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聚殼糖的製備方法
2023-07-02 17:32:31 2
專利名稱:一種聚殼糖的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利用水產品蝦、蟹殼提取營養物質的方法,具體是涉及一種聚殼 糖的製備方法,屬化學加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我國沿海地區每年捕撈蟹類水產品數量巨大,水產品企業提取蟹肉後,大量蟹殼 只簡單曬乾粉碎供飼料行業作為飼料鈣源的添加物。如何提高蟹殼綜合經濟效益和利用 水平,國內外科技界已進行不少的研究探討,以蟹殼為原料製造的殼聚糖已在保健食品、醫 藥、化工、生物工程等領域得到一定應用,開發前景十分看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聚殼糖的製備方法, 該方法利用螃蟹殼經挑選後裝入脫鈣罐,把配製好的4%鹽酸溶液泵入脫鈣罐內,進行脫 鈣,再通過脫蛋白質(脂肪)工序,製備殼聚糖工序,得殼聚糖成品。殼聚糖(Chitosan)是 一種由2 —氨基一 2脫氧葡萄糖單位通過D —(1、4)糖苷鏈連起來的直鏈多糖。在蟹殼中, 碳酸鈣(磷酸鹽)佔48% 50%、粗蛋白(脂肪)佔23% 25%、甲殼質佔15% 18%, 還帶有蝦紅素等。把蟹殼中的鈣鹽用稀鹽酸脫除,蛋白質用鹼液煮脫後,可得到一種產物叫 甲殼質(Chintin)。甲殼質經熱濃鹼處理,脫除其中大部分的乙醯基,,經洗滌、脫水、乾燥 後,即可得到殼聚糖成品。本發明是以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聚殼糖的製備方法,其特徵是按如下步 驟進行(1)製備加殼質工序揀選後的蟹殼裝入脫鈣罐,把配製好的4%鹽酸溶液泵入脫 鈣罐內,反應10小時後,由於酸濃下降,反應液從罐底排至配酸槽,加入一定量的新酸,再 泵入罐內反應,如此反覆數次後,當罐內反應液PH達到6. 5左右時,把反應液排人中和池, 再泵入新配製的新酸反應8小時後,排至廢酸槽,作為第二批次投料生產的第一次酸液調 配液使用,最後一批酸液排乾後,從洗滌槽泵入洗滌水至罐內進行浸泡;卸下已脫鈣的粗製 甲殼質,經脫水後轉入脫蛋白質(脂肪)下道製造工序;(2)脫蛋白質(脂肪)工序在脫乙酸化罐內進行,把初制甲殼質裝入罐內,用鹼 泵把已配製好的10%鹼液泵入罐內至物料浸沒處,從夾套加熱器加入蒸汽升溫煮沸,煮沸 1. 5小時後停止加熱,把廢液排至10%鹼液配製槽作為第二批次投料鹼液配製液,如此重 復用2 3次後,廢液可排人中和池,當廢液排乾後,用泵加入洗滌水進行浸泡洗滌,可適當 加熱或用泵強制循環洗滌,當溶液中PH達到7. 5左右時,排出洗滌水作為10%鹼液配製用 水,卸下甲殼質,用離心機脫水;(3)製備殼聚糖工序甲殼質裝入罐內壓實壓平後,把配製好的50%鹼液泵入罐 內至浸沒物料處,通汽加熱保溫,保溫溫度70-80°C,經過8小時後,由於鹼濃下降,脫乙醯 化速度減慢,放下罐內的餘鹼至中間鹼液槽,該鹼液作為第二批次投料生產的第一次加鹼配製液,再泵入新配製的新濃鹼液繼續保溫反應12小時後脫乙醯化結束,進入鹼泵強制循 環洗滌,洗滌分二批次進行,第一批次溶液中含鹼較高,可排入10%鹼液濃度的配製槽作為 脫蛋白質用鹼液的配製液,當第二批次洗滌到PH7. 5時,把廢液排人中和池,卸下殼聚糖, 用離心機脫水後烘乾或曬乾,即得殼聚糖成品。本發明的優點是該方法利用螃蟹殼經挑選後裝入脫鈣罐,把配製好的4%鹽酸 溶液泵入脫鈣罐內,進行脫鈣,再通過脫蛋白質(脂肪)工序、製備殼聚糖工序,即得殼聚糖 成品。該方法很好的解決了螃蟹殼的再利用,提高了水產部門及漁民的經濟效益,也有利於 環境的保護。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實施例、一種聚殼糖的製備方法,按如下步驟進行(1)製備加殼質工序揀選後的蟹殼裝入脫鈣罐,把配製好的4%鹽酸溶液泵入脫 鈣罐內,反應10小時後,由於酸濃下降,反應液從罐底排至配酸槽,加入一定量的新酸,再 泵入罐內反應,如此反覆數次後,當罐內反應液PH達到6. 