纜線連接器的製作方法
2023-06-10 23:01:21
專利名稱:纜線連接器的製作方法
專利說明
一、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纜線連接器,尤其涉及一種纜線的數條導線與端子勿須焊接,也勿須外覆熱熔膠即能迅速穩固結合而直接組成連接器,且外表沒有缺口,可用於SATA(Serial AT Attachment)介面的纜線連接器。
二背景技術:
圖1所示為現有的一種排線連接器,用於電腦相關組件間的傳輸,該排線11至少由七、八十條以上的訊號導線並排設置構成,致使排線11和連接器12的體積都較大,相對比較佔據空間,無法滿足電腦產品要求日益輕薄化的需求。
於是,一種SATA(Serial AT Attachment)介面纜線連接器,因只須數條訊號導線,故,體積可以大幅縮少,而且已經成為各業者研發的產品。如圖2A、2B所示,即為現有的SATA纜線連接器結構示意圖,其在母連接器本體13內部容置數個端子14,且端子尾部伸出本體13的後端,而纜線15的數條導線151以焊接方式固定在端子14的尾部;之後,如圖2B所示,再以熱熔膠射出成型一外覆體16而將本體13與纜線15固定,從而構成一連接器。這種連接器成型結構存有如下缺點一、導線151必須使用人工逐一焊接,不僅頗為費時,且焊接過程會散發有毒氣體,不利於環保及人體健康。二、由於導線151很細,而且這種類型導線中間二條地線共同連接在一個端子上,各連接點的焊接點大小不易控制,焊接點不良或大小不一,都會影響到電氣特性,致使現有SATA連接器的不良率居高不下,也無法被普遍使用。三、當在模具內灌入熱熔膠形成外覆體16時,由於灌注壓力頗大,易使導線151變形,甚至產生短路現象,形成不良成品。四、此外,如不使用熱熔膠形成外覆體,而如圖2c所示結構,直接利用一上、下殼體17、18相互扣合方式組合連接器,則會受目前脫模技術的影響,上殼體17必須設置缺口171,才能射出內部的倒勾(圖2c未示,請參閱圖9所示),這樣完成組裝的連接器表面會留有缺口而影響其美觀。
另,有關SATA或ATA介面的連接器,其在前專利申請案見諸臺灣公告第453532號、510599號及第525853號等專利案。
由上得知,使用焊接及熱熔膠方式,或外殼結合方式都存有諸多問題,設計不使用焊接及熱熔膠包覆,而使導線迅速穩固與端子結合,且保證訊號導線的電氣特性能符合需求,外形美觀的纜線連接器為本實用新型所欲解決的課題。
三、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於克服現有產品存在的上述缺點,而提供一種纜線連接器,摒除現有連接器的焊接方式,而改設計為以端子尾部向上折起呈突狀體,並在突狀體擴大面上設有開口朝上的Y形槽,用以夾持導線而沒有焊點,組裝便捷,使各導線與端子接觸面積一致,具有良好電氣特性;利用一個下殼體,供各端子尾部交錯排列放置其上,方便各導線整齊嵌入相對端子尾端的突狀體,再由一上殼體扣合在下殼體共同結合在本體後側,使各端子及導線都能準確結合定位,且不相互幹擾;在上、下殼體結合後,即與本體及導線穩固結合成母連接器,勿須再在外部包覆熱熔膠,具有減少加工製備過程的功效,且該上、下殼體沒有缺口,使整體美觀。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實用新型纜線連接器,其包括本體、上下殼體、纜線、端子;其特徵在於,所述本體後端上下表面分別設有兩個凸塊,其內設置數個端子,端子尾部伸出本體後端,且尾部水平延伸呈一長一短相鄰的形狀,並在末端向上彎折成直立突狀體,該突狀體擴大面上設有開口朝上的Y形槽;所述下殼體連接在本體後端,其對應本體的兩個下凸塊設有兩個對應的凹槽,內緣面上設有數個端子固定槽及纜線置放槽,兩側設有數對定位導柱,及至少兩對突起的卡扣體,該卡扣體上端緣呈圓弧形的扣體,下殼體兩側分別形成凹陷面;所述纜線的各導線對應於各端子的突狀體,而嵌入其Y形槽內側夾持定位;所述上殼體罩蓋在下殼體上方,其對應本體的兩個上凸塊設有兩個對應的凹槽,內緣面上設有數個端子定位槽及纜線置放槽,且兩側對應下殼體的導柱設有對應的定位孔,對應卡扣體設有倒勾卡槽,該倒勾卡槽底緣面成斜面,上殼體兩側對應下殼體的凹陷面設成嵌套配合的凸狀體,使上殼體與下殼體相互扣合結合為一體而連接在本體後端,包覆固定端子與纜線結合端而直接構成連接器。
