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支架回收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6-22 14:31:36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支架回收系統,涉及微創傷介入醫療器械,主要用於支架在腔體病變處可靠、方便的回收。
背景技術:
目前,介入治療(Interventional treatment),是介於外科、內科治療之間的新興治療方法,包括血管內介入和非血管介入治療。經過30多年的發展,現在已和外科、內科一道稱為三大支柱性學科。簡單的講,介入治療就是不開刀暴露病灶的情況下,在血管、皮膚上作直徑幾毫米的微小通道,或經人體原有的管道,在影像設備(血管造影機、透視機、CT、MR、B超)的引導下對病灶局部進行治療的創傷最小的治療方法。
血管內支架是放置在人體血管內的一種金屬性支撐器,具有撐開狹窄的血管、保證局部血流通暢的作用,已經在臨床上得到廣泛應用(如冠狀動脈支架,頸動脈支架,髂股動脈支架,下腔靜脈支架,肝靜脈支架,髂靜脈支架等);血管內支架一旦放入血管內部便無法取出,但由於血管內支架是人體異物,長時間容易形成血栓和引起血管內皮增生而發生再狹窄,再狹窄一旦發生則難以處理。
靜脈血栓濾器作為植入器械,在患者血栓消除或者病症緩解後,按照醫學要求需要取出或者回收。對於這類可回收血栓濾器,圈套器回收是解決方案之一。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支架回收系統,它具有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便於抓取,防止卡頓的特點。
為了實現以上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支架回收系統,包括近端操作手柄、鎖緊螺釘、收緊尾套、回收鋼纜、熱縮管、收攏圈、三葉圈套線、導管和支架,近端操作手柄內有中心孔,並且近端操作手柄的側向帶有鎖緊螺紋孔,回收鋼纜插入中心孔,並通過鎖緊螺釘固定,收緊尾套收緊回收鋼纜的尾端,熱縮管熱縮在回收鋼纜表面,回收鋼纜的前端和三葉圈套線採用收攏圈收緊,三葉圈套線掛住體內支架的回收槽,近端操作手柄上的鎖緊螺釘鎖緊後再往後回撤,支架便順著導管回收體外。
具體地,所述近端操作手柄的外形適合手感。
具體地,所述收緊尾套設為盲孔管,外部圓滑過渡。
具體地,所述鎖緊螺釘設有防滑波紋,避免操作打滑。
具體地,所述回收鋼纜的外周截面為圓形,由多根鋼絲編制並定型處理而成;該回收鋼纜具有直線度好兼備柔順過彎能力強、扭矩傳達準確、小巧特點。
具體地,所述熱縮管熱縮在回收鋼纜表面上,提高光滑度。
具體地,所述收攏圈截面為圓環形,所述收攏圈用於收緊三葉圈套線與回收鋼纜;收攏圈質量密度具有足夠的顯影特性。
具體地,所述三葉圈套線為斑馬導絲或帶熱縮管的鎳鈦絲,數量為3根;
具體地,所述支架尾端設有回收槽,以便三葉圈套線其中之一可掛住回收槽。
具體地,該回收系統還可用於易於被圈套線抓掛的其它器械回收、以及切割組織等的抓取與移出。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支架回收系統將植入病變處的支架,可靠、方便的回收出來,本支架回收系統還可用於易於被圈套線抓掛的其它器械回收、以及切割組織等的抓取與移出。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支架回收系統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近端操作手柄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收攏圈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支架上回收槽結構示意圖;
圖中,1為近端操作手柄,2為收緊尾套,3為鎖緊螺釘,4為回收鋼纜,5為熱縮管,6為收攏圈,7為三葉圈套線,8為導管,9為支架。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內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據具體實施例並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如圖1~4所示,一種支架回收系統,包括近端操作手柄1、鎖緊螺釘3、收緊尾套2、回收鋼纜4、熱縮管5、收攏圈6、三葉圈套線7、導管8和支架9,近端操作手柄1內有中心孔,並且近端操作手柄1的側向帶有鎖緊螺紋孔,回收鋼纜4插入中心孔,並通過鎖緊螺釘3固定,收緊尾套2收緊回收鋼纜4的尾端,熱縮管5熱縮在回收鋼纜4表面,回收鋼纜4的前端和三葉圈套線7採用收攏圈6收緊,在顯影設備的情況下,系統植入體內,三葉圈套線7掛住體內支架9的回收槽,近端操作手柄1上的鎖緊螺釘3鎖緊後再往後回撤,支架9便順著導管8回收體外,並完成整個手術過程。
所述近端操作手柄1的外形適合手感。
所述收緊尾套2設為盲孔管,外部圓滑過渡。
所述鎖緊螺釘3設有防滑波紋,避免操作打滑。
所述回收鋼纜4的外周截面為圓形,由多根鋼絲編制並定型處理而成;該回收鋼纜4具有直線度好兼備柔順過彎能力強、扭矩傳達準確、小巧特點。
所述熱縮管5熱縮在回收鋼纜表面上,提高光滑度。
所述收攏圈6截面為圓環形,所述收攏圈6用於收緊三葉圈套線7與回收鋼纜4;收攏圈6質量密度具有足夠的顯影特性。
所述三葉圈套線7為斑馬導絲或帶熱縮管的鎳鈦絲,數量為3根;
所述支架9尾端設有回收槽,以便三葉圈套線7其中之一可掛住回收槽。
該回收系統還可用於易於被圈套線抓掛的其它器械回收、以及切割組織等的抓取與移出。
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