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西遊記只有26集(為什麼現在的電視劇都是50集起步)
2023-06-10 12:25:17
《那年花開月正圓》已經播到五十多集,離大結局還有十多集的距離,菌菌居然有點累了。
雖說《那年花開月正圓》從各方面來看都算得上是一部良心劇,值得一追,但再良心的劇也架不住它的集數長啊。
而且恕菌菌直言,這部劇到後半部分其實是有些拖沓的,且有些劇情的設計也並不見得高明。
最想吐槽的一點是:據不完全統計,這部劇從第一集到播完的54集裡,「貝勒爺」已經出現了上百次了,敢情貝勒爺才是男主角吧!
按照菌菌的不靠譜數學,如果「貝勒爺」少提一百次,應該可以省出一兩集吧。
所以你們知道為什麼會長了吧!
然而,《那年花開》集數多並非個例。
這些年動不動就50集 的電視劇比比皆是,更長的六七八十集的都有,而且有些還是周播劇,從一部劇播出到大結局,要整整三個月。
三個月,什麼概念啊,都超過一個男生追女生的耐心時間了。
所以,能抗下70集劇情追到最後的,都是真愛!
就問你們追不追得起!追完的絕對是真愛!
口說無憑。
就拿今年比較熱門的幾部劇(包括即將播出的)的集數做個對比:
《那年花開月正圓》74集、《白鹿原》77集、《楚喬傳》67集(周播)、《醉玲瓏》56集、《三生三世十裡桃花》58集、《人民的名義》52集,《歡樂頌2》55集...
還未開播的《扶搖皇后》60集、《凰權·弈天下》70集、《贏天下》80集、《如懿傳》90集。
看到沒,我們馬上就要迎來100集 的電視劇了,不知道各位期不期待!
這些大幾十集的電視劇如果是日播劇還好,一個多月也就結束了。
可有些是周播劇,比如《楚喬傳》和《醉玲瓏》,雖然都是熱門IP小說改編,當紅小生小花主演,流量妥妥的,但如果是路人粉,基本看到後面都覺得沒精力追劇了。
就好像菌菌前幾天找劇看的時候,發現《醉玲瓏》還在播映,菌菌第一感受:
那尼?《醉玲瓏》居然還沒播完?
真的是再好的耐心也經不住這番折騰啊,就連最近熱播的《那年花開》也有些後勁不足,不少情節都是跳著看的。
再來看看那些年我們追過的一些經典電視劇,看看它們的集數:
《還珠格格》第一部24集、古天樂版《神鵰俠侶》32集、《流星花園》20集、《金枝欲孽》30集...
較長的有《小李飛刀》42集,《武林外史》40集,《蕭十一郎》40集,黃日華版《天龍八部》45集,還有的就是像《康熙王朝》這樣的歷史大劇50集等。
就連當年那樣經典的87版《西遊記》也才25集(後續集16集)、《紅樓夢》36集、《水滸傳》43集,就《三國演義》比較長,有84集。
所以,為什麼現在和以前的電視劇有這麼大的差別呢?
首先,以前的電視劇不會中間插播廣告啊!
很多年前,我們在網上看電視劇是沒有廣告的,也不曉得是誰帶的頭,現在進入正劇前也開始有廣告了,而且越來越長。
現在,不僅前面有2-3分鐘的廣告,中間有兩三次插播廣告,而且還防不勝防地給你來一個「劇中劇」,即由劇中演員演繹的劇情廣告!
其次,以前的電視劇不會有十幾分鐘的前情回顧啊!
雖然說,前情回顧有必要,但好歹控制在一個可接受範圍內啊~
你們能忍受十分鐘和十分鐘以上的前情回顧嗎!!哪怕你是良心劇也不行!這是原則!之前芒果臺的《人民的名義》成了年度現象劇,各種好評,但也擋不住網友吐槽前情回顧長。
講真,菌菌已經好久沒看到那種只有二三十集的清新脫俗之劇了,印象中最近的一次可能還是六年前的《步步驚心》(35集)了。
這些年,因為市場的變化,各類型題材的劇,尤其是那些流量IP劇,動不動就超過50集。
至於最重要的原因當然是利益。
以前的電視劇是打包賣的,拍多拍少,都是一部劇的買賣,有高有低,而現在的電視劇則是按集數賣,前年孫儷主演的《羋月傳》以200萬一集賣給了某衛視,當時被業界稱為「天價」。
到了今年,200萬/集已經不是什麼高價了,比如還未播出的由周迅主演的《如懿傳》傳言賣出了破1000萬一集的「逆天價」,比過去一部劇的打包價還貴!
所以,在這樣巨大利益的誘惑下,對於劇方而言,自然是集數越多越好。
像上面提到的四大名著,這類型劇拍得長,是在情理之中,畢竟它們本身的故事夠豐滿,但當年的電視劇創作者們真的是很用心,他們並非為了賺錢而拍,而僅僅是為了拍好。
像《西遊記》這種一集就能講完一個故事的,簡直不要太良心!
而現在呢,這些根據網絡IP小說改編的電視劇,為了湊夠集數,原本五分鐘能講完的劇情硬是要拉長半個小時,還有些是為了捧演員而各種加戲……
導致我們現在看到的電視劇越來越長,越來越長。
廣電總局這些年有很多限令,對於古裝劇也有限制,規定古裝題材每月和年度播出的總集數都不得超過總數的15%,原則上兩部古裝劇不能接檔播出,但是並沒有對劇集有所限制,強烈要求總局來一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