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機軸承室防水裝置及風的製造方法
2023-06-10 14:05:26 2
風機軸承室防水裝置及風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風機軸承室防水裝置及風機。該風機軸承室防水裝包括防水蓋和設置在風機軸承室的外殼上的防水凸臺,防水蓋蓋設在防水凸臺上,防水凸臺的外周設置有第一螺紋段,防水蓋上設置有與第一螺紋段配合的第二螺紋段。根據本實用新型風機軸承室防水裝置及風機,能夠克服以往的風機軸承室防水裝置容易進水的現象,進而避免風機軸承室中的軸承生鏽、異響或出現卡死現象。
【專利說明】風機軸承室防水裝置及風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防水裝置【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風機軸承室防水裝置及風機。
【背景技術】
[0002]參見圖1和圖2所示,現有的朝上出風的外轉子風機組件中,在軸承室100』位置(風機頂部平面)處,雖有一個4_的防水凸臺20』,該防水凸臺20』的內圈有裝一個防水膠圈,上面再加一個防水蓋防水10』。但由於防水凸臺20』比較矮,再加上內圈上的防水圈30』在裝上防水蓋子30』後,肉眼看不到,一旦防水圈30』被防水蓋子30』擠壓出膠圈槽也看不至IJ,這種情況下,當風機頂部平面的積水高過4_的防水凸臺20』時,風機軸承部位就會進水,引起軸承生鏽,異響,卡死等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風機軸承室防水裝置及風機,以解決現有技術的風機的軸承室容易進水的問題。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風機軸承室防水裝置,該風機軸承室防水裝包括防水蓋和設置在風機軸承室的外殼上的防水凸臺,防水蓋蓋設在防水凸臺上,防水凸臺的外周設置有第一螺紋段,防水蓋上設置有與第一螺紋段配合的第二螺紋段。
[0005]進一步地,防水蓋呈倒置的筒狀結構,第二螺紋段設置在筒狀結構的內側壁上。
[0006]進一步地,防水凸臺為中空的螺杆狀結構,螺杆狀結構上的螺紋形成第一螺紋段。
[0007]進一步地,筒狀結構的底部設置有限位凸起,限位凸起與防水蓋的內側壁之間形成環形凹槽,螺杆狀結構的第一端與環形凹槽相適配。
[0008]進一步地,風機軸承室防水裝置還包括密封圈,密封圈設置在環形凹槽內。
[0009]進一步地,密封圈與環形凹槽過盈配合。
[0010]進一步地,密封圈為防水膠圈。
[0011]進一步地,防水凸臺的高度在IOmm至14mm的範圍內。
[0012]進一步地,筒狀結構的橫截面為正六邊形。
[0013]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風機,該風機包括風機軸承室防水裝置,風機軸承室防水裝置為上述的風機軸承室防水裝置。
[0014]應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該風機軸承室防水裝置包括防水蓋和設置在風機軸承室的外殼上的防水凸臺。其中,防水蓋蓋設在防水凸臺上,防水凸臺的外周設置有第一螺紋段,防水蓋上設置有與第一螺紋段配合的第二螺紋段。在本實用新型中,由於防水凸臺和防水蓋之間通過第一螺紋段和第二螺紋段配合,當風機軸承室的外部有積水或遇大雨天氣使水的高度漫過防水凸臺時,防水凸臺和防水蓋之間的螺紋配合結構可以防止風機軸承室外部的水沿防水凸臺和防水蓋之間的縫隙流入風機軸承室內,克服了以往的風機軸承室防水裝置容易進水的現象,進而避免風機軸承室中的軸承生鏽、異響或出現卡死現象。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0016]圖1示意性示出了現有技術中的風機的軸承室防水裝置安裝在風機上時的主視圖;
[0017]圖2示意性示出了現有技術中的風機的軸承室防水裝置安裝在風機上時的局部視圖;
[0018]圖3示意性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風機的軸承室防水裝置安裝在風機上時的主視圖;
[0019]圖4示意性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風機的軸承室防水裝置安裝在風機上時的局部視圖;以及
[0020]圖5示意性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風機的軸承室防水裝置安裝在風機上時的俯視圖。
[0021]附圖標記說明:
[0022]100、風機軸承室;10、防水蓋;11、第二螺紋段;12、限位凸起;13、環形凹槽;20、防水凸臺;21、第一螺紋段;30、密封圈。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可以由權利要求限定和覆蓋的多種不同方式實施。
[0024]參見圖3和圖4所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風機軸承室防水裝置。該風機軸承室防水裝置包括防水蓋10和設置在風機軸承室100的外殼上的防水凸臺20。其中,防水蓋10蓋設在防水凸臺20上,防水凸臺20的外周設置有第一螺紋段21,防水蓋10上設置有與第一螺紋段21配合的第二螺紋段11。在本實施例中,由於防水凸臺20和防水蓋10之間通過第一螺紋段21和第二螺紋段11配合,當風機軸承室100的外部有積水或遇大雨天氣使水的高度漫過防水凸臺20時,防水凸臺20和防水蓋10之間的螺紋配合結構可以防止風機軸承室100外部的水沿防水凸臺20和防水蓋10之間的縫隙流入風機軸承室100內,克服了以往的風機軸承室防水裝置容易進水的現象,進而避免風機軸承室100中的軸承生鏽、異響或出現卡死問題。
[0025]優選地,本實施例中的防水蓋10呈倒置的筒狀結構,第二螺紋段11設置在筒狀結構的內側壁上,此時,當防水蓋10與防水凸臺20配合時,能夠將整個防水凸臺20包圍在倒置的筒狀結構中,進一步提高防水裝置對風機軸承室100的防水效果。
