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程微灌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10 22:07:51 1
專利名稱:同程微灌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農業中的微灌裝置技術,特別是涉及一種同程微灌裝置。
背景技術:
微灌方法是通過一套低壓管道系統與安裝在末級管道上的灌水器將灌溉水和作物需要的養分以較小流量均勻、準確地直接輸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中,使作物根區土壤經常保持適宜於作物生長的水分、通氣和營養狀況。微灌技術具有較好的節水效果,而且能根據作物需要,連續補充營養、水分,所以能實現高產、穩產;微灌系統通過控制灌水器的出水量,能提高灌水均勻度;微灌受到外界幹擾較小,所以對土壤地形具有較好的適應性。 由於流量小,供水頻繁,使作物根系周圍的土壤能經常保持適宜的溼度,使水、肥、氣、熱、微生物活動,始終處於良好狀況。可以預見,隨著我國農業的不斷工廠化、精細化,優良的農作物品種的湧現,微灌技術必然會得到長足的發展,實際應用的面積也會進一步擴大。雖然, 微灌技術具有許多優點,但就目前的微灌系統來說,由於微灌區域通常面積較大,水肥等流體流到各個灌水器的距離不同,所受的沿程阻力不相等,導致流量不一致,造成有的灌水器出流量偏大,有的灌水器出流很小甚至斷流,嚴重影響灌溉效果。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同程微灌裝置,克服目前的微灌裝置由於水肥等流體流到各個灌水器的距離不同,所受的沿程阻力不相等,導致流量不一致,嚴重影響灌溉效果等不足。本實用新型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予以實現。本實用新型包括幹管,支管和毛管,所述幹管與水肥源輸送設備連通,所述幹管的輸出端連有二條所述支管,其中一條所述支管的末端連通同程管,在所述同程管和另一條所述支管之間連通有一條以上毛管,在所述毛管上設有微灌頭接口。從本實用新型的設計構思可以看出,由於增設所述同程管,則拿任何一個所述微灌頭接口,就水肥流的流量和其流經管路的長度來說,對於其中一條所述支管可能很不利甚至最不利,但對於另一條支管恰恰較有利甚至是最有利的。所以,到達每一個所述微灌頭接口的水肥流的流量和壓力均由所述二條支管互相補充產生,非常容易調整到流量的一致狀態,決不會出現有的微灌頭接口斷流的現象。另外,由於本實用新型的管路系統中不存在最不利的微灌頭接口,所以在配置輸送設備時,不必為能滿足最不利點的流量而選用較高壓頭。所以,本實用新型的管路系統中,所需工作壓力較低,配用的輸送設備的壓頭也可較低,這樣就降低動力消耗,有利於節能。本實用新型的管道系統要求各級管道能承受一定的內壓,並具有耐腐蝕、抗老化性能。所述幹管、支管和同程管均採用聚乙烯管,或者所述幹管、支管和同程管均採用聚氯乙烯管。在各級管道採用了塑料管道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所述幹管、支管和同程管為預製的集束式管簇,輸入端設有三通接頭用作所述幹管與所述支管間的連通,另一端設有U形接頭用作所述一條支管和所述同程管間的連通,另一條所述支管的末端由堵頭封堵,所述同程管上及未和同程管連通的支管上對應位置設有所述毛管的接口。這樣就可進行大規模工廠預製,降低製造成本,還為使用提供了方便。為了擴展每一個所述微灌頭接口灌溉的範圍,在每一個所述微灌頭接口上通過多通接頭連通多根支毛管,所述支毛管的末端裝有微灌頭,所有所述多通接頭上所連接的所有所述支毛管的內徑和長度均相同。這樣就更進一步降低整個微灌網的輸送管路的成本。對照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提高灌水均勻度;可降低管內水肥流的輸送壓頭,有利於節能;擴展了每個微灌頭接口的灌溉範圍,從而降低管路成本。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輸送管為集束式管簇,所述微灌頭接口擴展,裝多個微灌頭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幹管,2、支管,3、毛管,4、同程管,5、微灌頭接口,6、三通接頭,7、U形接頭,8、堵頭,9、多通接頭,10、支毛管,11、微灌頭。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從圖1可以看到,幹管1上連接有二條支管2,其中一條的末端又和同程管4連通, 另一條支管2和同程管4之間連通有毛管3、毛管3上設有微灌頭接口。從幹管1流出的水肥流,一邊通過支管2的一支、同程管4供給微灌頭接口 5 ;另一邊通過支管2的另一支也供給微灌頭接口 5。任何一個微灌頭接口 5均有來自上述二邊支管2的流量,且相互補充, 此消彼長,非常容易調整每個微灌頭接口的出流量達到均勻一致的狀態。圖2中,幹管1、支管2、同程管4被製成集束式管簇,現場安裝時,通過三通接口 6 把二條支管2和幹管1連通,另一端用U形接頭7連通一支支管2和同程管4,另一支支管 2的末端用堵頭8封堵。把毛管3接入於預留於支管2和同程管4相應的接口上。然後,在微灌頭接口 5上裝上多通接頭9,把支毛管10接入多通接頭9,於支毛管10的末端裝上微灌頭11,整個管路系統即可投入調整後使用。
權利要求1.一種同程微灌裝置,包括幹管,支管和毛管,所述幹管與水肥源輸送設備連通,其特徵是,所述幹管的輸出端連有二條所述支管,其中一條所述支管的末端連通同程管,在所述同程管和另一條所述支管之間連通有一條以上毛管,在所述毛管上設有微灌頭接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同程微灌裝置,其特徵是,所述幹管、支管和同程管均採用聚乙烯管。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同程微灌裝置,其特徵是,所述幹管、支管和同程管均採用聚氯乙烯管。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種同程微灌裝置,其特徵是,所述幹管、支管和同程管為預製的集束式管簇,輸入端設有三通接頭用作所述幹管與所述支管間的連通,另一端設有U形接頭用作所述一條支管和所述同程管間的連通,另一條所述支管的末端由堵頭封堵,所述同程管上及未和同程管連通的支管上對應位置設有所述毛管的接口。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同程微灌裝置,其特徵是,在每一個所述微灌頭接口上通過多通接頭連通多根支毛管,所述支毛管的末端裝有微灌頭,所有所述多通接頭上所連接的所有所述支毛管的內徑和長度均相同。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同程微灌裝置,屬於農業中的微灌裝置技術領域,旨在克服目前的微灌裝置由於水肥等流體流到各個灌水器的距離不同,所受的沿程阻力不相等,導致流量不一致,嚴重影響灌溉效果等不足。本實用新型包括幹管,支管和毛管,所述幹管與水肥源輸送設備連通,所述幹管的輸出端連有二條所述支管,其中一條所述支管的末端連通同程管,在所述同程管和另一條所述支管之間連通有一條以上毛管,在所述毛管上設有微灌頭接口。本實用新型主要適用於對經濟價值較高的作物進行灌溉。
文檔編號A01G25/00GK202009601SQ201120013470
公開日2011年10月19日 申請日期2011年1月17日 優先權日2011年1月17日
發明者宣伯民 申請人:宣伯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