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陶瓷快客杯(快節奏與慢享受之間)
2023-06-25 02:23:19 1
有句古話叫:「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
中國人對茶的認識,上至帝王將相、文人墨客、諸子百家,下至挑夫販夫、布衣庶民,無不以茶為好。
中國人喝茶已有4千多年的歷史,現如今不管是耄耋老人,還是黃髫小兒,都愛喝茶。
前不久,潮汕街頭一位小朋友喝茶的視頻在網絡走紅。
看看這隨意的神情和老成的坐姿,一看就是相當熟練啊!
網友們對此也紛紛產生共鳴:
愛喝茶的國人到哪裡都不忘帶茶具。茶是生活的調味劑,隨身帶著茶具,去到哪裡都有生活的味道。
無論是出差,旅行還是訪友,現在的人「在路上」的機會越來越多,對於茶具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質量好、杯具齊全、輕巧便攜。
即使是坐在辦公室或家裡,也少許有人能夠從頭到尾做完一整套喝茶工序,因為這是個極其講究又複雜的過程,畢竟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時間成本很重要。
所以,茶具的選擇就很重要了!
這款精挑細選的龍池競渡快客杯,是德化白瓷,採用堆雕工藝,杯麵圖案寓有「五五端陽、順遂安康」之意。
杯子由大品杯、小品杯、壺蓋和泡茶壺組成,壺嘴自帶過濾功能,壺蓋為杯,設計簡潔流暢,能夠滿足最基本的喝茶需求。
自己使用,無論是旅行,還是在辦公室,有了它都能隨時隨地喝上一杯好茶;
送於他人,高端大氣寓意好,特別適合作為端午之禮給好友和長輩。
一壺清茶,三兩知幾,青山白雲間,暢聊人生。簡易輕便的快客杯,讓生活倍增姿彩。
「快客」英文為quick,意為:即快的,敏捷的;但中文名中的「客」,反而比單純的快更有禪味。
什麼是「客」?客是外來的人,風塵僕僕趕赴主人之約。
如何待「客」?沏一杯清茶,潤喉吻,破孤悶,閒話家常,正經談事。
燒水、潔器、投茶、泡茶、分茶……一個人也不覺寂寞,因為投茶時茶葉與蓋碗的撞擊聲、提杯時茶葉瀝水的「淅瀝」聲、公道杯上緣逸散的嫋嫋茶香都打破了時間的寂靜,有它們作伴又何談寂寞。
「茶痴」們一日不能無茶,又不願將就,若將慣用的茶具隨身攜帶又有諸多不便。於是,便攜美觀的快客杯受到了極大的歡迎。
快客杯通過對功夫茶具簡化,保留一壺一杯,精心的造型設計別致小巧,捧在手中有一物納乾坤之勢。
智者樂水,仁者樂山。舉清茶一杯,問道於山水之間。
茶湯七分滿,待己如待客。這是對自己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寬慰。
如果身邊沒有茶友,那就用快客杯飲茶待自己如朋友吧,自斟自飲也成趣。
有句話說道「世界白瓷看中國,中國白瓷看德化。」
德化,是我國陶瓷文化發祥地。德化白瓷,是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被譽為「中國瓷器之上品」。
著名收藏家馬未都曾言,「見過明(代)何朝宗雕塑觀音的人無不為之驚呼,以陶瓷之脆性,表現衣褶之柔軟;以陶瓷之生冷,表現肌膚之溫潤;德化白瓷堪稱一絕,前後無人能與之比肩。」
龍池競渡快客杯,用就是正宗的德化羊脂玉白瓷。
如脂似玉,器型美觀,技藝精湛。工藝美術師們將「龍舟競賽圖」展現在白瓷上,高溫素燒,完美再現了賽龍舟「劈波斬浪」的氣勢。
龍池競渡快客杯採用堆雕工藝,將賽龍舟的畫面活靈活現展示了出來,使快客杯擁有了靈魂。
堆雕是最能體現陶瓷雕塑的藝術樣式,造型浮突於陶器表面,使陶器表面形成凹凸分明的浮雕。
杯子上圖案的設計靈感來源於元代畫家王振鵬的《龍池競渡圖》。
《龍池競渡圖》
畫作描繪的是中國北宋時宋太宗趙光義在金明池舉行龍舟競渡活動的情景。這幅國寶級畫作除了具有藝術價值之外,還是研究中國古代建築的珍貴的資料。
現如今龍池競渡快客杯將名畫搬到杯子上,極其具有藝術價值和鑑賞價值。
龍池競渡快客杯立體美感十足,手感具佳,給人帶來與眾不同的視覺盛宴和無與倫比的藝術享受。
龍池競渡快客杯以杯為蓋,以蓋為杯,由上杯下壺組成,採用1壺2杯合為一的整體設計。
壺嘴自帶過濾功能,以壺蓋為杯,這種獨特的設計讓快節奏的與慢享受得到了統一,它將繁雜的泡茶過程簡單化,方便快捷。
龍池競渡快客杯不僅滿足了最基本的解渴問題,同時又保有泡茶的基本感覺。
做不到茶水分離的「快客杯」,都不是正經的快客杯。
龍池競渡快客杯的兩個品杯和泡茶壺的杯口均有一圈金邊,使整個杯子變的更加活潑。
不但低調中有格調,而且很百搭,放在辦公室裡不突兀,不奇怪。
學生在宿舍學習疲憊時,用它泡上一壺好茶,樂哉!
除此之外,龍池競渡快客杯質量結實不易燙手。格調與實用性兼具,喝茶這件事不就該這麼簡單麼!
只需228元,2杯1壺就能全部帶走!
正好快趕上端午節,這是送給親朋好友的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