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電動風嘴的製作方法
2023-06-25 09:54:41 1
專利名稱:一種電動風嘴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充氣裝置技術領域,特別與一種電動風嘴有關。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對軟質氣墊進行充氣時,多為電動氣泵和風嘴各自獨立。一般的吹氣產品均需要一個電動氣泵和一個風嘴才能完成充氣和放氣的工作。每次充放氣都需要兩個部件配套使用,操作十分不便。針對這個問題,本發明人設計出一種將風嘴的進出氣功能與電動氣泵的充氣功能相結合,使該風嘴可以充氣,打開後又能快速放氣,實現二合一功能,本案由此產生。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電動風嘴,集電動氣泵和風嘴於一體的充氣裝置,安裝在軟質氣墊中可以快速充放氣,實現二合一功能。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電動風嘴,包括馬達盒體、馬達、風葉下蓋、風葉片、風葉上蓋、馬達盒上蓋、馬達盒外蓋;固定於氣墊表面的馬達盒外蓋與內嵌在氣墊內部的馬達盒體活動連接;馬達安裝於開有出風口的馬達盒體中,在出風口上配有出風口舌片;風葉下蓋和風葉上蓋罩合,形成內置風葉片的風葉盒,風葉盒和風葉片穿套在馬達輸出軸上,同時嵌固於馬達盒體內;在風葉盒上開設風葉進風口和與出風口對準的風葉出風口 ;馬達盒上蓋固定連接在風葉上蓋的上端,蓋面上具有與風葉進風口相對的進風口,和與馬達外蓋相配的固定扣。所述的馬達盒體分成安裝馬達的小筒徑下盒體和擱置風葉盒、馬達盒上蓋的大筒徑上盒體。所述的馬達盒體和馬達盒外蓋通過插銷銷接。所述的馬達盒上蓋的進風口為軸向向外延伸的空心柱體,在柱體內壁開設固定拉環的卡口,拉環固定在卡口上,露出進風口。所述的固定扣為從馬達盒上蓋軸向向外延伸,在末端彎折,形成倒鉤;在馬達盒外蓋上具有與倒鉤相應的扣孔。所述的馬達盒上蓋包括固定在氣墊外部的環形蓋面,環形蓋面的內環沿軸向向內延伸,形成內嵌氣墊中的蓋圈。所述的出風口開設在馬達盒體的側壁上。所述的馬達盒上蓋,在蓋面上開有電源線的進線孔,在風葉盒體的外側壁上具有固定電源線的線槽。採用上述方案後,本實用新型可以直接固定在氣墊上,當需要充氣時,只要外部啟動馬達工作,藉由風葉旋轉產生的氣壓,將外部空氣源源不斷引入,從進風口、風葉進風口、 風葉出風口,最終從出風口排出,實現氣墊內部充氣。停止充氣後,出風口舌片藉助氣墊內部壓力,自動回彈,貼合出風口,這樣防止氣墊內部氣體外洩。當需要放氣時,只需要將固定扣擺脫馬達盒上蓋的束縛,然後將馬達盒體向氣墊內部推動,打開馬達盒外蓋,這樣氣墊內部的氣體就通過開啟的縫隙中跑出,放氣迅速。[0018]本實用新型集電動氣泵和風嘴與一體,實現快速充放氣,結構簡單,操作方便。
圖1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裝配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充氣時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安裝在氣墊中充氣時狀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放氣時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安裝在氣墊中放氣時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裝配示意圖。電動風嘴,主要包括馬達盒體8、馬達7、風葉下蓋6、風葉片5、風葉上蓋4、拉帶3、 馬達盒上蓋2、馬達盒外蓋1。馬達盒體8是一體成型的圓筒狀盒體,分成上下兩個筒徑不同的部分,下盒體81 筒徑較小,上盒體82筒徑較大,連接處形成一個內臺階。在上盒體82的側壁上開設出風口 83,在出風口 83上配置一個出風口舌片9,出風口舌片9是一個藉助氣壓開啟出風口 83的軟質貼片。馬達盒外蓋1是與馬達盒體8尺寸相配的蓋體,上盒體82外壁同時具有設置有一個下彎耳84,在馬達盒外蓋1的邊沿設置上彎耳11,上下彎耳交叉疊合,通過插銷10銷接在一起,使得形成翻蓋結構。馬達盒外蓋1的主體包括環形蓋面12和蓋圈13,環形蓋面12是固定在被充氣墊的表面,蓋圈13是由環形蓋面12內環軸向向內延伸形成,上彎耳11就設置在蓋圈13的外壁上。馬達7安裝在馬達盒體8中,具體位於下盒體81中,是作為充氣的電動氣泵。風葉下蓋6和風葉上蓋4是一個盤狀的蓋體,扣合後內部形成一個裝風葉片5的空腔,所以風葉下蓋6和風葉上蓋4的具體尺寸和形狀可以依照風葉片5來設定。風葉上蓋4的頂部軸向突出一個柱體狀的風葉進風口 41,而在風葉下蓋6和風葉上蓋4扣合後拼成的完整盒體側壁開設風葉出風口 42,風葉出風口 42和上盒體82中開設的出風口 83相對。風葉片5電動氣泵中常用的風葉,放置到風葉下蓋6和風葉上蓋4形成的空腔,然後三者一起穿套連接在馬達7的輸出軸上。藉助下盒體81和上盒體82連接處形成一個內臺階,風葉下蓋6和風葉上蓋4擱置在上盒體82中,然後加以固定。馬達盒上蓋2是一個插接在風葉上蓋4上部的蓋體,在蓋面中央軸向形成外突的空心柱體,作為進風口 21。同時蓋面邊沿處具有一個直立的豎狀固定扣22,在末端往外彎折,形成倒鉤。而在馬達盒外蓋1環形蓋面12內沿處開設一個倒鉤對應的扣孔14。為了方便開啟操作方便,在馬達盒上蓋2的進風口 21內壁上開設兩個對稱的固定孔,拉帶3的兩頭固定在固定孔中,拉帶3略微伸出進風口 21,這樣方便拉取。