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廢水冷卻處理循環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6-27 01:00:46 1
一種新型廢水冷卻處理循環系統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新型廢水冷卻處理循環系統,包括廢水池和淨水箱,所述淨水箱內左側設有第一冷卻導流斜板,所述與淨水箱連通的進水管一端深入到所述淨水箱內的第一冷卻導流斜板上方,所述淨水箱內右側對應第一冷卻導流斜板的下方設有第二冷卻導流斜板,所述淨水箱內左側對應第二冷卻導流斜板的下方設有第三冷卻導流斜板,所述第三冷卻導流斜板的下方,淨水箱內底部設有隔板,所述淨水箱左下部設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設有出水泵,所述淨水箱右下部設有排渣管,所述排渣管上設有排渣泵,經過上述改進,本實用新型具有冷卻快、淨水效果好、回收效率高、操作簡便和可循環使用的特點。
【專利說明】一種新型廢水冷卻處理循環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廢水處理系統,尤其涉及一種新型廢水冷卻處理循環系統。【背景技術】
[0002]在現代工業生產中,尤其是在氣閥鋼棒生產加工中會產生鋼廢水,鋼廢水如何冷卻和回收再利用問題一直困擾著廣大生廠商,在現階段有的廠家為圖方便,直接將廢水傾倒在河流中,從而造成水汙染危害社會環境,而大部分生產者多將廢水交由專門的廢水回收公司處理,這樣雖解決了廢水處理問題,但是增加了生產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冷卻快、回收方便、淨化徹底、並可循環使用的新型廢水處理循環系統。
[0004]一種新型廢水冷卻處理循環系統,包括廢水池和淨水箱,所述廢水池與進水管的一端相連通,所述進水管的上設有進水泵,所述進水管的另一端與淨水箱相連通,所述淨水箱內左側設有第一冷卻導流斜板,所述與淨水箱連通的進水管一端深入到所述淨水箱內的第一冷卻導流斜板上方,所述淨水箱內右側對應第一冷卻導流斜板的下方設有第二冷卻導流斜板,所述淨水箱內左側對應第二冷卻導流斜板的下方設有第三冷卻導流斜板,所述第一冷卻導流斜板、第二冷卻導流斜板和第三冷卻導流斜板等長等寬,所述第三冷卻導流斜板的下方,淨水箱內底部設有隔板,所述淨水箱左下部設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設有出水泵,所述淨水箱右下部設有排渣管,所述排渣管上設有排渣泵。
[0005]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於:所述淨水箱一側設有添加中和廢水的物料的第一進料管和第二進料管,所述淨水箱另一側設有扶梯。
[0006]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於:第一進料管和第二進料管下方分別連通鹽酸池和石灰水池。
[0007]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於:所述淨水箱頂部設有設有密封蓋,所述密封蓋上設有把手。
[0008]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於:所述淨水箱的密封蓋頂部設有與扶梯連接的護欄。
[0009]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於:所述淨水箱上設有透視窗。
[0010]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於:所述隔板上設有濾孔。
[0011]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淨水效果好。2.回收效率高。3.冷卻效果上佳。
4.可循環使用。5.操作方便。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淨水箱的內部俯視圖。[0014]1-廢水池,2-淨水箱,3-進水管,4-進水泵,5-出水管,6-出水泵,7_排渣管,8_排渣泵,9-第一進料管,10-第二進料管,11-扶梯,12-鹽酸池,13-石灰水池,14-密封蓋,15-護欄,16-透視窗,17—第一冷卻導流斜板,18—第二冷卻導流斜板,19一第三冷卻導流斜板,20一隔板,21一濾孔,22一把手,23一套管,24一鬆緊螺栓,25一連接軸。
【具體實施方式】
[0015]為了加深對本實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將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述,該實施例僅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保護範圍的限定。
[0016]實施例1
[0017]本實施例如圖1所示:一種新型廢水冷卻處理循環系統,包括廢水池I和淨水箱2,淨水箱2採用方形柱體結構,或者也可以採用圓柱體結構,所述廢水池I與進水管3的一端相連通,所述進水管3上設有進水泵4,所述進水管3的另一端與淨水箱2相連通,所述淨水箱2內左側設有第一冷卻導流斜板17,所述與淨水箱2連通的進水管3 —端深入到所述淨水箱2內的第一冷卻導流斜板17上方,並且所述淨水箱2內右側對應第一冷卻導流斜板17的下方設有第二冷卻導流斜板18,所述淨水箱2內左側對應第二冷卻導流斜板18的下方設有第三冷卻導流斜板19,所述第一冷卻導流斜板17、第二冷卻導流斜板18和第三冷卻導流斜板19等長等寬,所述第三冷卻導流斜板19的下方,淨水箱2內底部設有隔板20,所述淨水箱2左下部設有出水管5,所述出水管5上設有出水泵6,所述淨水箱2右下部設有排渣管7,所述排渣管7上設有排渣泵8。
