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調節格柵板間隙的填料支撐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11 01:47:11 2

本實用新型涉及填料支撐裝置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可調節格柵板間隙的填料支撐裝置。
背景技術:
填料塔是塔設備的一種,塔內填充適當高度的填料,以增加兩種流體間的接觸表面,例如應用於氣體吸收時,液體由塔的上部通過分布器進入,沿填料表面下降,氣體則由塔的下部通過填料孔隙逆流而上,與液體密切接觸而相互作用,填料塔需要專用的填料裝置對填料進行支撐。
傳統的填料支撐裝置由格柵板和固定環等部件組成,格柵板與固定環固定連接,格柵板之間的間隙不能調節,對於填料種類的不同,需要不同的填料支撐裝置,增加了使用者的經濟負擔,不便於使用者的使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調節格柵板間隙的填料支撐裝置,具備能夠調節格柵板之間間隙的優點,解決了填料支撐裝置不能調節格柵板之間間隙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可調節格柵板間隙的填料支撐裝置,包括支撐圈,所述支撐圈的表面開設有圓孔,所述圓孔的內壁固定連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表面開設有第一卡槽,所述圓孔的內部且位於固定板的背面設置有格柵板,所述格柵板的表面開設有第二卡槽,所述固定板與格柵板卡接,所述第二卡槽內腔的右側開設有深孔,所述格柵板的底部開設有通孔,所述通孔與深孔連通,所述深孔內腔的右側固定連接有彈簧,所述彈簧的左端固定連接有卡杆,所述固定板的表面開設有卡孔,所述卡杆的左端延伸至卡孔的內腔,所述卡杆位於深孔內腔一端的底部固定連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底部貫穿通孔並延伸至通孔的外部,所述支撐圈的內腔設置有伸長圈,所述伸長圈的右側延伸至支撐圈的外部,所述圓孔的內壁固定連接有螺母,所述螺母的數量為兩個,所述螺母的表面貫穿設置有螺栓,所述螺栓的一端貫穿螺母並延伸至支撐圈的內腔,所述螺栓位於支撐圈內腔的一端與伸長圈接觸。
優選的,所述滑杆位於通孔外部的一端固定連接有滑塊,所述滑塊的底部固定安裝有防滑墊。
優選的,所述伸長圈位於支撐圈內腔一端的表面固定連接有擋塊。
優選的,所述卡孔的數量不少於三個,且卡孔之間等距離排列。
優選的,所述螺栓的表面設置有外螺紋,所述螺母的內部設置有與外螺紋相適配的內螺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實用新型通過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的配合便於固定板和格柵板的卡接,通過深孔和彈簧進行配合,彈簧對卡杆施加一個向左的力,促使卡杆卡進卡孔的內腔,從而使格柵板和固定板進行連接固定,由於卡孔的數量為多個,因此方便調節格柵板之間的距離,方便支撐各種不同種類的填料,方便使用者的使用。
2、本實用新型通過通孔、滑杆和滑塊進行配合,對滑塊施加一個向右的力,滑塊帶動滑杆向右移動,滑杆帶動卡杆向右移動,促使卡杆遠離卡孔,方便對格柵板的拆卸,防滑墊的設置用來增大滑塊底部的摩擦力,通過伸長圈的設置,能夠調節伸長圈位於支撐圈內部的深度,通過螺栓與螺母進行配合,旋轉螺栓,使螺栓與伸長圈緊密接觸,從而對伸長圈進行固定,能夠調節填料裝置的深度,擋塊的設置用來限制伸長圈橫向移動的極限距離。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固定板和格柵板的連接結構局部剖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固定板結構的側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支撐圈和伸長圈的連接結構側面剖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A-A的局部結構放大圖。
圖中:1支撐圈、2圓孔、3固定板、4第一卡槽、5格柵板、6第二卡槽、7深孔、8通孔、9彈簧、10卡杆、11卡孔、12滑杆、13伸長圈、14螺母、15螺栓、16滑塊、17防滑墊、18擋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請參閱圖1-5,一種可調節格柵板間隙的填料支撐裝置,包括支撐圈1,支撐圈1的表面開設有圓孔2,圓孔2的內壁固定連接有固定板3,固定板3的表面開設有第一卡槽4,圓孔2的內部且位於固定板3的背面設置有格柵板5,格柵板5的表面開設有第二卡槽6,固定板3與格柵板5卡接,第二卡槽6內腔的右側開設有深孔7,格柵板5的底部開設有通孔8,通孔8與深孔7連通,深孔7內腔的右側固定連接有彈簧9,彈簧9的左端固定連接有卡杆10,固定板3的表面開設有卡孔11,卡孔11的數量不少於三個,且卡孔11之間等距離排列,卡杆10的左端延伸至卡孔11的內腔,卡杆10位於深孔7內腔一端的底部固定連接有滑杆12,滑杆12的底部貫穿通孔8並延伸至通孔8的外部,滑杆12位於通孔8外部的一端固定連接有滑塊16,滑塊16的底部固定安裝有防滑墊17,防滑墊17的設置用來增大滑塊16底部的摩擦力,通過通孔8、滑杆12和滑塊16進行配合,對滑塊16施加一個向右的力,滑塊16帶動滑杆12向右移動,滑杆12帶動卡杆10向右移動,促使卡杆10遠離卡孔11,方便對格柵板5的拆卸,支撐圈1的內腔設置有伸長圈13,伸長圈13的右側延伸至支撐圈1的外部,通過伸長圈13的設置,能夠調節伸長圈13位於支撐圈1內部的深度,伸長圈13位於支撐圈1內腔一端的表面固定連接有擋塊18,擋塊18的設置用來限制伸長圈13橫向移動的極限距離,圓孔2的內壁固定連接有螺母14,螺母14的數量為兩個,螺母14的表面貫穿設置有螺栓15,螺栓15的一端貫穿螺母14並延伸至支撐圈1的內腔,螺栓15的表面設置有外螺紋,螺母14的內部設置有與外螺紋相適配的內螺紋,螺栓15位於支撐圈1內腔的一端與伸長圈13接觸,通過螺栓15與螺母14進行配合,旋轉螺栓15,使螺栓15與伸長圈13緊密接觸,從而對伸長圈13進行固定,能夠調節填料裝置的深度,通過第一卡槽4和第二卡槽6的配合便於固定板3和格柵板5的卡接,通過深孔7和彈簧9進行配合,彈簧9對卡杆10施加一個向左的力,促使卡杆10卡進卡孔11的內腔,從而使格柵板5和固定板3進行連接固定,由於卡孔11的數量為多個,因此方便調節格柵板5之間的距離,方便支撐各種不同種類的填料,方便使用者的使用。
使用時,對滑塊16施加一個向右的力,滑塊16帶動滑杆12向右移動,滑杆12帶動卡杆10向右移動,促使卡杆10遠離卡孔11,這樣就可以調節格柵板5之間的距離,調節伸長圈13位於支撐圈1內腔的深度,旋轉螺栓15,使螺栓15與伸長圈13緊密接觸,從而對伸長圈13進行固定。
綜上所述:該可調節格柵板間隙的填料支撐裝置,通過支撐圈1、圓孔2、固定板3、第一卡槽4、格柵板5、第二卡槽6、深孔7、通孔8、彈簧9、卡杆10、卡孔11、滑杆12、伸長圈13、螺母14、螺栓15、滑塊16、防滑墊17和擋塊18的配合,解決了填料支撐裝置不能調節格柵板5之間間隙的問題。
儘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