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鑄機多活塞並聯式儲能器壓射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6-10 21:44:06 1
壓鑄機多活塞並聯式儲能器壓射結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壓鑄機多活塞並聯式儲能器壓射結構,包括壓射閥板、過渡殼體以及至少兩個活塞儲能器;該過渡殼體具有一容置空間、一第一開口和至少兩個第二開口,該第一開口和第二開口均連通容置空間,該第一開口與壓射閥板相連;每一活塞儲能器均設置於過渡殼體上,活塞儲能器的出油口與對應的第二開口相連。通過設置過渡殼體,利用過渡殼體的第一開口與壓射閥板相連,並配合過渡殼體的每一第二開口均連接有一活塞儲能器,實現了將多個活塞儲能器並聯在一起以驅動壓射系統,不會存在結構上的限制,工作時,可以利用多個活塞儲能器同時往壓射或者增壓缸內放油,從而有效提高了壓鑄機壓射的速度和性能。
【專利說明】壓鑄機多活塞並聯式儲能器壓射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壓鑄機領域技術,尤其是指一種壓鑄機多活塞並聯式儲能器壓射結構。
【背景技術】
[0002]壓鑄機就是在壓力作用下把熔融金屬液壓射到模具中冷卻成型,開模後得到固體金屬鑄件的一系列工業鑄造機械,最初用於壓鑄鉛字。隨著科學技術和工業生產的進步,尤其是隨著汽車、摩託車以及家用電器等工業的發展,又從節能、節省原材料諸方面出發,壓鑄技術已獲得極其迅速的發展。
[0003]壓鑄機為提高壓射速度,均採用儲能器壓射結構,目前的壓鑄機大多採用活塞式儲能器,且壓射和增壓各使用一個活塞式儲能器,由於結構上的限制,單個儲能器的直徑不能無限制的增大,所以壓射及增壓性能的提高存在結構上的限制。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有鑑於此,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壓鑄機多活塞並聯式儲能器壓射結構,其能有效解決現有之壓射結構採用單個儲能器在壓射及增壓性能提高上存在結構限制的問題。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之技術方案:
[0006]一種壓鑄機多活塞並聯式儲能器壓射結構,包括壓射閥板、過渡殼體以及至少兩個活塞儲能器;該過渡殼體具有一容置空間、一第一開口和至少兩個第二開口,該第一開口和第二開口均連通容置空間,該第一開口與壓射閥板相連;每一活塞儲能器均設置於過渡殼體上,活塞儲能器的出油口與對應的第二開口相連。
[0007]優選的,所述活塞儲能器為三個,對應地該第二開口為三個,三個活塞儲能器的出油口與對應的第二開口相連。
[0008]優選的,所述過渡殼體呈板狀,其包括有封蓋、設置於封蓋頂部的頂板和設置於封蓋底部的底板,由頂板、封蓋和底板共同圍構形成前述容置空間,前述第一開口設置於底板的中部,第二開口設置於頂板上。
[0009]優選的,所述每一活塞儲能器均包括有缸筒、氣端蓋、油端蓋和活塞,該氣端蓋封蓋於缸筒的一端,油端蓋封蓋於缸筒的另一端,該活塞可活動地設置於缸筒內,活塞與氣端蓋之間形成氣腔,活塞與油端蓋之間形成油腔,油腔與氣腔彼此密封,活塞儲能器的出油口設置於油端蓋上,出油口連通油腔。
[0010]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點和有益效果,具體而言,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
[0011]通過設置過渡殼體,利用過渡殼體的第一開口與壓射閥板相連,並配合過渡殼體的每一第二開口均連接有一活塞儲能器,實現了將多個活塞儲能器並聯在一起以驅動壓射系統,不會存在結構上的限制,工作時,可以利用多個活塞儲能器同時往壓射或者增壓缸內放油,從而有效提高了壓鑄機壓射的速度和性能。
[0012]為更清楚地闡述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徵和功效,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例來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的局部截面圖。
[0014]附圖標識說明:
[0015]10、壓射閥板20、過渡殼體
[0016]21、封蓋22、頂板
[0017]23、底板201、容置空間
[0018]202、第一開口203、第二開口
[0019]30、活塞儲能器31、缸筒
[0020]32、氣端蓋33、油端蓋
[0021]34、活塞301、出油口
[0022]302、氣腔303、油腔
【具體實施方式】
[0023]請參照圖1所示,其顯示出了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的具體結構,包括壓射閥板10、過渡殼體20以及至少兩個活塞儲能器30。
