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片暗盒運載器的製作方法
2023-06-22 17:40:26 3
專利名稱:膠片暗盒運載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用於將裝膠片的暗盒運載到影印裝置的運載器。
為了將膠片上的圖像印到影印裝置中的感光材料上,首先要將膠片從暗盒中取出,並沿直線供給運載裝置,同時用運行線路中設置的掃描單元讀取圖像數據。然後根據圖像數據調節印像/曝光裝置的曝光條件後將膠片印像。
如果大量的膠片須連續印像,如果靠手工一個一個地供給暗盒,則工作效率太低。因此,許多膠片從暗盒中取出後拼接一起構成單個膠片帶供入印像/曝光裝置。
但即使用這一方法,效率也是不夠高的,因為將許多膠片拼接一起需要很長時間。
此外,因為許多膠片連接成一單個膠片帶,用掃描器讀取圖像數據的步驟及用印像/曝光裝置將膠片上的圖像印像的步驟相互幹擾。換句話說,只有在印像完成後才可能讀取數據,當讀取數據時印像是不連續的。
在先有技術推薦的結構中,在印像/曝光裝置和掃描器之間設有環形導向器,所以它們相互之間可獨立工作。利用這種結構,可在膠片帶的圖像數據讀取後暫時將膠片帶存貯在環形導向器的環路上,然後用印像/曝光裝置將這些膠片連續地進行印像。
然而這一方法不能用於膠片不從暗盒中取出進行處理的情況。當膠片不從暗盒中取出進行處理時,存在下列問題。為解決這些問題,本發明的申請人已提出了一種旋轉臺型影印/處理裝置。
在將若干膠片拼接在一起的結構中,必須從顧客那裡得到膠片。因此印像後,必須將膠片切成適當長度的小段。每個小段包括幾張畫面,並且在將這些膠片還給顧客之前將每個小段裝於單獨的膠片保持器中。這一工作是極為麻煩且費時間的。
因此,我們提出了一種在掃描器和印像/曝光裝置之間設有旋轉臺的影印/處理裝置。在這一結構中,若干個暗盒被帶到旋轉臺,這樣掃描器能讀出膠片上的圖像數據,而此時別的膠片還有由印像/曝光裝置印像而不須將膠片從暗盒中分離出來。
撇開這種旋轉臺型影印/處理裝置不說,本申請人還提出了一種具有暗盒箱的影印裝置,該暗盒箱為連續印像提供若干個裝有膠片的暗盒。
在該裝置中,暗盒箱用於將膠片從暗盒直接供給印像裝置。但也有可能用該暗盒箱將膠片供給旋轉臺型影印裝置。
但是這一結構需要一個將暗盒從暗盒箱供給旋轉臺型印像裝置的運載裝置。這一運載裝置必須能將從暗盒箱排出的暗盒供給影印裝置的臺上。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接收從側向方向供給的裝有膠片的暗盒並連續地將其送至影印裝置的運載裝置,並且該裝置能在膠片被印像並再捲入各自的暗盒後將暗盒送回至原始位置。
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基本上以機械方式工件的運載裝置。
按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影印裝置的運載裝置,它包括一個保持裝有膠片的暗盒並將其送至影印裝置的運載器,一個沿著運載器導向通道設置的導向裝置及一個用以使該運載器沿該通道往復運動的驅動裝置,該導向裝置具有暗盒供給部分,用於將暗盒供給運載器,該運載器具有一個在關閉位置與開啟位置之間可運動的臂,在關閉位置暗盒在運載器中就位,在開啟位置暗盒可與運載器分開。
該運載器最好包括一個暗盒保持機構,該機構包括一支承板和用於保持暗盒的臂,及通過暗盒保持機構使臂運動至關閉位置並將其鎖定的一個臂鎖定機構。
該暗盒供給部分最好具有一個通過它將暗盒用手工插入通道中的暗盒插入部分。
在本發明中,當裝有膠片的暗盒從側向供給時,它由運載器的臂保持在運載器中,並沿通道送至影印裝置。該暗盒能可靠地並安全地被送至印像裝置,膠片不會在其中受到損壞,因為膠片不必從暗盒中取出。在膠片已被印像並再捲入暗盒後,暗盒沿同樣的通道被送回暗盒箱。
