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稻飛蝨的種群數量進行控制的天敵引誘劑的製作方法
2023-07-02 19:48:46 3
專利名稱:對稻飛蝨的種群數量進行控制的天敵引誘劑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可有效控制稻飛蝨成蟲數量的天敵引誘劑,特別是涉及一種利用蟲害誘導的寄主植物揮發物對稻飛蝨的種群數量進行控制的天敵引誘劑。
背景技術:
稻飛蝨是我國主要糧食作物水稻上的最重要害蟲之一,其中以白背飛蝨 Sogatella / rci/era和褐飛蝨lugens (Stal)危害最重。如不對其加以及時防治,爆發嚴重時將對我國水稻產量造成極為嚴重的損失。2005年我國長江以南大部分水稻產區出現稻飛蝨大爆發,給全國水稻生產帶來巨大損失,教訓十分深刻。現階段,我國水稻生產中在對稻飛蝨的防治上仍然主要依靠化學農藥,然而長期過量使用化學農藥不僅殺死害蟲天敵、汙染環境,還會引發害蟲的抗藥性和再猖獗等問題。因此,開發安全有效的生物農藥已經成為現金控制稻飛蝨危害的重要方向之一。植物在受到植食性昆蟲危害後能夠特異性的釋放揮發性物質,這些釋放出來的蟲害誘導揮發物能夠引誘植食性昆蟲的天敵,從而使植物達到防禦的目的。近年來,已有大量研究結果表明蟲害誘導揮發物能夠引誘植食性昆蟲的天敵,一些研究通過揮發物的收集和分析,鑑定出蟲害誘導揮發物的主要成分,並找到了對植食性昆蟲天敵起引誘作用的關鍵活性組分。James等(2003)首次利用人工合成的蟲害誘導揮發物組分在種植蛇麻草的庭院中調查這些組分對自然有益昆蟲的引誘作用。結果發現,以MeSA和(Z)-3-heXenyl acetate為代表的人工合成蟲害誘導揮發物組分能夠顯著引誘田園中多種或科的有益昆蟲。James (2005)再次利用蟲害誘導揮發物組分進行田間誘捕實驗,發現共有至少13個種或科的有益昆蟲能夠被一種或多種蟲害誘導揮發物組分所引誘。其中,MeSA能夠引誘多種有益昆蟲。Yu (2008)在棉田中進行引誘性實驗發現,MeSA和(Z)-3-hexenyl acetate等蟲害誘導揮發物組分能夠引誘多種天敵昆蟲。這些田間實驗結果表明蟲害誘導揮發物在害蟲防治當中具有重要價值,特別是在生物防治中。由於蟲害誘導揮發物源自植物自身代謝,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現今化學農藥過度使用對生態環境所帶來的種種附加危害。蟲害誘導揮發物組分對未來害蟲的生物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潛在價值。對稻飛蝨而言,至今尚沒有有關增強其天敵作用的引誘劑開發與應用。為此,特提出本發明內容,以為改善稻飛蝨治理提供有效的方法。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對稻飛蝨的種群數量進行控制的天敵引誘劑。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對稻飛蝨的種群數量進行控制的天敵引誘劑,包括下述重量配比的組分芳樟醇順-3-己烯醛順乙酸-3-己烯酯液體石蠟2,6—二叔丁基對甲酚2 —羥基一 4 一甲氧基二苯甲酮=0.01-0. 10 0. 01-0. 10 0. 01-0. 10 0.2-2 0.01-0.1 0.01-0.1。
