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膜建築底部密封裝置及氣膜建築的製作方法
2023-06-15 09:02:3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氣膜建築固定領域,特別是涉及氣膜建築底部密封裝置及氣膜建築。
背景技術:
由於氣膜建築具備低成本、快速、便於拆裝、輕便等特點,因而被越來越多的運用於各行各業。很多情況下氣膜建築均置身於室外,氣膜建築底部是膜材與基礎的連接部位,目前該連接位置氣密性不好,熱量(冷量)散失嚴重,影響到氣膜內部保溫,增加能耗。特別是在冷庫或冰場環境中,增加能耗更厲害。
技術實現要素:
基於此,有必要針對氣膜建築底部氣密性不好的問題,提供一種密封性、保溫/保冷效果好的氣膜建築底部密封裝置及氣膜建築。
一種氣膜建築底部密封裝置,安裝在基體上,用於密封氣膜建築中預加工的膜材與基體之間的縫隙,所述基體包括頂部和與所述頂部連接的側部,所述膜材包括氣膜固定部和氣膜本體,該氣膜建築底部密封裝置包括:
角鋼,置於所述基體之上,所述氣膜固定部夾設在所述角鋼和所述頂部之間;
密封簾,包括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所述第一連接部與所述氣膜固定部連接,所述第二連接部由所述第一連接部先沿著所述基體的頂部向氣膜建築內部延伸,再沿著所述基體的側部向下延伸並貼合在所述基體的側部上;
第一固定裝置,依次穿設所述角鋼、所述氣膜固定部和所述頂部並鎖緊固定在所述基體上。
上述氣膜建築底部密封裝置通過增加一密封簾,密封簾的第一連接部連接在氣膜固定部上,密封簾的第二連接部由第一連接部先沿著基體的頂部朝向氣膜建築內部延伸,然後再沿著基體的側部向下延伸並貼合在基體的側部上;第一固定裝置依次穿設角鋼、氣膜固定部和基體的頂部並鎖緊固定在基體上,從而使密封簾嚴實的遮擋住氣膜固定部和基體頂部之間的縫隙,避免氣膜建築內部的熱氣或冷氣從此縫隙流出,從而避免帶走大量熱量(冷量)影響到氣膜內部保溫,減少能耗。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包括位於所述角鋼外側的邊繩,所述氣膜固定部繞過所述邊繩對摺並向氣膜建築內部延伸,形成延伸端,所述密封簾的第一連接部與所述延伸端連接,第一固定裝置依次穿設所述角鋼、所述氣膜固定部、所述延伸端或第一連接部,以及所述頂部並鎖緊固定在所述基體上。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密封簾的第一連接部與所述延伸端焊接形成一體。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密封簾的第二連接部與所述基體的側部之間塗布一層膠水,以粘合所述第二連接部與所述側部。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還包括一保溫層,所述保溫層設置在所述第二連接部和所述基體的側部之間,所述第二連接部與所述保溫層之間,以及所述保溫層與所述側部之間均通過塗布一層膠水粘合。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還包括密封墊片,所述密封墊片位於所述氣膜固定部與所述基體的頂部之間。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角鋼包括底板和與所述底板呈夾角設置的側板,所述第一固定裝置穿設所述底板、所述氣膜固定部及所述基體。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還包括穿設所述側板的第二固定裝置,氣膜建築上設置有鋼纜,所述鋼纜罩在所述膜材外,所述鋼纜在氣膜建築底部位置環繞在所述第二固定裝置下方,並通過所述第二固定裝置鎖緊固定。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裝置預埋在所述基體中,且部分裸露在所述頂部外用於穿設所述氣膜固定部和所述角鋼。
一種氣膜建築,包括膜材和基體,所述膜材包括氣膜固定部和氣膜本體,還包括如以上任意一實施例所述的氣膜建築底部密封裝置,所述氣膜固定部由所述氣膜建築底部密封裝置固定在所述基體上。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提供的氣膜建築底部密封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提供的氣膜建築底部密封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中鋼纜連接在角鋼上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徵和優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做詳細的說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以便於充分理解本實用新型。但是本實用新型能夠以很多不同於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來實施,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內涵的情況下做類似改進,因此本實用新型不受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的限制。
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稱為「固定於」另一個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當一個元件被認為是「連接」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屬於本實用新型的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本文中在本實用新型的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的實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及/或」包括一個或多個相關的所列項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組合。
