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陰極燈管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24 18:41:36 1
專利名稱:冷陰極燈管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以冷陰極燈管作為發光源的裝置。
技術背景一般夜間室內照明大多以日光燈管為主,原因在於日光燈管較傳統燈泡具有省電、 壽命長、發光效率高、屬線性光源、照光面積大、及可調整成不同光色的燈管等優點。 但現今世界能源危機再起,節能再度成為重要話題,故有業者以現今更為省電、且亮度 更高的冷陰極燈管(CCFL, Cold Cathold Fluorescent Lamp)來取代傳統日光燈管,冷 陰極燈管(CCFL)屬於低壓水銀放電燈,是在玻璃管內壁塗有一層螢光體,並在螢光燈內 部封入少量不活性氣體及微量的水銀,此水銀原子放電中被電子衝擊而產生紫外線,經 螢光體轉變為可視光,當電源加入、放電開始,由兩端直接加入高壓,使管內水銀電子 與氣體原子相互衝擊產生紫外線,經由紫外線碰到管壁螢光體即轉換為可視光,由於冷 陰極燈管不使用燈絲,故無燈絲燒斷等問題,因此使用壽命長達10000小時,高輝度 20000cd/m2以上,目前常作為液晶顯示面板的主要背光組件。而將冷陰極燈管(CCFL)取代傳統日光燈管的技術可參考下列專利文獻1所示。專利文獻l:中國臺灣專利公告579059號「便利型冷陰極燈管裝置」、2004年3月 21日公告。上述專利文獻1的主要目的在解決傳統冷陰極燈管不容易焊接與定位的困擾,以取 代現有的日光燈管;端蓋(30)的燈腳(40)與一般日光燈管的燈腳相同,因此可直接裝設 於一般日光燈管固定用的燈座上;惟其問題點在於,此種固定法使用在大型燈架(俗稱 T-BAR)時,因裝設多支日光燈管會使燈架內的多個燈座間串聯出許多條導線,如此便增 加接線的困擾,而且不美觀等問題點出現。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於,解決傳統冷陰極燈管不容易焊接與定位的困擾,以改 善接線的困擾,使其更加美觀。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於,解決目前外管兩端的端蓋仍以金屬帽套與外管永久固定結合,不能拆卸,不能直接更換或修補,必須整個丟棄,反而造成更多的環保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再一個目的在於,組裝加工時必須仰賴機械且作業繁複,故生產速度
緩慢,製造成本較高,而且冷陰極管與金屬帽套組裝後仍易產生鬆動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還在於解決目前產品金屬帽套的導電棒與冷陰極管的導線為不
同材質,二者連接在一起後,在冷陰極燈管裝置安裝在燈座上時,只要金屬帽套產生松
動就會使導線斷裂,產生短路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是採用以下技術手段實現的
一種冷陰極燈管裝置(IO),其特徵在於包括 一塑性透光性管體(l);至少一設置 於透光性管體(1)內的冷陰極燈管(2),前述冷陰極燈管(2)兩端的燈心(21、 21)各連接 一條導線(411、 412),其中一導線(412)反折後沿伸至冷陰極燈管(2)的另端與另一導線 (411)併攏後成為一電源線(41),該電源線(41)再與一電性接頭(4)結合,由電性接頭(4) 與另外設置的安定器(51)電性插接即可通電;及二個供上述電源線(41)導出於外、且能 封閉透光性管體(l)兩端開口、又能與燈架燈座(52)固定配合的塑性封蓋(3、 3)。
根據上述的冷陰極燈管裝置(IO),其中,透光性管體(l)外部的一側面設有供導線 (413)埋入的導溝(11),該導溝(ll)是由透光性管體(l)的一端延伸至另端。
根據上述的冷陰極燈管裝置(IO),其中,封蓋(3)的一側面設置供導線(41)穿出於 外的缺槽(31)。
根據上述的冷陰極燈管裝置(IO),其中,封蓋(3)端部突設有用以卡固於燈架燈座 (52)的定位塊(32)。
根據上述的冷陰極燈管裝置(IO),其中,冷陰極燈管(2)以二支或二支以上並排設 置時, 一端的燈心(21)各連接一導線(411),另端的燈心(21)則以並聯導線(413)相互連 接,而該並聯導線(413)再與一導線(412)連接,前述導線(412)再與另二導線(411)併攏 成為電源線(41)。
根據上述的冷陰極燈管裝置(IO),其中,並連導線(413)能由導電片取代。 根據上述的冷陰極燈管裝置(IO),其中,透光性管體(l)的斷面呈橢圓形,而與透 光性管體(1)配合的封蓋(3)亦呈橢圓形。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明顯的優勢和有益效果-
