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背光源及顯示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27 09:15:51 2
專利名稱:一種背光源及顯示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液晶顯示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背光源及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直下式背光源工藝較為簡單,如圖1所示,LED (Light Emitting Diode,發光二極體)陣列11置於背板12上,從LED發出的光經過底面和側面反射,再通過光學模組13 均勻射出。直下式背光源的厚度由背板和光學膜的距離決定,該厚度越大,即由光源發出的光線到達光學膜的光程越長,背光源的光均勻性就越好。在背光源較薄的情況下,色彩和亮度均勻性就成了直下式背光源的技術關鍵。現有大尺寸直下式LED背光源,由於光學膜本身剛度較差,在光學膜中部容易塌陷造成很大的擾度,從而導致畫質不均。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背光源及顯示裝置,可以降低光學膜造成的擾度, 提高顯示屏畫面的畫質,並且利於背光源的薄型化。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背光源,包括背板、光學膜、位於所述背板和光學膜之間的光源支撐架和安裝在所述光源支撐架上的光源;所述光源發出的光經所述背板反射後射向所述光學膜。較佳的,所述光源支撐架由透明材質構成。較佳的,所述光源支撐架的底部由至少三個兩兩連接的第一支撐臂構成,每兩個第一支撐臂的交點處各連接一個第二支撐臂的一端,所有所述第二支撐臂的另一端連接在一起,其中所述第一支撐臂呈凸起形狀,所有所述第一支撐臂共同支撐光源固定面,所述光源設置在光源固定面上。較佳的,第一支撐臂為拱形。較佳的,所述光源支撐架呈錐體形狀,底面的中部向光學膜方向凸出,形成凸臺形狀的光源固定面。較佳的,所述光源支撐架呈方體結構,所述方體結構中具有光源固定面。較佳的,所述光源倒置安裝於所述光源固定面上。較佳的,所述光源的光軸方向與垂直方向成0度至45度的角。較佳的,所述光源支撐架的底部固設在所述背板上,所述光源支撐架的頂部支撐所述光學膜。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顯示裝置,包括顯示面板,還包括上述背光源,所述背光源位於所述顯示面板的下方。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背光源及顯示裝置,通過使用光源支撐架支撐在光學膜和背板之間,有效的防止了光學膜塌陷造成的擾度。同時,將光源倒置在光源支撐架中,使得大部分光線經由背板底反射後到達光學膜,增長了光線的射程,有利於背光源的薄型化。
圖1為現有技術中背光源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背光源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光源支撐架的側視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光源支撐架的底部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中背光源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背光源,其具體包括背板、光學膜、位於背板和光學膜之間的光源支撐架和安裝在光源支撐架上的光源;該光源發出的光經所述背板反射後射向所述光學膜。較佳的,該光源支撐架的底部固定於背板上,該光源支撐架的頂部支撐所述光學膜。較佳的,該光源支撐架由透明材質構成,以便透過光源的發光面發出的光線,使其照射到光學膜。較佳的,該光源支撐架的底部由至少三個兩兩連接的第一支撐臂構成,每兩個第一支撐臂的交點處各連接一個第二支撐臂的一端,所有所述第二支撐臂的另一端連接在一起,其中所述第一支撐臂呈凸起形狀,所有所述第一支撐臂共同支撐光源固定面,光源設置在光源固定面上。例如,光源支撐架的底部由三個兩兩連接的第一支撐臂構成,每兩個第一支撐臂的交點處各連接一個第二支撐臂的一端,三個第二支撐臂的另一端連接在一起,其中所述第一支撐臂凸起形狀,三個所述第一支撐臂共同支撐光源固定面。較佳的,該第一支撐臂為拱形。而且該第一支撐臂的數目可以為4條、5條等任意條數。這樣,該光源支撐架底部固定於背板上,頂部支撐著光學膜,便於穩定光學膜。而且光源支撐架的底部呈三角形,結構比較穩定,不易變形。較佳的,該光源支撐架還可以為由多片透明片構成的任意形狀,例如錐體、柱體、 球體或者不規則結構等,只需確保該光源支撐架可以在背板和光學膜之間支撐光學膜,且便於放置光源。例如,該光源支撐架由四片三角狀透明片呈錐體形狀構成,底部三角狀透明片的中部向光學膜方向凸出,形成凸臺形狀的光源固定面。向上凸出的程度可以調節光源發出的光線到光學膜的距離。而且,其餘各三角狀透明片也可以呈向內凹陷的形狀。此外, 該光源支撐架還可以呈方體結構,該方體結構中具有光源固定面,用於固定光源。此外,上述光源支撐架不僅可以通過各個支撐臂或者透明片組裝而成,還可以通過注塑一體成型。較佳的,光源倒置安裝於上述光源固定面上。該光源可以使用透明膠體倒置固定在上述光源固定面上,並且,光源的光軸方向與垂直方向成0度至45度的夾角,以便延長光源發光面發出的光線到光學膜的距離。當然該夾角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調整。[0034]此外,該光源的弓I線通過光源支撐架的底部與背板內的驅動電路相連。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源進行詳細描述。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背光源,其具體包括背板1、該背板1上方的光學膜2、位於背板1和光學膜2之間的光源支撐架3和光源4 ;其中,該光源支撐架3的底部由三個兩兩連接的第一支撐臂31構成,每兩個第一支撐臂31的交點處各連接一個第二支撐臂32的一端,三個第二支撐臂32的另一端連接在一起,其中第一支撐臂31為拱形,三個第一支撐臂31共同支撐光源固定面33。其中,上述三個支撐臂兩兩之間成120度的夾角。