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即開式開水器水位循環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6-15 02:40:11 1
專利名稱:一種即開式開水器水位循環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即開式開水器水位循環結構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液體加熱供給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即開式開水器水位循環結構。背景技術:
現有的開水器、電熱水壺、飲水機等液體加熱器,大多採用金屬電熱管放入液體容器內直接對液體加熱,待液體加熱到其設定溫度後,電熱管停止加熱,容器內液體冷卻到器 具設定溫度時,再啟動電熱管加熱液體,以此循環來保證熱水(開水)供應,造成的缺點一是無持續提供熱水(開水),容易出現冷水和開水混合(陰陽水),功率與出水量不匹配;二是為了保持設定溫度,加熱管對容器內液體進行反覆加熱,經過反覆加熱後會增加液體中亞硝酸鹽(致癌物)的含量,俗稱「千滾水」。此類液體加熱器熱水供給模式造成反覆加熱,散熱,浪費能源,同時無法把水加熱到沸騰狀態。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安全可靠,製造成本低且使用壽命長,安裝方便的即開式開水器水位循環結構。為了實現本實用新型的實用新型目的,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即開式開水器水位循環結構,包括底座、水泵和水箱,水泵安裝在水箱底部下側的底座內,水箱前側安裝有發熱體組件;發熱體組件供給熱水並在其上端設有與之連通的沸水調溫控制箱,沸水調溫控制箱底部前端設有出水口,水箱頂部對應外側沸水調溫控制箱的位置安裝有對發熱體組件採用「U」形管原理供水的橋接水箱,底座內的水泵通過管路將水箱內的水不斷供給給橋接水箱,沸水調溫控制箱插設一調溫柱,調溫柱下端插設在沸水調溫控制箱內部的端部設有控制沸水調溫控制箱與橋接水箱之間水位差的閥口。所述發熱體組件由發熱體盒、發熱體盒蓋、石英發熱管、矽膠連接套和下端連接管組成,石英發熱管通過發熱體盒蓋封裝在發熱體盒內一併固定在水箱的前側,石英發熱管上下端分別通過矽膠連接套與沸水調溫控制箱的進水口、下端連接管連通,下端連接管安裝在底座內並通過管路穿過水箱底部與橋接水箱的下水口連通。所述橋接水箱由連接盒座和連接盒蓋組成,連接盒座底部設有分別與石英發熱管和水泵連通且並列設置的進水管和出水管。所述下端連接管與連接盒座的出水管之間還設有便於兩者密封連接的矽膠圈和接水彎頭。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與連接盒座的進水管之間還設有便於兩者密封連接的接管。所述連接盒蓋預留有便於連接盒座內供給水溢出的溢出口。所述沸水調溫控制箱由盒座和盒蓋組成,盒座和盒蓋之間設有便於兩者密封連接的平墊,盒座底部的前後側分別設有該箱體的出水口和進水口,所述調溫柱下端的閥口控制盒座底部出水口與進水口之間的水流量。所述水泵的進水口與水箱底部之間還設有便於密封泵水的矽膠直管和矽膠圈。[0013]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利用水的沸騰膨脹翻滾原理,發熱體組件與橋接水箱之間形成「U」形管供水,通過轉動調溫柱控制下端的閥口開合的大小,實現發熱體組件與橋接水箱之間的水位落差和平衡,達到調溫的目的。控制沸水調溫控制箱中盒座與橋接水箱之間的水位落差,當水位落差減小,溫度逐步上升,沸水調溫控制箱內盒座內的水位和橋接水箱平衡,實現沸騰出水;達到即時加熱,即時出開水,不預熱,無需等待,只要水箱內有水,就能源源不斷地供給開水,省時、省電、省水;由於採用即時加熱到沸騰出水,不對水反覆加熱,不產生千滾水(重複燒開的水),即不反覆加熱,不易產生亞硝酸鹽,不結水垢,不易滋生細菌,產生的熱水健康安全,不易出質量問題。
圖I是本實用新型即開式開水器部分結構的爆炸示意圖3是本實用新型橋接水箱結構的爆炸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橋接水箱結構的立體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如圖I至圖4所示,一種即開式開水器水位循環結構,包括底座I、水泵2和水箱3,水泵2安裝在水箱3底部下側的底座I內,水箱3前側安裝有發熱體組件4 ;發熱體組件4供給熱水並在其上端設有與之連通的沸水調溫控制箱5,沸水調溫控制箱5底部前端設有出水口,水箱3頂部對應外側沸水調溫控制箱5的位置安裝有對發熱體組件4採用「U」形管原理供水的橋接水箱6,底座I內的水泵2通過管路將水箱3內的水不斷供給給橋接水箱6,沸水調溫控制箱5插設一調溫柱7,調溫柱7下端插設在沸水調溫控制箱5內部的端部設有控制沸水調溫控制箱5與橋接水箱6之間水位差的閥口 70。如圖I所示,發熱體組件4由發熱體盒40、發熱體盒蓋41、石英發熱管42、矽膠連接套43和下端連接管44組成,石英發熱管42通過發熱體盒蓋41封裝在發熱體盒40內一併固定在水箱3的前側,石英發熱管42的上下端分別通過兩個矽膠連接套43與沸水調溫控制箱5的進水口、下端連接管44連通,下端連接管44安裝在底座I內並通過管路穿過水箱3底部與橋接水箱6的下水口連通。繼續如圖I所示,所述橋接水箱6由連接盒座60和連接盒蓋61組成,連接盒座60底部設有分別與石英發熱管42和水泵2連通且並列設置的進水管62和出水管63,連接盒蓋61預留有便於連接盒座60內供給水溢出的溢出口 64,在發熱體組件4的下端連接管44與連接盒座60的出水管63之間還設有便於兩者密封連接的矽膠圈8和接水彎頭9,在水泵2的出水口 20與連接盒座60的進水管62之間也設有便於兩者密封連接的矽膠直管10和矽膠圈8,在水泵2的進水口 21與水箱3底部之間設有便於密封泵水的矽膠彎管11。如圖I至圖4所示,沸水調溫控制箱5由盒座50和盒蓋51組成,盒座50和盒蓋51之間設有便於兩者密封連接的平墊52,盒座50底部的前後側分別設有該箱體的出水口53和進水口 54,所述調溫柱7下端的閥口 70控制盒座50底部出水口 53與進水口 54之間的水流量,進而控制橋接水箱6與沸水調溫控制箱5之間的水位落差。