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式鑄型尼龍澆鑄機的製作方法
2023-06-11 02:28:26 4
專利名稱:連續式鑄型尼龍澆鑄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己內醯胺單體澆鑄聚合成型設備,是一種能連續澆鑄鑄型尼龍製品的設備。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研製的鑄型尼龍連續澆鑄設備有以下問題和缺點1、脫水反應釜用蒸汽夾套進行加熱,設備複雜且造價較高,用電加熱對其直接加熱,容易煳底、產生黑色焦化物形成雜質,易損壞且效率低。
2、脫水反應釜是改性物質,不能均勻混合在料液中且不利於傳熱,易漏易損壞。
3、齒輪泵定時計量不準且很難控制,專用計量泵價格高且不耐熱難以使用。
4、脫水反應釜真空加熱時,釜中料液暴沸衝高點2米以上,使用的分餾柱過高於設備不利、過低則造成部分料液進入冷凝器料液,損失過多。
5、而水分在真空狀態下1300Pa露點低於常溫,普通水冷卻無法除溼,水分進入真空泵,造成真空泵保養困難。
6、控制部分均為手動或半自動,自動化、智能化程度低。
7、混合頭固定,不利於操作。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本實用新型。
實用新型內容為了克服上述問題和缺點,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運行可靠、效率高且成本低的連續式鑄型尼龍澆鑄機。
為實現上述實用新型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連續式鑄型尼龍澆鑄機的技術方案基本構思如下一種連續式鑄型尼龍澆鑄機,包括設有加料孔的左、右熔料釜,左、右熔料釜分別通過連接管與左、右反應釜相連,左、右反應釜上設有加料孔,左、右反應釜分別通過出料管連接在混合頭上,出料管和混合頭之間設有計量泵,左、右熔料釜外設有油加熱夾套,左、右熔料釜中有管式換熱器與油加熱夾套相連;油加熱夾套和熔料釜之間設有管狀電加熱器。
所述左、右反應釜中設有攪拌器;所述左、右反應釜外設有油加熱夾套,油加熱夾套和左、右反應釜之間設有管狀電加熱器;所述左、右反應釜中設有熱電偶,所述左、右熔料釜中設有熱電偶。
所述左、右反應釜上設有氣液分離器,氣液分離器通過軟管與冷凝器相連,冷凝器通過連接管與二級冷凝器相連,二級冷凝器的輸出端安裝有真空表和帶有乾燥過濾器的放氣電磁閥。
所述二級冷凝器的另一輸出端通過連接管連接在由制冷機提供製冷的水冷凝器上,水冷凝器通過電磁閥連接在真空泵上。
所述冷凝器和二級冷凝器上均設有油加熱夾套、熱電偶和排料裝置;所述乾燥過濾器、氣液分離器和連接管上均設有筒式加熱器;所述計量泵和混合頭之間設有三通回流閥,回流閥的另一出口通過分流管與左、右反應釜相連。
所述計量泵和混合頭之間設有三通回流閥,回流閥的另一出口通過分流管與左、右反應釜相連。
所述熔料釜和反應釜之間的連接管上設有截止閥,所述反應釜和計量泵之間的出料管上設有截止閥;所述計量泵為活塞計量泵。
所述混合頭、回流閥和計量泵置於油箱中,油箱中設有加熱器;所述閥和泵由氣壓系統提供動力;所述混合頭上設有指令開關;所述混合頭安裝在活動吊杆上。
本實用新型一種連續式鑄型尼龍澆鑄機所提供的優選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連續式鑄型尼龍澆鑄機,包括設有加料孔的左、右熔料釜,左、右熔料釜分別通過連接管與左、右反應釜相連,左、右反應釜上設有加料孔,左、右反應釜分別通過出料管連接在混合頭上,出料管和混合頭之間設有計量泵,左、右熔料釜外設有油加熱夾套,左、右熔料釜中有管式換熱器與油加熱夾套相連;油加熱夾套和熔料釜之間設有管狀電加熱器,所述計量泵和混合頭之間設有三通回流閥,回流閥的另一出口通過分流管與左、右反應釜相連。
本實用新型一種連續式鑄型尼龍澆鑄機所提供的更進一步的優選技術方案是一種連續式鑄型尼龍澆鑄機,包括設有加料孔的左、右熔料釜,左、右熔料釜分別通過連接管與左、右反應釜相連,左、右反應釜上設有加料孔,左、右反應釜分別通過出料管連接在混合頭上,出料管和混合頭之間設有計量泵,左、右熔料釜外設有油加熱夾套,左、右熔料釜中有管式換熱器與油加熱夾套相連;油加熱夾套和熔料釜之間設有管狀電加熱器,還包括一用於控制氣壓系統、加熱系統、真空系統、製冷系統、信號採集系統的控制箱。
