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滾筒乾燥機的製作方法
2023-06-10 23:56:41 1
專利名稱:新型滾筒乾燥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物料乾燥設備,具體是一種適用於菜籽、大豆等油料的新型滾筒乾燥機。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油脂加工企業在此工藝過程中,普遍採用的是立式蒸炒鍋,主要包括五層的蒸炒單元,每層的蒸炒單元包括圈體、圈體內的攪拌裝置、圈體上的加熱裝置、底板、相鄰兩層蒸炒單元中的上層蒸炒單元底板上設置有作為本層下料口和下層進料口的開口,開口上設置有啟閉裝置。物料由上部進入,下部輸出,每層設有刮刀,使物料輸送至下層。由於受其結構所限,使用時物料翻動存在死角,該死角會造成物料焦糊現象,使物料軟化不均勻透徹。且立式蒸炒鍋刮刀和加熱層之間存在磨損,縮減設備使用壽命,故障率高,增加了維修費用。並不適用於油料的蒸炒和乾燥。能否設計一種專門適於油脂加工企業進行油料乾燥、蒸炒的乾燥設備已引起有關業內人士的關注。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正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不足,在吸收國外先進技術的基礎上,結合國內最新的乾燥技術成果而研製開發的一種新型滾筒乾燥機,該機能保證筒內物料與加熱管充分接觸,有效去除物料在調質過程中產生的溼潤蒸汽,提高幹燥效率,確保油料乾燥效果。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本實用新型的新型滾筒乾燥機,包括呈水平設置的由前後輥圈、輥輪支承的滾筒,滾筒通過設置在滾筒外壁上的齒圈與由動力源驅動的齒輪相嚙合,滾筒內設有貫穿滾筒的加熱管束和由電機驅動的絞龍,加熱管束通過支撐隔板支承在滾筒內,滾筒內壁上均布有抄板,進料口設在滾筒外的絞龍上方, 滾筒前端板上開設有絞龍入口,物料由進料口經絞龍輸送進入滾筒內,在滾筒後部筒壁上開設有出料口,在滾筒的出料口處設有一由閃發箱(閃發箱屬於行業內公知設備)、拔汽筒、 溼氣出口、物料落口組成的拔汽裝置。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加熱管束通過兩組支撐隔板支承在滾筒內,每組兩層,呈 45°交錯排列。相鄰抄板呈交錯均勻布置。本設計的筒體內部結構有效保證了在乾燥過程中物料能夠被均勻翻動,能使加熱管與物料有效接觸,延長了物料的乾燥過程。加熱管束由外熱源提供熱量。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過程如下滾筒由輥圈及輥輪支撐,通過齒輪由電機驅動旋轉,加熱管束通過傳輸管道與外熱源連通,物料由進料口經絞龍輸送進入滾筒,在絞龍、抄板作用下翻滾向前運動,在運動過程中與加熱管束充分接觸,進行熱交換,物料被加熱乾燥,物料在位於拔汽裝置內的出料口處落下,溼潤蒸汽進入拔汽裝置,經閃發箱除去水分,進而由拔汽筒拔出溼氣,物料在拔汽過程中被進一步乾燥。本實用新型針對油脂加工企業油料的乾燥,採用適用於油料乾燥的支撐隔板、抄板和拔汽系統裝置。支撐隔板與抄板使物料與加熱管充分接觸,並延長了物料的乾燥時間, 更增設了拔汽系統裝置,去除了乾燥過程中所產生的溼潤蒸汽。保障了乾燥效果。完全扭轉了油脂行業借用其它化工行業的乾燥調質過程所產生的一系列弊端。整個設備全用不鏽鋼製成以保證油料的質量。該實用新型滾筒乾燥機是專門為了保證油料調質乾燥效果而設計的設備。改變了油脂行業油料乾燥調質過程中存在的種種弊端,是一種高效率的油料乾燥專業設備。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採用了新型的抄板結構,物料在筒體內被均勻翻動,與加熱管束充分進行熱交換,同時,採用了獨特的拔汽裝置,能有效去除物料在調質過程中產生的溼潤蒸汽,從而保證了物料的乾燥效果,去水率可達4%_6%。該設備單機產量達 500t-2000t,而運行和維護成本極其低廉,能為油脂加工企業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
