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伴音控制電路及具有所述控制電路的電視機的製作方法
2023-06-26 20:07:21 8
專利名稱:一種伴音控制電路及具有所述控制電路的電視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視機電路的改進,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電視機伴音控制電路的改進。
背景技術:
目前,在數字高清系列機型的CRT電視產品中,伴音控制電路一般都是採用CPU通過IIC總線控制音效處理晶片來實現對揚聲器輸出音量的調節。之所以增加音效處理晶片,是由於普通的CPU其輸出的脈衝波一般為3.3V,而實現音量調節的功放塊的音量控制腳則需要輸入0V~5V的直流電壓信號,這就需要在CPU和功放塊之間增加電平轉換電路,以滿足功放塊的輸入要求。所述音效處理晶片通過IIC總線連接CPU,接收CPU發出的指令信號,不僅可以輸出滿足功放塊的音量控制腳所需的直流電平信號,而且還可以實現左右聲道平衡以及其他音效處理功能。但是,對於目前的一些低檔電視機來說,由於其只需要實現簡單的音量調節功能即可,所以若仍採用這種電路連接結構來實現音量的控制,就會造成設備成本的升高,從而降低了電視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能力。而且對於可實現多種處理功能的音效處理晶片來說,這無疑也是一種資源的浪費。因此,如何設計一款電平轉換電路來滿足CPU和功放塊之間的電平轉換要求,從而避免音效處理晶片的使用,以降低設備的成本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發明目的。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採用音效處理晶片來實現電視機音量控制所帶來的設備成本升高、市場競爭能力降低的問題,提供了一種新型的電視機伴音控制電路,通過採用簡單的分離元器件搭接,將CPU輸出的3.3V脈衝波信號轉換為0V到5V的伴音控制電壓,進而實現了對電視機音量的有效控制。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伴音控制電路及具有所述控制電路的電視機,包括CPU和功放塊,所述CPU輸出的脈衝波信號連接一可控開關元件的控制端,所述可控開關元件的選通端一端接地,另一端一方面經上拉電阻連接一直流電源,另一方面經一積分電路連接所述功放塊的音量控制腳,進而實現對電視機輸出音量的調節。
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限定,所述可控開關元件採用一NPN型三極體實現,所述三極體的基極連接CPU的脈衝波輸出端,發射極接地,集電極一方面經上拉電阻連接所述的直流電源,另一方面經積分電路連接所述功放塊的音量控制腳。所述CPU輸出的脈衝波信號為3.3V脈衝波信號,所述直流電源的電壓為+5V。
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再進一步限定,所述積分電路由一電阻和電容連接實現,其中,所述電阻的一端連接NPN型三極體的集電極,另一端一方面連接所述功放塊的音量控制腳,另一方面經所述的電容接地,進而實現將CPU輸出的3.3V脈衝波信號轉換為0V到5V的電壓信號,完成對電視機音量的有效控制。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通過將CPU輸出的3.3V脈衝波信號經由三極體、上拉電阻和+5V直流電源組成的反相放大電路處理後,生成5V的反相脈衝波信號,再經過電阻和電容組成的積分電路根據脈衝波佔空比的不同,生成0V到5V的伴音控制電壓,連接到功放塊的音量控制腳,從而實現了電視機輸出音量的有效調節。本實用新型的伴音控制電路結構簡單,成本低廉,實現了CPU輸出的3.3V脈衝電壓到0V~5V電壓的轉換,從而滿足了功放塊的音量控制腳對輸入電壓範圍的要求,在不使用音效處理晶片的前提下,實現了電視機音量的有效調節。
圖1是本實用新型電視機伴音控制電路的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圖1中,CPU輸出的3.3V脈衝波控制信號經過電阻R1連接NPN型三極體V001的基極,所述NPN型三極體V001的發射極接地,集電極一方面經上拉電阻R2連接+5V直流電源,另一方面經電阻R3和電容C106組成的積分電路連接功放塊的音量控制腳。因為CPU輸出的信號是脈衝波信號,所以高電平的時候三極體V001導通,其集電極電壓被拉低,輸出低電平信號;當脈衝波為低電平時,三極體V001截止,集電極電壓保持在+5V,所以,從三極體V001的集電極輸出的信號為+5V的反相放大脈衝信號。