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減速機用潤滑油的製備原料及方法
2023-06-15 09:45:06 2
一種減速機用潤滑油的製備原料及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一種減速機用潤滑油的製備原料,包括如下質量份原料:環烷基精製礦油50-80份,十二羥基脂肪酸2-5份,二烷基二苯胺0.5-0.8份,二叔丁基對甲酚0.6-0.8份,氫氧化鋰0.2-0.5份,磷酸三甲酚酯1-2份,二烷基二流代氨基甲酸鋅1-2份,硫化異丁烯1-2份,乙丙共聚物3-5份,聚異丁烯10-40份;本發明製得的潤滑油具有良好的低溫使用性能,優良的黏附性能和極壓抗攝氏度性能等特點;具有較高的承載能力和抗摩擦性能,能降低齒輪磨損,增強壽命;具有優良的泵送性能;具有很好的黏附性,可保證齒輪運轉有足夠的油膜厚度,並能夠降低齒輪運轉噪音,大大提高齒輪使用壽命;具有良好的低溫性,能保證設備在低溫情況下能夠正常使用,使用溫度範圍內具有很好的金屬黏著力。
【專利說明】一種減速機用潤滑油的製備原料及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潤滑油,尤其涉及一種減速機用潤滑油的製備原料及方法。
【背景技術】
[0002]潤滑油是一種不揮發的油狀潤滑劑,按其來源分動、植物油,石油潤滑油和合成潤滑油三大類。石油潤滑油的用量佔總用量97%以上,因此潤滑油常指石油潤滑油,主要用於減少運動部件表面間的摩擦,同時對機器設備具有冷卻、密封、防腐、防鏽、絕緣、功率傳送、清洗雜質等作用。潤滑油一般由基礎油和添加劑兩部分組成。基礎油是潤滑油的主要成分,決定著潤滑油的基本性質,添加劑則可彌補和改善基礎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賦予某些新的性能,是潤滑油的重要組成部分。潤滑油基礎油主要分礦物基礎油、合成基礎油以及生物基礎油三大類。礦物基礎油應用廣泛,用量很大(約95%以上),但有些應用場合則必須使用合成基礎油和生物基礎油調配的產品,因而使這兩種基礎油得到迅速發展。礦油基礎油由原油提煉而成。潤滑油基礎油主要生產過程有:常減壓蒸餾、溶劑脫浙青、溶劑精製、溶劑脫蠟、白土或加氫補充精製。1995年修訂了中國現行的潤滑油基礎油標準,主要修改了分類方法,並增加了低凝和深度精製兩類專用基礎油標準。礦物型潤滑油的生產,最重要的是選用最佳的原油。
【發明內容】
[0003]發明目的: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減速機用潤滑油的製備原料及方法,製得的潤滑油具有良好的低溫使用性能,優良的黏附性能和極壓抗攝氏度性能等特點。
[0004]技術方案:本發明所述的一種減速機用潤滑油的製備原料,包括如下質量份原料:環烷基精製礦油50-80份,十二羥基脂肪酸2-5份,二烷基二苯胺0.5-0.8份,二叔丁基對甲酚0.6-0.8份,氫氧化鋰0.2-0.5份,磷`酸三甲酚酯1-2份,二烷基二流代氨基甲酸鋅1_2份,硫化異丁烯1-2份,乙丙共聚物3-5份,聚異丁烯10-40份。
[0005]作為優選,上述減速機用潤滑油的製備原料,包括如下質量份原料:環烷基精製礦油50份,十二羥基脂肪酸2份,二烷基二苯胺0.5份,二叔丁基對甲酚0.6份,氫氧化鋰0.2份,磷酸三甲酚酯1份,二烷基二流代氨基甲酸鋅1份,硫化異丁烯1份,乙丙共聚物3份,聚異丁烯10份。
[0006]作為優選,上述減速機用潤滑油的製備原料,包括如下質量份原料:環烷基精製礦油64份,十二羥基脂肪酸3份,二烷基二苯胺0.6份,二叔丁基對甲酚0.7份,氫氧化鋰0.3份,磷酸三甲酚酯1.5份,二烷基二流代氨基甲酸鋅1-.5份,硫化異丁烯1.5份,乙丙共聚物4份,聚異丁烯25份。
