爐排垃圾焚燒發電餘熱利用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6-10 09:13:01 2

本實用新型涉及餘熱利用領域。
背景技術:
餘熱鍋爐為一個傳統節能設備,用於範圍廣泛,而在垃圾焚燒領域,由於垃圾焚燒所產生的煙氣的特殊性,存在以下問題:1、垃圾焚燒的煙氣會產生二噁英氣體,對人體危害極大,而且餘熱鍋爐的過熱器至蒸發器段的溫度會急劇下降,容易產生二噁英;2、燃燒煙氣的灰塵容易吸附在換熱管道的管壁上,灰塵具有腐蝕性,會影響管道的使用壽命。基於上述問題,需設計一種適用於垃圾焚燒領域的餘熱鍋爐。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實現一種安全、可靠、穩定、環保且能夠適用於垃圾焚燒發電的餘熱利用系統。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為:爐排垃圾焚燒發電餘熱利用系統,沿煙氣通道的煙氣流動方向依次設置有過熱器、蒸發器和省煤器,所述過熱器由依次串聯的第一過熱器、第二過熱器和第三過熱器構成,所述過熱器前設有用於阻擋煙氣的保護擋板,所述保護擋板上設有供煙氣通過的孔隙。
所述煙道豎直設置,所述過熱器、蒸發器和省煤器的管道水平設置,所述保護擋板水平設置。
燃燒室上方的主煙道與第一煙道上方連通,所述第一煙道下方與第二煙道下方連通,並在連通部位底部設有收塵機構,所述過熱器和蒸發器置於第二煙道內,所述省煤器置於第三煙道內。
所述第一過熱器的入口聯箱連接汽包的飽和蒸汽輸出管道,所述第一過熱器的出口聯箱經第一減溫器連接第二過熱器的入口聯箱,所述第二過熱器的出口聯箱經第二減溫器連接第三過熱器的入口聯箱,所述第三過熱器的出口聯箱連接主蒸汽管道,所述第二煙道自上而下依次設有第一過熱器、第二過熱器和第三過熱器。
所述第三過熱器設有保護擋板,所述保護擋板由焊接在第三過熱器每根換熱管上煙氣來向一側的C形管套構成。
所述C形管套為柔性鋼條,所述C形管套外表面均勻分布有凹陷狀結構,所述C形管套之間設有震動連接條,所述C形管套邊緣設有用於敲打保護擋板的振打裝置。
本實用新型餘熱利用系統能夠合理抑制煙氣中二噁英的產生,降低後期煙氣處理難度,並且配合合理的除塵裝置,能夠降低管道附著灰塵的量,從而提高管道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下面對本實用新型說明書中每幅附圖表達的內容及圖中的標記作簡要說明:
圖1為餘熱利用系統結構示意圖;
圖2為餘熱利用系統管路連接圖;
上述圖中的標記均為:1、省煤器;2、汽包;3、蒸發器;4、第一過熱器;5、第二過熱器;6、第三過熱器;7、保護擋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照附圖,通過對實施例的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構件的形狀、構造、各部分之間的相互位置及連接關係、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製造工藝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以幫助本領域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發明構思、技術方案有更完整、準確和深入的理解。
如圖1所示,餘熱利用系統的煙氣通道內,沿煙氣流動方向依次設有過熱器、蒸發器3和省煤器1,由於本系統應用於垃圾焚燒餘熱鍋爐,其內部產生灰塵量較大,因此需要在過熱器前布置保護擋板7。
用於燃燒垃圾的燃燒室上方的主煙道與第一煙道上方連通,第一煙道下方與第二煙道下方連通,並在連通部位底部設有收塵機構,第二煙道上方與第三煙道連通,這樣的豎直煙道布局方式,能夠提高煙塵沉降效果,降低煙氣中所攜帶的煙塵量,並且能夠通過第一煙道下方與第二煙道連通部位下方的收塵裝置進行收集處理。