[0018]本實用新型在具體使用時,先通過設在進水管3上的進水泵4將廢水池I中的廢水抽出,再將廢水通過進水管3輸進淨水箱2,此時的廢水是在鍛造氣閥鋼棒時排出的,溫度較高,需要將其冷卻才能回收,由於所述淨水箱2內左側設有第一冷卻導流斜板17,所述與淨水箱2連通的進水管3 —端深入到所述淨水箱2內的第一冷卻導流斜板17的上方,因此廢水通過進水管3進入淨水箱2後會打在第一冷卻導流斜板17上,之後再由第一冷卻導流斜板17引流至第二冷卻導流斜板18上,再經第二冷卻導流斜板18引流至第三冷卻導流斜板19上,最後由第三冷卻導流斜板19引流至淨水箱2底部,經過這一過程實現冷卻,由於廢水呈酸性,這時就需要通過設於淨水箱2 —側的第一進料管9和第二進料管10從鹽酸池12和石灰水池13取料再向淨水箱2內按比例輸入石灰水和鹽酸,使廢水酸鹼平衡,達到生產用水的標準,由於所述第三冷卻導流斜板19的下方,淨水箱2內底部設有隔板20,所述隔板20上設有濾孔21,廢水經冷卻和酸鹼平衡後仍會有大量廢渣,這時廢渣就會被隔板20和濾孔21分隔開,從所述隔板20上的濾孔21過濾後的淨水會通過設於淨水箱2左下部的出水泵6抽水,由出水管5排出,而在冷卻淨化過程中產生的廢渣,通過設於淨水箱2右下部的排渣泵8將廢渣從排渣管7排出,以便打包壓縮處理,由於所述淨水箱2上設有透視窗16,可用於監控淨水箱2內淨水處理的狀況,所述淨水箱2另一側設有扶梯11,所述淨水箱2頂部設有密封蓋14,所述淨水箱2的密封蓋14頂部設有與扶梯11連接的護欄15,密封蓋14可防止汙物掉進淨水箱2影響淨水效果,扶梯11和護欄15可用於操作人員排結線管,以及在不需要使用淨水箱2時,通過設於密封蓋上14的把手22,打開密封蓋14清洗淨水箱2。
[0019]實施例2[0020]本實施例如圖2所示,所述第一冷卻導流斜板17、第二冷卻導流斜板18、第三冷卻導流斜板19的根部分別安裝有套管23,所述各冷卻導流斜板根部所設的套管23對應的淨水箱2內壁分別安裝有連接軸25,所述連接軸25分別對應插入各冷卻導流斜板的套管23中,所述套管23和所述連接軸25分別通過鬆緊螺栓24連接固定,從而分別實現調整第一冷卻導流斜板17、第二冷卻導流斜板18、第三冷卻導流斜板19出水邊緣的水平角度,進而保證水流均勻分布地流出各冷卻導流斜板,或調整落點位置,以便更好得提高冷卻效率,其餘如實施例1所述。
【權利要求】
1.一種新型廢水冷卻處理循環系統,包括廢水池(I)和淨水箱(2),其特徵在於:所述廢水池(I)與進水管(3)的一端相連通,所述進水管(3)的上設有進水泵(4),所述進水管(3)的另一端與淨水箱(2)相連通,所述淨水箱(2)內左側設有第一冷卻導流斜板(17),所述與淨水箱(2)連通的進水管(3) —端深入到所述淨水箱(2)內的第一冷卻導流斜板(17)上方,所述淨水箱(2)內右側對應第一冷卻導流斜板(17)的下方設有第二冷卻導流斜板(18),所述淨水箱(2)內左側對應第二冷卻導流斜板(18)的下方設有第三冷卻導流斜板(19),所述第一冷卻導流斜板(17)、第二冷卻導流斜板(18)和第三冷卻導流斜板(19)等長等寬,所述第三冷卻導流斜板(19)的下方,所述淨水箱(2)內底部設有隔板(20),所述淨水箱(2)左下部設有出水管(5),所述出水管(5)上設有出水泵(6),所述淨水箱(2)右下部設有排渣管(7 ),所述排渣管(7 )上設有排渣泵(8 )。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廢水冷卻處理循環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淨水箱(2) —側設有添加中和廢水的物料的第一進料管(9)和第二進料管(10),所述淨水箱(2)另一側設有扶梯(11)。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新型廢水冷卻處理循環系統,其特徵在於:第一進料管(9 )和第二進料管(10 )下方分別連通鹽酸池(12 )和石灰水池(13 )。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廢水冷卻處理循環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淨水箱(2 )頂部設有密封蓋(14 ),所述密封蓋(14 )上設有把手(22 )。
5.根據權利要求2或4所述的一種新型廢水冷卻處理循環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淨水箱(2)的密封蓋(14)頂部設有與扶梯(11)連接的護欄(15)。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廢水冷卻處理循環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淨水箱(2)上設有透視窗(16)。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廢水冷卻處理循環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隔板(20)上設有濾孔(21)。
【文檔編號】C02F9/04GK203429002SQ201320457894
【公開日】2014年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30日 優先權日:2013年7月30日
【發明者】劉國華 申請人:泰州龍瑞金屬製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