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紡織業襯布漿料深度混料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15 07:36:51 1
本發明涉及紡織加工設備機械相關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紡織業襯布漿料深度混料裝置。
背景技術:
紡織原意是取自紡紗與織布的總稱,但是隨著紡織知識體系和學科體系的不斷發展和完善,特別是非織造紡織材料和三維複合編織等技術產生後,現在的紡織已經不僅是傳統的手工紡紗和織布,也包括無紡布技術,現代三維編織技術,現代靜電納米成網技術等生產的服裝用、產業用、裝飾用紡織品。服裝襯布是服裝輔料的一大種類,它在服裝上起骨架作用。就如建造房屋需用鋼筋水泥做骨架,製作服裝則需用襯布做骨架,通過襯布的造型、補強、保形作用,服裝才能形成形形色色的優美款式。
在紡織服裝製備之前,需要對服裝襯布漿料進行混料處理,需要用到攪拌罐,但是以往的攪拌罐的結構設計不合理,內腔單一攪拌結構很容易造成攪拌工作的處理不徹底,影響漿料品質,同時當在較為寒冷的冬季使用時,內腔中漿料更是容易出現凍結的問題而影響處理,起不到良好的加熱保溫作用,長時間加工過程中產生的顆粒雜質容易溢出罐外而造成空氣環境的嚴重損傷,同樣需要進行這類問題的解決。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紡織業襯布漿料深度混料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紡織業襯布漿料深度混料裝置,包括攪拌罐桶,所述攪拌罐桶的頂部外側壁中部位置設置有主攪拌電機,所述主攪拌電機的輸出端上連接有中心攪拌轉軸伸入攪拌罐桶的桶體內部,所述中心攪拌轉軸的軸體側壁上設置有螺旋攪拌葉片,所述中心攪拌轉軸的上部軸體上固定套設有主動旋轉齒輪,所述攪拌罐桶的內部、中心攪拌轉軸的兩側位置分別豎直設置有輔助攪拌轉軸,所述輔助攪拌轉軸的軸體下部側壁上傾斜設置有底料攪拌槳葉,每個輔助攪拌轉軸上的底料攪拌槳葉各設置有三組,所述輔助攪拌轉軸的軸體頂端和軸體底端均通過轉體軸承固定設置在攪拌罐桶的頂側板和底側板上,所述輔助攪拌轉軸的頂部軸體還固定套設有與主動旋轉齒輪處在同一個水平線上且與其相互嚙合的隨動旋轉齒輪,所述主攪拌電機的右側、攪拌罐桶的頂側壁上設置有進料鬥,所述攪拌罐桶的外側壁上均勻設置有加熱盤管,所述加熱盤管的右側頂端管體端頭一體連接有熱水添加短管,所述熱水添加短管的管體上設置有加水閥門,所述加熱盤管的左側底端管體端頭一體連接有冷水排放短管,所述攪拌罐桶的外側壁上、加熱盤管的外部位置還套設有保溫護殼,所述攪拌罐桶的桶體上方左側壁上還連通有除塵排氣管,所述除塵排氣管的前端和後端管體上分別設置有一個抽風風機,兩個抽風風機之間的除塵排氣管的管體上還設置有除塵機箱,所述除塵機箱的箱體內部豎直設置有兩層活性炭吸附層。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中心攪拌轉軸的軸體長度等於攪拌罐桶高度值的一半。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隨動旋轉齒輪的齒輪半徑與主動旋轉齒輪的齒輪半徑之和等於心攪拌轉軸與輔助攪拌轉軸之間的距離。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攪拌罐桶的底側壁上還設置有排料口。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冷水排放短管的管體上設置有排水閥門(圖中未用編號標註)。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排料口上還設置有啟閉閥門。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通過將傳統的攪拌罐內腔攪拌機構改進成中心和兩側輔助配合攪拌的方式,在實際攪拌過程中,處在中心位置的螺旋攪拌葉片能夠對上方空間內的漿料進行不斷的翻滾混料處理,採用螺旋葉片的特殊性同時將漿料向下方推行,通過齒輪的嚙合作用,快速旋轉的主動旋轉齒輪在轉動的過程中能夠帶動兩側邊的隨動旋轉齒輪同時進行轉動,使得處在底部兩側位置的底料攪拌槳葉能夠對底腔的漿料進行混合混料處理,從而保證了內腔漿料能夠得到充分的攪拌,改變了傳統攪拌罐單一攪拌結構而造成的處理不徹底的問題,保證了漿料的品質;而且在較為寒冷的冬季使用該設備時,為了避免內腔中漿料出現凍結而影響處理,工作人員即可通過熱水添加短管向加熱盤管的管體中通入熱水或者其他的供熱介質,通過熱傳遞的形式傳遞到內腔中對漿料進行加熱處理,很好的解決了溫度過低而出現上凍的問題,進一步提高了傳統攪拌罐體的實用性能,在溫度較高時停止使用該項功能即可,增設的保溫護殼起到了很好的保溫作用,以避免熱量揮散出去;啟動兩側的抽風風機將頂部內腔匯總漂浮的粉塵顆粒或有害氣體抽入除塵機箱中,在兩層活性炭吸附層的作用下將粉塵顆粒進行有效的吸附,以避免這些顆粒雜質溢出罐外而造成空氣環境的嚴重損傷,進一步保護了周圍的氣體衛生,符合現代設備節能環保的使用要求。