根據本發明,運載器具有一暗盒保持機構及一臂鎖定機構。鎖住該臂可使暗盒由該臂保持在位。鬆開該臂,則暗盒可與運載器分開。這樣便可將與運載器分開的暗盒送入印像裝置。運載器全都由機構部件構成。電氣裝置只用於使運載器來回運動。因此整個結構是極為簡單的並且是自動的。
根據本發明,在中止正常的暗盒運送過程時,通過暗盒插入部分可用手工將備用的暗盒送入運載器。
本發明的其它特徵及目的將從參照附圖所作的以下描述中變得更清楚。其中
圖1是整個運載裝置的一個實施例的透視圖2是圖1的實施例的平面圖;圖3是運載器的第一實施例的透視圖;圖4是圖3的實施例的平面圖;圖5是圖3的實施例的部分剖視圖;圖6-8是圖3的實施例在不同狀態下基本工作情況的示意圖;圖9是表示暗盒移動情況的圖;圖10是相似於圖9的圖;圖11是運載器的第2實施例的透視圖;圖12是圖11的實施例的平面圖;圖13是圖11的實施例的剖面圖;及圖14和15是表示工作情況的圖。
現在,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例進行描述。
該實施例的膠片運載裝置B用於將裝有膠片的暗盒運至旋轉臺,以便進行影印。這些暗盒是由暗盒箱裝置A供給的,暗盒箱裝置A可連續不斷地提供其中的暗盒。因此這種裝置B直接設置在影印裝置C之前。
圖示暗盒箱裝置A具有一暗盒箱殼體101和一對裝於該殼體101內的輥輪102。輥輪102周圍裝有一環形帶103,該環形帶外表面上具有若干凹槽用於容納暗盒X,因此暗盒能在殼體101中循環運行。
其中一個輥輪102裝在旋轉軸104上,其兩端從暗盒箱殼體101的側壁伸出。如圖2所示,旋轉軸104連接到馬達106的輸出軸上,該馬達裝在共同的基座105上。因此,輥輪102和環形帶103都由馬達106驅動。
由於暗盒箱裝置A卸離共同基座105A,可將若干個暗盒X用手放入殼體101中(將殼體的一邊打開)。然後,將裝置A裝於共同基座上,並將一個輥輪裝到旋轉軸104上。
如圖2所示,該共同基座有橫向槽108,在該槽中設置有可沿該槽108滑動的杆107。用杆107夾住裝置A中的一個暗盒X並將其推至運載器裝置B,如此暗盒可一個接一個地供給裝置B。
如圖1和2所示,運載器裝置B平行於暗盒箱裝置A。即,暗盒X是從運載器裝置的側面送入其中的。以後我們將詳細描述運載器裝置B。
影印裝置C在機械結構上基本上與上述之日本專利JP5-178133中所述的相同,我們以下作點簡要說明。影印裝置C裝在共同基座105C上,該基座105C在垂直於暗盒送入運載器裝置B的方向上延伸。該影印裝置包括一旋轉臺200,一掃描組件210及印製/曝光裝置220。
旋轉臺200可旋轉地裝在共同基座105C中,因此其頂表面與共同基座之頂表面齊平。該臺200帶有4個暗盒接收器201,每個接收器都相隔90度角設置並可支承一個暗盒。每個暗盒接收器201在其端部具有一暗盒固定件201a用於使暗盒在接收器中就位。此外,驅動裝置202設置在每個接收器201的一側用於關閉和打開暗盒的膠片進口/出口處的蓋,從而將膠片從暗盒中取出或將膠片插入暗盒中去(其詳細機構未示出)。
此外,該實施例的旋轉臺200具有一可旋轉地裝在支承臂203上的支承軸204。一環形帶205裝在支承軸204及馬達207的輪206的周圍。因此,旋轉臺200是由馬達207轉動的。
作為一種選擇馬達207的驅動力也可通過設置在臺下方的齒輪系傳遞至旋轉臺200。
掃描器組件210和印像/曝光裝置220沿共同基座105(C)的縱向中心線裝於共同基座105(C)上。在掃描器組件210的掃描孔211下方是一光源(未示出)。掃描器裝置設置在掃描孔211上方以便當每個膠片畫面停留於掃描孔上方時藉助於將膠片照亮而讀出每個膠片畫面上的圖象數據。
