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土機後橋箱體內軸承安裝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6-22 06:36:51 4

本實用新型涉及推土機傳動機構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推土機後橋箱體內軸承安裝結構。
背景技術:
後橋傳動在推土機的整個傳動系統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主要是將來自變速箱的橫向力轉換成縱向力,再將縱向力經過轉向離合器傳遞給終傳動,最終驅動履帶行走。後橋傳動結構中主要包括:後橋箱焊接體、中央傳動軸、軸承座、軸承、連接盤、密封圈。我們傳統的裝配方法是首先將軸承裝在軸承座上,然後螺栓穿過軸承座、調整墊後與後橋箱焊接體緊固,再將中央傳動軸和大傘齒輪用螺栓組裝在一起形成中央傳動軸組件,最後將中央傳動軸組件穿過軸承與連接盤通過錐花鍵壓裝在一起,軸承座與後橋箱焊接體之間裝有調整墊,通過調整調整墊的多少來調整軸承遊動間隙(參見附圖1-3)。這種結構裝配時需要在裝配線上用專用工裝伸入後橋箱體內進行壓裝,來保證連接盤與中央傳動軸的壓裝量,同時需要多次擰緊、鬆開螺栓增減調整墊來保證軸承的遊動間隙,這種結構裝配時即費時費力又不容易保證裝配質量。因此,如何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同時,又可簡化工藝流程,還可降低生產成本一直是困擾有關技術人員的難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推土機後橋箱體內軸承安裝結構,能夠有效簡化裝配工藝,減少軸承調整工作量,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採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推土機後橋箱體內軸承安裝結構,包括後橋箱焊接體、瓦蓋、軸承座組件、軸承、連接盤和鎖緊螺母,所述後橋箱焊接體內側對稱設置兩塊用於安裝軸承和中央傳動軸的支撐板,支撐板上部設置半圓形缺口,每塊支撐板頂端固定安裝一套瓦蓋,瓦蓋藉助於螺釘安裝在支撐板頂端、且瓦蓋內側與半圓形缺口形成圓形通孔,圓形通孔內安裝軸承座組件,兩塊支撐板上的軸承座組件對稱安裝,所述瓦蓋內側頂部豎向安裝用於限制軸承座組件旋轉的的定位銷。
所述軸承座組件包括套筒、調整大螺母和密封圈,所述套筒內側中部設有擋環,擋環一側壓裝軸承,套筒壓裝軸承的一端外側為外螺紋,所述調整大螺母與外螺紋段配合安裝,所述套筒外壁中部設有用於容納定位銷的軸向長槽,所述套筒穿設在瓦蓋與支撐板頂部半圓形缺口形成的圓形通孔內,所述調整大螺母位於支撐板內側,所述連接盤與中央傳動軸端部鍵連接連接盤與套筒之間設置密封圈。
所述連接盤為縱斷面呈T形的迴轉體,其外緣上均布用於連接大齒輪的螺栓孔,其內孔為錐形花鍵槽,所述中央傳動軸端部為錐形花鍵,連接盤與中央傳動軸端部之間通過錐形花鍵連接、且中央傳動軸端部設有用於軸向壓緊連接盤的鎖緊螺母。
所述瓦蓋頂部藉助於螺釘安裝用於鎖緊調整大螺母的鎖緊片。
採用上述技術方案所產生的有益效果在於:通過將套筒、調整大螺母和密封圈組成軸承座組件,能夠將軸承座組件和軸承預先安裝在中央傳動軸兩端,而且通過瓦蓋固定軸承座組件,中央傳動軸、軸承和軸承座組件可以在線下完成整體組裝,容易實現標準化作業,然後將整體組裝的中央傳動軸吊裝到支撐板上,用瓦蓋實現徑向固定,大大簡化安裝流程;另外一方面,本實用新型中的套筒內側安裝調整大螺母,通過旋轉調整大螺母可以實現軸承微量的軸向調整,調整量容易控制,方便操作,通過兩套調整大螺母實現中央傳動軸的軸向定位,同時,在套筒外壁上開設軸向長槽,瓦蓋上設置的定位銷插入軸向長槽內,防止套筒旋轉,最終實現軸承座組件的定位安裝。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軸承安裝結構示意圖;
圖2是現有軸承座結構示意圖;
圖3是現有連接盤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5是套筒結構示意圖;
圖6是瓦蓋安裝結構示意圖;