優選地,包括下述重量配比的組分芳樟醇順-3-己烯醛順乙酸-3-己烯酯液體石蠟2,6—二叔丁基對甲酚2 —羥基一 4 一甲氧基二苯甲酮=0.02-0. 08 0. 02-0. 08 0. 02-0. 08 0.4-1.2 0. 02-0. 08 0.02-0.08。最佳地,包括下述重量配比的組分芳樟醇順-3-己烯醛順乙酸-3-己烯酯液體石蠟2,6—二叔丁基對甲酚2 —羥基一 4 一甲氧基二苯甲酮=0.03-0. 07 0.03-0.07 0.03-0.07 0.6-1 0.03-0.07 0.03-0.07。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可以對稻飛蝨卵期重要天敵稻蝨纓小蜂的雌成蟲產生引誘作用,從而降低稻飛蝨種群數量,減輕其對水稻植株的危害。該引誘劑具有成本低、 效率高、對環境友好、人畜安全等特點。本發明的稻飛蝨天敵稻蝨纓小蜂引誘劑具有廣闊的產業化前景,由於製備方法簡單,特別適合在水稻無公害生產中使用,具有廣闊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圖1是引誘劑對稻蝨纓小蜂的引誘作用效果圖2是引誘劑使用後對田間稻飛蝨卵被寄生率的影響對比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對稻飛蝨的種群數量進行控制的天敵引誘劑是一種稻飛蝨天敵稻蝨纓小蜂引誘劑,包括下述重量配比的組分芳樟醇順-3-己烯醛順乙酸-3-己烯酯液體石蠟2,6—二叔丁基對甲酚2 —羥基一 4 一甲氧基二苯甲酮=0.01-0. 10 0.01-0. 10 0.01-0. 10 0.2-2 0.01-0.1 0.01-0.1。優選地,包括下述重量配比的組分芳樟醇順-3-己烯醛順乙酸-3-己烯酯液體石蠟2,6—二叔丁基對甲酚2 —羥基一 4 一甲氧基二苯甲酮=0.02-0. 08 0. 02-0. 08 0. 02-0. 08 0.4-1.2 0. 02-0. 08 0.02-0.08。最佳地,包括下述重量配比的組分芳樟醇順-3-己烯醛順乙酸-3-己烯酯液體石蠟2,6—二叔丁基對甲酚2 —羥基一 4 一甲氧基二苯甲酮=0.03-0. 07 0.03-0.07 0.03-0.07 0.6-1 0.03-0.07 0.03-0.07。本發明各組分全部屬於植物代謝產物,配製步驟簡單,有機溶劑使用量小,對操作人員和環境安全。配方中所述的水楊酸甲酯、順-3-己烯醛和順乙酸-3-己烯酯均可以購自SIGMA 公司,但不限於此。上述的稻飛蝨天敵稻蝨纓小蜂引誘劑,配比合理,能夠有效引誘稻飛蝨天敵稻蝨纓小蜂。本發明的稻飛蝨天敵稻蝨纓小蜂引誘劑充分發揮了蟲害誘導的植物揮發物的作用特點,是一種安全有效的稻飛蝨天敵稻蝨纓小蜂引誘劑。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於說明本發明而不用於限制本發明範圍。實施例1稻飛蝨天敵稻蝨纓小蜂引誘劑的配製(重量份)
配製芳樟醇0. 01份、順-3"己烯醛0. 01份、順乙酸-3"己烯酯0. 01份、液體石蠟0. 2 份、2,6 —二叔丁基對甲酚0. 01份、2 —羥基一 4 -甲氧基二苯甲酮0. 01份,混合均勻即製得稻飛蝨天敵稻蝨纓小蜂引誘劑。實施例2 稻飛蝨天敵稻蝨纓小蜂引誘劑的配製(重量份)
配製芳樟醇0. 10份、順-3-己烯醛0. 10份、順乙酸-3-己烯酯0. 10份、液體石蠟2份、 2,6 一二叔丁基對甲酚0. 10份、2 —羥基一 4 -甲氧基二苯甲酮0. 10份,混合均勻即製得稻飛蝨天敵稻蝨纓小蜂引誘劑。實施例3 稻飛蝨天敵稻蝨纓小蜂引誘劑的配製(重量份)
配製芳樟醇0. 02份、順-3-己烯醛0. 02份、順乙酸-3-己烯酯0. 02份、液體石蠟0. 4 份、2,6 —二叔丁基對甲酚0. 02份、2 —羥基一 4 一甲氧基二苯甲酮0. 02份,混合均勻即製得稻飛蝨天敵稻蝨纓小蜂引誘劑。實施例4 稻飛蝨天敵稻蝨纓小蜂引誘劑的配製(重量份)
配製芳樟醇0. 08份、順-3-己烯醛0. 08份、順乙酸-3-己烯酯0. 08份、液體石蠟1. 2 份、2,6 —二叔丁基對甲酚0. 08份、2 —羥基一 4 -甲氧基二苯甲酮0. 08份,混合均勻即製得稻飛蝨天敵稻蝨纓小蜂引誘劑。實施例5 稻飛蝨天敵稻蝨纓小蜂引誘劑的配製(重量份)
配製芳樟醇0. 03份、順-3-己烯醛0. 03份、順乙酸-3-己烯酯0. 03份、液體石蠟0. 6 份、2,6 —二叔丁基對甲酚0. 03份、2 —羥基一 4 一甲氧基二苯甲酮0. 03份,混合均勻即製得稻飛蝨天敵稻蝨纓小蜂引誘劑。實施例6 稻飛蝨天敵稻蝨纓小蜂引誘劑的配製(重量份)