前述的纜線連接器,其中上、下殼體相互扣合部位的表面為完整面。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體後端上下表面分別設有兩個凸塊,其內設有數個端子,該端子尾部伸出本體後端;端子尾部水平延伸呈一長一短相鄰的形狀,並在未端向上彎折成直立突狀體,突狀體擴大面上設有開口朝上的Y形槽;下殼體連接在本體後端,其對應本體的兩個下凸塊設有兩個對應凹槽,內緣面上設有數個端子固定槽及纜線置放槽,且兩側設有數對定位導柱及至少二對突起的卡扣體,卡扣體上端緣呈圓弧形的扣體;纜線的各導線對應於各端子的突狀體,嵌入Y形槽內側夾持定位;上殼體罩蓋在下殼體上方,其相對本體的兩個上凸塊設有兩個對應的凹槽,內緣面上設有數個端子定位槽及纜線置放槽,且兩側對應下殼體導柱處設有對應的定位孔,對應卡扣體設有倒勾卡槽,倒勾卡槽底緣面呈斜面,上殼體兩側對應下殼體凹陷面,設有嵌套配合的凸狀體,使上殼體與下殼體相互扣合而結合為一體,其連接在本體後端,通過前述端子與纜線結合端包覆固定,而直接構成一連接器;各導線與端子接觸面積一致,具有良好電氣特性;各導線整齊嵌入相對端子尾端的突狀體,各端子及導線都能準確結合定位,且不相互幹擾,組裝便捷;上下殼體結合後即與本體及導線穩固結合成母連接器,勿須在外部包覆熱熔膠,減少加工製備過程,上下殼體沒有缺口,整體結構美觀。
四
圖1為現有排線連接器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A為現有SATA纜線連接器主要結構示意圖。
圖2B現有SATA纜線連接器成型後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c為現有另一種連接器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立體結構分解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本體與端子組合結構立體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上下殼體分開狀態立體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連接器結合後側視半剖面圖。
圖8為圖7所示8-8斷面剖示圖。
圖9為圖8所示9-9斷面剖示圖。
圖中標號說明2端子、21突狀體、211 Y形槽、3本體、31a上凸塊、31b下凸塊、32連接槽、4下殼體、41凹槽、42固定槽、43置放槽、44導柱、45a卡扣體、45b卡扣體、46凹陷面、5上殼體、51凹槽、52定位槽、53置放槽、54定位孔、55a倒勾卡槽、55b倒勾卡槽、56凸狀體、6纜線、61導線、7結合面。
五具體實施方式
首先,參閱圖3至圖5所示,圖3為本實用新型立體結構示意圖,圖4為其分解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體後側立體示意圖,本實用新型是在一使用於SATA介面的母連接器本體3後端,連接設有一下殼體4,該下殼體4內緣面設有數個端子固定槽42及導線置放槽43,且兩側對應設有兩對卡扣體45a、45b,該端子固定槽42配合容置在本體2的數端子尾端的突狀體21而組成。端子2前段部卡制在本體3的連接槽32內,而尾部水平延伸呈一長一短相鄰的形狀,並在末端向上彎折呈直立突狀體21,突狀體21呈擴大面設計結構,且在擴大面上設有上寬下窄的Y形槽211;一SATA規格的纜線6,其數導線61相對前述各突狀體21的Y形槽211由上而下嵌入,中間二條地線共用一Y形槽,使其分別夾持在Y形槽211間,因各導線61接觸面積均相同,故其電氣接續特性也相同。
請再參閱圖6、圖4所示,將一上殼體5罩蓋在下殼體4上方,通過兩側與下殼體4的卡扣體45a、45b相配合的倒勾卡槽55a、55b而相互結合。另,下殼體4兩側設有數個定位導柱44,而上殼體5相對位置設有能供導柱44插入的定位孔54;使上、下殼體5、4方便定位,進而使上、下殼體5、4準確結合,並通過前緣凹槽51、41扣在本體3相對應處所設的兩對上、下凸塊31a、32b,使其連接在本體3後端。