其中:1、連接盤;2、中央傳動軸;3、密封圈;4、套筒;5、軸承;6、後橋箱焊接體;7、瓦蓋;8、調整大螺母;9、鎖緊片;10、螺栓;11、定位銷。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以便於充分理解本實用新型,但是本實用新型還可以採用其他不同於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來實施,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內涵的情況下做類似推廣,因此本實用新型不受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例的限制。
如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推土機後橋箱體內軸承安裝結構:包括後橋箱焊接體6、瓦蓋7、軸承座組件、軸承5、連接盤1和鎖緊螺母,所述後橋箱焊接體6內側對稱設置兩塊用於安裝軸承和中央傳動軸2的支撐板,支撐板上部設置半圓形缺口,每塊支撐板頂端固定安裝一套瓦蓋7,瓦蓋7藉助於螺栓10安裝在支撐板頂端、且瓦蓋7內側與半圓形缺口形成圓形通孔(參見附圖6),圓形通孔內安裝軸承座組件,兩塊支撐板上的軸承座組件對稱安裝,所述瓦蓋7內側頂部豎向安裝用於限制軸承座組件旋轉的的定位銷11。
所述軸承座組件包括套筒4、調整大螺母8和密封圈3,所述套筒4內側中部設有擋環,擋環一側壓裝軸承(參見附圖5),套筒4壓裝軸承的一端外側為外螺紋,所述調整大螺母8與外螺紋段配合安裝,所述套筒4外壁中部設有用於容納定位銷11的軸向長槽,所述套筒4穿設在瓦蓋7與支撐板頂部半圓形缺口形成的圓形通孔內,所述調整大螺母8位於支撐板內側,所述連接盤1與中央傳動軸2端部鍵連接連接盤1與套筒4之間設置密封圈3。
所述連接盤1為縱斷面呈T形的迴轉體,其外緣上均布用於連接大齒輪的螺栓10孔,其內孔為錐形花鍵槽,所述中央傳動軸2端部為錐形花鍵,連接盤1與中央傳動軸2端部之間通過錐形花鍵連接、且中央傳動軸2端部設有用於軸向壓緊連接盤1的鎖緊螺母;所述瓦蓋7頂部藉助於螺釘安裝用於鎖緊調整大螺母8的鎖緊片9。
本實用新型通過將套筒、調整大螺母和密封圈組成軸承座組件,能夠將軸承座組件和軸承預先安裝在中央傳動軸兩端,而且通過瓦蓋固定軸承座組件,中央傳動軸、軸承和軸承座組件可以在線下完成整體組裝,容易實現標準化作業,然後將整體組裝的中央傳動軸吊裝到支撐板上,用瓦蓋實現徑向固定,大大簡化安裝流程;另外一方面,本實用新型中的套筒內側安裝調整大螺母,通過旋轉調整大螺母可以實現軸承微量的軸向調整,調整量容易控制,方便操作,通過兩套調整大螺母實現中央傳動軸的軸向定位,同時,在套筒外壁上開設軸向長槽,瓦蓋上設置的定位銷插入軸向長槽內,防止套筒旋轉,最終實現軸承座組件的定位安裝。
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先將改進後的後橋箱焊接體6、瓦蓋7單獨加工成半成品,再將瓦蓋7和改進後的後橋箱焊接體6用螺栓10連接緊固,然後用鏜床鏜孔,保證通孔的尺寸與改進後軸承座組件之間有0.05-0.10mm的間隙,銑兩側面,如圖6所示,用打碼機分別對左右瓦蓋進行打碼,避免再次裝配時左右瓦蓋裝反,左右瓦蓋不具有互換性。將軸承5裝入改進後的套筒4內,如圖4所示,把密封圈3裝在連接盤1上,用普通油壓機將中央傳動軸2穿過改進後的軸承座4、調整大螺母9後與連接盤1通過錐花鍵壓裝在一起組成組件,壓裝時可隨時觀察密封圈3的裝配情況,以及連接盤1與中央傳動軸2的錐花鍵壓裝量。在裝配線上裝配時,先將螺栓10鬆開,取下瓦蓋7,在瓦蓋7內側裝上定位銷11,定位銷11與瓦蓋7為過盈配合,改進後的軸承座4上開有軸向長槽,孔深大於定位銷伸出瓦蓋7的長度,定位銷11與改進後的軸承座4為間隙配合,將安裝了軸承座組件的中央傳動軸整體吊裝入整機,然後將瓦蓋7裝上,用螺栓10將瓦蓋7擰緊,定位銷11對改進後的軸承座4進行旋轉限位,轉動調整大螺母8使改進後的軸套4相對於瓦蓋7向內側運動,從而帶動軸承5向內運動,調整軸承遊動間隙達到工藝要求後,用鎖緊片9鎖定調整大螺母。此時改進後的後橋箱體傳動結構組裝完成。這種結構實現了中央傳動軸組件的小部件線下裝配,簡化了裝配流程以及軸承間隙的調整,降低了生產運營成本,同時可有效控制密封圈的裝配質量,以及中央傳動軸與連接盤錐花鍵的壓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