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注塑模具用定位圈的製作方法
2023-06-27 01:30:31 2
一種注塑模具用定位圈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的一種注塑模具用定位圈,包括環體部,所述環體部的第一、第二端面分別設置有第一、第二環形凸臺,所述第一環形凸臺的直徑小於所述環體部的直徑,所述第二環形凸臺的直徑小於所述第一環形的直徑;所述定位圈的中心同軸設置有第一、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徑大於第二通孔的孔徑,所述第一通孔位於第一環形凸臺和環體部中,所述第二通孔位於第二環形凸臺中;所述定位圈中沿所述第一通孔的外緣周向設置有若干螺栓孔。本實用新型能夠保證前、後模座與模架推板良好連接定位,使得注塑模具結構更加穩固,避免影響產品注塑成型的質量。
【專利說明】一種注塑模具用定位圈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注塑模具用定位圈。
【背景技術】
[0002]鐵路扣件總成一般包括鋼軌、軌墊、軌枕螺栓、彈條、軌距擋板、底板、彈性底板墊和絕緣套管,絕緣套管預先安裝在路軌上,將彈性墊板、底板以及軌下墊板依次安裝在鋼軌下,再通過軌枕螺栓將兩邊的軌距擋板和彈條旋緊,以固定鋼軌,軌枕螺栓旋入絕緣套管內部起到固定總成的作用,其中,軌下墊板位於相對的兩個軌距擋板之間。
[0003]鐵路扣件中的軌墊、軌距擋板、底板、彈性底板墊和絕緣套管等零部件均採用塑料製成,需要較大的強度和較高的精度,這些零部件均是通過注塑模具注塑成型的。用於鐵路扣件零部件注塑成型的注塑模具由前模和後模構成,其中前、後模分別通過前、後模座與模架推板連接,實現前、後模的開啟和合併。然而,目前的用於鐵路扣件零部件注塑成型的注塑模具的前、後模座與模架推板的連接不穩定,定位不準確,這樣會影響到注塑產品成型質量。
[0004]為此, 申請人: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嘗試,找到了解決上述問題的辦法,下面將要介紹的技術方案便是在這種背景下產生的。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針線現有的不足而提供一種能夠保證前、後模座與模架推板良好連接定位的注塑模具用定位圈。
[0006]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可以採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0007]—種注塑模具用定位圈,包括環體部,所述環體部的第一、第二端面分別設置有第一、第二環形凸臺,所述第一環形凸臺的直徑小於所述環體部的直徑,所述第二環形凸臺的直徑小於所述第一環形的直徑;所述定位圈的中心同軸設置有第一、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徑大於第二通孔的孔徑,所述第一通孔位於第一環形凸臺和環體部中,所述第二通孔位於第二環形凸臺中;所述定位圈中沿所述第一通孔的外緣周向設置有若干螺栓孔。
[0008]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環形凸臺的第一端面的外緣、所述環體部的第一、第二端面的外緣以及第二環形凸臺的第一端面的外緣經過斜角處理或者圓角處理。
[0009]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的底部的周緣經過圓角處理,所述第一通孔的端部為圓臺形狀。
[0010]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實施例中,所述第二通孔沿所述環體部的第一端面至其第二端面的方向依次由圓臺形通孔、第一圓柱型通孔以及第二圓柱型通孔構成,其中,第二圓柱型通孔的直徑大於所述第一圓柱型通孔的直徑。
[0011]由於採用了如上的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本實用新型能夠保證前、後模座與模架推板良好連接定位,使得注塑模具結構更加穩固,避免影響產品注塑成型的質量。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
[0013]圖1是本實用新型安裝在注塑模具上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3是圖2的E-E向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徵、達成目的與功效易於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0017]參見圖1,圖中給出的用於鐵路扣件零部件注塑成型的注塑模具,包括前模100以及與前模100相對設置的後模200。前模100包括前模座110、注塑機構120、模具A板130以及前模仁140,模具A板110設置在前模座110的後側面上,前模仁140嵌設在模具A板130的後側面上,注塑機構120安裝在前模座110中。後模200包括後模座210、模具B板220以及後模仁230,模具B板220設置在後模座210的前側面上,後模仁230嵌設在模具B板220的前側面上。其中,前模仁140與後模仁230之間形成注塑腔300a、330b,注塑機構120與注塑腔300a、300b連通。