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紡織業襯布漿料深度混料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請參閱圖1,本發明實施例中,一種紡織業襯布漿料深度混料裝置,包括攪拌罐桶1,所述攪拌罐桶1的頂部外側壁中部位置設置有主攪拌電機5,所述主攪拌電機5的輸出端上連接有中心攪拌轉軸2伸入攪拌罐桶1的桶體內部,所述中心攪拌轉軸2的軸體長度等於攪拌罐桶1高度值的一半,所述中心攪拌轉軸2的軸體側壁上設置有螺旋攪拌葉片3,所述中心攪拌轉軸2的上部軸體上固定套設有主動旋轉齒輪4,所述攪拌罐桶1的內部、中心攪拌轉軸2的兩側位置分別豎直設置有輔助攪拌轉軸7,所述輔助攪拌轉軸7的軸體下部側壁上傾斜設置有底料攪拌槳葉8,每個輔助攪拌轉軸7上的底料攪拌槳葉8各設置有三組,所述輔助攪拌轉軸7的軸體頂端和軸體底端均通過轉體軸承9固定設置在攪拌罐桶1的頂側板和底側板上,所述輔助攪拌轉軸7的頂部軸體還固定套設有與主動旋轉齒輪4處在同一個水平線上且與其相互嚙合的隨動旋轉齒輪6,所述隨動旋轉齒輪6的齒輪半徑與主動旋轉齒輪4的齒輪半徑之和等於心攪拌轉軸2與輔助攪拌轉軸7之間的距離,所述主攪拌電機5的右側、攪拌罐桶1的頂側壁上設置有進料鬥10,所述攪拌罐桶1的底側壁上還設置有排料口16,所述排料口16上還設置有啟閉閥門,這樣通過將傳統的攪拌罐內腔攪拌機構改進成中心和兩側輔助配合攪拌的方式,在實際攪拌過程中,處在中心位置的螺旋攪拌葉片3能夠對上方空間內的漿料進行不斷的翻滾混料處理,採用螺旋葉片的特殊性同時將漿料向下方推行,通過齒輪的嚙合作用,快速旋轉的主動旋轉齒輪4在轉動的過程中能夠帶動兩側邊的隨動旋轉齒輪6同時進行轉動,使得處在底部兩側位置的底料攪拌槳葉8能夠對底腔的漿料進行混合混料處理,從而保證了內腔漿料能夠得到充分的攪拌,改變了傳統攪拌罐單一攪拌結構而造成的處理不徹底的問題,保證了漿料的品質,最終的使用效果變得更優異。
所述攪拌罐桶1的外側壁上均勻設置有加熱盤管11,所述加熱盤管11的右側頂端管體端頭一體連接有熱水添加短管13,所述熱水添加短管13的管體上設置有加水閥門14,所述加熱盤管11的左側底端管體端頭一體連接有冷水排放短管15,所述冷水排放短管15的管體上設置有排水閥門(圖中未用編號標註),所述攪拌罐桶1的外側壁上、加熱盤管11的外部位置還套設有保溫護殼12,這樣通過在傳統襯布漿料攪拌罐的基礎上增設有加熱盤管11,在較為寒冷的冬季使用該設備時,為了避免內腔中漿料出現凍結而影響處理,工作人員即可通過熱水添加短管13向加熱盤管11的管體中通入熱水或者其他的供熱介質,通過熱傳遞的形式傳遞到內腔中對漿料進行加熱處理,很好的解決了溫度過低而出現上凍的問題,進一步提高了傳統攪拌罐體的實用性能,在溫度較高時停止使用該項功能即可,增設的保溫護殼12起到了很好的保溫作用,以避免熱量揮散出去;所述攪拌罐桶1的桶體上方左側壁上還連通有除塵排氣管18,所述除塵排氣管18的前端和後端管體上分別設置有一個抽風風機19,兩個抽風風機19之間的除塵排氣管18的管體上還設置有除塵機箱17,所述除塵機箱17的箱體內部豎直設置有兩層活性炭吸附層20,這樣通過在傳統攪拌罐桶1的罐體頂側壁上增設有除塵排氣管18,當內腔漿料處理一段時間後即可啟動兩側的抽風風機19將頂部內腔匯總漂浮的粉塵顆粒或有害氣體抽入除塵機箱17中,在兩層活性炭吸附層20的作用下將粉塵顆粒進行有效的吸附,以避免這些顆粒雜質溢出罐外而造成空氣環境的嚴重損傷,進一步保護了周圍的氣體衛生,符合現代設備節能環保的使用要求。
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發明不限於上述示範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發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徵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發明。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範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發明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範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發明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並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