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市大嶺山森林公園遊玩攻略(實拍東莞南城水濂山森林公園)
2023-06-22 21:43:30 1
生活在東莞多年,遊玩最多的景點要數水濂山了。除了近的緣故,在我印象中,水濂山森林公園是人氣最旺的,每次登山牌坊處車水馬龍,車流量之大可想而知。這個號稱東莞八景之一的景點,青山綠水,風光旖旎,也是登山戶外的好去處。
青山綠水
水濂山森林公園位於東莞市南城區水濂社區,是東莞市六大森林公園之一。公園總面積約6000畝,主峰海拔高378米,森林茂盛,景色優美,氣候宜人,與周邊山體相比,水濂山因其親水性而更顯得山靈水秀。
縱覽全景
南粵大地,冬日早晨,沒有北國的「千裡冰封,萬裡雪飄」,不必為凜冽的寒風和厚厚的積雪而煩惱,溫暖的太陽似乎起了個懶,在薄如輕紗的霧氣中約隱約現。這就是廣東的天氣,不需要穿的像個「粽子」似的。
水濂洞天
幾驢友大約8時許出發,從各個不同點趕往水濂洞天處,按照先前預約的時間都準時到達了。此時的登山口早已人來人往,我們也加入其中,先從小徑通往清心谷。
繁花似錦
清心谷有很多石像,如孔子,荀子,周公旦等,大部分遊客還可以在不遠處的遊艇部購買船票,水庫面積也很廣,體驗划船的樂趣,還可以拿魚飼料餵魚,豈不快哉?
購票登船
我們倒也沒有划船,沿著小徑一直前行,觀看各式各樣的樹木和石像,大約十分鐘就到達「九拱橋」,其實君少也不知叫什麼橋?因為此橋有九個拱,姑且這樣稱呼吧。
美輪美奐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這時驢友念起了卞之琳的詩,君少雖然沒有那麼多詩情畫意,但是站在橋上觀看四周的風景,仿佛置身如世外桃源。前有百川瀑布,後有粼粼湖光,偶爾天空也會閃過成群結隊的小鳥,嘰嘰喳喳叫個不停,藍天白雲,清風拂面,別有一番愜意。
宛如仙境
如果環繞湖畔,我們可以先後到達桃林、蝴蝶谷,不過這次君少和驢友們選擇的是從瀑布處入手,此時路上也很多穿旗袍的阿姨們在表演民族舞,不時還可以看到「馬路歌手」在賣唱,圍觀者絡繹不絕。
置身其中
觀看完水濂飛瀑,沿著小徑攀爬,再次可以看到繁花似錦的紫荊花,還有兩個風格不一的涼亭,一個是四角的,一個是圓頂的,累了可以小憩歇腳,還可以坐在涼亭觀看瀑布,觀景的角度應了那句「遠近高低各不同」。
簡潔古樸
繼續攀爬臺階,大約十多分到達濂泉閣。至於為什麼叫濂泉閣?我想是迎合水濂飛瀑的吧!濂泉閣設在水濂山的半山腰,端莊大氣,遠遠望去,像一座富麗堂皇的宮殿。漆紅的籠柱,金色的琉璃瓦,雖然有了歲月的痕跡,畫風陳舊,但是她依然矗立在人們的視野中。
富麗堂皇
參觀完濂泉閣,我們是從樓閣的二樓登向後山,後山設有很多木棧道,看起來很壯觀,也挺佩服當年修此棧道之人的勇氣,別說我們攀爬富有挑戰性,而修木棧之人更是毅力十足精神可嘉。
林中棧道
走完長長的林中棧道,我們選擇了右側的山路,看路牌是通往天池的路。山路也會穿插石階,走起來也富有挑戰性,兩旁也種植了許多竹子,在山路中漫步負離子覆蓋廣,空氣格外新鮮,大約30多分鐘才到達天池。
林中天池
天池裡養了兩隻黑天鵝,也不怕生,遊客都會情不自禁的掏出手機拍照。不過也有部分遊客在扔蘋果餵養,君少覺得此舉還是不雅,也會破壞環境衛生,如果要餵養還是向飼養人購買些鳥食好些。
天鵝共舞
參觀完天池,我們從林中小路攀爬到白衣廟。據悉,白衣廟始建年代應在南宋時期,與史料記載相符,明、清時期曾進行過修繕和擴建。考古揭露出來的主要為明清時期的白衣廟遺存,面積約800平方米,可分為門廳、正殿、左右次前殿、天井、右朵殿、後殿等幾部分。
白衣廟
白衣廟作為供奉白衣觀音的處所,其始建年代較早,建制規模較大,地方特色明顯,是省內比較少見的一座觀音廟,它對研究廣東地區的古代寺廟、宗教信仰、民間工藝、社會風俗等諸多方面都具有較高的價值。2005年,根據考古發掘成果,在原址上對白衣廟進行復原,並在此建成「東莞水濂山觀音文化陳列館」,免費向社會開放。
免費參觀
參觀完白衣廟,我們繼續攀高登峰,沿途樹木叢生,百花爭豔。「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這時驢友調侃,確實我們也聽到了各式各樣的鳥鳴,還有調皮的小驢友在拍螞蟻搬家的抖音,十分鬥趣。
樹木叢生
大約30多分我們到達山頂——水濂閣,水濂閣的下面是一個士多店,很多遊客在聊天歇息的,餓了倒也可以買一根玉米或者一根熱狗的,以犒勞登頂之舉。
水濂閣
登上水濂閣大有「一覽眾山小」的感覺,迎面的風很大,驢友們都情不自禁的合影留戀。鳥瞰東莞全貌一種自豪感油然而生,繁華的都市,連綿不斷的青山綠水,一切煩惱拋諸腦後……
電視塔
遊歷完水濂閣,我們從山的另一邊下山,其實這個也算是登山最佳捷徑吧!從這條路上山估計也就40分鐘的樣子。我們之所以選擇一條遠的路,主要是為了了解更多的景點,也適當的運動鍛鍊。
古廟廣場
下山的第一站是古廟廣場,古廟廣場有許願池、水濂古廟、凌霄寶殿、大雄寶殿、白衣娘廟等,遊客們可以依次的虔誠祈福祭拜。
水濂古廟
參觀完古廟廣場,沿大路一直奔跑,可以觀看兩旁的紫荊花,不到一盞茶的功夫我們就來到了園中園。園中園,顧名思義是園中之園的意思,大門兩側懸掛兩副對聯:水出青山玉帶如磐滋福地,濂懸毓嶺銀河若貫落篁溪。園內是一個庭院,廳堂內陳列了各式各樣的書法作品。
園中園
進入庭內,就像《紅樓夢》裡的劉姥姥參觀大觀園——眼花繚亂,有各式各樣的涼亭、假山魚池、一排排女貞樹錯落有致。據悉,水濂山園中園工程於2006年6月動工,2009年初完供並對外開放,內設14個單體亭臺樓閣以及觀魚塘、夏蓮塘、觀瀑長廊、九曲橋等景點。
九曲橋
最裡面是瀑布潭,一座像畫舫的亭子吸引了許多遊客在餵養錦鯉,姑且叫她石舫吧!石壁上刻有「彭峒水濂」,舊時稱這裡為彭峒山,乃明代東莞八景之一。
潭中石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