配製芳樟醇0. 05份、順-3-己烯醛0. 05份、順乙酸-3-己烯酯0. 05份、液體石蠟1份、 2,6 一二叔丁基對甲酚0. 05份、2 —羥基一 4 -甲氧基二苯甲酮0. 05份,混合均勻即製得稻飛蝨天敵稻蝨纓小蜂引誘劑。實施例7 稻飛蝨天敵稻蝨纓小蜂引誘劑的製備方法
按以下配方稱取各組分芳樟醇0.01 mg,順-3-己烯醛O.Olmg,順乙酸-3-己烯酯 0. 01 mg,液體石蠟0. 2mg,2,6 —二叔丁基對甲酚0. 01mg,2 —羥基一 4 一甲氧基二苯甲酮 0. Olmg,然後均勻混合,即得稻飛蝨天敵稻蝨纓小蜂引誘劑。實施例8 稻飛蝨天敵稻蝨纓小蜂引誘劑的製備方法
按以下配方稱取各組分芳樟醇0. 10 mg,順-3-己烯醛0. 10 mg,順乙酸-3-己烯酯 0. 10 mg液體石蠟2mg,2,6 —二叔丁基對甲酚0. IOmg, 2 一羥基一 4 一甲氧基二苯甲酮 0. 10mg,然後均勻混合,即得稻飛蝨天敵稻蝨纓小蜂引誘劑。實施例9 稻飛蝨天敵稻蝨纓小蜂引誘劑的製備方法
按以下配方稱取各組分芳樟醇0. 02 mg,順-3-己烯醛0. 02 mg,順乙酸-3-己烯酯 0.02 mg,液體石蠟0. 4mg,2,6—二叔丁基對甲酚0. 02mg,2 —羥基一 4 一甲氧基二苯甲酮 0. 02mg,然後均勻混合,即得稻飛蝨天敵稻蝨纓小蜂引誘劑。實施例10 稻飛蝨天敵稻蝨纓小蜂引誘劑的製備方法
按以下配方稱取各組分芳樟醇0. 08 mg,順-3-己烯醛0. 08 mg,順乙酸-3-己烯酯 0. 08 mg液體石蠟1. 2mg,2,6 —二叔丁基對甲酚0. 08mg,2 —羥基一 4 一甲氧基二苯甲酮 0. 08mg,然後均勻混合,即得稻飛蝨天敵稻蝨纓小蜂引誘劑。實施例11 稻飛蝨天敵稻蝨纓小蜂引誘劑的製備方法
按以下配方稱取各組分芳樟醇0. 03 mg,順-3-己烯醛0. 03 mg,順乙酸-3-己烯酯
50.03 mg,液體石蠟0. 6mg,2,6 —二叔丁基對甲酚0. 03mg,2 —羥基一 4 一甲氧基二苯甲酮 0. 03mg,然後均勻混合,即得稻飛蝨天敵稻蝨纓小蜂引誘劑。實施例12 稻飛蝨天敵稻蝨纓小蜂引誘劑的製備方法
按以下配方稱取各組分芳樟醇0. 05 mg,順-3-己烯醛0. 05 mg,順乙酸-3-己烯酯 0.05 mg液體石蠟lmg,2,6 —二叔丁基對甲酚0. 05mg,2 —羥基一 4 一甲氧基二苯甲酮 0. 05mg,然後均勻混合,即得稻飛蝨天敵稻蝨纓小蜂引誘劑。實施例13 稻飛蝨天敵稻蝨纓小蜂引誘劑的製備方法(誘芯)
按以下配方稱取各組分芳樟醇0. 05mg,液體石蠟lmg,2,6 一二叔丁基對甲酚0. 05mg, 2 一羥基一 4 一甲氧基二苯甲酮0. 05mg,均勻混合。在每個袖口式複合橡膠誘芯載體(購自 The West Company, Phoenixville, Pa, USA)(使用前,在分析純的乙醇中浸泡 30 — 40 天,期間更換乙醇5 — 8次)中,滴加配方液20-100μ 。涼幹,即得誘芯。試驗例1
採用實施例12製得的稻飛蝨天敵稻蝨纓小蜂引誘劑。使用Y型嗅覺儀測定稻蝨纓小蜂對該引誘劑的行為反應。「Y」型嗅覺儀的兩臂及直管均長10. Ocm,內徑1. 0cm,兩臂夾角 75°。「Y」型兩臂分別通過矽膠管與2個味源瓶(一個瓶內放含引誘劑的濾紙,另一個放含對照試劑的濾紙)相連。打開氣泵後,氣流在進入味源瓶前先經過一個活性炭過濾器和一個蒸餾水瓶,以淨化空氣和增加空氣溼度。每一臂的氣流流量通過流量計控制在150ml/min。 整個生測過程在28°C的室內進行。在嗅覺儀的前方25cm處放置一盞25W白熾燈,以控制光照。實驗前將10 μ 1配好的引誘劑溶液加於定量濾紙片上(長1. 5cm,寬0. 5cm),放入一味源瓶內(長10. Ocm,內徑1. Ocm);另將10 μ 1對照溶劑加於定量濾紙片上,放入另一味源瓶內。連接好實驗儀器,接通氣泵。採用小的指形管將稻蝨纓小蜂雌蜂逐頭引入Y型嗅覺儀的直管內。觀察記載10分鐘內稻蝨纓小蜂的行為反應,記載其對兩臂氣味源的選擇性。