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植物纖維與化纖混紡紗及其製備方法與流程
2023-06-26 13:49:46
本發明涉及一種混紡紗,特別涉及一種植物纖維與化纖混紡紗及其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和消費水平的提高,紡織的原料向著輕,薄,滑方向發展,並且兼具保溫性能和透氣性,目前的材料普遍採用化纖或者純棉,化纖材料可以做到表面滑,但是化纖材料透氣性差,散發化學氣體對人體健康有害,且用久了顏色發暗,並且容易滋生細菌,純棉的材料質軟,輕,但是純棉的材料容易起球,使用壽命短,抗拉強度低,也容易滋生細菌,雖然透氣性好,但是略顯笨重,且表面不光滑,穿戴的舒適度低,採用純棉或者化纖混紡雖然能改進各自的性能,但是,仍然不能滿足人們對於面料的透氣性,輕薄,保溫,抗菌等方面的要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植物纖維與化纖混紡紗。
本發明的目的還在於提供上述植物纖維與化纖混紡紗的製備方法。
一種植物纖維與化纖混紡紗,它以植物纖維配以化纖混紡而成。
所述植物纖維為劍麻纖維,蓖麻纖維或蕉麻纖維。
所述劍麻纖維採用如下方法製備:對劍麻葉採用軋壓的方法將葉肉膠質去除,在溫度40-60℃條件下置於濃度為0.4g/l的硫酸溶液中浸漬6小時,循環水衝洗乾淨,至ph為6.7-6.8,加入清水浸沒,蒸煮10小時,脫水,抖松,給油,烘乾製成。
所述蓖麻纖維採用如下方法製備:將蓖麻皮從蓖麻莖稈上剝離,收集,在溫度40-60℃條件下置於濃度為0.4g/l的硫酸溶液中浸漬6小時,循環水衝洗乾淨,至ph為6.7-6.8,然後放入3g/l的氫氧化鈉溶液中蒸煮10小時,循環水衝洗乾淨,至ph為7.0-7.2,脫水,抖松,給油,烘乾製成。
所述蕉麻纖維採用如下方法製備:對蕉麻葉採用軋壓的方法將葉肉膠質去除,在溫度40-60℃條件下置於濃度為0.4g/l的硫酸溶液中浸漬6小時,循環水衝洗乾淨,至ph為6.7-6.8,然後放入3g/l的氫氧化鈉溶液中蒸煮10小時,循環水衝洗乾淨,至ph為7.0-7.2,脫水,抖松,給油,烘乾製成。
所述化纖為氨淪、腈綸、錦綸、莫代爾、天絲、粘膠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
所述混紡紗中植物纖維佔1-99wt%。
一種植物纖維與化纖混紡紗的製備方法,將植物纖維和化纖分別染色後,制條,然後到頭針,然後到二針,然後到三針,然後到頭粗,然後到粗紗,最後到細紗或者是包芯紗。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發明的植物纖維與化纖混紡紗,材料表面光滑,透氣性能好,輕薄,保溫,能夠抵抗大腸桿菌o157,金黃色葡萄球菌,花斑蘚菌,紅色毛蘚菌,鬚毛蘚菌,白色念珠菌等致病菌的侵害。本發明的混紡紗製備方法簡單易行,適合大規模工業化生產。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描述,但應當理解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並不受具體實施方式的限制。
實施例1
一種植物纖維與化纖混紡紗的製備方法,劍麻纖維和氨淪分別染色後,制條,然後到頭針,然後到二針,然後到三針,然後到頭粗,然後到粗紗,最後到細紗或者是包芯紗。
上述的劍麻纖維採用如下方法製備:對劍麻葉採用軋壓的方法將葉肉膠質去除,在溫度40-60℃條件下置於濃度為0.4g/l的硫酸溶液中浸漬6小時,循環水衝洗乾淨,至ph為6.7-6.8,加入清水浸沒,蒸煮10小時,脫水,抖松,給油,烘乾製成。
材料表面光滑,透氣性能好,輕薄,保溫,上述材料表面光滑,透氣性能好,輕薄,保溫,噴灑含有大腸桿菌o157或金黃色葡萄球菌的菌液(1x108個每平方釐米)於材料表面,半小時內病菌的致死率達到80%,1小時內病菌的致死率達到99%。
