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內科護理移動支架的製作方法
2023-06-22 03:14:21 1

本發明涉及的是內科護理醫療器械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內科護理移動支架。
背景技術:
內科患者入院後通常需要較長的治療周期,若患者長期臥床後,如需要起身活動時,需要陪護人員進行攙扶,否則難以起身,造成患者傷口病情嚴重、傷口二次撕裂創傷,並且患者在翻身活動時,由於沒有支撐裝置,患者獨自很難完成翻身活動,使患者不能達到活動的目的,從而不能實現排氣和恢復的目的,另一方面,患者起身後無法坐穩,現有的升降床支撐效果不好,且使用起來非常麻煩,患者很難坐穩,另一方面,現有的內科護理床結構複雜,推拉不方便,增加了患者使用負擔,並且收納整理效果不明顯,因此,需要設計一款患者能夠根據自身情況獨自起臥、翻身的支架,防止傷口裂開,方便患者在床上移動的移動支架。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高一種能夠解決內科患者根據自身情況獨自起臥、翻身的問題,方便患者在床上移動,同時能夠起到收納患者醫療物品和日用護理品的護理移動支架。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提供了一種內科護理移動支架,包括支架總成、支撐板總、滾輪、收納箱、置物板、扶手、腿部支架和支撐杆,所述的支架總成包括兩根橫擔以及與所述兩根橫擔相連接的床頭架,所述的兩根橫擔支架還安裝有多組頂架,所述的多組頂架串聯的安裝有用於對置物板進行安裝限位的第二擋板,所述的兩根橫擔本體上與第二擋板相對應的位置分別設有用於安裝置物板的放置槽,所述的兩根橫擔之間還安裝有底架,所述的底架包括邊杆和連杆,其中每根所述橫擔分別安裝有邊杆,邊杆之間通過多組連杆相連接,所述的多組連杆串聯的安裝有用於對收納箱進行安裝限位的第一擋板,所述的第一擋板與邊杆和連杆構成多個用於放置收納箱的組合結構,所述的兩根橫擔底部分別安裝有支腿,其中靠近床頭架的兩組所述的支腿沿垂直方向分別設有導向槽,其中另外兩組所述的支腿底部分別設有限位板,所述的支腿底部分別安裝有滾輪,所述的兩根橫擔分別設有第一安裝孔和扶手支撐臺,扶手一端與第一安裝孔相連接,所述的扶手能夠相對於第一安裝孔轉動,所述的扶手的另一端與扶手支撐臺頂端相活動接觸,所述的兩根橫擔尾端分別設有用於安裝腿部支架的第二安裝孔,所述的安裝腿部支架能夠相對於第二安裝孔轉動;所述的支撐板總成包括第一折板、第二折板和第三折板,所述的第一折板與第二折板之間、第二折板與第三折板之間分別通過合頁相連接,所述的第一折板底部設有用於支撐支撐杆的連接臺,所述的支撐杆能夠相對於連接臺轉動,所述的支撐杆另一端通過鎖緊螺母安裝在導向槽內,所述的鎖緊螺母一端安裝有手柄,所述的第一折板底部安裝有短連接耳,所述的短連接耳通過第一轉軸與第一連杆一端相連接,所述的第一連杆的另一端與第二連杆一端相連接,所述的第一連杆與第二連杆連接處安裝有滑杆,所述的滑杆兩端分別安裝有軸承,所述的第一連杆與第二連杆連接處通過軸承在導向槽內滾動,所述的導向槽安裝在第二折板底部,所述的第三折板底部安裝有長連接耳,所述的第二連杆另一端通過第二轉軸與長連接耳相連接,所述的短連接耳與第一連杆連接處、第一連杆與第二連杆連接處、第二連杆與長連接耳連接處均為活動連接,所述的扶手通過第一安裝孔將第二折板分別與兩根橫擔固定連接。
作為優選,所述的第一折板與第三折板為順時針或逆時針同方向轉動,所述的第一折板、第二折板、第三折板底部均設有向下折彎的邊沿端,第一折板兩側的邊沿端設有多個用於與支撐杆相連接的安裝孔,所述的第三折板兩側的邊沿端與第二折板相連接的一端各設有倒角結構。
作為優選,所述的第二安裝孔內安裝有棘輪結構,所述棘輪結構與腿部支架相連接,能夠實現腿部支架單方向轉動,所述的腿部支架外部設有一層海綿體。
作為優選,所述的底架、第一擋板、頂架和第二擋板均為鋁合金材料製成。