膠片從每個暗盒接收器201中卷出並由供給輥筒212供給,捲入膠片卷片器213中。在向該卷片器213供給膠片時,由掃描器組件210讀取圖象數據,而其它數據則由條型碼檢測器214,磁頭215及孔眼檢測器216讀取。當所有這些對一膠片必要的數據由這些器件讀取後,膠片卷回暗盒X中並且通過旋轉旋轉臺200將該暗盒運至下一步。
在印像/曝光裝置220的暴光孔221下設有另一光源,該裝置220在掃描裝置210的對面。每個膠片上的圖象由從光源來的光印至感光材料上(未示出),該感光材料被送到孔221上方。
從每個暗盒接收器201卷出的膠片由供給輥筒212供給並捲入膠片卷片器223。在供給膠片時,膠片上的圖象由印像/曝光裝置220曝光並印像。沿著膠片供給通道設置有孔眼檢測器224和磁頭225。
現在參見圖3及以下之附圖,我們將詳細描述將暗盒X從暗盒箱裝置A送到影印裝置C的運載器裝置B。
如圖1和2所示,運載器裝置B包括一運載器10,一個用於為運載器10導向的導向器40及一個用於驅動該運載器10的驅動裝置50。
如圖1和2所示,導向器40包括設於共同基座105(B)上的垂直側板41,該側板41在運載器10運動的方向上延伸,從而給運載器10導向。每個側板41在其頂緣附近有一縱向細長導孔42。該運載器10的導向輥輪11分別裝於導孔42中,從而它可沿側壁滑動,運載器10還有一根插入導孔42中的位置檢測杆12。沿導板設置有光電傳感器PH1和PH2以檢測杆12的位置,進而檢測運載器10的位置。以後我們將詳細描述位置檢測杆12。
在基本上是在導板41的縱向中心位置(圖1)開有孔43。這些孔大至足以讓暗盒通過。圖1隻示出了在一側的孔43。標號44代表暗盒插入件。當需要手動將一備用的暗盒插入運載器裝置B時才使用該插入件。處理完後,用杆107將這樣一個暗盒從件44中推出。
如圖3所示,運載器10包括具有C形截面的殼體13。導輪11按預定間隔設置在鄰近殼體13頂部的兩側。如上所示,它們裝於在側板41上形成的導向孔42中。
在運載器10中裝有支承暗盒X的臂14。緊固在臂14上的水平支承銷15裝配在在側板41上形成的槽16中。因此,臂14在開啟和關閉位置之間是可繞水平銷15轉動的。
將用於使暗盒就位的暗盒保持機構17連接到臂14的底部。在水平支承板19下方,設有一臂鎖定機構18,用於通過暗盒保持機構17將臂鎖定在其關閉位置。
如圖3所示,支承板19基本上是T形的並具有凸出件20,凸出件20從T形(在臂附近的端部)腿的兩側垂直向上延伸,該凸出件20支承一水平銷21,該銷再支承彎杆22的後端。該杆22在其前端有細長孔23,銷24在該孔23中延伸。因此,杆22通過銷24連接到臂14上。彎杆22在其中心位置還具有L形細長孔25。一支承銷26延伸通過該孔25。
支承銷26固定在殼體13的側板上。因此彎杆22可前後運動,當支承在銷26上時,和/或繞銷21擺動。臂14總是受與銷24配合的彈簧27的推力。在圖3-5所示狀態,彎杆22由支承銷26抵抗彈簧27的推力而保持於水平位置。
如圖4和5所示,在支承板19下方設置的臂銷定機構18裝在水平方向可運動的支承板28上,該板28沿箭頭方向可在固定安裝在殼體13的底板上的基板29上滑動。該臂鎖定機構18通過緊固一個裝在一凹槽中的螺母支承。該凹槽是在殼體13和基板29的底部形成的(圖5)。該臂鎖定機構包括一個插在在可水平運動的支承板28上形成的細長孔30中的垂直銷31,從該支承板28垂直向上延伸的另一個垂直銷32及由彈簧33彈性支承的鉤35。該鉤35在鎖32的長度範圍內可垂直運動並且由一彈簧34作用可繞銷32旋轉。
如從圖4所示的圖的頂視所示,一鬆開件35a設置在鉤35的彎曲部分內,其作用是將鎖定在銷31(如圖4的鎖定狀態所示)上的鉤35鬆開。如圖4所示,該鬆開件35a從圖的頂視看出具有一個朝內傾斜突伸的部分。還可以從圖5看出,該突伸部分的端部傾斜地抬起。
