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宗教文化:摩尼教的教義是什麼

2023-06-25 06:19:38

  每個宗教都有自己的教義。教義是指一種宗教所信奉和宣揚的神學道理思想。摩尼教之前也叫明教,源於古代波斯薩珊王朝,曾經也為如今的社會發展做過很大的貢獻。那麼摩尼教文化中,一起來了解這個曾在世界各地廣泛傳播的摩尼教吧。

  摩尼教,又作牟尼教,為公元3世紀中葉波斯人摩尼所創立,受基督教與伊朗祆教馬茲達教義所影響,是一種帶有諾斯底主義色彩的二元論宗教。主要教義為「二宗三際論」,崇尚光明。摩尼聲稱自己是神的先知,也是最後一位先知。摩尼教對粟特影響很大,在世界各地廣泛傳播。摩尼教在唐朝傳入了中國,明教一詞特指本土化的摩尼教。

  摩尼教的根本教義,為二宗三際。二宗指明暗,也即善惡。三際指初際、中際、後際,初際階段,明暗是分開的。中際階段,黑暗侵入光明,光明與黑暗鬥爭,兩者混合。後際階段,明暗重新分開。從教義來看,摩尼教具有強烈的末劫思想與拯救世人的思想,這些對於日後與中國民間宗教融合都是必不可少的。

  未有天地之時,只有善惡二宗。善宗即光明王國,最高神被稱為偉大之父(漢文摩尼經稱大慈父、明尊),他有感覺、推理、思維、想像和意志等五大榮耀(相、心、念、思、意等五種國土),仁愛、信仰、忠實、慈善和智慧等五種精神品質(憐憫、誠信、具足、忍辱、智慧等五施)。他與光明、威力、智慧是四位一體(清淨、光明、大力、智慧)。在他的四面住著十二個神,每面三個(十二常住寶光王)。惡宗被稱為黑暗之王(魔王),住在黑暗王國裡。

  初際之末,黑暗之王上窺光明王國,五大榮耀為之戰慄。偉大之父不欲五大榮耀出戰黑暗之王,遂召喚出生命之母(善母佛),生命之母又召喚出初人(先意佛),初人召喚出他的五個兒子(五明佛:清淨氣、妙風、明力、妙水、妙火)作為自己的甲冑,去驅逐黑暗。但是初人被打敗,五明子被五類魔所吞噬。當初人甦醒過來後,向偉大之父呼救七次,於是偉大之父第二次召喚,先喚出光明之友(樂明佛),光明之友喚出大般(造相佛);大般(即建築之神)喚出活靈(淨風佛)。活靈喚出他的五個兒子:光輝衛士(持世明使)、尊貴之王(十天大王)、阿大姆斯(降魔勝使)、榮耀之王(催光明使)和持地者(地藏明使)。他們一起來到黑暗王國,活靈呼喚初人,初人作了回答。這一呼一應產生了兩個神,一為呼神(說聽),一為應神(喚應),分別成為活靈及初人的第六子。「淨風、善母二光明使,入於暗坑無明境界」,救出先意。但是,「五類魔黏五明身,如蠅著蜜,如鳥被li,如魚吞鉤。」五明子無從得救。

  從此教義的中心就是如何救出被五類魔吞噬的五明子。這就必須建立宇宙。「淨風明使以五類魔及五明身二力和合,造成世界十天八地,如是世界即是明身醫療藥堂,亦是暗魔禁系牢獄。」這個世界由活靈五子管理。活靈又淨化那些被吞噬的光明,造成日月星辰。然後,生命之母、初人和活靈向偉大之父祈禱,偉大之父進行了第三次召喚,召喚出第三使(日光佛),第三使召喚出十二童女(Twelve Virgins,漢文摩尼經稱電光佛)。第三使「或現童男微妙相,癲發五種雌魔類」,十二童女則「或現童女端嚴身,狂亂五種雄魔類」,使五類魔身上吸收的光明分子射洩出來,掉地上變成各種動植物。植物比動物包含更多的光明分子。

  淨風造成世界作為囚禁暗魔的牢獄,「於是貪魔見斯事已,於其毒心重興惡計,即令路yi(敘利亞文Ashqalun)及業羅泱(Namrael)以像淨風及善母等,於中變化,造立人身,禁囚明性,放(=仿)大世界。如是毒惡貪慾肉身,雖復微小,一一皆放(=仿)天地世界。……喻若金師,摸(=模)白象形,寫指環內,於其象身,無有增減。人類世界,亦復如是。……其五明身,既被如是苦切禁縛,廢忘本性,如狂如醉。」