作為優選,所述的導向槽是由兩組階梯形狀的擋板構成,兩組擋板將所述的第一連杆與第二連杆連接處安裝的滑杆夾在中間位置。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具有設計合理巧妙,患者操作簡單方便,能夠使患者根據自身情況獨自起臥、翻身,方便患者在床上移動,達到術後快速排氣和恢復的目的,降低醫護人員的工作強度,同時還能夠起到收納患者醫療物品和日用護理品的護理移動支架,適於在內科病房推廣使用。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總體結構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第一使用狀態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第二使用狀態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密封箱後方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支架總成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支撐板總成結構示意圖;
圖中:100.支架總成,110.橫擔,111.放置槽,112.第一安裝孔,113.第二安裝孔,120.支腿,121.導向槽,122.限位板,130.底架,131.邊杆,132.連杆,140.第一擋板,150.頂架,160.第二擋板,170.床頭架,180.扶手支撐臺,200.支撐板總成,210.第一折板,211.短連接耳,212.連接臺,220,第二折板,230.第三折板,231.長連接耳,240.合頁,250.第一連杆,260.第二連杆,270.滑杆,280.導向槽,290a.第一轉軸,290b.第二轉軸,300.滾輪,400.收納箱,500.置物板,600.扶手,700.腿部支架,800.鎖緊螺母,810.手柄,900.支撐杆。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上述方案做進一步說明。應理解這些實施例是用於說明本發明而不是限制本發明的範圍。實施例中採用的實施條件可以根據具體廠家的條件做進一步調整,未註明的實施條件通常為常規實驗中的條件。
如圖1-圖6所示,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總體結構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第一使用狀態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第二使用狀態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密封箱後方立體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支架總成結構示意圖;圖6是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支撐板總成結構示意圖。
在一種具體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內科護理移動支架,包括支架總成100、支撐板總成200、滾輪300、收納箱400、置物板500、扶手600、腿部支架700和支撐杆900,所述的支架總成100包括兩根橫擔110以及與所述兩根橫擔110相連接的床頭架170,所述的兩根橫擔110支架還安裝有多組頂架150,所述的多組頂架150串聯的安裝有用於對置物板500進行安裝限位的第二擋板160,所述的兩根橫擔110本體上與第二擋板160相對應的位置分別設有用於安裝置物板500的放置槽111,所述的兩根橫擔110之間還安裝有底架130,所述的底架130包括邊杆131和連杆132,其中每根所述橫擔110分別安裝有邊杆131,邊杆131之間通過多組連杆132相連接,所述的多組連杆132串聯的安裝有用於對收納箱400進行安裝限位的第一擋板140,所述的第一擋板140與邊杆131和連杆132構成多個用於放置收納箱400的組合結構,所述的兩根橫擔110底部分別安裝有支腿120,其中靠近床頭架170的兩組所述的支腿120沿垂直方向分別設有導向槽121,其中另外兩組所述的支腿120底部分別設有限位板122,所述的支腿120底部分別安裝有滾輪300,所述的兩根橫擔110分別設有第一安裝孔112和扶手支撐臺180,扶手600一端與第一安裝孔112相連接,所述的扶手600能夠相對於第一安裝孔