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接縫堵漏試驗方法
2023-06-25 10:12:31 1
專利名稱:隧道接縫堵漏試驗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隧道類,具體涉及一種隧道接縫堵漏試驗方法,該方法可檢測用於隧 道接縫的堵漏材料的有效性。
背景技術:
隧道接縫產生滲漏的情況不可避免,而採用的堵漏新材料與新工藝是否可達到預 期效果,需通過試驗驗證。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根據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隧道接縫堵漏材料的試 驗方法,該方法通過模擬隧道接縫滲漏的受力狀況,從而採用相應的堵漏材料,可針對隧道 接縫滲漏的各種堵漏材料直接試驗判斷堵漏的實際功效,為今後的隧道接縫堵漏提供一個 試驗的平臺。本發明目的實現由以下技術方案完成
一種隧道接縫堵漏試驗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方法採用如下步驟採用兩塊混凝土試 模,即上、下試模,上、下試模分別澆築於上支座和下支座上,上、下支座之間通過四根螺杆 連接支承固定,位於上、下試模之間放置內、外鋼圈,外鋼圈的側壁上放置有注漿管,在上試 模中預留三根管道,即排氣管、進水管和出漿管,其中排氣管和進水管通至內鋼圈所環圍的 內部區域,所述出漿管通至內、外鋼圈之間的區域;測量上、下試模之間的接縫寬度;將配 置好的漿液通過所述注漿管注入到內、外鋼圈之間的區域中,直至出漿孔有漿液溢出,停止 注漿;待所注漿液性質穩定後,通過進水管施加水壓力至一定大小,觀察水壓力在規定時間 內能否保持穩定,從而對注漿材料的抗水壓性能做出初步結論。在內、外鋼圈與上試模之間預設一定厚度的環形橡膠圈,用以減小鋼圈與上試模 之間的局部集中應力。注漿之前,用快幹水泥臨時封堵接縫外側。本發明的優點是,通過上述試驗裝置,可直觀地對堵漏材料的堵漏功效做出判斷, 同時對於具備一定抗變形能力的堵漏材料,可通過上述試驗裝置,經試驗明確得出其抗變 形的量化指標值。
圖1為本發明立體結構示意圖2為本發明內、外鋼圈俯視相對位置關係結構示意頁; 圖3為本發明正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附圖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特徵及其它相關特徵作進一步詳細說明,以便於同行業技術人員的理解
如圖1-3所示,標號1- 13分別表示注漿管1、上支座2、排氣管3、進水管4、出漿管5、 上試模6、螺杆7、下試模8、下支座9、外鋼圈10、內鋼圈11、螺杆12、螺母13。本實施例涉及的隧道接縫堵漏試驗方法採用如下步驟
採用兩塊混凝土試模,即上試模6、下試模8,上支座2和下支座9均採用的是鐵板,上 試模6澆築於上支座2的底面上,下試模8澆築於下支座9的頂面上,上、下支座2、9之間 通過四根螺杆12、螺母13連接支承固定,位於上試模6、下試模8之間放置內鋼圈11、外鋼 圈10,外鋼圈10的側壁上放置有注漿管1,在上試模1中預留三根管道,即排氣管3、進水管 4和出漿管5,其中排氣管3和進水管4通至內鋼圈11所環圍的內部區域,出漿管5通至內 鋼圈11與外鋼圈10之間的區域內。在內鋼圈10、外鋼圈11與上試模6之間預設一定厚度的環形橡膠圈,用以減小鋼 圈與上試模之間的局部集中應力。擰動螺母臨時壓緊固定上、下試模,並用遊標卡尺測量上、下試模之間的接縫寬 度,沿圓周至少測得3個值;
按規定比例配製彈性環氧漿液,然後倒入注漿泵中。在內鋼圈10表面塗抹少許快幹水 泥,用以防止水樣彈性環氧漿液流入內鋼圈堵住進水管4、排氣管3的管孔。安放好上、下試 模,需要用快幹水泥臨時封堵接縫外側,此時注意避開注漿管1的管孔。連接好注漿管1,然後將注漿管1與注漿設備相連,開始注漿,將配置好的漿液通 過所述注漿管注入到內、外鋼圈之間的區域中,直至出漿孔有漿液溢出。將注漿軟管向上彎 曲並用鐵絲綁紮,以防漿液從注漿孔滲出;
待彈性環氧漿液基本固化後,除去外鋼圈10接縫處的快幹水泥,等待彈性環氧漿液材 料性質穩定約14天。再進行裝置的加壓,即通過進水管4施加水壓力至0.3MPa,觀察水壓力在2小時內 能否保持穩定;
加壓2小時後,記錄試驗現象,對彈性環氧漿液的注漿材料的抗水壓性能做出初步結論。輪流擰動四根螺杆頂部的螺母,使上試模6緩慢上升0. 5mm,用遊標卡尺測量接縫 寬度,確保新的接縫寬度達到新工況的要求,再觀察是否有滲漏水現象。
權利要求
1.一種隧道接縫堵漏試驗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方法採用如下步驟採用兩塊混凝土 試模,即上、下試模,上、下試模分別澆築於上支座和下支座上,上、下支座之間通過四根螺 杆連接支承固定,位於上、下試模之間放置內、外鋼圈,外鋼圈的側壁上放置有注漿管,在上 試模中預留三根管道,即排氣管、進水管和出漿管,其中排氣管和進水管通至內鋼圈所環圍 的內部區域,所述出漿管通至內、外鋼圈之間的區域;測量上、下試模之間的接縫寬度;將 配置好的漿液通過所述注漿管注入到內、外鋼圈之間的區域中,直至出漿孔有漿液溢出,停 止注漿;待所注漿液性質穩定後,通過進水管施加水壓力至一定大小,觀察水壓力在規定時 間內能否保持穩定,從而對注漿材料的抗水壓性能做出初步結論。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隧道接縫堵漏試驗方法,其特徵在於在大、小鋼圈與上 試模之間預設一定厚度的環形橡膠圈,用以減小鋼圈與上試模之間的局部集中應力。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隧道接縫堵漏試驗方法,其特徵在於注漿之前,用快幹 水泥臨時封堵接縫外側。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隧道類,具體涉及一種隧道接縫堵漏試驗方法,該方法採用如下步驟採用兩塊混凝土上、下試模分別澆築於上支座和下支座上,位於上、下試模之間放置內、外鋼圈,外鋼圈的側壁上放置有注漿管,在上試模中預留排氣管、進水管和出漿管;測量上、下試模之間的接縫寬度;將配置好的漿液通過所述注漿管注入到內、外鋼圈之間的區域中,直至出漿孔有漿液溢出,停止注漿;待所注漿液性質穩定後,通過進水管施加水壓力至一定大小,觀察水壓力在規定時間內能否保持穩定,從而對注漿材料的抗水壓性能做出初步結論。本發明的優點是,通過上述試驗裝置,可直觀地對堵漏材料的堵漏功效做出判斷,同時對於具備一定抗變形能力的堵漏材料,可通過上述試驗裝置,經試驗明確得出其抗變形的量化指標值。
文檔編號G01M3/02GK102095643SQ20101061701
公開日2011年6月15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31日 優先權日2010年12月31日
發明者張勇, 朱祖熹, 邵臻, 陸明, 雷震宇 申請人:上海市隧道工程軌道交通設計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