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鹼行業水洗塔耐腐蝕測溫元件的製作方法
2023-06-27 10:08:06 1
專利名稱:氯鹼行業水洗塔耐腐蝕測溫元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溫度測量元件,尤其涉及一種在鹽酸腐蝕性環境下溫度測量使用的氯鹼行業水洗塔耐腐蝕測溫元件。
背景技術:
氯鹼行業合成工序中會使用到水洗塔,塔內溫度5 — 15°C,壓力0. 03—0. 09MPA, 它是利用氯化氫在水中溶解性大的性質,以水為溶劑,吸收氯化氫,已達到淨化的目的,是一種物理吸收。氯化氫在空氣中易吸水而形成鹽酸,鹽酸有極強的腐蝕性,破壞運行設備, 該環境要求測溫設備安全可靠不受腐蝕,能真實反映水洗塔內的溫度變化情況。在水洗塔塔壁上會裝設有用於測量水洗塔內部溫度的耐酸測溫元件,其是水洗塔非常重要的測溫元件,常規的測溫元件,採用不鏽鋼保護套管,極易被鹽酸腐蝕,導致熱電阻短路、開路、無法真實反映水洗塔內準確溫度變化,對安全生產造成極大的影響。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出一種應用於水洗塔,耐酸效果好,可保障熱電阻安全, 從而保障測溫結果準確的氯鹼行業水洗塔耐腐蝕測溫元件。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氯鹼行業水洗塔耐腐蝕測溫元件,是由相互套接的防腐外套和防腐內套,以及裝設在內部的熱電阻組成。防腐外套為玻璃管,其為一端開口的腔體,在其開口端塞有密封塞。防腐內套為不鏽鋼管,其內端穿過密封塞,伸入防腐外套內,外端位於防腐外套外,並包套有接線盒。在防腐內套內設置有熱電阻。由於實施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耐酸性強,導熱性好,可準確測出水洗塔內溫度,為檢測設備工作環境提供可靠數據保障,提高生產的安全係數。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由以下的附圖和實施例給出圖1是氯鹼行業水洗塔耐腐蝕測溫元件結構示意圖。圖例1、導溫層,2、防腐外套,3、密封塞,4、防腐內套,5、熱電阻,6、接線盒。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不受下述實施例的限制,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與實際情況來確定具體的實施方式。實施例如圖1所示,氯鹼行業水洗塔耐腐蝕測溫元件是由相互套接的防腐外套2 和防腐內套4,以及裝設在內部的熱電阻5組成。防腐外套2為玻璃管,其為一端開口的腔體,在其開口端塞有密封塞3。防腐內套4為不鏽鋼管,其內端穿過密封塞3,伸入防腐外套 2內,外端位於防腐外套2外,並包套有接線盒6。在防腐內套4內設置有熱電阻5,在熱電阻5外端位於接線盒6內,該端設有兩個連線點,其中一連線點連接一根引線,另一連線點連接兩根引線,三根引線與測量電橋、顯示儀表電路連接。在防腐外套2和防腐內套4間填充有導溫層1,導溫層1填料為石英砂。所述導溫層1包裹在防腐內套4的內端處。[0013]使用時,通過法蘭將本實用新型固定在水洗塔塔壁上。防腐外套2採用玻璃管,其具有較高的化學穩定性,對酸鹼鹽有較強的抵抗能力。防腐內套4採用不鏽鋼管,保護其內的熱電阻5不受高壓、高溫,腐蝕性液體、氣體的影響而損壞。通過導溫層1將水洗塔內溫度實時傳遞到不鏽鋼質的防腐內套4,從而傳遞給熱電阻5,通過熱電阻5在不同溫度下的阻值變化,改變電路中的電流,通過測量電橋轉換成電壓(毫伏信號)送入顯示儀表,以記錄和顯示被測溫度。以上技術特徵構成了本實用新型的最佳實施例,其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和最佳實施效果,可根據實際需要增減非必要技術特徵,來滿足不同情況的需要。
權利要求1.一種氯鹼行業水洗塔耐腐蝕測溫元件,是由相互套接的防腐外套和防腐內套,以及裝設在內部的熱電阻組成,其特徵在於防腐外套為玻璃管,其為一端開口的腔體,在其開口端塞有密封塞,防腐內套為不鏽鋼管,其內端穿過密封塞,伸入防腐外套內,外端位於防腐外套外,並包套有接線盒,在防腐內套內設置有熱電阻。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氯鹼行業水洗塔耐腐蝕測溫元件,其特徵在於熱電阻外端位於接線盒內,該端設有兩個連線點,其中一連線點連接一根引線,另一連線點連接兩根引線,三根引線與測量電橋、顯示儀表電路連接。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氯鹼行業水洗塔耐腐蝕測溫元件,其特徵在於在防腐外套和防腐內套間填充有導溫層,導溫層填料為石英砂。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氯鹼行業水洗塔耐腐蝕測溫元件,其特徵在於所述導溫層包裹在防腐內套的內端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溫度測量元件,尤其涉及一種在鹽酸腐蝕性環境下溫度測量使用的氯鹼行業水洗塔耐腐蝕測溫元件,其由相互套接的防腐外套和防腐內套,以及裝設在內部的熱電阻組成。防腐外套為玻璃管,其為一端開口的腔體,在其開口端塞有密封塞。防腐內套為不鏽鋼管,其內端穿過密封塞,伸入防腐外套內,外端位於防腐外套外,並包套有接線盒。在防腐內套內設置有熱電阻。由於實施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耐酸性強,導熱性好,可準確測出水洗塔內溫度,為檢測設備工作環境提供可靠數據保障,提高生產的安全係數。
文檔編號G01K1/10GK202018343SQ20112007324
公開日2011年10月26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19日 優先權日2011年3月19日
發明者李鳳, 王偉 申請人:新疆中泰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