112轉動,所述的扶手600的另一端與扶手支撐臺180頂端相活動接觸,所述的兩根橫擔110尾端分別設有用於安裝腿部支架700的第二安裝孔113,所述的安裝腿部支架700能夠相對於第二安裝孔113轉動;所述的支撐板總成200包括第一折板210、第二折板220和第三折板230,所述的第一折板210與第二折板220之間、第二折板220與第三折板230之間分別通過合頁240相連接,所述的第一折板210底部設有用於支撐支撐杆900的連接臺212,所述的支撐杆900能夠相對於連接臺212轉動,所述的支撐杆900另一端通過鎖緊螺母800安裝在導向槽121內,所述的鎖緊螺母800一端安裝有手柄810,所述的第一折板210底部安裝有短連接耳211,所述的短連接耳211通過第一轉軸290a與第一連杆250一端相連接,所述的第一連杆250的另一端與第二連杆260一端相連接,所述的第一連杆250與第二連杆260連接處安裝有滑杆270,所述的滑杆270兩端分別安裝有軸承,所述的第一連杆250與第二連杆260連接處通過軸承在導向槽280內滾動,所述的導向槽280安裝在第二折板220底部,所述的第三折板230底部安裝有長連接耳231,所述的第二連杆260另一端通過第二轉軸290b與長連接耳231相連接,所述的短連接耳211與第一連杆250連接處、第一連杆250與第二連杆260連接處、第二連杆260與長連接耳231連接處均為活動連接,所述的扶手600通過第一安裝孔112將第二折板220分別與兩根橫擔110固定連接。
作為優選,所述的第一折板210與第三折板230為順時針或逆時針同方向轉動,所述的第一折板210、第二折板220、第三折板230底部均設有向下折彎的邊沿端,第一折板210兩側的邊沿端設有多個用於與支撐杆900相連接的安裝孔,所述的第三折板230兩側的邊沿端與第二折板220相連接的一端各設有倒角結構(如圖5所述),能夠實現第三折板230向下逆時針轉動而不受第二折板220邊沿端限制。
作為優選,所述的第二安裝孔113內安裝有棘輪結構,所述棘輪結構與腿部支架700相連接,能夠實現腿部支架700單方向轉動,所述的腿部支架700外部設有一層海綿體,當支架作為座椅使用時,將腿部支架700旋轉至第三折板230上方,起到對腿部支撐的作用,當支架作為床使用時,腿部支架700旋轉至第三折板230下方即可。
作為優選,所述的底架130、第一擋板140、頂架150和第二擋板160均為鋁合金材料製成,具有重量輕、結構穩固的優點。
作為優選,所述的導向槽280是由兩組階梯形狀的擋板構成,兩組擋板將所述的第一連杆250與第二連杆260連接處安裝的滑杆270夾在中間位置,實現軸承在兩組擋板之間滾動,通過連杆傳動結構,實現第一折板210、第二折板220和第三折板230一體調節的目的。
具體工作過程,當患者需要起身時,手擰鎖緊螺母800使支撐杆900在導向槽121內鬆動後,調整支撐杆900的高度,實現調整第一折板210的高度,在調整第一折板210高度過程中,第一連杆250帶動第二連杆260在導向槽280內滑動,當第一折板210高度增加時,第一連杆250帶動第二連杆260在導向槽280內向靠近第一折板210方向滑動,從而使第二連杆260帶動第三折板230向與第一連杆250同方向轉動(如圖5所示),從而使第一折板210作為靠背、第二折板220作為座椅、第三折板230作為腿部支撐的座椅結構,此時,將扶手600另一端旋轉至與扶手支撐臺180頂端並與其相接觸,作為座椅扶手使用(如圖2所述),方便患者支撐身體,醫護人員或者陪護人員直接推動支架,使移動更方便,當患者需要躺臥時,通過上述相反操作即可實現,此時,將扶手600另一端旋轉至與限位板122頂端並與其相接觸,作為床體支撐杆使用(如圖1所述),通過調整第一折板210高度即可實現對支架整體進行調節,避免醫護人員或者陪護人員的勞動強度,操作簡單方便。
以上述依據本發明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發明技術思想的範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發明的技術性範圍並不局限於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範圍來確定其技術性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