  貪魔造立的人身,就是人類始祖亞當和夏娃。亞當根本不意識到自己的靈魂是光明分子,原來屬於光明王國。當五個天使看到這種情況時,就要求生命之母、初人和活靈派神去解救亞當。他們遂派光明耶蘇(漢文摩尼經稱光明夷數或夷數佛)去啟示亞當。光明耶蘇向亞當顯現在天之父、亞當自己的本性及其被囚禁在肉體之中的痛苦,並讓亞當嘗了生命之樹(常榮樹),學得了神秘的靈知——諾斯(Gnosis)。人類只有掌握諾斯才能得救,這是諾斯替派共有的主要思想,摩尼教也不例外。

  光明耶蘇拯救亞當,實際上是以後歷代明使拯救人類的藍本。因此,光明耶蘇在摩尼教諸神中具有特殊地位,獻給他的詩篇特別多,《贊夷數文》歌頌他「自是明尊憐憫子,復是明性能救父,自是諸佛最上兄,復是智慧慈悲母」。亞當雖然獲得了諾斯,但是仍然受了夏娃的誘惑,生了第一個孩子塞特(Seth)。因為亞當比夏娃身上有更多的光明分子,塞特被魔鬼視為異類,幸得諸神保佑和亞當撫育,得以長大成人和行善終生。人類便是塞特的後裔。

  為了拯救一代又一代人類中義人的靈魂,「又復淨風造二明船(即日月),於生死海運渡善子,達於本界,令光明性究竟安樂。」義人的靈魂是通過光耀柱從月亮轉到太陽,再進入新樂園的。光耀柱既是神(漢文摩尼經借用佛教術語,稱盧舍那佛),又是靈魂到達日月宮殿,以至最後回歸涅pan常明世界所要經過的境界(漢文摩尼經稱盧舍那境界)。怨魔貪主見淨風造了二明船,「生嗔gou心,即造二雌雄等形,以放(仿)日月二大明船,惑亂明性,令升暗船,送入地獄,輪迴五趣,備受諸苦,卒難解脫。」偉大之父從魔王控制下解救明性的鬥爭仍未獲勝,需要另一位神幫助人類得到解脫。

  「若有明使,出興於世,教化眾生,令脫諸苦,……猶如國王破怨敵國,自於其中妝飾臺殿,安置寶座,平斷一切善惡人民,其惠(慧)明使,亦復如是。」慧明使又稱慧明佛,即大諾斯(Great Nous),他是光明耶蘇召喚出來的,是一切使者之父,一切教會之首。慧明使在人間的化身先是猶太教舊約聖經中記載的人類始祖亞當的一些後裔:塞特、挪亞(Noah)、亞伯拉罕(Abraham)、閃(Shem)、以挪士(Enosh)、以諾(Enoch);然後是真正宗教的創立者:佛陀、瑣羅亞斯德、彌賽亞耶蘇。慧明使最後的、最完美的化身就是摩尼。《摩尼教殘經》歌頌明使:「三界獨尊,普是眾生慈悲父母,亦是三界大引導師,亦是含靈大醫療主,……亦是上天包羅一切,亦是實地能生實果,……亦是死中與常命者,亦是眾生明性中性,亦是三界諸牢固獄解脫明門。」這既是對慧明使的,也是對摩尼的頌詞。

  當摩尼教獲得大部分人類的信奉之後,光明分子的解脫幾近完成。這時光明耶蘇會第二次降臨,稱為智慧世界之神(漢文摩尼經譯稱具智法王),他將建立法庭,自任審判者(漢文摩尼經稱平等王),把正義者和邪惡者分開。之後,支撐世界的光耀柱和活靈諸子將離開,天地隨之崩潰,爆發出一場大火,這場大火將持續1468年。生命之思(Thought of life,即漢文摩尼經中的「喚應警覺聲」)將以最後的相貌(the LastStatue,即漢文摩尼經中的「本相貌」)出現,收集一切遺留的光明分子,上升到新樂園。黑暗魔王及其他惡魔將被囚禁,新樂園將重新併入光明王國,這就是後際。

  光明與黑暗對立的二元論、過去——現在——未來的三際論、最後的大戰等教義,淵源可能是瑣羅亞斯德教。摩尼教最高神偉大之父,已經高度抽象,不像猶太教的上帝幹涉人間事務。舊約中創造世界的耶和華的角色在摩尼教中降低為由淨風來扮演,淨風在摩尼教科普特文史料中就被稱為造物主。基督教中的耶蘇形象在摩尼教中變得多元化了,主要表現為大神光明耶蘇和光明使者彌賽亞耶蘇,摩尼以耶蘇的使徒自居。這些地方都可以看出猶太教——基督教的重大影響。

  你可能會喜歡:


  淺述婆羅門教與佛教的不同點
  淺述瑣羅亞斯德教的基本教義
  解讀婆羅門教與印度教的關係
  瑣羅亞斯德教又稱為什麼教?