[0026]在本實施例中,防水凸臺20為中空的螺杆狀結構,且螺杆狀結構的直徑為M55,此時,螺杆狀結構上的螺紋段形成第一螺紋段21。該螺杆狀結構沿遠離風機軸承室100的外殼的方向延伸,進一步防止風機軸承室100的外部的積水漫過螺杆狀結構而進入到風機軸承室100內。[0027]優選地,本實施例中的防水凸臺20的高度在IOmm至14mm的範圍內,例如12mm,當筒狀結構的內側壁上的第二螺紋段11與第一螺紋段21配合時,與以往的風機相比,只要不加大防水蓋10的厚度,就不用擴大風機軸承室100外殼上的平面,且朝上出風的外轉子風機組件沒有設置網罩,無論下多大的雨,風機軸承室100外部的積水的高度也不會高過IOmm,即使高過10mm,因防水蓋10已經擰緊,風機軸承室100外部的水很難進入到風機軸承室100的內部。在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實施例中,防水凸臺20還可以設置得高於14_,只要保證積水高度小於防水凸臺20的高度即可。
[0028]再次參見圖3和圖4所示,本實施例的筒狀結構的底部設置有限位凸起12,該限位凸起12與防水蓋10的內側壁之間形成環形凹槽13,且中空的螺杆狀結構的第一端與環形凹槽13相適配,此處所說的第一端為螺杆結構的遠離風機軸承室100的一端。優選地,本實施例的風機軸承室防水裝置還包括密封圈30,密封圈30設置在環形凹槽13內,當將防水蓋10擰緊後,密封圈30不會從環形凹槽13中掉落出來,結構簡單可靠。更優選地,密封圈30與環形凹槽13過盈配合。在本實施例中,即使積水浸入到防水凸臺20的最上端時,限位凸起12和密封圈30的設置也能夠起到一定的防水作用,能夠進一步防止水分浸入風機軸承室100的內部。
[0029]優選地,本實施例的風機軸承室防水裝置的密封圈30為防水膠圈,結構簡單,易於實現。
[0030]參見圖5所示,本實施例的風機軸承室防水裝置的筒狀結構的橫截面為正六邊形,此時,整個防水蓋10類似於一個螺母,便於安裝、拆卸。
[0031]結合上述的風機軸承室防水裝置結構,具體說明該防水裝置的防水效果如下:
[0032](I)將防水凸臺20的高度設置在12±2mm的範圍內,起到第一道防水作用。
[0033](2)防水凸臺20及防水蓋10之間通過螺紋配合,且防水蓋10內部設置有限位凸起12,使防水蓋10呈雙壁結構,起到第二道防水作用。
[0034](3)環形凹槽13內設置有防水膠圈,且防水膠圈與環形凹槽13之間過盈配合,使其壓進去後,就不會掉出來,確保擰完防水蓋10後,防水膠圈到位,並能有效形成第三道防水。
[0035]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風機,該風機包括風機軸承室防水裝置,該風機軸承室防水裝置為上述實施例中的風機軸承室防水裝置。
[0036]從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上述的實施例實現了如下技術效果:本實用新型的風機軸承室防水裝置可以起到三道防水作用,克服了以往的風機軸承室防水裝置容易進水的現象,進而避免風機軸承室中的軸承生鏽、異響或出現卡死問題。
[0037]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風機軸承室防水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防水蓋(10)和設置在風機軸承室(100)的外殼上的防水凸臺(20),所述防水蓋(10)蓋設在所述防水凸臺(20)上,所述防水凸臺(20)的外周設置有第一螺紋段(21),所述防水蓋(10)上設置有與所述第一螺紋段(21)配合的第二螺紋段(1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風機軸承室防水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防水蓋(10)呈倒置的筒狀結構,所述第二螺紋段(11)設置在所述筒狀結構的內側壁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風機軸承室防水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防水凸臺(20)為中空的螺杆狀結構,所述螺杆狀結構上的螺紋形成所述第一螺紋段。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風機軸承室防水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筒狀結構的底部設置有限位凸起(12),所述限位凸起(12)與所述防水蓋(10)的內側壁之間形成環形凹槽(13),所述螺杆狀結構的第一端與所述環形凹槽(13)相適配。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風機軸承室防水裝置,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密封圈(30),所述密封圈(30)設置在所述環形凹槽(13)內。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風機軸承室防水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密封圈(30)與所述環形凹槽(13)過盈配合。
7.根據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風機軸承室防水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密封圈(30)為防水膠圈。
8.根據權利要求1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風機軸承室防水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防水凸臺(20)的高度在IOmm至14mm的範圍內。
9.根據權利要求2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風機軸承室防水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筒狀結構的橫截面為正六邊形。
10.一種風機,包括風機軸承室防水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風機軸承室防水裝置為權利要求I至9中任一項所述的風機軸承室防水裝置。
【文檔編號】F03D11/00GK203584692SQ201320775769
【公開日】2014年5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29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29日
【發明者】杜培麗, 趙志偉, 方祥建, 黃才筍, 龍來聖 申請人: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