參閱圖7所示,為本實用新型連接器結合後的側視半剖面圖,該端子2前段容置在本體3內,端子2尾部伸出於本體3後端,並定位在端子固定槽42上,該導線61嵌入突狀體21的Y形槽211內,被穩固夾持,上殼體5相對應各端子突狀體21,設有定位槽52,供突狀體211直向定位;纜線6各導線61與各端子2的連接,完全無需使用焊接,且各相鄰端子尾部突狀體21一前一後相互錯開排列,不僅巧妙利用有限空間,而且各導線61不會相互幹擾或形成短路現象,因此,可以大幅度提高這種SATA連接器的製作合格率;突狀體24呈彎折直立設計,使得導線61可以在沒有任何彎折的情況下,呈水平狀與端子2連接,這樣對保證電氣特性具有良好作用,因為彎折的導線61易使電氣訊號受損。
請再參閱圖6、圖7、圖8、圖9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上殼體5在與下殼體4組裝時,先利用導柱44對準定位孔54,使上殼體5可以準確與下殼體4定位,卡扣體45a、45b迅速且準確的與倒勾卡槽55a、55b扣合。本實用新型上、下殼體5、4的結合,是經過長期研究,不斷改進,得到最佳的組合形式,下殼體4兩側設有凹陷面46,上殼體5相對設成凸狀體56,其設計不僅要考慮脫模可行性,且當上、下殼體5、4組合時,能夠準確便捷;如圖9所示,下殼體4的卡扣體45a、45b上端緣呈圓弧形扣體451,而上殼體5倒勾卡槽55a、55b底緣面呈斜面551,使組合時順暢,且二者結合後,上殼體5兩側凸狀體56又嵌套在下殼體4凹陷面46,這樣,其上、下殼體的結合線7,如圖3、圖7、圖8、圖9所示,呈現緊密牢固狀態,使兩者結合後,勿須再進行後續加工,即可將前述端子2與纜線結合端包覆固定,而直接構成一連接器。這是現有連接器無法達到的效果。
此外,本實用新型上殼體5倒勾卡槽55a、55b採用斜銷脫模方式成型,因此其上殼體5對應處勿須開設缺口,即可使其順利脫模,使上殼體5表面完整美觀。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於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纜線連接器,其包括本體、上下殼體、纜線、端子;其特徵在於,所述本體後端上下表面分別設有兩個凸塊,其內設置數個端子,端子尾部伸出本體後端,且尾部水平延伸呈一長一短相鄰的形狀,並在末端向上彎折成直立突狀體,該突狀體擴大面上設有開口朝上的Y形槽;所述下殼體連接在本體後端,其對應本體的兩個下凸塊設有兩個對應的凹槽,內緣面上設有數個端子固定槽及纜線置放槽,兩側設有數對定位導柱,及至少兩對突起的卡扣體,該卡扣體上端緣呈圓弧形的扣體,下殼體兩側分別形成凹陷面;所述纜線的各導線對應於各端子的突狀體,而嵌入其Y形槽內側夾持定位;所述上殼體罩蓋在下殼體上方,其對應本體的兩個上凸塊設有兩個對應的凹槽,內緣面上設有數個端子定位槽及纜線置放槽,且兩側對應下殼體的導柱設有對應的定位孔,對應卡扣體設有倒勾卡槽,該倒勾卡槽底緣面成斜面,上殼體兩側對應下殼體的凹陷面設成嵌套配合的凸狀體,使上殼體與下殼體相互扣合結合為一體而連接在本體後端,包覆固定端子與纜線結合端而直接構成連接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纜線連接器,其特徵在於,所述上、下殼體相互扣合部位的表面為完整面。
專利摘要纜線連接器,本體後端設兩凸塊,其內設數個端子,端子尾部伸出本體後端且尾部水平延伸呈一長一短形狀,末端向上彎折成直立突狀體,突狀體擴大面上設開口朝上Y形槽;下殼體連在本體後端,其對應本體兩下凸塊設兩對應凹槽,兩側設數對定位導柱及至少兩對突起卡扣體,下殼體兩側成凹陷面;纜線各導線對應各端子突狀體而嵌入Y形槽內側夾持定位;上殼體罩蓋在下殼體上方,其對應本體兩上凸塊設有兩對應凹槽,內緣面上設數端子定位槽及纜線置放槽,且兩側對應下殼體導柱設對應定位孔,對應卡扣體設倒鉤卡槽,上殼體兩側對應下殼體凹陷面設嵌套配合凸狀體,上下殼體扣合一體連接在本體後端,包覆固定端子與纜線結合端,直接構成連接器。
文檔編號H02G15/08GK2691091SQ200420028290
公開日2005年4月6日 申請日期2004年1月19日 優先權日2004年1月19日
發明者宋雲景 申請人:宋雲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