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天柱紅茶的加工工藝的製作方法
2023-06-25 01:44:16 1
一種天柱紅茶的加工工藝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天柱紅茶的加工工藝,其包括原料選擇、萎凋、揉捻、發酵、做形、提毫、乾燥等步驟。本發明製得的天柱紅茶外形扁平挺直似劍,色澤烏潤光亮,金毫顯露,衝泡後香氣清新芬芳,馥鬱持久,湯色紅豔透亮,滋味醇厚爽口,回味綿甜,葉底紅亮,完全滿足人們對茶葉色香味的追求,市場前景廣闊。
【專利說明】 —種天柱紅茶的加工工藝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天柱紅茶的加工工藝,屬於茶葉加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中國是茶葉的故鄉,茶葉品種繁多,紅茶是人們喜愛的茶葉之一,在眾多紅茶的名品中,天柱紅茶是其中的一個珍品,產於中國安徽省安慶市潛山縣天柱山風景區一帶,以外形見長,以做工精細、品質優異而著稱。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更加注重天柱紅茶的香氣、滋味和色澤。因此,本公司在保留了傳統天柱紅茶的特點的基礎上通過獨特工藝,使茶葉色澤烏潤光亮,金毫顯露,茶香清新芬芳,馥鬱持久,滋味醇厚爽口,以滿足人們對茶葉色香味的追求。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色、香、味極佳的的天柱紅茶的加工工藝。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5]一種天柱紅茶的加工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0006]( I)原料選擇
[0007]鮮葉採摘標準為I芽I葉初展、I芽I葉開展,要求芽頭肥壯、勻齊、多毫,經風選去除雜質和葉片,提高原料的勻度和淨度;
[0008](2)萎凋
[0009]將風選後的鮮葉置放在萎凋槽內萎凋,先吹冷風1-2小時,再吹熱風3-4小時,槽體溫度控制在32-36°C,翻鮮葉頻率為每小時I次,雨水葉半小時每次,翻動時停止鼓風,翻動要徹底,萎凋適度,經過萎凋,可使水份蒸發,茶葉含水量為50-60%,葉片柔軟,手捏成團,鬆手時葉子不易彈散,嫩莖折而不斷,無枯芽、焦邊、紅葉等現象;
[0010](3)揉捻
[0011]投葉加蓋後,在空壓的條件下揉捻10-15min,加輕壓揉5_10min,空壓揉捻10-15min,加重壓揉捻2_3min,空壓揉捻10_15min,加輕壓揉捻5_10min,空壓揉捻10-15min,加重壓揉l_2min,空壓揉捻25_30min,揉捻時間共計100_120min ;
[0012](4)發酵
[0013]將揉捻葉均勻、鬆散堆放於簸箕內,厚度15-20cm,後覆蓋溼毛巾,在發酵架上發酵2_3h,溫度控制在25-30°C,溼度控制在90%以上,發酵期間翻拌2_3次,待葉色黃紅、有愉悅的香味出現即可停止發酵;
[0014](5)做形
[0015]做形是天柱紅茶成形的關鍵工序,鍋溫為80-90°C,時間為15-20分鐘,前期以理條為主,中後期結合翻,抖、理、捺、搭等手法,整形至茶條形成直、扁、平、有光潤似劍狀,待炒至六成幹,茶條基本固定即可提毫;
[0016](6)提毫[0017]在做形後期,鍋溫穩定在50-60°C,將茶條理順置於手中,雙手輕輕均勻用力搓揉,而使白毫顯露,全程時間10-15分種,待炒至八成幹時,起鍋攤涼半小時待乾燥;
[0018](7)乾燥
[0019]將芳香浸出液均勻地噴灑在提毫後的茶葉上,然後採用波長在2μπι以上的遠紅外線對茶葉進行10-15min福射,同時向茶葉吹熱風5_6小時,溫度控制在50_60°C,乾燥後茶葉含水量為3-6% ;
[0020]所述芳香浸出液的製備方法如下:以100份成形茶葉為重量計,稱取以下重量份的芳香植物:以100份成形茶葉為重量計,稱取以下重量份的芳香植物:茉莉花2-3、甜菊葉
1.5-2.5、薄荷1-2、百裡香0.5-1.5、青檸葉1_2、薰衣草2_3、丁香2_3,混合均勻,加5_10倍量水微沸煎煮l_2h,過濾,濾渣再加4-8倍量的水微沸煎煮0.5-lh,過濾,合併濾液,乾燥得提取物,加提取物1-2倍量水溶解即得。
[0021]本發明乾燥工藝中向茶葉噴灑芳香浸出液,再採用遠紅外線和熱風雙重效果的乾燥,烘乾效率高,使得芳香浸出液完全滲透到紅茶的內部,形成次生芳香物質,不僅能改善紅茶的色澤和滋味,還能有效地提高茶葉香氣。
[0022]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0023]本發明製得的天柱紅茶外形扁平挺直似劍,色澤烏潤光亮,金毫顯露,衝泡後香氣清新芬芳,馥鬱持久,湯色紅豔透亮,滋味醇厚爽口,回味綿甜,葉底紅亮,完全滿足人們對茶葉色香味的追求,市場前景廣闊。
【具體實施方式】
[0024]一種天柱紅茶的加工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0025]( I)原料選擇