[0018]注塑機構120優選而絕非限於的結構如下:其包括注塑噴嘴121a、121b以及注塑管道122a、122b,注塑噴嘴121a、121b以對稱布置的方式安裝在前模座110中,注塑噴嘴121a、121b的入口與外部的注塑供給機構連接,注塑管道122a、122b的一端與注塑噴嘴121a、121b的噴出口連接,其另一端依次穿過模具A板130、前模仁140後與注塑腔300a、300b連通。
[0019]為了保證前模100的結構更加牢固和穩定,在前模座110與模具A板130之間設置有一夾緊缸安裝夾板150,當然,夾緊缸安裝夾板150被注塑管道122a、122b穿過,在夾緊缸安裝夾板150的前側面的兩側通過螺栓161a、161b對稱安裝有一對夾緊缸160a、160b,這對夾緊缸160a、160b為油缸或者氣缸,這對夾緊缸160a、160b的活塞頭穿過夾緊缸安裝夾板150後連接在前模座110上。
[0020]前模座110、後模座210需要與模架推板連接後方可實現開啟或者合併,為了保證前模座110和後模座210與模架推板更好地定位連接配合,在前模座110的前側面以及後模座210的後側面上分別設置有一定位圈400。參見圖2和圖3,定位圈400包括環體部410,環體部410的第一、第二端面411、412分別設置有第一、第二環形凸臺420、430,第一環形凸臺420的直徑小於環體部410的直徑,第二環形430的直徑小於第一環形420的直徑,定位圈400的中心同軸設置有第一、第二通孔440、450,第一通孔440的孔徑大於第二通孔450的孔徑,第一通孔440位於第一環形凸臺420和環體部410中,第二通孔450位於第二環形凸臺430中,定位圈400中沿第一通孔440的外緣周向設置有四個螺栓孔460,採用螺栓穿過螺栓孔460將定位圈400固定在前模座110或者後模座210上。為了保證定位圈400與前模座110、後模座210配合更佳,第一環形凸臺420的第一端面421的外緣、環體部410的第一、第二端面411、412的外緣以及第二環形凸臺430的第一端面431的外緣經過斜角處理或者圓角處理,本實施例中為經過斜角處理。另外,第一通孔440的底部441的周緣經過圓角處理,第一通孔440的端部442為圓臺形狀。為了使得定位圈400的第二通孔450與前模座110、後模座210配合更好,第二通孔450沿環體部410的第一端面411至其第二端面412的方向依次由圓臺形通孔451、第一圓柱型通孔452以及第二圓柱型通孔453構成,其中,第二圓柱型通孔453的直徑大於第一圓柱型通孔452的直徑。
【權利要求】
1.一種注塑模具用定位圈,包括環體部,其特徵在於,所述環體部的第一、第二端面分別設置有第一、第二環形凸臺,所述第一環形凸臺的直徑小於所述環體部的直徑,所述第二環形凸臺的直徑小於所述第一環形的直徑;所述定位圈的中心同軸設置有第一、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徑大於第二通孔的孔徑,所述第一通孔位於第一環形凸臺和環體部中,所述第二通孔位於第二環形凸臺中;所述定位圈中沿所述第一通孔的外緣周向設置有若干螺栓孔。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用定位圈,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環形凸臺的第一端面的外緣、所述環體部的第一、第二端面的外緣以及第二環形凸臺的第一端面的外緣經過斜角處理或者圓角處理。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用定位圈,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通孔的底部的周緣經過圓角處理,所述第一通孔的端部為圓臺形狀。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用定位圈,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通孔沿所述環體部的第一端面至其第二端面的方向依次由圓臺形通孔、第一圓柱型通孔以及第二圓柱型通孔構成,其中,第二圓柱型通孔的直徑大於所述第一圓柱型通孔的直徑。
【文檔編號】B29C45/26GK204235804SQ201420610396
【公開日】2015年4月1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18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18日
【發明者】張志林 申請人:上海浦東美靈塑料製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