同类文章
中國佛教四大名剎:信徒們的聖地

中國佛教四大名剎:信徒們的聖地

  世界上宗教文化五彩繽紛,並不是哪一個宗教獲得了大家的全部信仰,總是有文化衝擊才有進步和融合的,而佛教雖然不是我國的本土宗教,但是在古代的時候傳入我國,歷經千年時間也是有非常多的信眾的,你知道佛教四大名剎是哪些嗎?本期佛教文化為你解析。  佛教寺院是指安置佛像、經卷,且供僧眾居住以便修行、弘法的場
得道升仙之地:道教四大名山

得道升仙之地:道教四大名山

  在世界上有非常多的宗教,大家都知道佛教是興起印度,基督教是在歐洲,伊斯蘭教在中東,而我國也是有我們的本土宗教的,那就是道教,作為我國的本土宗教自然是有非常多的文化底蘊,也有非常廣泛的信眾,你知道道教的四大名山是哪些嗎?本期道教文化為你解析。  道教是中國本土宗教,以「道」為最高信仰。道教在中國古
佛家聖地:中國五大佛教名山

佛家聖地:中國五大佛教名山

  在世界上有非常多的宗教派別,所信仰的教義也是不同的,而在我國的佛教是非常壯盛的,傳入我國也是歷史久遠了,得到了民間的廣泛信仰,我國也有佛教的五大名山,你知道五大名山分別是哪些嗎?本期佛教文化為你解析。  中國佛教五大名山為:山西五臺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浙江雪竇山。  中國佛教
基督教文化:耶穌誕生日是哪一天?

基督教文化:耶穌誕生日是哪一天?

  大家都知道耶穌,他是聖經裡的神話人物,傳說是神的兒子。在人間宣傳天國的福音,後來被釘死在十字架上,死後三天復活。顯現在世人面前,四十天後回歸天國,坐在於神的身邊,那麼對於基督教文化耶穌誕生日是哪一天?你知道嗎?  關於耶穌出生的年份,聖經指出,耶穌的表兄施浸者約翰是在羅馬皇帝提比留·凱撒在位第1
摩尼教的特點是什麼

摩尼教的特點是什麼

  提起摩尼教可能有些人不太清楚,可要是說起明教卻是非常了解的,金庸小說筆下的明教就是摩尼教,中原地區的摩尼教便被稱為中原明教。那麼你知道摩尼教的特點是什麼嗎?接下來跟小編去摩尼教文化了解一下吧。  摩尼教(Manichaeism)是三世紀在巴比倫興起的世界性宗教。由於希臘文《科隆摩尼古卷》(Col
婆羅門教的特點,你知多少

婆羅門教的特點,你知多少

  婆羅門教是兩千多年前的一個吠陀教為經典起源起來的。婆羅門教由於佛教以及其它宗教的發展開始導致變差,不同的宗教都有著自己的一些理念與特點。本期小編就帶你去婆羅門教文化了解婆羅門教的特點。  靈魂不滅論:婆羅門教認為,人以及一切有生命者皆有靈魂。一般來說,這是宗教觀念的基礎之一,因為宗教的超越是以超
婆羅門教是怎樣形成的?

婆羅門教是怎樣形成的?

  婆羅門教是印度的一種古老宗教,婆羅門教也有著古老的歷史,起源於公元兩千年前的吠陀教,如今的印度教就是婆羅門教開展出來的,印度教也被稱為「新婆羅門教」。那麼你知道婆羅門教是怎樣形成的嗎?本期小編就帶你去婆羅門教文化了解。  公元前10世紀中葉,雅利安人又從印度河上遊向東推進至朱木那河、恆河流域,史
東巴教法器分別有哪些

東巴教法器分別有哪些

  東巴教起源於最初的巫教,具有最初巫教和宗教的特點。東巴教在中國被納西族所信仰,東巴教認為自己可以與神打交道,能夠與鬼交談,如今的納西族也是在信奉東巴教。本期小編就帶你去東巴教文化了解東巴教法器。  東巴教在祭祀活動中使用的東巴法器約有三十種,如祭壇用具、法儀、神龕、卡卦、五佛冠、法帽、法杖、展啷
簡述薩滿教舞蹈及其特徵

簡述薩滿教舞蹈及其特徵

  舞蹈是一個讓人看起來覺得賞心悅目的東西,無論你有多麼不開心的情緒,看到優美的舞蹈你總能平靜下來自己的心。有些宗教也有著自己的獨特舞蹈,都代表著自己宗教的特色。本期小編就帶你去薩滿教文化了解薩滿教舞蹈及其特徵。  薩滿教舞蹈,在阿爾泰諸民族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舞蹈是薩滿教祭禮中的主要內容,通過舞蹈的
簡述薩滿教教義與理念

簡述薩滿教教義與理念

  薩滿教是一個分布於亞洲北方的宗教,流傳在中國東北以及邊疆地區。薩滿教被認為可以有強大的意念,可操控許多讓人們感到驚訝的能力,也被稱為巫師,翻譯過來就是薩滿。本期小編帶你去薩滿教文化了解薩滿教教義與理念。  薩滿教是在原始信仰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民間信仰活動。流傳於中國東北到西北邊疆地區操阿爾泰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