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立式砂磨機的製作方法
2023-06-25 04:19:26 1

本實用新型涉及塗料生產設備,特別涉及一種立式砂磨機。
背景技術:
塗料行業中經常用到砂磨機,對塗料、燃料、油墨等物質進行攪拌、分散,使之混合、分散、細化,分散盤是配套於砂磨機的配件,連接於砂磨機的主軸,砂磨機主軸高速運轉時,分散盤上下方呈現旋轉狀態,同時會在邊緣形成湍流區。分散盤的主要功能是將膠漿、顏料、樹脂液等進行高速的強烈的剪切、撞擊、粉碎、分散,達到迅速混合、分散、細化的目的。
傳統使用的分散盤一般為單個分散盤沿分散軸的上下分布,單層結構的分散盤已經不能提供足夠強度的剪切力,導致切割強度低,分散盤分散效果差,為了達到分散均勻的效果,不得不延長分散時間,不但降低了勞動效率,而且因為分散時間的延長,使膠漿發熱嚴重,影響產品質量。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立式砂磨機,分散盤具有連續不間斷的作用範圍,分散效果好、效率高。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立式砂磨機,包括筒體、分散盤、分散軸,分散盤呈螺旋上升結構可拆卸地固定在分散軸上,分散盤的截面為兩側齊平、中間向下凹陷的形狀,筒體內側壁設有若干均勻分布的可拆卸式棒銷。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螺旋式的分散盤沿著分散軸不間斷的分布,因此對物料顆粒具有更大的粉碎作用範圍,物料粉碎更均勻、效率更高;分散盤的中間向下凹陷,便於盛裝研磨介質;桶體內壁設置棒銷,研磨介質運動時從分散盤向外側擴散撞擊到棒銷後改變方向繼續運動,從而使研磨顆粒能夠儘可能多地涉及到筒體內的各個部位,提高研磨、粉碎效率和質量。
優選的,分散盤包括若干拼接式的分散單盤,分散單盤的兩端分別設有豎直的連接部,相鄰連接部之間設有用於固定的緊固件。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分散盤設置成拼接式,一方面方便組裝,另一方面,當分散盤磨損或損壞需要更換時,無需將整個分散盤都更換,而只需更換部分,因此能夠節約成本。
優選的,筒體內側壁設有若干均勻分布的固定孔,固定孔周圍設有至少兩個限位孔,棒銷包括固定段和作用段,固定段的直徑小於作用段的直徑,作用段位於固定段處的端面上設有可轉動的限位柱,固定段與固定孔螺紋連接,限位柱連接限位孔。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棒銷與筒體螺紋連接結構簡單且方便拆裝;限位柱與限位孔的作用是當固定段的螺紋連接鬆動時,限位孔與限位柱還能夠使棒銷保持相對穩定。
優選的,筒體外設有水夾套,水夾套內設有螺旋狀的導流板,水夾套靠近頂部位置設有冷卻水進口,靠近底部位置設有冷卻水出口。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水夾套內通冷卻水即可對研磨筒體起到降溫散熱作用;水夾套內設置螺旋狀的導流板,使得冷卻水沿著導流板螺旋環繞在筒體外,從上至下流動並帶走熱量,提高冷卻效率。
優選的,筒體外壁以及水夾套內壁上分別設有配合導流板的螺旋狀卡槽。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筒體以及水夾套上設置卡槽,在安裝導流板時只需將其側邊卡接在卡槽內,無需其他結構或零件來固定,方便快速。
優選的,分散盤內圈位於齊平處的上下設有豎直的固定部,固定部與分散軸通過螺釘連接固定。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分散盤通過固定部與分散軸可拆卸連接,不會破壞其餘部分的結構,從而使其在轉動過程中能平穩運動,從而使研磨介質具有可靠的運動趨勢、足夠的剪切強度,保障物料粉碎質量。
附圖說明
圖1為可循環研磨的立式砂磨機的整體圖;
圖2為筒體的內部示意圖;
圖3為棒銷的示意圖;
圖4為分散軸和分散盤示意圖;
圖5為分散單盤示意圖;
圖6為圖2中局部A的放大圖。
