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控滑鼠的製作方法
2023-06-10 21:09:56 1
專利名稱:腳控滑鼠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腳控滑鼠,是通過腳的動作來操作的滑鼠。
背景技術:
現有滑鼠的使用對象都是健康人,用手操作。手殘疾的人無法使用。現在也有腳控滑鼠的出現。我們發現已有的腳控滑鼠,是通過雙腳的腳趾動作來操作,這需要長時間去訓練才能夠掌握其使用方法。同時使用者需要脫去鞋襪光腳操作,如果在冬天或戶外使用,就會使使用者感到不適,而且冬天時易凍傷腳,因而實用性有限。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設計一種用腳的踩踏實現擊鍵的腳控滑鼠,為殘疾人提供一種操作簡單、方便,提高使用速度的滑鼠。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腳控滑鼠包括滑鼠、腳踏機構,其腳踏機構包括有側壁的上殼體1和下殼體2,下殼體與上殼體的側壁相合,兩殼體側壁在中後位置用軸9鉸接,滑鼠13固定在下殼體2內的中部,下殼體2內的前後安裝有復位彈簧機構3,上殼體1的右前側與滑鼠13右鍵對應位置固定有右鍵擊杆5,上殼體1的前側連接有左鍵擊杆6,擊杆6的中部與固定在下殼體2左側壁的偏心軸14的偏軸端14-1鉸連,上殼體1的側壁對應偏心軸14處有孔槽1-2。
所述的腳控滑鼠,其下殼體2放置滑鼠的位置,開有滑鼠安裝孔2-1,滑鼠13兩側由兩個L形夾板7固定和定位,L形夾板7上有長孔7-1,長孔7-1與下殼體2上對應的孔通過螺釘7-3、螺母7-4連接,兩個L形夾板7與滑鼠之間有柔性墊片7-2。
所述的腳控滑鼠,上殼體1的前側與左鍵擊杆6通過拉簧6-1連接。下殼體2內的前後中部有限位柱4。復位彈簧機構3安裝在下殼體2內的四個角。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雙手殘疾的人可以通過本產品自如的上網,聊天,畫圖等;本實用新型具有1、通用性,可與任意尺寸的光電滑鼠裝配;2、易操作性不需要培訓,單腳即可操。通過腳的平移,腳跟和腳掌的向下用力即可實現滑鼠的操作;3、純機械性無需用電源或其他的驅動裝置,結構簡單,成本低廉。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總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縱向剖視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左鍵擊鍵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右鍵擊鍵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圖2給出了本實用新型的結構腳控滑鼠包括滑鼠13、腳踏機構,腳踏機構包括有側壁的上殼體1和下殼體2,下殼體1與上殼體2的側壁相合,兩殼體側壁在中後位置用軸9鉸接,軸9的一端用卡圈8軸向固定。滑鼠13固定在下殼體2內的中部靠前一些,下殼體2放置滑鼠的位置,開有滑鼠安裝方形孔2-1,同時滑鼠線由下殼體上的孔引出,滑鼠13兩側由兩個L形夾板7固定和定位,L形夾板7上有長孔7-1,長孔7-1與下殼體2上對應的孔通過螺釘7-3、螺母7-4連接,當螺母7-4鬆開後,L形夾板7可以與螺釘7-3產生相對滑動,故可以適用於尺寸不同的滑鼠安裝調整。兩個L形夾板7與滑鼠之間有柔性墊片7-2,以便滑鼠固定的穩定。下殼體2內的前後四個角安裝有復位彈簧機構3。螺釘3-4固定在上殼體1上,螺釘3-4上有與之配合的螺母3-3;復位彈簧3-2套裝在下殼體2上的導向柱3-1上,螺母3-3壓在復位彈簧3-2上,當螺母3-3旋動時,可調整復位彈簧3-2的彈簧力,以適應不同的體形的腳力。彈簧的導向是通過導向柱3-1實現。導向柱3-1與下殼體2鉚接。