[0026]鮮葉採摘標準為I芽I葉初展、I芽I葉開展,要求芽頭肥壯、勻齊、多毫,經風選去除雜質和葉片,提高原料的勻度和淨度;
[0027](2)萎凋
[0028]將風選後的鮮葉置放在萎凋槽內萎凋,先吹冷風2小時,再吹熱風3小時,槽體溫度控制在34°C,翻鮮葉頻率為每小時I次,雨水葉半小時每次,翻動時停止鼓風,翻動要徹底,萎凋適度,經過萎凋,可使水份蒸發,茶葉含水量為60%,葉片柔軟,手捏成團,鬆手時葉子不易彈散,嫩莖折而不斷,無枯芽、焦邊、紅葉等現象;
[0029](3)揉捻
[0030]投葉加蓋後,在空壓的條件下揉捻lOmin,加輕壓揉8min,空壓揉捻15min,加重壓揉搶2min,空壓揉搶15min,加輕壓揉搶IOmin,空壓揉搶IOmin,加重壓揉2min,空壓揉搶25min,揉搶時間共計IOOmin ;
[0031](4)發酵
[0032]將揉捻葉均勻、鬆散堆放於簸箕內,厚度15cm,後覆蓋溼毛巾,在發酵架上發酵
2.5h,溫度控制在28°C,溼度控制在90%以上,發酵期間翻拌2-3次,待葉色黃紅、有愉悅的香味出現即可停止發酵;
[0033](5)做形
[0034]做形是天柱紅茶成形的關鍵工序,鍋溫為80°C,時間為20分鐘,前期以理條為主,中後期結合翻,抖、理、捺、搭等手法,整形至茶條形成直、扁、平、有光潤似劍狀,待炒至六成幹,茶條基本固定即可提毫;
[0035](6)提毫
[0036]在做形後期,鍋溫穩定在55°C,將茶條理順置於手中,雙手輕輕均勻用力搓揉,而使白毫顯露,全程時間10分種,待炒至八成幹時,起鍋攤涼半小時待乾燥;
[0037](7)乾燥
[0038]將芳香浸出液均勻地噴灑在提毫後的茶葉上,然後採用波長在2μπι以上的遠紅外線對茶葉進行IOmin輻射,同時向茶葉吹熱風6小時,溫度控制在50°C,乾燥後茶葉含水量為5% ;
[0039]上述芳香浸出液的製備方法如下:以100份成形茶葉為重量計,稱取以下重量份的芳香植物:茉莉花2、甜菊葉2、薄荷1.5、百裡香1、青檸葉1、薰衣草2、丁香3,混合均勻,加7倍量水微沸煎煮lh,過濾,濾渣再加5倍量的水微沸煎煮0.5h,過濾,合併濾液,乾燥得提取物,加提取物1-2倍量水溶解即得。
[0040]與傳統加工工藝相比較,本發明加工出來的天柱紅茶的感官品質如下表所示。
[0041]
【權利要求】
1.一種天柱紅茶的加工工藝,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 (1)原料選擇 鮮葉採摘標準為I芽I葉初展、I芽I葉開展,要求芽頭肥壯、勻齊、多毫,經風選去除雜質和葉片,提高原料的勻度和淨度; (2)萎凋 將風選後的鮮葉置放在萎凋槽內萎凋,先吹冷風1-2小時,再吹熱風3-4小時,槽體溫度控制在32-36°C,翻鮮葉頻率為每小時I次,雨水葉半小時每次,翻動時停止鼓風,翻動要徹底,萎凋適度,經過萎凋,可使水份蒸發,茶葉含水量為50-60%,葉片柔軟,手捏成團,鬆手時葉子不易彈散,嫩莖折而不斷,無枯芽、焦邊、紅葉等現象; (3)揉捻 投葉加蓋後,在空壓的條件下揉捻10-15min,加輕壓揉5_10min,空壓揉捻10_15min,加重壓揉捻2-3min,空壓揉捻10_15min,加輕壓揉捻5_10min,空壓揉捻10_15min,加重壓揉l_2min,空壓揉捻25-30min,揉捻時間共計100_120min ; (4)發酵 將揉捻葉均勻、鬆散堆放於簸箕內,厚度15-20cm,後覆蓋溼毛巾,在發酵架上發酵2_3h,溫度控制在25-30°C,溼度控制在90%以上,發酵期間翻拌2_3次,待葉色黃紅、有愉悅的香味出現即可停止發酵; (5 )做形 做形是天柱紅茶成形的關鍵工序,鍋溫為80-90°C,時間為15-20分鐘,前期以理條為主,中後期結合翻,抖、理、捺、搭等手法,整形至茶條形成直、扁、平、有光潤似劍狀,待炒至六成幹,茶條基本固定即可提毫; (6)提毫 在做形後期,鍋溫穩定在50-60°C,將茶條理順置於手中,雙手輕輕均勻用力搓揉,而使白毫顯露,全程時間10-15分種,待炒至八成幹時,起鍋攤涼半小時待乾燥; (7)乾燥 將芳香浸出液均勻地噴灑在提毫後的茶葉上,然後採用波長在2μπι以上的遠紅外線對茶葉進行10-15min輻射,同時向茶葉吹熱風5_6小時,溫度控制在50_60°C,乾燥後茶葉含水量為3-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天柱紅茶的加工工藝,其特徵在於,所述芳香浸出液的製備方法如下:以100份成形茶葉為重量計,稱取以下重量份的芳香植物:茉莉花2-3、甜菊葉1.5-2.5、薄荷1-2、百裡香0.5-1.5、青朽1葉1-2、薫衣草2_3、丁香2-3,混合均勻,力口5-10倍量水微沸煎煮l_2h,過濾,濾渣再加4-8倍量的水微沸煎煮0.5_lh,過濾,合併濾液,乾燥得提取物,加提取物1-2倍量水溶解即得。
【文檔編號】A23F3/14GK103918816SQ201410101428
【公開日】2014年7月16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18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18日
【發明者】鄭孝和 申請人:安徽天方茶業(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