參見圖1,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氣膜建築底部密封裝置用於密封預加工的膜材100和基體200之間的縫隙,膜材100包括氣膜固定部110和氣膜本體120,氣膜固定部110固定在基體200上,然後通過送風設備不斷向膜材100內部充氣使氣膜本體120維持形態,以形成氣膜建築。該氣膜建築底部密封裝置包括設置在基體200上的角鋼300、擋住氣膜固定部110與基體200之間縫隙的密封簾400,以及用於固定角鋼300和氣膜固定部110於基體200之上的第一固定裝置500。
一實施例中,基體200包括頂部210和與頂部210連接的側部220,角鋼300置於基體200的頂部210上,氣膜固定部110夾設在角鋼300與基體200的頂部210之間。密封簾400包括第一連接部410和第二連接部420,第一連接部410與氣膜固定部110連接;第二連接部420由第一連接部410先沿著基體200的頂部210向氣膜建築內部延伸,再沿著基體200的側部220向下延伸並貼合在基體200的側部220上。第一固定裝置500依次穿設角鋼300、氣膜固定部110和基體200的頂部210並鎖緊固定在基體200上。採用以上結構,密封簾400的第一連接部410連接在氣膜固定部110上,密封簾400的第二連接部420緊緊貼合在基體200的側部220上,從而使密封簾400嚴實的遮擋住氣膜固定部110和基體200的頂部210之間的縫隙,避免氣膜建築內部的熱氣和冷氣從此縫隙流出,從而避免帶走大量熱量(冷量)影響到氣膜內部保溫,減少能耗。優選的,密封簾400的第一連接部410焊接在氣膜固定部110上。具體的,基體200的頂部210與側部220可呈夾角設置或者呈倒角設置。具體的,本實施例中,密封簾400的第一連接部410連接在氣膜固定部110靠近氣膜本體120的位置,位於如圖1所示的第一固定裝置500的左側。
同時參見圖2,另一實施例中,該氣膜建築底部密封裝置還包括位於角鋼300外側的邊繩900,氣膜固定部110繞過邊繩900對摺回來,並向氣膜建築內部延伸,形成延伸端122,密封簾400的第一連接部410與延伸端122連接。第一固定裝置500依次穿設角鋼300、氣膜固定部110、延伸端122或第一連接部410,以及頂部210並鎖緊固定在基體200上。具體的,本實施例中,延伸端122足夠長,向圖2左側超過第一固定裝置500穿設的位置時,第一固定裝置500依次穿設角鋼300、氣膜固定部110、延伸端122,以及頂部210。優選的,密封簾400的第一連接部410與延伸端122焊接形成一體。
另一實施例中,延伸端122非常靠近邊繩900,還沒延伸向圖1左方向超過第一固定裝置500穿設的位置(圖未顯示該情況),第一固定裝置500依次穿設角鋼300、氣膜固定部110、第一連接部410,以及頂部210。
參見圖1,優選的,一實施例中,密封簾400的第二連接部420與基體200的側部220之間塗布一層膠水800,以粘合第二連接部420與側部220,使第二連接部420與基體200的側部220之間完全密封,不存在縫隙,從而避免氣膜建築內部的熱氣或冷氣從此處先後沿著基體200的側部220、頂部210、第一固定裝置500穿設形成的縫隙流出,減少損耗。另一實施例中,還包括一保溫層(圖未示),保溫層設置在第二連接部420和基體200的側部220之間,第二連接部420與保溫層之間,以及保溫層與側部220之間均通過塗布一層膠水粘合。加上一層保溫棉,使得此處的保溫或保冷效果更好。具體的,保溫層可以是EPE珍珠棉或者玻璃絲綿或者橡塑板。
同時參見圖2,另一實施例中,該氣膜建築底部密封裝置還包括密封墊片810,密封墊片810位於氣膜固定部110與基體200的頂部210之間,以避免氣膜建築內部的熱氣或冷氣從第一固定裝置500穿設過程中形成的縫隙流出,減少損耗。優選的,該密封墊片810採用橡塑棉材質製成。
同時參見圖3,一實施例中,角鋼300包括底板310和與底板310呈夾角設置的側板320,第一固定裝置500穿設底板310、氣膜固定部110及基體200的頂部210。進一步,該氣膜建築底部密封裝置還包括穿設側板320的第二固定裝置600,氣膜建築上設置有鋼纜700,鋼纜700罩在膜材100外,鋼纜700在氣膜建築底部位置環繞在第二固定裝置600下方,第二固定裝置600鎖緊固定,進而使鋼纜牢靠的掛在角鋼300上。優選的,第二固定裝置600上還轉動套設一滑輪710,鋼纜700環繞在滑輪710下方。
一實施例中,第一固定裝置500預埋在基體200中,且部分裸露在基體的頂部210之外,用於穿設氣膜固定部110和角鋼300,以固定氣膜固定部110和角鋼300。
具體的,一實施例中,基體200在氣膜建築底部,圍繞氣膜建築一圈。作為多個固定氣膜固定部的基礎,對於整個氣膜建築,基體200的頂部210上每隔一段距離預埋一個第一固定裝置500,用於固定氣膜固定部110。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氣膜建築,包括預加工的膜材100和基體200,膜材100包括氣膜固定部110和氣膜本體120,以及以上任意一實施例所述的氣膜建築底部密封裝置,氣膜固定部110由氣膜建築底部密封裝置固定在基體200的頂部210上。
以上所述實施例的各技術特徵可以進行任意的組合,為使描述簡潔,未對上述實施例中的各個技術特徵所有可能的組合都進行描述,然而,只要這些技術特徵的組合不存在矛盾,都應當認為是本說明書記載的範圍。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並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實用新型專利範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範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