過熱器由第一過熱器4、第二過熱器5和第三過熱器6組成,通過設置三組過熱器,能夠控制蒸汽溫度及防止煙氣溫度降低過快,以免二噁英生成。餘熱鍋爐的煙氣通道豎直設置,省煤器1、蒸發器3、第一過熱器4、第二過熱器5、第三過熱器6的管道和保護擋板7均水平置於煙道內,有夠有限提高換熱效率。
如圖1所示,第二煙道自上而下依次設有第一過熱器4、第二過熱器5和第三過熱器6,蒸發器3置於第二煙道的第一過熱器4上方,省煤器1置於第三煙道內,通過三組煙道和底部連通方式,能夠有效降低煙塵,避免管道上附著異物,有助於提高管道的使用壽命和熱交換效果,並且這樣的布局結構能夠更加的適應垃圾焚燒所產生煙氣的換熱供應,能夠更加穩定可靠的為汽輪機提供穩定的蒸汽。
第一過熱器4的入口聯箱連接汽包2的飽和蒸汽輸出管道,第一過熱器4的出口聯箱經第一減溫器連接第二過熱器5的入口聯箱,第二過熱器5的出口聯箱經第二減溫器連接第三過熱器6的入口聯箱,第三過熱器6的出口聯箱連接主蒸汽管道。出口聯箱和入口聯箱之間為過熱器的管道。
燃燒室上方的主煙道與第一煙道上方連通,第一煙道下方與第二煙道下方連通,並在連通部位底部設有收塵機構,這樣能夠降低煙氣含塵量,第二煙道自上而下依次設有第一過熱器4、第二過熱器5和第三過熱器6。
為了能夠精確的控制蒸汽溫度和煙氣溫度,三層第一減溫器和第二減溫器的供水管道上均設有電子流量閥,第二過熱器5設有第一溫度傳感器,第三過熱器6外設有第二溫度傳感器,所述第一溫度傳感器、第二溫度傳感器輸出溫度信號至PLC,用於檢測通過煙氣的溫度,PLC根據外界溫度狀態,輸出開度信號調節至兩個電子流量閥,即煙氣溫度越高則電子流量閥開度越大,從而能夠合理的控制蒸汽溫度和微調煙氣溫度。
減溫器的供水採用除鹽水,除鹽水經水泵輸送至除氧器,除氧器輸出的水經加熱裝置加熱後加壓輸送至第一減溫器和第二減溫器,加熱溫度一般在140度左右。
為進一步保護過熱器和控制煙氣溫度,第三過熱器6下方設有保護擋板7,保護擋板由焊接在第三過熱器6每根換熱管上煙氣來向一側的C形管套構成,C形管套通過其凹腔包裹住換熱管的一側(煙氣來向一側)。C形管套既能保護換熱管,也能降低進入第二煙道的灰塵量,由於煙氣速度降低,有助於通過過熱器控制煙氣溫度。
為進一步提高防護板的防護效果,防護板設有兩個,分別為第一防護板和第二防護板。
第一煙道內水平固定有第一防護板,第二煙道內水平固定有第二防護板。第一防護板在第一煙道的底端出口處,第一防護板由並排設置的C形管套構成,C形管套並排固定在框架內,C形管套之間具有供煙氣通過的間隙,C形管套凸面朝向煙氣來向,第一防護板讓煙氣在底端急速減速,第一防護板本身也能吸附灰塵,讓其能大量的落入收塵裝置中,降低第二煙道內的灰塵量,
第二煙道內水平固定有第二防護板,第三過熱器6固定在第二煙道的底端(煙氣入口處),第二防護板由焊接在第三過熱器6換熱管上的C形管套構成,該C形管套位於換熱管的底端,即煙氣來向方向,用於保護換熱管,也能夠進一步減少阻隔煙氣中的灰塵,達到雙重防護效果。
由於防護板由並列設置的C形管套構成,C形管套之間設有供煙氣通過的孔隙,這樣的結構有助於對煙氣減速,也能保護換熱管。每個C形管套朝向煙氣來向方向均均勻分布有凹陷狀結構(呈麻點狀分布),即在C形管套的外表面設有凹陷狀結構,C形管套優選採用柔性鋼條製作,通過凹陷結構,能夠增大C形管套吸附灰塵的效果和提高C形管套降低煙氣流速的效果,並且配合C形管套的柔性特徵,每個C形管套在煙氣吹動的作用下,C形管套會發生自震動,能夠自動的將吸附在C形管套上的灰塵結塊震落到下方的收塵裝置中,具有一定的自淨作用,此外第一防護板和第二防護板旁設有用於敲打防護板邊緣的振打裝置,第二防護板的C形管套之間可以焊接震動傳遞條,能夠主動的對C形管套上的灰塵結構清潔。
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示例性描述,顯然本實用新型具體實現並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採用了本實用新型的方法構思和技術方案進行的各種非實質性的改進,或未經改進將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和技術方案直接應用於其它場合的,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