該可水平運動的支承板28具有一L形前端28a。一彈簧36裝在L形前端28a和基板29之間的空間中。如圖4所示,從頂部看前端28a稍稍側向向外彎曲一點。從而使暗盒X可順利地插入。
如圖1和5所示運載器10通過環形帶51由驅動裝置50驅動。如圖1所示,帶51置於馬達55的輥輪52、中間張緊調節輥輪53及在另一端的輥輪54周圍。
如圖5所示,帶51連接至位置檢測杆12的底部,該杆在橫向方向延伸通過運載器10的殼體13的頂部,從而跨過環形帶。因此,使環形帶51運動就可使運載器10來回運動。
現在我們首先參照附圖4-8說明該實施例的工作情況。
在圖4和5所示的狀態,從暗盒箱裝置A供給的暗盒X保持在臂14和可水平運動的支承板28的前端28a之間。圖6A示出暗盒X已被傳送入影印裝置C中的旋轉臺上的一個暗盒接收器201中的狀態。
為了在運載器中更可靠地保持暗盒X,臂14和可水平運動的支承板28應如此布置,即圖5所示的暗盒X能側向運動進入臂14和支承板28的前端28a之間,而不會把該前端28A稍稍推回。
圖6A示出暗盒X抵住暗盒接收器201的時刻。之後,在從環形帶51傳遞來的驅動力作用下,運載器10從該位置繼續被向左推。在這一狀態,如圖6B所示,臂鎖定機構18的鉤35保持與銷31接合,從而保持臂14被鎖在關閉位置。
當運載器10從圖6所示位置被向左推時,臂14向左運動。但因暗盒此時夾持在暗盒接收器201中,因此,其前端28a抵住暗盒X的可水平運動的板28不會與運載器的其餘部件一起運動。因此,裝在前端28a和基板29之間的彈簧36被壓縮。這是因為殼體13和基板29是整體的,而可水平運動的板28在殼體13內是可運動的。
當殼體13相對可水平運動的支承板28運動時,臂鎖定機構18的銷31相對鉤35運動,因此,通過圖7A所示的鬆開件35a傾斜地抬起鉤35。由於彈簧34的力作用在鉤35上,因此鬆開件35a跨騎在銷31的頂端,如圖7B所示,此時鉤35幾乎是鬆開的。
在這一狀態,彎杆22仍由支承銷26與臂14保持對齊。當環形帶51朝右運動時,臂14再一次抵住暗盒X,而可水平運動的支承板28的前端不停地抵住暗盒X。由於基板29與殼體13向右運動,因此彈簧36伸長。
隨著基板29向右運動後彈簧36的伸長,銷31沿直線返回,它完全與鉤35鬆開。同時,支承銷26運動到彎杆22的細長彎孔25的彎曲點的後面。從而支承銷24和臂14的後端因彈簧27作用向下拉。由於銷24嚙合在在彎杆22的前端上形成的細長孔23中,彎杆22的前端也被向下拉。因此,杆22和臂14如圖8A所示那樣彎曲。從而臂14脫離暗盒X。
現在,參照附圖9和10,我們將說明多個暗盒X是如何由運載器10連續地供給的。
圖9A示出了在暗盒裝置位置已從暗盒箱裝置A裝載了暗盒X1的狀態。在該例子中,暗盒X1已裝載好,運載器10的臂14是關閉的。但當裝暗盒時臂14沒有必要一定保持關閉。
然而,最好是當裝載暗盒時,臂保持關閉,因為如果在臂打開(彎曲)時裝載暗盒,則暗盒需要供給兩次(以後將解釋其原因)。這就導致效率降低。當簡單地由推移可水平運動的支承板28的前端28a而最初設定該裝置時,臂14可自由地設定於其開啟位置或關閉位置。
如圖9A所示,當裝載暗盒X1之後,驅動環形帶51而使運載器10運動,因此沿箭頭方向運動暗盒X1。
如圖9B所示,當暗盒X1抵住旋轉臺200的暗盒接收器201時,只有支承板28停止運動,而殼體13保持朝左運動,此時彈簧36被壓縮,從而鬆開臂鎖定機構18。如圖9c所示,臂鎖定機構18鬆開後,當運載器10開始向後運動時,臂14開啟並脫離暗盒X1。如圖9D所示,運載器向後運動,而將暗盒X1留在暗盒接收器201中。
然後,如圖10E所示,隨著臂14開啟,在裝載位置,運載器10裝載另一暗盒X2。由於這一工作是自動的,因此不可能關閉臂14。
