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脹式機械封堵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06-15 09:27:56
內脹式機械封堵機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變速器零部件檢測【技術領域】的內脹式機械封堵機構,包括:帶有彈簧機構的定位套、連接底座以及活動設置於連接底座內且與定位套相接觸的拉動機構。定位套內依次設有堵頭、O型圈和壓套。拉動機構中帶有氣缸。本裝置利用氣缸的推力克服彈簧的彈力從而壓縮O型圈,通過其自身的脹緊來實現封堵動作,只需更換一根O型圈即可確保封堵效果,從而在設備設計製造以及後期的保養維護方面省下不少的成本,同時也使工具機具有更大的改造空間,柔性化程度大大提高。
【專利說明】內脹式機械封堵機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種變速器殼體【技術領域】的部件,具體是一種內脹式機械封堵機構。
【背景技術】
[0002]目前變速箱殼體氣密性檢測設備中對於殼體表面圓孔,特別是如輸入孔,輸出孔等直徑比較大的圓孔進行檢測封堵時廣泛使用的封堵機構均是採用端面密封的形式來達到密封效果。由於在氣密性檢測設備中封堵機構都屬於易損件,需要不時更換。而原先採用端面密封的封堵形式一般都是利用聚氨酯等材料製成的堵頭直接封堵圓孔端面,在更換封堵機構時只能將價格偏貴的堵頭直接更換,大大增加了變速器製造企業的成本投入。
[0003]經過對現有技術的檢索發現,中國專利文獻號CN103759006A公開(公告)日2014.04.30,公開了一種凸輪軸孔用內脹封堵裝置,包括有拉杆、後端內套、內套、前端內套、外套、O型圈、銷、手柄及彈簧;所述拉杆的一端設置有外徑擴大的凸臺結構,另一端通過銷與手柄活動連接;所述手柄與拉杆連接處的部位為凸輪結構;所述拉杆位次穿過後端內套、O型圈、外套、內套及前端內套。但該技術進行封堵時需要先手動將機構置於所需封堵孔內,再搬動手柄帶動凸輪通過拉杆的回收帶動彈簧收縮,O型圈脹緊以實現密封動作;封堵過程需要分成兩步,須人工手動操作,且封堵位置也須由人工確認,無法快速自動定位。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種內脹式機械封堵機構,利用氣缸直接推動封堵機構置於所需封堵孔內,通過定位套頂在所需封堵孔端面固定不動,繼續推動拉杆繼而壓縮彈簧,O型圈脹緊以實現密封動作。只需通過氣缸推動這一步即可自動確保封堵效果,從而在設備設計製造以及後期的保養維護方面降低成本的同時也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時也使工具機具有更大的改造空間,柔性化程度大大提高。
[0005]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本實用新型包括:帶有彈簧機構的定位套、連接底座以及活動設置於連接底座內且與定位套相接觸的拉動機構。
[0006]所述的定位套內依次設有堵頭、O型圈和壓套。
[0007]所述的堵頭與壓套之間採用間隙配合,所述的O型圈位於兩者之間。
[0008]所述的壓套置於定位套的內圈中,該定位套的一端與堵頭連接,另一端與連接底座相連接,使得連接底座、定位套與堵頭之間沒有位移。
[0009]所述的定位套的臺階孔,其深度與所述的堵頭的長度向匹配。
[0010]所述的拉動機構包括:拉杆、與拉杆相連的連接杆和氣缸,其中:拉杆的一端與彈簧機構相接觸,連接杆依次與定位套和設置於定位套內的壓套相接觸,拉杆的另一端與氣缸連接。
[0011]所述的拉杆與連接底座間隙配合,與氣缸通過螺紋連接。
[0012]所述的拉杆的一端通過連接杆與壓套連接。
[0013]所述的彈簧機構包括:彈簧、彈簧座,其中:彈簧座位於定位套內且彈簧的一端與彈簧座相連,另一端與拉動機構相接觸。
[0014]所述的彈簧的一端具體與拉杆的端面圓孔相接觸,所述的彈簧座具體位於定位套的螺紋沉孔中。
[0015]所述的拉杆的端面圓孔,其深度與所述的彈簧長度相匹配。
[0016]技術效果
[0017]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利用氣缸的推力克服彈簧的彈力,減小堵頭與壓套間的間隙,從而壓縮O型圈,通過O型圈自身的收縮脹緊來實現封堵動作,同時堵頭長度與定位套的臺階孔的深度向匹配,不需人工確定封堵位置使得封堵快速可靠,在變速器殼體密封領域適用性廣泛,便於後期的維修保養以及大大降低其成本的投入,同時也使工具機具有更大的改造空間,柔性化程度大大提高。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0019]圖中:堵頭1、O型圈2、壓套3、定位套4、拉杆5、彈簧6、彈簧座7、連接杆8、連接底座9、連接板10和氣缸11。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作詳細說明,本實施例在以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為前提下進行實施,給出了詳細的實施方式和具體的操作過程,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不限於下述的實施例。