電阻R3和電容C106組成的積分電路將三極體V001輸出的+5V脈衝波信號轉化為0~5V範圍內的電壓信號,輸出到功放塊的音量控制腳,CPU通過調整脈衝波的佔空比來控制積分電路輸出的電壓值,從而達到控制伴音功放塊音量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通過採用上述簡單的電路結構實現了CPU輸出的3.3V脈衝波電壓到0~5V範圍電壓的轉換,在不使用專門的音效處理晶片的前提下,實現了電視機音量的有效調節,從而簡化了電路結構,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當然,上述說明並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實用新型也並不僅限於上述舉例,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實質範圍內所做出的變化、改型、添加或替換,也應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伴音控制電路,包括CPU和功放塊,其特徵在於所述CPU輸出的脈衝波信號連接一可控開關元件的控制端,所述可控開關元件的選通端一端接地,另一端一方面經上拉電阻連接一直流電源,另一方面經一積分電路連接所述功放塊的音量控制腳,進而實現對電視機輸出音量的調節。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伴音控制電路,其特徵在於所述可控開關元件採用一NPN型三極體實現,所述三極體的基極連接CPU的脈衝波輸出端,發射極接地,集電極一方面經上拉電阻連接所述的直流電源,另一方面經積分電路連接所述功放塊的音量控制腳。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伴音控制電路,其特徵在於所述積分電路由一電阻和電容連接實現,其中,所述電阻的一端連接NPN型三極體的集電極,另一端一方面連接所述功放塊的音量控制腳,另一方面經所述的電容接地。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伴音控制電路,其特徵在於所述CPU輸出的脈衝波信號為3.3V脈衝波信號。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伴音控制電路,其特徵在於所述直流電源的電壓為+5V。
6.一種具有所述伴音控制電路的電視機,包括CPU和功放塊,其特徵在於所述CPU輸出的脈衝波信號連接一可控開關元件的控制端,所述可控開關元件的選通端一端接地,另一端一方面經上拉電阻連接一直流電源,另一方面經一積分電路連接所述功放塊的音量控制腳,進而實現對電視機輸出音量的調節。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視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可控開關元件採用一NPN型三極體實現,所述三極體的基極連接CPU的脈衝波輸出端,發射極接地,集電極一方面經上拉電阻連接所述的直流電源,另一方面經積分電路連接所述功放塊的音量控制腳。
8.根據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電視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積分電路由一電阻和電容連接實現,其中,所述電阻的一端連接NPN型三極體的集電極,另一端一方面連接所述功放塊的音量控制腳,另一方面經所述的電容接地。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電視機,其特徵在於所述CPU輸出的脈衝波信號為3.3V脈衝波信號。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電視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直流電源的電壓為+5V。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伴音控制電路及具有所述控制電路的電視機,包括CPU和功放塊,所述CPU輸出的3.3V脈衝波信號經由三極體、上拉電阻和+5V直流電源組成的反相放大電路處理後,生成5V的反相脈衝波信號,再經過電阻和電容組成的積分電路根據脈衝波佔空比的不同,生成0V到5V範圍內的伴音控制電壓,連接到功放塊的音量控制腳,從而實現了電視機輸出音量的有效調節。本實用新型的伴音控制電路結構簡單,成本低廉,實現了CPU輸出的3.3V脈衝電壓到0V~5V電壓的轉換,從而滿足了功放塊的音量控制腳對輸入電壓範圍的要求,在不使用音效處理晶片的前提下,實現了電視機音量的有效調節。
文檔編號H04N5/60GK2845358SQ20052012556
公開日2006年12月6日 申請日期2005年12月5日 優先權日2005年12月5日
發明者肖龍光, 王偉, 孫士華 申請人:海信集團有限公司, 青島海信電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