5左右時,把反應液排人中和池, 再泵入新配製的新酸反應8小時後,排至廢酸槽,作為第二批次投料生產的第一次酸液調 配液使用,最後一批酸液排乾後,從洗滌槽泵入洗滌水至罐內進行浸泡;卸下已脫鈣的粗製 甲殼質,經脫水後轉入脫蛋白質(脂肪)下道製造工序;(2)脫蛋白質(脂肪)工序在脫乙酸化罐內進行,把初制甲殼質裝入罐內,用鹼 泵把已配製好的10%鹼液泵入罐內至物料浸沒處,從夾套加熱器加入蒸汽升溫煮沸,煮沸 1. 5小時後停止加熱,把廢液排至10%鹼液配製槽作為第二批次投料鹼液配製液,如此重 復用2 3次後,廢液可排人中和池,當廢液排乾後,用泵加入洗滌水進行浸泡洗滌,可適當 加熱或用泵強制循環洗滌,當溶液中PH達到7. 5左右時,排出洗滌水作為10%鹼液配製用 水,卸下甲殼質,用離心機脫水;(3)製備 殼聚糖工序甲殼質裝入罐內壓實壓平後,把配製好的50%鹼液泵入罐 內至浸沒物料處,通汽加熱保溫,保溫溫度70-80°C,經過8小時後,由於鹼濃下降,脫乙醯 化速度減慢,放下罐內的餘鹼至中間鹼液槽,該鹼液作為第二批次投料生產的第一次加鹼 配製液,再泵入新配製的新濃鹼液繼續保溫反應12小時後脫乙醯化結束,進入鹼泵強制循 環洗滌,洗滌分二批次進行,第一批次溶液中含鹼較高,可排入10%鹼液濃度的配製槽作為 脫蛋白質用鹼液的配製液,當第二批次洗滌到PH7. 5時,把廢液排人中和池,卸下殼聚糖, 用離心機脫水後烘乾或曬乾,即得殼聚糖成品。
權利要求
1. 一種聚殼糖的製備方法,其特徵是按如下步驟進行(1)製備加殼質工序揀選後的蟹殼裝入脫鈣罐,把配製好的4%鹽酸溶液泵入脫鈣罐 內,反應10小時後,由於酸濃下降,反應液從罐底排至配酸槽,加入一定量的新酸,再泵入 罐內反應,如此反覆數次後,當罐內反應液PH達到6. 5左右時,把反應液排人中和池,再泵 入新配製的新酸反應8小時後,排至廢酸槽,作為第二批次投料生產的第一次酸液調配液 使用,最後一批酸液排乾後,從洗滌槽泵入洗滌水至罐內進行浸泡;卸下已脫鈣的粗製甲殼 質,經脫水後轉入脫蛋白質(脂肪)下道製造工序;(2)脫蛋白質(脂肪)工序在脫乙酸化罐內進行,把初制甲殼質裝入罐內,用鹼泵把 已配製好的10%鹼液泵入罐內至物料浸沒處,從夾套加熱器加入蒸汽升溫煮沸,煮沸1.5 小時後停止加熱,把廢液排至10%鹼液配製槽作為第二批次投料鹼液配製液,如此重複用 2 3次後,廢液可排人中和池,當廢液排乾後,用泵加入洗滌水進行浸泡洗滌,可適當加熱 或用泵強制循環洗滌,當溶液中PH達到7. 5左右時,排出洗滌水作為10%鹼液配製用水,卸 下甲殼質,用離心機脫水;(3)製備殼聚糖工序甲殼質裝入罐內壓實壓平後,把配製好的50%鹼液泵入罐內至 浸沒物料處,通汽加熱保溫,保溫溫度70-80°C,經過8小時後,由於鹼濃下降,脫乙醯化速 度減慢,放下罐內的餘鹼至中間鹼液槽,該鹼液作為第二批次投料生產的第一次加鹼配製 液,再泵入新配製的新濃鹼液繼續保溫反應12小時後脫乙醯化結束,進入鹼泵強制循環洗 滌,洗滌分二批次進行,第一批次溶液中含鹼較高,可排入10%鹼液濃度的配製槽作為脫蛋 白質用鹼液的配製液,當第二批次洗滌到PH7. 5時,把廢液排人中和池,卸下殼聚糖,用離 心機脫水後烘乾或曬乾,即得殼聚糖成品。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利用水產品蝦、蟹殼提取營養物質的方法,具體是涉及一種聚殼糖的製備方法,屬化學加工技術領域。該方法利用螃蟹殼經挑選後裝入脫鈣罐,把配製好的4%鹽酸溶液泵入脫鈣罐內,進行脫鈣,再通過脫蛋白質(脂肪)工序,製備殼聚糖工序,得殼聚糖成品。
文檔編號C08B37/08GK102093488SQ200910262949
公開日2011年6月15日 申請日期2009年12月14日 優先權日2009年12月14日
發明者劉繼軍 申請人:劉繼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