暗盒X2由可水平運動的支承板28的前端28a推動運動至暗盒接收器201。如圖10F所示,當暗盒X2抵住暗盒接收器201時,彈簧36由支承板28的前端28a推動而壓縮,因此臂鎖定機構18再一次鎖定。同時,臂14返回至水平位置,再與暗盒X2接合。
因此,必需使運載器回到原始位置,然後使其向前運動,如再沿圖10G的箭頭方向。之後,工作情況與第1個暗盒X1的工作情況完全一樣,從而將該第二暗盒X2傳遞給暗盒接收器201。
在所示的工作情況的例子中,暗盒X2如圖10F和10G所示返回至初始位置。但暗盒確實沒有必要返回到裝載位置,不過可運動到只距圖10F所示的位置稍稍靠後的地方,即臂關閉的位置;然後暗盒返回與暗盒接收器201抵住,從而使臂開啟。
不言而喻在圖10E和10F所示的工作開始時,旋轉臺200可旋轉一預定的角度,以使第一暗盒X1運動至下一狀態。即,圖10所示的接收器201是緊接圖9所示的接收器201的一個接收器。
將第二暗盒X2放入第二接收器中後,第三第四暗盒以與第二暗盒X2完全相同的方式送入第三和第四暗盒接收器。該實施例的旋轉臺只裝載四個暗盒接收器。因此,在將第5個暗盒送入旋轉臺之前,第一暗盒X1必須從旋轉臺200中卸出。
將第四個暗盒X4送入旋轉臺後,運載器10返回到裝載位置,而其臂14開啟。然後,該運載器在沒有裝載第五暗盒X5但臂14開啟的情況下再向前運動。在運載器10到達之前旋轉臺就轉動到將第一暗盒X1帶到運載器的運動通道的端部的位置。
當運載器10抵住暗盒X1時,臂14緊緊地夾住暗盒X1。然後該運載器返回到原始位置,此時,暗盒X1從運載器上卸下並移入暗盒箱裝置A中。然後將從暗盒箱裝置A中送來的第五暗盒X5裝入運載器。然後運載器10移動將第五暗盒X5置於接收器201中。
第六暗盒X6及隨後的暗盒都以與暗盒X5相同的方式分別送入接收器。
圖11及隨後的附圖示出運載器的第二個實施例B′。相似於第一實施例,運載裝置B′包括一運載器10′,一導向裝置40′及一驅動裝置50。驅動裝置50與第一實施例的完全相同。但運載器10′和導向裝置40′與第一實施例有一些區別。
類似於第一實施例,導向裝置40′具有導向板41′(參看圖12,為簡化作圖在圖11中未示出),及由導向支承件46支承的導向杆45,該杆平行於導向板41′運行。標號47表示對運載器10′進行機械止動的止動件。
不象第一實施例那樣,運載器10′沒有導輪11。但殼體13具有向外彎曲的部分13a,該部分設置在切口兩端部,該切口是在殼體的側板上形成的並且可滑動地支承在導杆45上。驅動板12′固定地裝在彎曲部分13a之間的殼體13的底板19′上,該彎曲部分13a相對於運載器(圖11的箭頭方向)的運動方向處於該運載器10′的左側。彈簧1 3b裝在導向杆45上,該杆在前後彎曲部分13a和驅動板12′之間延伸通過驅動板12′。
當由環形帶驅動運載器10′或其上的暗盒X在供給通道的前後端撞擊止動件47或接收器201時,設置彈簧136以吸收可能產生的任何振動。藉助於固緊板126′和螺絲12C′將環形帶51′固定到驅動板12′的頂端。
臂14′通過水平支承銷15在殼體13的前端附近可轉動地固定在殼體13上,暗盒保持機構17′通過銷24連接到臂14′的底部。這一實施例的裝置沒有臂鎖定機構。
殼體13的尾端帶有一螺線管驅動裝置20′(以後簡稱為螺線管)。該螺線管的驅動杆20a′通過銷21連接到暗盒保持機構17′上。該暗盒保持機構17′包括杆22,一個插入在杆22的中心部分上形成的細長孔25中的支承銷26,以使杆22翹起,以及一個與該銷26連接的彈簧22a。
該暗盒保持機構17′的前端通過銷24與臂14′的底部相連。彈簧27與銷24相連,從而總是將臂14的底部朝下拉。前端板28a固定到殼體13的底部的前端。
該實施例的運載裝置B′的工作情況與第一實施例的工作情況基本相同。圖13示出在暗盒裝載位置裝載暗盒X的運載器10′。在裝載暗盒之前使臂開啟並在裝完暗盒之後使臂關閉而使暗盒X裝好並保持在臂14和前端板28a之間。