本實用新型一種連續式鑄型尼龍澆鑄機所提供的另一優選技術方案是一種連續式鑄型尼龍澆鑄機,包括設有加料孔的左、右熔料釜,左、右熔料釜分別通過連接管與左、右反應釜相連,左、右反應釜上設有加料孔,左、右反應釜分別通過出料管連接在混合頭上,出料管和混合頭之間設有計量泵,左、右熔料釜外設有油加熱夾套,左、右熔料釜中有管式換熱器與油加熱夾套相連;油加熱夾套和熔料釜之間設有管狀電加熱器,所述混合頭安裝在活動吊杆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使鑄型尼龍澆鑄設備實現了高效率低能耗和智能化控制,可一次澆鑄大型鑄件和連續澆鑄小型鑄件,也可進行尼龍反應注射成型(RIM),具有澆鑄和注射成型的特點。具體有以下優點1、反應釜採用油加熱夾套加熱,設備簡單,造價低,不會產生煳底或產生黑色焦化物形成雜質的現象,使用壽命長,不易損壞且效率高。
2、反應釜設有攪拌器,使改性物質均勻混合在料液中且利於傳熱。
3、採用活塞計量泵價格低且易控制。
4、反應釜真空加熱時採用氣液分離器代替分餾柱,降低設備總體的高度,並降低了料液進入冷凝器料液的損失。
5、真空泵沒有加裝乾燥設備,有利於真空泵的保養,增加了其使用壽命。
6、混合頭設置在可移動的活動吊杆上,使用範圍增大,便於操作。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原理圖;圖2為圖1的控制部分示意圖。
其中1-加料孔 2-熔料釜 3-熔料釜夾套 4-截止閥 5-反應釜 6-反應釜夾套 7-截止閥 8-出料軟管 9-計量泵 10-回流閥11-回流管 12-混合頭 13-活動吊杆 14-加料孔 15-攪拌器 16-氣液分離器 17-連接管 18-真空表 19-電磁閥 20-冷凝器 121-冷凝器2 22-冷凝器夾套 23-水冷凝器 24-制冷機 25-真空泵 26-乾燥過濾器 27-放氣閥 28-油箱 29-控制箱 30-氣壓系統 31-熱電偶 32-管狀電加熱器 33-筒式加熱器 34-油箱加熱器35-指令開關 36-排料裝置 37-管式換熱器。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
進行詳細地描述參照附圖1和附圖2,本實用新型整機主要包括有兩個帶有油加熱夾套3、3`的左、右熔料釜2、2`,左、右熔料釜上設有加料孔1、1`,左、右熔料釜2、2`中有管式換熱器37與油加熱夾套3、3`相連,油加熱夾套3、3`和左、右熔料釜2、2`之間設有管狀電加熱器32,管狀電加熱器32設置在左、右熔料釜2、2`的底部,左、右熔料釜2、2`上設有熱電偶31。左、右熔料釜2、2`通過連接管與左、右反應釜5、5`相連,熔料釜和反應釜之間的連接管上設有截止閥4、4`,左、右反應釜5、5`上設有攪拌器15、15`,反應釜上端有加料口14、14`和氣液分離器16、16`,左、右反應釜5、5`外側設有油加熱夾套6、6`,反應釜中有熱電偶31,反應釜下端有截止閥7、7`,截止閥7、7`輸出端通過出料管8、8`連在活塞計量泵9、9`上,活塞計量泵9、9`與混合頭12之間有三通回流閥10、10`,三通回流閥10、10`的另一個出口通過分流管11、11`連接到左、右反應釜5、5`上,混合頭12、回流閥10、10`和計量泵9、9`置於油箱28中,油箱28中設有加熱器34,混合頭12上設有指令開關35,混合頭12安裝在活動吊杆13上,由氣壓系統30提供本實用新型閥和泵的動力。氣液分離器16、16`通過軟管與冷凝器20、20`相連,冷凝器20、20`通過連接管17與二級冷凝器21相連,二級冷凝器21的輸出端安裝有真空表18和帶有乾燥過濾器26的放氣電磁閥27,二級冷凝器21的另一輸出端通過連接管連接在由制冷機24提供製冷的水冷凝器23上,水冷凝器23通過電磁閥19連接在真空泵25上,冷凝器20、20`和二級冷凝器21上均設有油加熱夾套22、熱電偶31和排料裝置36。乾燥過濾器26、氣液分離器16、16`和連接管17上均設有筒式加熱器33。