選擇標準為當其爬過某一側臂的7cm處並持續Imin以上時,則記該蜂對該臂的氣味源做出選擇。假如小蜂在引入IOmin後仍未作出選擇,則記為無反應。為消除天敵間的相互幹擾和其他一些因子的影響,每生測2頭蜂就用99%酒精清洗嗅覺儀,並在100°C烘箱中烘乾,同時在下一次生測時調換嗅覺儀兩臂方向。共測定稻蝨纓小蜂40頭。對所測結果, 用統計方法分析引誘劑對稻蝨纓小蜂的引誘作用。從圖1中的數據可以看出,稻飛蝨天敵稻蝨纓小蜂選擇引誘劑的數量明顯多於溶劑對照,即引誘劑對稻蝨纓小蜂具有明顯的引誘作用。利用實施例7-11製得的稻飛蝨天敵引誘劑進行與上述相同的試驗,也能得到相似的實驗效果。試驗例2
採用實施例13製得的稻飛蝨天敵稻蝨纓小蜂誘芯。取一塊水稻田,劃分為相等的6個小區,每個小區面積為9m2(3mX3m)且外圍設寬為Im的保護行。6個小區中3個設為對照組,3個設為處理組。在每一個小區中定位4叢水稻,各叢水稻間及其與小區邊緣間均相距 lm。將誘芯懸掛於定位的稻叢莖稈上,距離地面20cm,做好標記。7天後剪取各位點懸掛誘芯的稻叢,記錄每叢水稻上褐飛蝨卵的總數以及被寄生和被捕食的卵數。計算處理與對照小區褐飛蝨卵的被寄生率。從圖2的數據可以看出,製作的誘芯能夠顯著提高田間稻飛蝨卵的被寄生率,即引誘劑對稻蝨纓小蜂具有明顯的引誘作用。用實施例7-11製得的稻蝨纓小蜂引誘劑製作誘芯,並進行與上述相同的試驗,也能達到相似的技術效果。
權利要求
1.一種對稻飛蝨的種群數量進行控制的天敵引誘劑,其特徵在於,包括下述重量配比的組分芳樟醇順-3-己烯醛順乙酸-3-己烯酯液體石蠟2,6 —二叔丁基對甲酚2 —羥基一4 —甲氧基二苯甲酮=0. 01-0. 10 0.01-0.10 0.01-0.10 0.2-2 0. 01-0. 1 0. 01-0. 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對稻飛蝨的種群數量進行控制的天敵引誘劑,其特徵在於,優選地包括下述重量配比的組分芳樟醇順-3-己烯醛順乙酸-3-己烯酯液體石蠟 2,6—二叔丁基對甲酚2 —羥基一 4 一甲氧基二苯甲酮=0. 02-0. 08 0. 02-0. 08 0. 02-0. 08 0.4-1.2 0. 02-0. 08 0.02-0.08。
3.根據權利要求1和2所述對稻飛蝨的種群數量進行控制的天敵引誘劑,其特徵在於,包括下述重量配比的組分芳樟醇順-3-己烯醛順乙酸-3-己烯酯液體石蠟 2,6—二叔丁基對甲酚2 —羥基一 4 一甲氧基二苯甲酮=0. 03-0. 07 0. 03-0. 07 0.03-0.07 0.6-1 0.03-0.07 0.03-0.07。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對稻飛蝨的種群數量進行控制的天敵引誘劑,包括下述重量配比的組分芳樟醇︰順-3-己烯醛︰順乙酸-3-己烯酯︰液體石蠟︰2,6-二叔丁基對甲酚︰2-羥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0.01-0.10︰0.01-0.10︰0.01-0.10︰0.2-2︰0.01-0.1︰0.01-0.1;本發明可以對稻飛蝨卵期重要天敵稻蝨纓小蜂的雌成蟲產生引誘作用,從而降低稻飛蝨種群數量,減輕其對水稻植株的危害。該引誘劑具有成本低、效率高、對環境友好、人畜安全等特點。本發明的稻飛蝨天敵稻蝨纓小蜂引誘劑具有廣闊的產業化前景,由於製備方法簡單,特別適合在水稻無公害生產中使用,具有廣闊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文檔編號A01N35/02GK102165962SQ201110072379
公開日2011年8月31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24日 優先權日2011年3月24日
發明者婁永根, 汪鵬 申請人:浙江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