光源4可以垂直倒置在該支撐光源固定面33上,其發出的光線經由背板1反射到光學膜2,這樣光線到達光學膜的光線路程近似為Ll和L2之和,而現有技術光線到達光學膜的光線路程近似為L3,很明顯L1+L2 > L3,那麼使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源與現有技術中背光源光程相同時,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源中光學膜與背板底的距離更小。此外,光源4的引線5(虛線部分)通過光源支撐架3的底部與背板1內的驅動電路相連,較佳的,該兩根引線5可以沿著第一支撐臂與背板1內的驅動電路相連。其中,圖3為該光源支撐架3的側視圖,圖4為該光源支撐架3的仰視圖,結合圖3 和圖4可以得出,光源倒置在該支撐光源固定面33上,且兩根引線5分別沿著兩個第一支撐臂與背板1內的驅動電路相連。上述光源支撐架3還可以由四片三角狀透明片呈錐體形狀構成,其底部三角狀透明片的中部向光學膜方向凸出,形成凸臺形狀的光源固定面。這樣可以在該光源固定面上放置光源4。如圖5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提供的背光源,其具體包括背板1、該背板1上方的光學膜2、位於背板1和光學膜2之間的光源支撐架6和光源4 ;其中,光源支撐架6呈方體結構,該方體結構中具有光源固定面61。該光源支撐架 6位於光學膜和背板之間,支撐著光學膜,防止其產生塌陷。而且,可以通過調節光源固定面 61與背板之間的距離可控制光源發出的光線到光學膜的光程。此外,光源4的引線5(虛線部分)通過光源支撐架6的底部與背板1內的驅動電路相連。實際使用時,上述光源支撐架可以為任意型狀,但應確保支撐光學膜以及方便倒置光源。並且,光源倒置的方向與垂直方向成0度至45度的角,以便延長光源發出的光線到光學膜的距離。此外,光源支撐架與光學膜接觸的部分可以設計一定的弧度,使得兩者平滑接觸,避免對光學膜造成擦劃等損害。基於同一構想,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顯示裝置,該顯示裝置包括顯示面板, 還包括上述背光源,所述背光源位於所述顯示面板的下方。其中,所述背光源包括背板、光學膜、位於所述背板和光學膜之間的光源支撐架和安裝在所述光源支撐架上的光源;所述光源發出的光經所述背板反射後射向所述光學膜。通過上述描述,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背光源及顯示裝置,通過使用光源支撐架支撐在光學膜和背板之間,有效的防止了光學膜塌陷造成的擾度。同時,將光源倒置在光源支撐架中,使得大部分光線經由背板底反射後到達光學膜,增長了光線的射程,有利於背光源的薄型化。 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型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範圍。這樣,倘若本實用新型的這些修改和變型屬於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的範圍之內,則本實用新型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在內。
權利要求1.一種背光源,其特徵在於,包括背板、光學膜、位於所述背板和光學膜之間的光源支撐架和安裝在所述光源支撐架上的光源;所述光源發出的光經所述背板反射後射向所述光學膜。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徵在於,所述光源支撐架由透明材質構成。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徵在於,所述光源支撐架的底部由至少三個兩兩連接的第一支撐臂構成,每兩個第一支撐臂的交點處各連接一個第二支撐臂的一端,所有所述第二支撐臂的另一端連接在一起,其中所述第一支撐臂呈凸起形狀,所有所述第一支撐臂共同支撐光源固定面,所述光源設置在光源固定面上。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支撐臂為拱形。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徵在於,所述光源支撐架呈錐體形狀,底面的中部向光學膜方向凸出,形成凸臺形狀的光源固定面。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徵在於,所述光源支撐架呈方體結構,所述方體結構中具有光源固定面。
7.如權利要求3、5、6中任一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徵在於,所述光源倒置安裝於所述光源固定面上。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徵在於,所述光源的光軸方向與垂直方向成0度至 45度的角。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徵在於,所述光源支撐架的底部固設在所述背板上,所述光源支撐架的頂部支撐所述光學膜。
10.一種顯示裝置,包括顯示面板,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如權利要求1-9任一項所述的背光源,所述背光源位於所述顯示面板的下方。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涉及液晶顯示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背光源及顯示裝置,該背光源包括背板、光學膜、位於所述背板和光學膜之間的光源支撐架和安裝在所述光源支撐架上的光源;所述光源發出的光經所述背板反射後射向所述光學膜。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背光源及顯示裝置,可以降低光學膜造成的擾度,提高顯示屏畫面的畫質,並且利於背光源的薄型化。
文檔編號G02F1/13357GK202056689SQ20112016390
公開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20日 優先權日2011年5月20日
發明者張春芳, 金熙哲, 魏燕 申請人: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