[0023]當即開式開水器接通電源,水箱3底部的水泵2隨及啟動,水箱3中的水由水箱3底部的矽膠彎管11進入水泵2,經水泵2動力向上進入水泵矽膠直管10,經連接盒座60底部的進水管62進入橋接水箱6,橋接水箱6中的水再流入與進水管62並列的出水管63,水經出水管63下的接水 彎頭9與發熱體組件4的下端連接管44連通,並進入石英發熱管42加熱,出水管63的水流入石英發熱管42加熱後再從即開式開水器的出水口 53流出。由於沸水調溫控制箱5、發熱體組件4和橋接水箱6構成「U」形管供水原理,通過水位落差和平衡,達到不斷的供給熱水,通常出水管63水流快於進水管62,當調溫工作時,通過轉動調溫柱7實現調溫,當調溫柱7下端的閥口 70全部打開時,水可從閥口 70流出,沸水調溫控制箱5這時的水位只在盒座50的底部,此時水位低於橋接水箱6,形成水位落差,此時對應的水位為調溫的最低溫度;隨著調溫柱7的旋轉,閥口 70敞開的面積越來越小,水流量越來越小,沸水調溫控制箱5內盒座50的水位逐步上升,水位落差減小,對水加熱時間越長,溫度逐步上升;當閥口 70全部閉合時,沸水調溫控制箱5內盒座50內的水位和橋接水箱6水位平衡,實現沸騰出水,這時出水管63中的水流小於進水管62,橋接水箱6中的水就外溢到水箱3中,從水泵進水口再重複循環。以上所述實施例只是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並非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實施範圍,凡依本實用新型之形狀、構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變化,均應涵蓋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即開式開水器水位循環結構,包括底座、水泵和水箱,水泵安裝在水箱底部下側的底座內,水箱前側安裝有發熱體組件;其特徵在於發熱體組件供給熱水並在其上端設有與之連通的沸水調溫控制箱,沸水調溫控制箱底部前端設有出水口,水箱頂部對應外側沸水調溫控制箱的位置安裝有對發熱體組件採用「U」形管原理供水的橋接水箱,底座內的水泵通過管路將水箱內的水不斷供給橋接水箱,沸水調溫控制箱插設一調溫柱,調溫柱下端插設在沸水調溫控制箱內部的端部設有控制沸水調溫控制箱與橋接水箱之間水位差的閥口。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一種即開式開水器水位循環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發熱體組件由發熱體盒、發熱體盒蓋、石英發熱管、矽膠連接套和下端連接管組成,石英發熱管通過發熱體盒蓋封裝在發熱體盒內一併固定在水箱的前側,石英發熱管上下端分別通過矽膠連接套與沸水調溫控制箱的進水口、下端連接管連通,下端連接管安裝在底座內並通過管路穿過水箱底部與橋接水箱的下水口連通。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一種即開式開水器水位循環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橋接水箱由連接盒座和連接盒蓋組成,連接盒座底部設有分別與發熱體組件的下端連接管和水泵連通且並列設置的出水管和進水管。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一種即開式開水器水位循環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下端連接管與連接盒座的出水管之間還設有便於兩者密封連接的矽膠圈和接水彎頭。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一種即開式開水器水位循環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與連接盒座的進水管之間還設有便於兩者密封連接的接管。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一種即開式開水器水位循環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接盒蓋預留有便於連接盒座內供給水溢出的溢出口。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一種即開式開水器水位循環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沸水調溫控制箱由盒座和盒蓋組成,盒座和盒蓋之間設有便於兩者密封連接的平墊,盒座底部的前後側分別設有該箱體的出水口和進水口,所述調溫柱下端的閥口控制盒座底部出水口與進水口之間的水流量。
8.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一種即開式開水器水位循環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水泵的進水口與水箱底部之間還設有便於密封泵水的矽膠直管和矽膠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即開式開水器水位循環結構,包括底座、水泵和水箱,水泵安裝在水箱底部下側的底座內,水箱前側安裝有發熱體組件;發熱體組件供給熱水並在其上端設有與之連通的沸水調溫控制箱,沸水調溫控制箱底部前端設有出水口,水箱頂部對應外側沸水調溫控制箱的位置安裝有對發熱體組件採用「U」形管原理供水的橋接水箱,底座內的水泵通過管路將水箱內的水不斷供給橋接水箱,沸水調溫控制箱插設一調溫柱,調溫柱下端插設在沸水調溫控制箱內部的端部設有控制沸水調溫控制箱與橋接水箱之間水位差的閥口。
文檔編號A47J27/21GK202375885SQ20112051650
公開日2012年8月15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9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9日
發明者連光輝, 鄒上 申請人:中山市迪之美電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