本實用新型所有裝置在使用時均安裝在帶有樓梯和平臺的鋼結構架上。控制部分安裝在控制箱29上,包括氣壓系統30、加熱系統、真空系統、製冷系統、信號採集系統(包括真空表18、熱電偶31和指令開關35)。控制箱29內微電腦將按生產工藝流程控制所有系統和器件。
本實用新型使用過程如下整機接電後,根據工藝流程設置相應的參數予置於控制箱29微電腦內,按動開始鍵,筒式加熱器33,油箱加熱器34開始恆溫加熱,熔料釜夾套3、3′和反應釜夾套6、6′也開始由管式換熱器37和管狀電加熱器32加熱。從加料孔1、1′投放己內醯胺單體,待熔料釜2、2′內溫度升至80度時,單體完全融化為料液,由熱電偶31發出指令通過氣壓系統30打開截止閥4、4′,料液分別由截止閥4、4′進入反應釜5、5′並關閉該截止閥。開始第一次加熱攪拌真空脫水,由控制箱29發出指令提前5分鐘啟動制冷機24、開動攪拌器15、15′、打開電磁閥19開動真空泵25,待反應釜5、5′中的料液溫度升至140度時,由熱電偶31控制管狀電加熱器31恆溫加熱,再延時5分鐘解除攪拌真空脫水即關閉電磁閥19、真空泵25和攪拌機15、15′,並打開放氣閥27經乾燥過濾器26放入乾燥空氣。打開加料孔14、14′上的密封蓋,有反應釜投放改性添加劑、左反應釜投入催化劑,合上密封蓋。系統進入第二次加熱攪拌真空脫水,反應釜中料液溫度仍維持140℃,仍由熱電偶31恆溫控制管狀電加熱器31,待真空表18讀數降至1300Pa表中的電接點發出指令,延續10分鐘後將自動解除攪拌真空脫水、並關閉制冷機24,打開放氣閥27放入乾燥空氣,右釜加入助催化劑,反應釜夾套6、6′將繼續恆溫加熱,活性料製備完畢,整機進入待澆鑄狀態。軟管8、8′;11、11′、計量泵9、9′、回流閥10、10′和混合頭12吊在活動吊杆13上,混合頭12上的出口可以隨之上下左右任意移動。澆鑄時先啟動氣壓系統30打開截止閥7、7′反應釜中的料液經截止閥7、7′、出料軟管8、8′和回流閥10、10′返回反應釜形成循環流動,為精確計量澆鑄做好準備。將混合頭上的出口對準已經預熱的模具澆鑄口,按動把手上的指令開關35,兩個釜中的不同料液將經過截止閥7、7′、出料軟管8、8′、計量泵9、9′、回流閥10、10′和混合頭12定量高速注入模具型腔。每澆鑄一次回流閥10、10′將自動復位料液經分流管11、11′返回相應反應釜,可一次澆鑄大型製品,也可連續澆鑄小型製品。反應釜加熱攪拌真空脫水時,釜中暴沸衝高的料液將被氣液分離器16、16′擋住,3%的己內醯胺蒸汽、水蒸氣和其他氣體經氣液分離器、連接管17先進入冷凝器20後進入冷凝器21,己內醯胺凝聚於冷凝器底部待聚集一定程度後經冷凝器夾套22加熱排出,水分經過裝有制冷機24的水冷凝器23凝聚於底部,其它氣體經真空泵25排出。
本領域技術人員閱讀本實用新型專利說明書之後可進行其它變更和修改,但這些變更和修改均在本實用新型待批的權利要求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連續式鑄型尼龍澆鑄機,包括設有加料孔(1、1`)的左、右熔料釜(2、2`),左、右熔料釜分別通過連接管與左、右反應釜(5、5`)相連,左、右反應釜(5、5`)上設有加料孔(14、14`),左、右反應釜分別通過出料管(8、8`)連接在混合頭(12)上,出料管(8、8`)和混合頭(12)之間設有計量泵(9、9`),其特徵在於所述左、右熔料釜(2、2`)外設有油加熱夾套(3、3`),左、右熔料釜(2、2`)中有管式換熱器(37)與油加熱夾套(3、3`)相連;油加熱夾套和熔料釜之間設有管狀電加熱器(3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續式鑄型尼龍澆鑄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左、右反應釜(5、5`)中設有攪拌器(15、15`);所述左、右反應釜(5、5`)外設有油加熱夾套(6、6`),油加熱夾套(6、6`)和左、右反應釜(5、5`)之間設有管狀電加熱器(32);所述左、右反應釜(5、5`)中設有熱電偶(31),所述左、右熔料釜(2、2`)中設有熱電偶(31)。