[0021]實施例1
[0022]如圖1所示,本裝置包括:帶有彈簧機構的定位套4、連接底座9以及活動設置於連接底座9內且與定位套4相接觸的拉動機構。
[0023]所述的定位套4內依次設有堵頭1、O型圈2和壓套3。
[0024]所述的連接底座9與外部連接板連接10且保持固定。
[0025]所述的堵頭I與壓套3之間採用間隙配合,兩者間能做直線往復運動,所述的O型圈2位於兩者之間。
[0026]所述的壓套3置於定位套4的內圈中,該定位套4的一端與堵頭I連接,另一端與連接底座9相連接,使得連接底座9、定位套4與堵頭I之間沒有位移。
[0027]所述的拉動機構包括:拉杆5、與拉杆5相連的連接杆8,其中:拉杆5 —端與彈簧機構相接觸,連接杆8依次與定位套4和設置於定位套內的壓套3相接觸,拉杆5的另一端與氣缸11連接。
[0028]所述的拉杆5與連接底座9間隙配合,兩者間能做往復直線運動。
[0029]所述的拉杆5的一端通過連接杆8與壓套3固定連接,從而使得壓套3能與拉杆5 一起運動。
[0030]所述的彈簧機構包括:彈簧6、彈簧座7,其中:彈簧座7位於定位套4內且彈簧6的一端與彈簧座7相連,另一端與拉動機構相接觸。
[0031]所述的彈簧6的一端具體與拉杆5的圓孔相接觸,所述的彈簧座7具體位於定位套4的螺紋沉孔中。
[0032]所述的連接板10與連接底座9端面連接。
[0033]本裝置在使用時,先通過氣缸推動封堵機構置於所需封堵的孔中,定位套4端面與所需封堵孔端面接觸,然後氣缸11繼續向外推出活塞杆施加推力,從而使得拉杆5通過連接杆8帶動壓套3 —起向前做直線運動,由於定位套4頂在工件上使得定位套4和堵頭I不會發生移動,從而使得拉杆5與定位套4之間的間隙也縮小,彈簧6產生壓縮。此時,由於連接底座9,定位套4和堵頭I保持固定,因此壓套3和堵頭I會壓縮O型圈2,使得O型圈2外徑擴張程度大於所需封堵圓孔直徑,從而達到密封圓孔效果。當氣缸11活塞杆回收撤去推力之後,通過彈簧5自身的彈性回復力將拉杆5頂回原位,從而通過連接杆8帶動壓套3回位,這樣O型圈2外逕自然收縮,使得整套封堵機構能夠順利離開圓孔中。
【權利要求】
1.一種內脹式機械封堵機構,其特徵在於,包括:帶有彈簧機構的定位套、連接底座以及活動設置於連接底座內且與定位套相接觸的拉動機構; 所述的定位套內依次設有堵頭、O型圈和壓套。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脹式機械封堵機構,其特徵是,所述的堵頭與壓套之間採用間隙配合,所述的O型圈位於兩者之間。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內脹式機械封堵機構,其特徵是,所述的壓套置於定位套的內圈中,該定位套的一端與堵頭連接,另一端與連接底座相連接,使得連接底座、定位套與堵頭之間沒有位移,定位套臺階孔的深度和堵頭長度相匹配。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脹式機械封堵機構,其特徵是,所述的拉動機構包括:拉杆、與拉杆相連的連接杆,其中:拉杆一端與彈簧機構相接觸,連接杆依次與定位套和設置於定位套內的壓套相接觸,拉杆另一端與氣缸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內脹式機械封堵機構,其特徵是,所述的拉杆與連接底座間隙配合。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內脹式機械封堵機構,其特徵是,所述的拉杆的一端通過連接杆與壓套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脹式機械封堵機構,其特徵是,所述的彈簧機構包括:彈簧、彈簧座,其中:彈簧座位於定位套內且彈簧的一端與彈簧座相連,另一端與拉動機構相接觸。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內脹式機械封堵機構,其特徵是,所述的彈簧的一端具體與拉杆的端面圓孔相接觸,所述的彈簧座具體位於定位套的螺紋沉孔中。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內脹式機械封堵機構,其特徵是,所述的拉杆的端面圓孔,其深度與所述的彈簧長度相匹配。
【文檔編號】F16J15/06GK204175956SQ201420578764
【公開日】2015年2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9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9日
【發明者】劉代瑞, 姜宇峰 申請人:上海汽車變速器有限公司, 上海眾騁機械設備製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