使螺線管20′的驅動杆20a′運動可將臂14開啟和關閉。在圖13所示狀態,驅動杆20a′完全縮回,所以臂14和杆22保持水平。
運載器10′通過環形帶由驅動裝置50驅動向前,而暗盒X保持在臂14和前端板28a之間,從而將暗盒X送入旋轉臺200上的暗盒接收器201。
當暗盒X抵住暗盒接收器201時,運載器10′停在此處。
但因環形帶51′此時仍被驅動,因此,它推動驅動板12′克服彈簧13b的偏壓力再向前運行一點並且過一會後才停止。這是因為未示明的光電傳感器PH2要檢測到運載器10′並產生一停止馬達50運動的信號。這一狀態示於圖14中。
當運載器10′停住時,螺線管20被勵磁推出驅動杆20′,並如圖15所示鬆開臂14。具體地說,當驅動杆20a′被推出時,銷21和斜翹杆22被推動,而將銷26留在細長孔26的後端。因此,杆22的前端下降,從而臂14由彈簧27在其後端作用向下拉。因此臂14繞銷15轉動至其開啟位置。
在這一狀態,暗盒X不再被臂14限制。因此,通過使運載器10′撤回而將暗盒留在旋轉臺200上。該運載器10返回到圖示的原始暗盒裝載位置並且抵住圖13所示的止動件47而停止。在裝載位置設有一光電傳感器PH1-3檢測運載器10′並產生一停止馬達50運動的信號。隨著臂14開啟暗盒X裝於運載器上。然後臂14關閉。這一狀態示於圖13中。然後第二和第三暗盒以上述相同的方式送入。
這一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在於臂14不是由驅動運載器10的驅動裝置而是由獨立的螺線管20′開啟和關閉。因此,這個實施例比第一實施例結構更簡單,更可靠並且工作更有效。
權利要求
1.一種用於影印裝置的運載器裝置,包括一個用於保持並將裝有膠片的暗盒送入所述影印裝置的運載器,一個沿一通道設置的用於給所述運載器導向的導向裝置及一個使所述運載器沿所述通道作往復運動的驅動裝置,所述導向裝置具有一暗盒供給部分用於將所述暗盒供給所述運載器,所述運載器具有一臂,該臂在關閉位置和開啟位置之間是可運動的,在該關閉位置所述暗盒在所述運載器中保持在位,而在開啟位置所述暗盒可與所述運載器分開。
2.一種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於影印裝置的運載器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運載器包括一個包括一支承板和用於保持所述暗盒的所述臂的暗盒保持機構,及通過所述暗盒保持機構使所述臂運動到所述關閉位置並將所述臂鎖定在所述關閉位置的臂鎖定機構。
3.一種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於影印裝置的運載器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暗盒供給部分具有一暗盒插入部分,通過該插入部分所述暗盒可手動地插入所述的通道。
全文摘要
一種從側向裝載裝有膠片的暗盒的運載器裝置,將暗盒沿直線可靠地、有效地並連續地送入影印機械,同時利用一臂將暗盒保持就位。暗盒從處於運載器側面的暗盒箱裝置中一個接一個地送入運載器裝置。裝於運載器中的暗盒由臂保持就位並通過驅動裝置的馬達沿導向通道驅動運載器被送入印像裝置。該運載器具有一暗盒保持機構和一臂鎖定機構。
文檔編號G03B27/62GK1129325SQ95105130
公開日1996年8月21日 申請日期1995年4月6日 優先權日1994年4月7日
發明者吉川亨, 山路義之 申請人:諾日士鋼機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