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連續式鑄型尼龍澆鑄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左、右反應釜(5、5`)上設有氣液分離器(16、16`),氣液分離器(16、16`)通過軟管與冷凝器(20、20`)相連,冷凝器(20、20`)通過連接管(17)與二級冷凝器(21)相連,二級冷凝器(21)的輸出端安裝有真空表(18)和帶有乾燥過濾器(26)的放氣電磁閥(27)。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連續式鑄型尼龍澆鑄機,其特徵在於所述二級冷凝器(21)的另一輸出端通過連接管連接在由制冷機(24)提供製冷的水冷凝器(23)上,水冷凝器(23)通過電磁閥(19)連接在真空泵(25)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連續式鑄型尼龍澆鑄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冷凝器(20、20`)和二級冷凝器(21)上均設有油加熱夾套(22)、熱電偶(31)和排料裝置(36);所述乾燥過濾器(26)、氣液分離器(16、16`)和連接管(17)上均設有筒式加熱器(33);所述計量泵(9、9`)和混合頭(12)之間設有三通回流閥(10、10`),回流閥(10、10`)的另一出口通過分流管(11、11`)與左、右反應釜(5、5`)相連。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續式鑄型尼龍澆鑄機,其特徵在於所述計量泵(9、9`)和混合頭(12)之間設有三通回流閥(10、10`),回流閥(10、10`)的另一出口通過分流管(11、11`)與左、右反應釜(5、5`)相連。
7.根據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連續式鑄型尼龍澆鑄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熔料釜和反應釜之間的連接管上設有截止閥(4、4`),所述反應釜和計量泵之間的出料管上設有截止閥(7、7`);所述計量泵(9、9`)為活塞計量泵。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連續式尼龍澆鑄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混合頭(12)、回流閥(10、10`)和計量泵(9、9`)置於油箱(28)中,油箱(28)中設有加熱器(34);所述閥和泵由氣壓系統(30)提供動力;所述混合頭(12)上設有指令開關(35);所述混合頭(12)安裝在活動吊杆(13)上。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續式尼龍澆鑄機,其特徵在於還包括一用於控制氣壓系統(30)、加熱系統、真空系統、製冷系統、信號採集系統的控制箱(29)。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續式尼龍澆鑄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混合頭(12)安裝在活動吊杆(13)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連續式鑄型尼龍澆鑄機,包括設有加料孔的左、右熔料釜,左、右熔料釜分別通過連接管與左、右反應釜相連,左、右反應釜上設有加料孔,左、右反應釜分別通過出料管連接在混合頭上,出料管和混合頭之間設有計量泵,左、右熔料釜外設有油加熱夾套,左、右熔料釜中有管式換熱器與油加熱夾套相連;油加熱夾套和熔料釜之間設有管狀電加熱器。本實用新型使鑄型尼龍澆鑄設備實現了高效率低能耗和智能化控制,可一次澆鑄大型鑄件和連續澆鑄小型鑄件,也可進行尼龍反應注射成型(RIM),具有澆鑄和注射成型的特點,設備簡單,造價低,混合頭設置在可移動的活動吊杆上,使用範圍增大,便於操作的優點。
文檔編號B29C39/38GK2834869SQ20052013055
公開日2006年11月8日 申請日期2005年11月7日 優先權日2005年11月7日
發明者陳延平, 孟憲林 申請人:陳延平, 孟憲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