實施例2
一種植物纖維與化纖混紡紗的製備方法,蓖麻纖維和腈綸分別染色後,制條,然後到頭針,然後到二針,然後到三針,然後到頭粗,然後到粗紗,最後到細紗或者是包芯紗。
所述蓖麻纖維採用如下方法製備:將蓖麻皮從蓖麻莖稈上剝離,收集,在溫度40-60℃條件下置於濃度為0.4g/l的硫酸溶液中浸漬6小時,循環水衝洗乾淨,至ph為6.7-6.8,然後放入3g/l的氫氧化鈉溶液中蒸煮10小時,循環水衝洗乾淨,至ph為7.0-7.2,脫水,抖松,給油,烘乾製成。
材料表面光滑,透氣性能好,輕薄,保溫,上述材料表面光滑,透氣性能好,輕薄,保溫,噴灑含有金黃色葡萄球菌或花斑蘚菌的菌液(1x108個每平方釐米)於材料表面,半小時內病菌的致死率達到78%,1小時內病菌的致死率達到99%。
實施例3
一種植物纖維與化纖混紡紗的製備方法,蕉麻纖維和莫代爾分別染色後,制條,然後到頭針,然後到二針,然後到三針,然後到頭粗,然後到粗紗,最後到細紗或者是包芯紗。
所述蕉麻纖維採用如下方法製備:對蕉麻葉採用軋壓的方法將葉肉膠質去除,在溫度40-60℃條件下置於濃度為0.4g/l的硫酸溶液中浸漬6小時,循環水衝洗乾淨,至ph為6.7-6.8,然後放入3g/l的氫氧化鈉溶液中蒸煮10小時,循環水衝洗乾淨,至ph為7.0-7.2,脫水,抖松,給油,烘乾製成。
材料表面光滑,透氣性能好,輕薄,保溫,上述材料表面光滑,透氣性能好,輕薄,保溫,噴灑含有紅色毛蘚菌,鬚毛蘚菌或白色念珠菌的菌液(1x108個每平方釐米)於材料表面,半小時內病菌的致死率達到66%,1小時內病菌的致死率達到92%。
實施例4
一種植物纖維與化纖混紡紗的製備方法,劍麻纖維和氨淪分別染色後,制條,然後到頭針,然後到二針,然後到三針,然後到頭粗,然後到粗紗,最後到細紗或者是包芯紗。
上述的劍麻纖維採用如下方法製備:對劍麻葉採用軋壓的方法將葉肉膠質去除,在溫度40-60℃條件下置於濃度為0.4g/l的硫酸溶液中浸漬6小時,循環水衝洗乾淨,至ph為6.7-6.8,加入紫花地丁提取液浸沒,蒸煮10小時,脫水,抖松,給油,烘乾製成。
所述紫花地丁提取液的提取方法為:將紫花地丁的花收集,搗碎,加70%乙醇水溶液回流提取3次,合併濾液,活性炭脫色,蒸乾獲得粉末,粉末按照質量比1:1000溶於清水。
材料表面光滑,透氣性能好,輕薄,保溫,上述材料表面光滑,透氣性能好,輕薄,保溫,噴灑含有大腸桿菌o157或金黃色葡萄球菌的菌液(1x108個每平方釐米)於材料表面,半小時內病菌的致死率達到95%,1小時內病菌的致死率達到100%。
實施例5
一種植物纖維與化纖混紡紗的製備方法,蕉麻纖維和莫代爾分別染色後,制條,然後到頭針,然後到二針,然後到三針,然後到頭粗,然後到粗紗,最後到細紗或者是包芯紗。
所述蕉麻纖維採用如下方法製備:對蕉麻葉採用軋壓的方法將葉肉膠質去除,在溫度40-60℃條件下置於濃度為0.4g/l的硫酸溶液中浸漬6小時,循環水衝洗乾淨,至ph為6.7-6.8,然後放入3g/l的氫氧化鈉溶液中蒸煮10小時,循環水衝洗乾淨,至ph為7.0-7.2,然後加入泥胡菜提取液浸沒,蒸煮1小時,脫水,抖松,給油,烘乾製成。
所述紫花地丁提取液的提取方法為:將泥胡菜的花收集,搗碎,加70%乙醇水溶液回流提取3次,合併濾液,活性炭脫色,蒸乾獲得粉末,粉末按照質量比1:1000溶於清水。
材料表面光滑,透氣性能好,輕薄,保溫,上述材料表面光滑,透氣性能好,輕薄,保溫,噴灑含有紅色毛蘚菌,鬚毛蘚菌或白色念珠菌的菌液(1x108個每平方釐米)於材料表面,半小時內病菌的致死率達到91%,1小時內病菌的致死率達到99%。
以上公開的僅為本發明的幾個具體實施例,但是,本發明並非局限於此,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能思之的變化都應落入本發明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