[0007]作為優選,上述減速機用潤滑油的製備原料,包括如下質量份原料:環烷基精製礦油75份,十二羥基脂肪酸5份,二烷基二苯胺0.8份,二叔丁基對甲酚0.8份,氫氧化鋰0.5份,磷酸三甲酚酯2份,二烷基二流代氨基甲酸鋅1份,硫化異丁烯2份,乙丙共聚物5份,聚異丁烯40份。[0008]一種上述的原料製備減速機用潤滑油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09](I)在低於80攝氏度的條件下,將環烷基精製礦油總量的80%、十二羥基脂肪酸、乙丙共聚物及氫氧化鋰加入對流接觸器混合均勻,升溫至100-150攝氏度進行皂化反應,皂化1-2h ;再升溫至210-220攝氏度,保溫15-30min ;
[0010](2)將保溫後的混合物料移送至中間釜,加入環烷基精製礦油總量的20%進行稠化、冷卻,溫度降至140-160攝氏度,分散循環剪切;
[0011](3)混合物料剪切後,溫度降溫至100-120攝氏度均化,當溫度降溫至80-100攝氏度時,加入聚異丁烯、二烷基二苯胺、二叔丁基對甲酚、磷酸三甲酚酯、二烷基二流代氨基甲酸鋅及硫化異丁烯,攪拌均勻;
[0012](4)脫氣,過濾後即製得所述減速機用潤滑油。
[0013]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其有益效果是:本發明製得的潤滑油具有良好的低溫使用性能,優良的黏附性能和極壓抗攝氏度性能等特點;具有較高的承載能力和抗摩擦性能,能降低齒輪磨損,增強壽命;具有優良的泵送性能;具有很好的黏附性,可保證齒輪運轉有足夠的油膜厚度,並能夠降低齒輪運轉噪音,大大提高齒輪使用壽命;具有良好的低溫性,能保證設備在低溫情況下能夠正常使用,使用溫度範圍內具有很好的金屬黏著力。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對本發明技術方案進行詳細說明,但是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不局限於所述實施例。
[0015]實施例1:一種減速機用潤滑油的製備原料,包括如下質量份原料:環烷基精製礦油50份,十二羥基脂肪酸2份,二烷基二苯胺0.5份,二叔丁基對甲酚0.6份,氫氧化鋰0.2份,磷酸三甲酚酯1份,二烷基二流代氨基甲酸鋅1份,硫化異丁烯1份,乙丙共聚物3份,聚異丁烯10份。
[0016]實施例2:一種減速機用潤滑油的製備原料,包括如下質量份原料:環烷基精製礦油64份,十二羥基脂肪酸3份,二烷基二苯胺0.6份,二叔丁基對甲酚0.7份,氫氧化鋰0.3份,磷酸三甲酚酯1.5份,二烷基二流代氨基甲酸鋅1-.5份,硫化異丁烯1.5份,乙丙共聚物4份,聚異丁烯25份。
[0017]實施例3:一種減速機用潤滑油的製備原料,包括如下質量份原料:環烷基精製礦油75份,十二羥基脂肪酸5份,二烷基二苯胺0.8份,二叔丁基對甲酚0.8份,氫氧化鋰0.5份,磷酸三甲酚酯2份,二烷基二流代氨基甲酸鋅1份,硫化異丁烯2份,乙丙共聚物5份,聚異丁烯40份。
[0018]一種根據實施例1、2或3所述的原料製備減速機用潤滑油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19](1)在低於80攝氏度的條件下,將環烷基精製礦油總量的80%、十二羥基脂肪酸、乙丙共聚物及氫氧化鋰加入對流接觸器混合均勻,升溫至100-150攝氏度進行皂化反應,皂化1-2h ;再升溫至210-220攝氏度,保溫15-30min ;
[0020](2)將保溫後的混合物料移送至中間釜,加入環烷基精製礦油總量的20%進行稠化、冷卻,溫度降至140-160攝氏度,分散循環剪切;