[0024]該過渡殼體20具有一容置空間201、一第一開口 202和至少兩個第二開口 203,該第一開口 202和第二開口 203均連通容置空間201,該第一開口 202與壓射閥板10相連;具體而言,在本實施例中,該過渡殼體20呈板狀,其包括有封蓋21、設置於封蓋21頂部的頂板22和設置於封蓋21底部的底板23,由頂板22、封蓋21和底板23共同圍構形成前述容置空間201,前述第一開口 202設置於底板23的中部,第二開口 203設置於頂板22上。
[0025]每一活塞儲能器30均設置於過渡殼體20上,活塞儲能器30的出油口 301與對應的第二開口 203相連。具體而言,在本實施例中,該每一活塞儲能器30均包括有缸筒31、氣端蓋32、油端蓋33和活塞34,該氣端蓋32封蓋於缸筒31的一端,油端蓋33封蓋於缸筒31的另一端,該活塞34可活動地設置於缸筒31內,活塞34與氣端蓋32之間形成氣腔302,活塞34與油端蓋33之間形成油腔303,油腔303與氣腔302彼此密封,活塞儲能器30的出油口 301設置於油端蓋33上,出油口 301連通油腔303。
[0026]並且,在本實施例中,該活塞儲能器30為三個,對應地該第二開口 203為三個,三個活塞儲能器30的出油口 301與對應的第二開口 203相連,活塞儲能器30的數量不限,可根據實際需要進行增減。
[0027]工作時,高壓氮氣同時進入各個活塞儲能器30的氣腔302內以驅動對應的活塞34活動,活塞驅動對應的油腔303內的液壓油,使得液壓油從對應的出油口 301輸出,並通過對應的第二開口 203進入容置空間201內,然後,液壓油匯合在一起,從第一開口 202輸出進入壓射閥板10,以驅動壓射閥板10內的壓射活塞或者增壓活塞。
[0028]本實用新型的設計重點是:通過設置過渡殼體,利用過渡殼體的第一開口與壓射閥板相連,並配合過渡殼體的每一第二開口均連接有一活塞儲能器,實現了將多個活塞儲能器並聯在一起以驅動壓射系統,不會存在結構上的限制,工作時,可以利用多個活塞儲能器同時往壓射或者增壓缸內放油,從而有效提高了壓鑄機壓射的速度和性能。
[0029]以上結合具體實施例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原理。這些描述只是為了解釋本實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釋為對本實用新型保護範圍的限制。基於此處的解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不需要付出創造性的勞動即可聯想到本實用新型的其它【具體實施方式】,這些方式都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壓鑄機多活塞並聯式儲能器壓射結構,其特徵在於:包括壓射閥板、過渡殼體以及至少兩個活塞儲能器;該過渡殼體具有一容置空間、一第一開口和至少兩個第二開口,該第一開口和第二開口均連通容置空間,該第一開口與壓射閥板相連;每一活塞儲能器均設置於過渡殼體上,活塞儲能器的出油口與對應的第二開口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鑄機多活塞並聯式儲能器壓射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活塞儲能器為三個,對應地該第二開口為三個,三個活塞儲能器的出油口與對應的第二開口相連。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鑄機多活塞並聯式儲能器壓射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過渡殼體呈板狀,其包括有封蓋、設置於封蓋頂部的頂板和設置於封蓋底部的底板,由頂板、封蓋和底板共同圍構形成前述容置空間,前述第一開口設置於底板的中部,第二開口設置於頂板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鑄機多活塞並聯式儲能器壓射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每一活塞儲能器均包括有缸筒、氣端蓋、油端蓋和活塞,該氣端蓋封蓋於缸筒的一端,油端蓋封蓋於缸筒的另一端,該活塞可活動地設置於缸筒內,活塞與氣端蓋之間形成氣腔,活塞與油端蓋之間形成油腔,油腔與氣腔彼此密封,活塞儲能器的出油口設置於油端蓋上,出油口連通油腔。
【文檔編號】B22D17/30GK204075148SQ201420521615
【公開日】2015年1月7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11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11日
【發明者】陳勇, 彭黎明 申請人:東莞市銳風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