附圖標記:1、機架;2、筒體;201、固定孔;202、限位孔;3、分散軸;4、分散盤;401、分散單盤;402、連接部;403、固定部;5、棒銷;501、固定段;502、作用段;503、限位柱;6、水夾套;7、導流板;8、冷卻水進口;9、冷卻水出口;10、卡槽;11、進料口;12、進料管;13、送料泵;14、循環出料口;1401、上循環出料口;1402、下循環出料口;15、循環出料管;1501、上循環出料管;1502、下循環出料管;1503、循環出料總管;16、循環抽吸泵;17、出料閥;18、過濾篩;1801、上過濾篩;1802、下過濾篩;19、第一止流閥;20、第二止流閥;2001、第二上止流閥;2002、第二下止流閥;21、滾輪;22、鎖緊件;23、鎖緊夾。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立式砂磨機,包括機架1、筒體2,筒體2底部設有滾輪21,筒體2側面設有鎖緊件22,機架1上設有鎖緊夾23,鎖緊夾23具有包裹筒體2的內凹結構。
筒體2靠近頂部位置設有進料口11,進料口11連接有進料管12,進料管12靠近進料口11處設有第一止流閥19。筒體2底部設有出料閥17。
筒體2靠近底部位置設有循環出料口14。筒體2內設有傾斜設置的過濾篩18。過濾篩18靠近循環出料口14的一端低於另一端,過濾篩18包括上過濾篩1801和下過濾篩1802,上過濾篩1801的網孔直徑大於下過濾篩1802的網孔直徑。循環出料口14包括上循環出料口1401和下循環出料口1402,上循環出料口1401緊貼上過濾篩1801的上方位置設置,下循環出料口1402緊貼下過濾篩1802的上方位置設置。
循環出料口14連接有循環出料管15,循環出料管15包括通過三通件連接的上循環出料管1501、下循環出料管1502和循環出料總管1503,上循環出料管1501的直徑比下循環出料管1502的直徑大,上循環出料管1501連接上循環出料口1401,下循環出料管1502連接下循環出料口1402,循環出料總管1503連接有循環抽吸泵16,循環抽吸泵16連通送料泵13,送料泵13連通進料管12。循環出料管15靠近循環出料口14處設有第二止流閥20,第二止流閥20包括第二上止流閥2001和第二下止流閥2002,分別設置在上循環出料管1501和下循環出料管1502上。
如圖2、4~5所示,機架1上設有驅動裝置,筒體2內設有與驅動裝置固定的分散軸3,分散軸3上設有分散盤4,分散盤4呈螺旋上升結構固定在分散軸3上。分散盤4的截面為兩側齊平、中間向下凹陷的形狀,分散盤4內圈位於齊平處的上下方設有豎直的固定部403,固定部403與分散軸3通過螺釘可拆卸地連接固定。分散盤4包括若干拼接式的分散單盤401,分散單盤401的兩端分別設有豎直的連接部402,相鄰連接部402之間設有用於固定的緊固件。
如圖2~3所示,筒體2內側壁設有若干均勻分布的可拆卸式棒銷5。筒體2內側壁設有若干均勻分布的固定孔201,固定孔201周圍設有至少兩個限位孔202,棒銷5包括固定段501和作用段502,固定段501的直徑小於作用段502的直徑,作用段502位於固定段501處的端面上設有可轉動的限位柱503,固定段501與固定孔201螺紋連接,限位柱503連接限位孔202。
如圖2、6所示,筒體2外設有水夾套6,水夾套6內設有螺旋狀的導流板7,水夾套6靠近頂部位置設有冷卻水進口8,靠近底部位置設有冷卻水出口9。筒體2外壁以及水夾套6內壁上分別設有配合導流板7的螺旋狀卡槽10。
首先通過送料泵13將物料從進料口11送入筒體2內,關閉第一止流閥19和第二止流閥20。立式砂磨機工作時,驅動裝置帶動分散軸3旋轉,分散盤4隨即轉動,分散盤4內的研磨顆粒沿著分散盤4做螺旋運動,因此筒體2內大部分空間都會有研磨介質存在。研磨顆粒在運動時對物料產生強力剪切作用,從而起到攪拌、粉碎、混合的作用;研磨的同時,向水夾套6內通入冷卻水,為物料進行降溫,以免高溫使物料變質。研磨一段時間後,停止分散軸3,物料依次經過上過濾篩1801、下過濾篩1802的過濾,最後滿足粒度要求的物料從下過濾篩1802流下,並從出料閥17放出;打開第一止流閥19和第二止流閥20,開啟循環抽吸泵16,將上過濾篩1801上方及下過濾篩1802上方的物料抽吸到送料泵13內,再次送入筒體2內進行研磨,由此達到循環研磨、高質量研磨的目的。
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並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後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範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