1. 冷陰極燈管裝置(10)的透光性管體(1)與封蓋(3)都為塑質,不但能保護設在內部 的冷陰極燈管(2),更有碰撞後不易碎裂的優點,即使掉落於地面也不會斷裂,可易搬 運、倉儲、堆棧置放等,故能徹底解決了受撞或受碰後即碎裂的缺點。
2. 冷陰極燈管裝置(10)的封蓋(3)可易於拆組,因此當透光性管體(l)內的冷陰極燈 管(2)損壞時,能易於拆卸更換,避免了冷陰極燈管損壞時不能更換、造成整個丟棄的缺點。
3. 冷陰極燈管裝置(10)的透光性管體(i)與封蓋(3)能一體塑製成型,能易於大量制 造及便於組裝,又組合快速,節省工時,可降低製造成本。
4. 配合使用的燈架(5)設置具有插座(52)的安定器(51)以供冷陰極燈管裝置(10)的 電性接頭(4)插接而獲得電源供應,因此燈架(5)內無需設多餘的導電線,又插座(52)只 需用於固定冷陰極燈管裝置(10)兩端,不需要設置導電用的金屬導片或導線;本新型能 使燈架(5)的燈座(52)設計簡化,避免燈架(5)設置多個燈座後有導線串接不美觀、及接 線困擾的問題點。
5. 透光性管體(1)的電源線(41)銜接電性接頭(4),而電性接頭(4)插接在安定器 (51),故不需由兩側的封蓋(3)與傳統導電燈座產生固定及電性連接,因此不虞擔心透 光性管體(1)與封蓋(3)產生鬆動時會有短路等問題發生,成功克服前案產生鬆動後的導 線斷裂問題。
圖l:本新型第一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
圖2:為圖l冷陰極燈管裝置另一視角的立體分解圖。
圖3:為圖1導線連接的示意圖。
圖4:為圖1透光性管體的斷面圖。
圖5:為圖1冷陰極燈管裝置的立體組合圖。
圖6:為圖1冷陰極燈管的使用示意圖。
圖7:為圖l冷陰極燈管的使用示意圖。
圖8:為本新型第二實施例之立體分解圖。
圖9:為本新型第三實施例之立體分解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所示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 第一實施例
如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冷陰極燈管裝置的立體分解圖;圖2為圖1冷陰極燈管 裝置另一視角的立體分解圖;圖3為圖l冷陰極燈管裝置的導線連接示意圖;圖4為圖 1的管體的斷面圖;圖5為圖1冷陰極燈管裝置的立體組合圖。
上圖中揭示出冷陰極燈管裝置(IO)是由一塑性透光性管體(I)、 二支設置於透光性 管體(1)內的冷陰極燈管(2)、以及二個供上述電源線(41)導出於外、且能封閉透光性管 體(1)兩端開口 、又能與燈架燈座(52)固定配合的塑性封蓋(3)所組成。上述中,二冷陰極燈管(2)兩端的燈心(21)各連接一條導線(411),另端燈心(21)則 以並聯導線(413)串接後再與一導線(412)銜接,該導線(412)在反折後沿伸至冷陰極燈 管(2)的另端與前述二導線(411、 411)組成為一電源線(41),該電源線(41)另端則與電 性接頭(4)結合,由電性接頭(4)與另外設置的安定器(51)(圖5、 6揭示)電性插接即可 通電。
上述光性管體(l)是由PC材質製成,其外部的一側面設有供導線(412)埋入的導溝 (11),該導溝(ll)是由透光性管體(l)的一端延伸至另端。
上述二個塑性封蓋(3)的一側面設置供導線(41)穿出於外的缺槽(31),且封蓋(3)端 部突設有用以卡固於燈架燈座(52)(圖5、 6揭示)的定位塊(32)。
圖6、圖7所示為圖1冷陰極燈管裝置的二個使用示意圖。其中圖6所示的燈架(5) 為T-BAR燈罩,內部設置具有插座(511)的安定器(51)以供冷陰極燈管裝置(10)的電性 接頭(4)插接後才能獲得電源供應;又T-BAR燈罩內部兩側還設置多個燈座(52)以與冷 陰極燈管裝置(10)二側封蓋(3)的定位塊(32)卡固配合,使冷陰極燈管裝置(10)穩固地 與燈架(5)結合固定。圖7所示的燈架(5)為單罩型燈罩,該燈架可結合一或二支冷陰極 燈管裝置(IO),固定方式及電性接合方式則如前述圖6所示相同,於此即不予贅述。
上述燈架(5)內的燈座(52)間無需以導線連接,因此內部沒有多餘的導線,故整體 美感較優、不會造成組裝員接線的麻煩;又燈座(52)只需用於固定冷陰極燈管裝置(10) 兩端,不需要設置導電用的金屬導片或導線,因此燈座(52)的設計更為簡化。
第二實施例
如圖8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其冷陰極燈管裝置(10)是由一 塑性透光性管體(l)、 一設置於透光性管體(1)內的冷陰極燈管(2)、及二個封閉透光性 管體(1)兩端開口且能與燈架燈座(52)固定配合的塑性封蓋(3)所組成。
上述冷陰極燈管(2)兩端的燈心(21)各連接一條導線(412),其中一導線(412)反折 後沿伸至冷陰極燈管(2)的另端與另一導線(411)併攏後成為一電源線(41),該電源線 (41)再與一電性接頭(4)結合,由電性接頭(4)與另外設置的安定器(51)電性插接即可通 電。
本實施例的作用、原理、及效果與上述第一實施例相同,於此即不予多加贅述。 第三實施例-