另外,為了方便馬達的供電,在馬達盒上蓋2開鑿一個進線孔23,電源線穿過進線孔23。同時在風葉下蓋6和風葉上蓋4形成的風葉盒體外側壁上設置有軸向的線槽43,方便電源線固定。本實用新型工作時,首先將其安裝到被充氣墊的內部,環形蓋面12固定在氣墊的外表面,其他部分安裝固定在馬達盒體8內後,隨著馬達盒體8裝入氣墊內部。如圖2和圖3所示,在充氣時,電源線外接電源,馬達7工作,帶動風葉片5轉動, 內外形成壓差,空氣從進風口 21中源源不斷充入,然後經過風葉進風口 41進入風葉盒體內部,從側面的風葉出風口 42流出,最後通過出風口 83推開出風口舌片9充入氣墊內部。充氣完成後,出風口舌片9受到氣墊內部的壓力,自動回彈貼合至出風口 83,不會導致空氣倒流。在放氣時,結合圖4和圖5,撥開固定扣22,藉助其材料彈性,使得固定扣22脫離扣孔14的束縛,然後將整個馬達盒體8向氣墊內部推動,則馬達盒體8和馬達盒外蓋1處於開啟狀態,空氣就立刻從開縫中大量洩出,放氣迅速。放氣完成後,拉動拉帶3,把馬達盒體8扣合至馬達盒外蓋1,氣墊停止放氣。上述實施例僅用於解釋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發明構思,而非對本實用新型權利保護的限定,凡利用此構思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非實質性的改動,均應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1.電動風嘴,其特徵在於包括馬達盒體、馬達、風葉下蓋、風葉片、風葉上蓋、馬達盒上蓋、馬達盒外蓋;固定於氣墊表面的馬達盒外蓋與內嵌在氣墊內部的馬達盒體活動連接; 馬達安裝於開有出風口的馬達盒體中,在出風口上配有出風口舌片;風葉下蓋和風葉上蓋罩合,形成內置風葉片的風葉盒,風葉盒和風葉片穿套在馬達輸出軸上,同時嵌固於馬達盒體內;在風葉盒上開設風葉進風口和與出風口對準的風葉出風口 ;馬達盒上蓋固定連接在風葉上蓋的上端,蓋面上具有與風葉進風口相對的進風口,和與馬達外蓋相配的固定扣。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風嘴,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馬達盒體分成安裝馬達的小筒徑下盒體和擱置風葉盒、馬達盒上蓋的大筒徑上盒體。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風嘴,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馬達盒體和馬達盒外蓋通過插銷銷接。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風嘴,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馬達盒上蓋的進風口為軸向向外延伸的空心柱體,在柱體內壁開設固定拉環的卡口,拉環固定在卡口上,露出進風口。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風嘴,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固定扣為從馬達盒上蓋軸向向外延伸,在末端彎折,形成倒鉤;在馬達盒外蓋上具有與倒鉤相應的扣孔。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風嘴,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馬達盒上蓋包括固定在氣墊外部的環形蓋面,環形蓋面的內環沿軸向向內延伸,形成內嵌氣墊中的蓋圈。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風嘴,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出風口開設在馬達盒體的側壁上。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風嘴,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馬達盒上蓋,在蓋面上開有電源線的進線孔,在風葉盒體的外側壁上具有固定電源線的線槽。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主要公開了一種電動風嘴,包括馬達盒體、馬達、風葉下蓋、風葉片、風葉上蓋、馬達盒上蓋、馬達盒外蓋。固定於氣墊表面的馬達盒外蓋與內嵌在氣墊內部的馬達盒體活動連接。馬達安裝於開有出風口的馬達盒體中,在出風口上配有出風口舌片。風葉下蓋和風葉上蓋罩合,形成內置風葉片的風葉盒,風葉盒和風葉片穿套在馬達輸出軸上,同時嵌固於馬達盒體內。在風葉盒上開設風葉進風口和與出風口對準的風葉出風口。馬達盒上蓋固定連接在風葉上蓋的上端,蓋面上具有與風葉進風口相對的進風口,和與馬達外蓋相配的固定扣。本實用新型集電動氣泵和風嘴於一體的充氣裝置,安裝在軟質氣墊中可以快速充放氣,實現二合一功能。
文檔編號F04B39/00GK202117877SQ20112012921
公開日2012年1月18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30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30日
發明者蔡俊宏 申請人:浙江宏竹塑膠五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