圖1為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滾筒的剖視圖。圖3為圖2中A向視圖。圖4為圖2中B-B剖視圖。圖5為圖2中C-C剖視圖。圖6為圖2中D-D剖視圖。圖7為圖2中E-E剖視圖。圖8為圖2中F-F剖視圖。圖9為圖1中拔汽裝置部位截面視圖。圖10為拔汽裝置結構視圖。圖中標號1、滾筒,2、拔汽裝置,2-1、閃發箱,2-2、拔汽筒,2-3、蒸汽出口,2-4物料落口(也為溼氣進口(自下料箱中的溼氣上升進入拔汽系統的進口),3、進料口,4、絞龍, 5、絞龍電機,6、輥輪,7、輥圈,8、滾筒電機,9、齒輪、10、齒圈,11、加熱管束,12、支撐隔板, 13、為抄板。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
以下結合附圖作進一步描述如圖1-10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新型滾筒乾燥機,包括呈水平設置的由前後輥圈7、 輥輪6支承的滾筒1,滾筒1通過設置在滾筒外壁上的齒圈10與由動力源(即滾筒電機8) 驅動的齒輪9相嚙合(如圖1所示),滾筒1內設有貫穿滾筒的加熱管束11和由蛟龍電機5 驅動的絞龍4 (如圖2、3、8所示),加熱管束11通過兩組支撐隔板12支承在滾筒1內(如圖 2所示),每組兩層,呈45°交錯排列(如圖4、5所示)。滾筒1內壁上均布有抄板13,相鄰抄板呈交錯均勻布置(如圖6、7所示。進而保證了在乾燥過程中物料能夠被均勻翻動,能使加熱管與物料有效接觸,延長了物料的乾燥過程。進料口 3設在滾筒外的絞龍4上方,滾筒前端板上開設有絞龍入口,物料由進料口 3經絞龍4輸送進入滾筒1內,在滾筒後部筒壁上開設有出料口,在滾筒的出料口處設有一由閃發箱2-1、拔汽筒2-2、溼氣出口 2-3、物料落口 2-4組成的拔汽裝置2 (如圖1、9、10所示)。[0024] 加熱管束11由外熱源提供熱量。
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滾筒乾燥機,其特徵在於包括呈水平設置的由前後輥圈、輥輪支承的滾筒,滾筒通過設置在滾筒外壁上的齒圈與由動力源驅動的齒輪相嚙合,滾筒內設有貫穿滾筒的加熱管束和由電機驅動的絞龍,加熱管束通過支撐隔板支承在滾筒內,滾筒內壁上均布有抄板,進料口設在滾筒外的絞龍上方,滾筒前端板上開設有絞龍入口,物料由進料口經絞龍輸送進入滾筒內,在滾筒後部筒壁上開設有出料口,在滾筒的出料口處設有一由閃發箱、拔汽筒、溼氣出口、物料落口組成的拔汽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滾筒乾燥機,其特徵在於加熱管束通過兩組支撐隔板支承在滾筒內,每組兩層,呈45°交錯排列。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滾筒乾燥機,其特徵在於相鄰抄板呈交錯均勻布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滾筒乾燥機,其特徵在於加熱管束由外熱源提供熱量。
專利摘要一種新型滾筒乾燥機,其特徵在於包括呈水平設置的滾筒,滾筒通過齒圈與由動力源驅動的齒輪相嚙合,滾筒內設有貫穿滾筒的加熱管束和由電機驅動的絞龍,加熱管束通過支撐隔板支承在滾筒內,滾筒內壁上均布有抄板,進料口設在滾筒外的絞龍上方,滾筒前端板上開設有絞龍入口,物料由進料口經絞龍輸送進入滾筒內,在滾筒後部筒壁上開設有出料口,在滾筒的出料口處設有拔汽裝置。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採用了新型的抄板結構,物料在筒體內被均勻翻動,與加熱管束充分進行熱交換,同時,採用了獨特的拔汽裝置,能有效去除物料在調質過程中產生的溼潤蒸汽,從而保證了物料的乾燥效果,去水率可達4%-6%。該設備單機產量達500t-2000t,是一種高效率的油料乾燥專業設備。
文檔編號F26B11/06GK202002445SQ20112008737
公開日2011年10月5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29日 優先權日2011年3月29日
發明者劉運榮, 孫廣宏, 閆子柱, 陳志芳 申請人:河南糧工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