡,與Mamilla Hotel來自同一個以色地產集團的獨立酒店David Citadel Hotel。
它被世界上眾多名人和政客稱為「異國他鄉的家」,地位堪比我國釣魚臺國賓館,曾經接待過多個國家元首和電影明星,包括莎拉·斯通和話題女王金·卡戴珊。
薩夫迪和團隊在中央一層的幾處平臺上建造了 一座玻璃圓頂大堂、用餐露臺、遊泳池以及 空中花園。
這座八層高的U字形酒店由傳統的粗製耶路撒冷石灰巖製成,可以俯瞰著遠處的古堡和舊城區。雖然早在2004年華爾道夫也入駐了耶路撒冷,但大衛城堡酒店的視野徵服了所有遊客,是周邊酒店無法超越的:
酒店業主方是以色列最強大的地產公司Alrov,建築材料與位置相當可靠哦;
在酒店的樓頂餐廳通常都可以在中東涼棚下享受地中海與義大利美食,觀賞者聖城的一磚一瓦,如此體驗絕對可謂是絕無僅有。
飽受嘉獎的以色列式自助早餐;
大衛城堡酒店的設計風格由Piero Lissoni掌控,義大利人的極簡和我們所熟知的來自斯堪地那維亞的極簡是兩碼事,他的設計更加接近如今流行的輕奢風。酒店用一些木材替代了地毯,淡黃色被深紫和灰色取代,皮革家具也使用的恰到好處,Piero Lissoni式的優雅得以體現。在耶路撒冷,這是一座給人安全感的「城堡」:
Delicious without boundaries
打消你「吃不慣」的疑慮
來到以色列你不必擔心「假期胖三斤」,但是最怕的還是吃不慣。這裡的人對於飲食認真、虔誠。由於信仰,關於以色列飲食有如下Tips(比清真食物更嚴格的戒律):
1、"猶太"認證的食物是那些符合猶太宗教法例的食物,例如,豬肉,兔肉,海鮮以及混合肉的奶製品都被禁止食用;
2、周六是猶太教的安息日,禁止工作或烹飪,所有的 「猶太」 餐廳都在周六停止營業;
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以色列人的飲食融合了中東的香料運用、東歐的烹飪手法、和地中海的飲食習慣。
以色列家家戶戶都會吃的Hummus鷹嘴豆泥配饢,在國內也超火的!
規則多了去了,但是起碼吃得放心吃得安心。除了正餐那樣一本正經的一道道,別忘了去老城的羅馬集市轉轉,你會發現更多吃逛樂趣!
籤證難度幾乎為0!
以色列的國土面積不到珠三角一半、僅2%的水源覆蓋,幾乎是沙漠帝國的以色列,農業科技業發達,街道、廣場卻少有垃圾和塵埃,四季蔬果不斷,歷史和宗教遺蹟更令人著迷。
耶路撒冷被建立在起伏的小山丘上,建築物都不高卻很有層次,在陽光下樸素而整潔。
傳說中以色列航空的飛機配有反飛彈系統,可能是俄航之後又一熱門航司;而且安全抵達後,以色列乘客會鼓掌感謝平安抵達;
近十年來以色列一直都很安全,1950年耶路撒冷被確定為「永恆與不可分割的首都」。政治話題略顯沉重,但以色列仍然是個適合旅行的城市。
對於中國北上廣三地公民不需要銀行存款證明,只需花費200元便可辦下旅遊籤證。與其他國家不同的是:籤證頁和籤證印章都在貼紙上,離開以色列便可撕除,防止一些中東國家拒絕入鏡。
- -
🌞 熱 門 海 島
🎉 最 新 活 動
5 月 十 二 城 活 動
李安導演的《飲食男女》正在上演 |樹莓年度巨獻,我們將用120小時(5天4夜)帶你體驗一個真實的臺北:
05.25臺北私旅之「飲食男女」
樹莓向大家發現一個最好吃的臺北
►長掃右圖二維碼購買, ¥ 8, 800/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