上殼體1的右前側與滑鼠13右鍵對應位置固定有右鍵擊杆5,右鍵擊杆5與壓鉚螺母5-2螺紋配合,並通過螺母5-1緊固。上殼體1的前側左邊開有孔1-1,拉簧6-1的一端鉤在孔1-1內,另一端鉤在左鍵擊杆6上的一端,擊杆6的中部與固定在下殼體2左側壁的偏心軸14的偏軸端14-1鉸連,偏心軸的的偏心端14-1可以調節左鍵擊杆6的空間位置,以適用於尺寸不同的滑鼠。左鍵擊杆6的外端用螺母14-2與下殼體2左側壁緊固。下殼體2內的前後中部有限位柱4。
壓鉚螺母5-1與右鍵擊杆5配合,在其偏心範圍內調整;壓鉚螺母14-2與偏心軸14配合,在其偏心範圍內調整;L形夾板7與螺母7-4配合,使壓螺釘7-3能夠在槽7-1內沿槽滑動,調整L形夾板7的位置。
支撐軸9可做成短銷,復位彈簧機構3可以被同類彈性機構代替,上殼體1和下殼體2可做成與腳相似的形狀。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左鍵擊鍵示意圖腳踩在上殼體1的上板上,當腳後跟向下用力時,上板順時針繞支撐軸9轉動,拉簧6-1拉動左鍵擊杆6運動,此時左鍵擊杆6繞偏心軸14的偏軸端14-1順時針轉動,從而實現敲擊滑鼠13左鍵。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右鍵擊鍵示意圖當腳掌向下用力時,上板1逆時針繞支撐軸9轉動,由於右鍵擊杆5被緊固在上殼體1上,上板1轉動右鍵擊杆5也向下運動,從而實現敲擊滑鼠13右鍵四角的復位彈簧機構3初始狀態是平衡的,當腳不踩時,復位彈簧機構使上殼體1復位。下殼體2內的前後中部有限位柱4在腳踩時起限位作用。
權利要求1.一種腳控滑鼠,包括滑鼠、腳踏機構,其特徵在於腳踏機構包括有側壁的上殼體(1)和下殼體(2),下殼體與上殼體的側壁相合,兩殼體側壁在中後位置用軸(9)鉸接,滑鼠(13)固定在下殼體(2)內的中部,下殼體(2)內的前後安裝有復位彈簧機構(3),上殼體(1)的右前側與滑鼠(13)右鍵對應位置固定有右鍵擊杆(5),上殼體(1)的前側連接有左鍵擊杆(6),擊杆(6)的中部與固定在下殼體(2)左側壁的偏心軸(14)的偏軸端(14-1)鉸連,上殼體(1)的側壁對應偏心軸(14)處有孔槽(1-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腳控滑鼠,其特徵在於下殼體(2)放置滑鼠的位置,開有滑鼠安裝孔(2-1),滑鼠(13)兩側由兩個L形夾板(7)固定和定位,L形夾板(7)上有長孔(7-1),長孔(7-1)與下殼體(2)上對應的孔通過螺釘(7-3)、螺母(7-4)連接,兩個L形夾板(7)與滑鼠之間有柔性墊片(7-2)。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腳控滑鼠,其特徵在於上殼體(1)的前側與左鍵擊杆(6)通過拉簧(6-1)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腳控滑鼠,其特徵在於下殼體(2)內的前後中部有限位柱(4)。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腳控滑鼠,其特徵在於復位彈簧機構(3)安裝在下殼體(2)內的四個角。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腳控滑鼠,包括滑鼠、腳踏機構,腳踏機構包括有側壁的上殼體(1)和下殼體(2),下殼體與上殼體的側壁相合,兩殼體側壁在中後位置用軸(9)鉸接,滑鼠(13)固定在下殼體(2)內的中部,下殼體(2)內的前後安裝四角有復位彈簧機構(3),上殼體(1)的右前側與滑鼠(13)右鍵對應位置固定有右鍵擊杆(5),上殼體(1)的前側連接有左鍵擊杆(6),擊杆(6)的中部與固定在下殼體(2)左側壁的偏心軸(14)的偏軸端(14-1)鉸連,上殼體(1)的側壁對應偏心軸(14)處有孔槽(1-2)。上殼體(1)的前側與左鍵擊杆(6)通過拉簧(6-1)連接。下殼體(2)內的前後中部有限位柱(4)。
文檔編號G06F3/033GK2911783SQ20062009665
公開日2007年6月13日 申請日期2006年5月12日 優先權日2006年5月12日
發明者沈正湘, 柳柱, 崔西武 申請人:沈正湘, 柳柱, 崔西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