[0021](3)混合物料剪切後,溫度降溫至100-120攝氏度均化,當溫度降溫至80-100攝氏度時,加入聚異丁烯、二烷基二苯胺、二叔丁基對甲酚、磷酸三甲酚酯、二烷基二流代氨基甲酸鋅及硫化異丁烯,攪拌均勻;
[0022](4)脫氣,過濾後即製得所述減速機用潤滑油。
[0023]如上所述,儘管參照特定 的優選實施例已經表示和表述了本發明,但其不得解釋為對本發明自身的限制。在不脫離所附權利要求定義的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前提下,可對其在形式上和細節上作出各種變化。
【權利要求】
1.一種減速機用潤滑油的製備原料,其特徵在於,包括如下質量份原料:環烷基精製礦油50-80份,十二羥基脂肪酸2-5份,二烷基二苯胺0.5-0.8份,二叔丁基對甲酚0.6-0.8份,氫氧化鋰0.2-0.5份,磷酸三甲酚酯1-2份,二烷基二流代氨基甲酸鋅1-2份,硫化異丁烯1_2份,乙丙共聚物3-5份,聚異丁烯10-40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減速機用潤滑油的製備原料,其特徵在於,包括如下質量份原料:環烷基精製礦油50份,十二羥基脂肪酸2份,二烷基二苯胺0.5份,二叔丁基對甲酚0.6份,氫氧化鋰0.2份,磷酸三甲酚酯1份,二烷基二流代氨基甲酸鋅1份,硫化異丁烯1份,乙丙共聚物3份,聚異丁烯10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減速機用潤滑油的製備原料,其特徵在於,包括如下質量份原料:環烷基精製礦油64份,十二羥基脂肪酸3份,二烷基二苯胺0.6份,二叔丁基對甲酚0.7份,氫氧化鋰0.3份,磷酸三甲酚酯1.5份,二烷基二流代氨基甲酸鋅1-.5份,硫化異丁烯1.5份,乙丙共聚物4份,聚異丁烯25份。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減速機用潤滑油的製備原料,其特徵在於,包括如下質量份原料:環烷基精製礦油75份,十二羥基脂肪酸5份,二烷基二苯胺0.8份,二叔丁基對甲酚0.8份,氫氧化鋰0.5份,磷酸三甲酚酯2份,二烷基二流代氨基甲酸鋅1份,硫化異丁烯2份,乙丙共聚物5份,聚異丁烯40份。
5.一種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原料製備減速機用潤滑油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如下步驟: (1)在低於80攝氏度的條件下,將環烷基精製礦油總量的80%、十二羥基脂肪酸、乙丙共聚物及氫氧化鋰加入對流接觸器混合均勻,升溫至100-150攝氏度進行皂化反應,皂化1-2h ;再升溫至210-220攝氏度,保溫15-30min ; (2)將保溫後的混合物料移送至中間釜,加入環烷基精製礦油總量的20%進行稠化、冷卻,溫度降至140-160攝氏度,分散循環剪切;` (3)混合物料剪切後,溫度降溫至100-120攝氏度均化,當溫度降溫至80-100攝氏度時,加入聚異丁烯、二烷基二苯胺、二叔丁基對甲酚、磷酸三甲酚酯、二烷基二流代氨基甲酸鋅及硫化異丁烯,攪拌均勻; (4)脫氣,過濾後即製得所述減速機用潤滑油。
【文檔編號】C10N30/06GK103881795SQ201310558076
【公開日】2014年6月25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1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11日
【發明者】蔣玉俊 申請人:東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