如圖9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其冷陰極燈管裝置(10)是由一 塑性透光性管體(l)、三支設置於透光性管體(1)內的冷陰極燈管(2)、及二個封閉透光 性管體(1)兩端開口且能與燈架燈座(52)固定配合的塑性封蓋(3、 3)所組成。
上述冷陰極燈管(2)—端的燈心(21)各連接一條導線(411),另端的燈心(21)則以一 並連導線(413)(也能由導電片取代),前述並連導線(413)再銜接一導線(412),該導線 (412)反折後沿伸至冷陰極燈管(2)的另端與前述三條導線(411)併攏後成為一電源線(41),該電源線(41)再與電性接頭(4)結合,由電性接頭(4)與另外設置的安定器(51)電 性插接即可通電。
本實施例的作用、原理、及效果與上述第一實施例相同,於此即不予多加贅述。 最後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並非限制本實用新型所描述 的技術方案;因此,儘管本說明書參照上述的各個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已進行了詳細的 說明,但是,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仍然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修改或等同 替換;而一切不脫離實用新型的精神和範圍的技術方案及其改進,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 新型的權利要求範圍當中。
權利要求1.一種冷陰極燈管裝置,包括一塑性透光性管體(1);其特徵在於在所述的透光性管體(1)內設置至少一個冷陰極燈管(2),前述冷陰極燈管(2)兩端的燈心(21、21)各連接一條導線(411、412),其中一導線(412)反折後沿伸至冷陰極燈管(2)的另端與另一導線(411)併攏後成為一電源線(41),該電源線(41)再與一電性接頭(4)結合,由電性接頭(4)與另外設置的安定器(51)電性插接即可通電;及二個供上述電源線(41)導出於外、且能封閉透光性管體(1)兩端開口、又能與燈架燈座(52)固定配合的塑性封蓋(3、3)。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冷陰極燈管裝置,其特徵在於透光性管體(l)外部的一 側面設有供導線(413)埋入的導溝(11),該導溝(ll)是由透光性管體(l)的一端延伸 至另端。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冷陰極燈管裝置,其特徵在於封蓋(3)的一側面設置供 導線(41)穿出於外的缺槽(31)。
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冷陰極燈管裝置,其特徵在於封蓋(3)端部突設有用以 卡固於燈架燈座(52)的定位塊(32)。
5.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冷陰極燈管裝置,其特徵在於冷陰極燈管(2)以二支或 二支以上並排設置時, 一端的燈心(21)各連接一導線(411),另端的燈心(21)則以並 聯導線(413)相互連接,而該並聯導線(413)再與一導線(412)連接,前述導線(412) 再與另二導線(411)併攏成為電源線(41)。
6.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冷陰極燈管裝置,其特徵在於並連導線(413)能由導電 片取代。
7.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冷陰極燈管裝置,其特徵在於透光性管體(l)的斷面呈 橢圓形,而與透光性管體(l)配合的封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冷陰極燈管裝置,由一塑性透光性管體(1);至少一設置於透光性管體(1)內的冷陰極燈管(2),前述冷陰極燈管(2)兩端的燈心(21、21)各連接一條導線(411、412),其中一導線(412)反折後沿伸至冷陰極燈管(2)的另端與另一導線(411)併攏後成為一電源線(41),該電源線(41)再與一電性接頭(4)結合,由電性接頭(4)與另外設置的安定器(51)電性插接即可通電;及二個供上述電源線(41)導出於外、且能封閉透光性管體(1)兩端開口、又能與燈架燈座(52)固定配合的塑性封蓋(3、3)所組成。解決了目前燈管裝置受撞或受碰後即碎裂和冷陰極燈管損壞時不能更換的缺點。
文檔編號H01J61/36GK201112339SQ20072017550
公開日2008年9月10日 申請日期2007年8月30日 優先權日2007年8月30日
發明者姜涵淋, 陳採羚 申請人:陳採羚;兆騰光電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