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黴素鈉的碳酸鹽抽提丁醇結晶工藝的製作方法
2023-05-29 22:12:36 2
專利名稱:青黴素鈉的碳酸鹽抽提丁醇結晶工藝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青黴素鈉鹽的製備工藝,具體地說是青黴素鈉鹽的抽提和結晶方法。
青黴素鈉鹽的抽提和結晶主要有兩種。第一種是醋酸鈉-乙醇水溶液結晶法,以醋酸鈉-乙醇水溶液為反應劑,加入青黴素醋酸丁酯提取液中,轉化為鈉鹽後對提取液進行共沸蒸餾結晶。這種方法的缺點是原材料消耗高,成本高,對中間體質量要求過高。第二種方法是樹脂法轉鈉丁醇結晶法,青黴素鉀鹽水溶液經鈉型樹脂轉化為鈉鹽,加入丁醇共沸蒸餾結晶。其缺點主要是對中間體質量要求極高,工藝控制困難,另外此工藝一次性投資大,操作較麻煩。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公開一種青黴素鈉鹽的碳酸鹽抽提和丁醇結晶工藝,可以降低生產成本、投資規模和對中間體的質量控制要求。
本發明的任務通過下列步驟完成(1)以鈉的碳酸鹽水溶液為反應劑,加入青黴素醋酸丁酯提取液中進行成鹽抽提,靜置分離出水相提取液;(2)調節水相提取液的PH值至5.5-7.0;(3)加入丁醇,混合成為結晶液,共沸蒸餾結晶。
所述的反應劑為碳酸鈉水溶液、碳酸氫鈉水溶液或二者的混合水溶液。
採用本發明後生產成本降低,一次性投入少,中間體要求不很高。與醋酸鈉工藝相比,本發明省去乙醇、醋酸鈉等主要原材料,而醋酸丁酯的消耗僅為醋酸鈉工藝的三分之二,主要原材料單耗下降1.2kg/十億單位,成本下降12元/十億單位。與樹脂法工藝相比,本發明一次性投資減少一半以上,對保證中間體質量所需的設備投入也大大減少、結晶工序原材料消耗及成本也略有下降。產品質量和結晶收率均控制在正常狀態下,在本廠的兩個車間中採用,已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
下面以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一個完整的鈉的碳酸鹽水溶液提抽丁醇結晶工藝由下列步驟組成1、青黴素二次醋酸丁酯提取液加炭冷凍脫色、2、加入鈉的碳酸鹽水溶液,3、靜置分離出含青黴素的水相,
4、重複步驟2、3,取得第二次提取液,5、將兩次提取液混合,調節PH5.5-7.0,6、加入丁醇為結晶液,控制效價30萬μ/ml,水份20%,7、用筒式膜過濾器除菌、除毛點,8、用丁醇水溶液衝洗過濾器,回收加入結晶液中,控制效價為12-35萬μ/ml,水份10-20%,9、減壓共沸蒸餾、出晶後間歇補加丁醇至結晶終點,水份小於1.5%,10、過濾、濾餅用丁醇、醋酸乙酯泡洗、濾幹、乾燥。
所用反應劑為碳酸鈉水溶液、碳酸氫鈉水溶液或兩者的混合物。
反應劑濃度(重量百分比)為單用碳酸鈉15-21%;單用碳酸氫鈉5-11%;混配時15-21%的碳酸鈉5-11%的碳酸氫鈉=3-4∶1。
碳酸鈉濃度不能過高,避免析出,過低的濃度會影響結晶收率,延長結晶時間。
例如單獨使用碳酸鈉時,當濃度為10-14%時,結晶收率為80-85%,濃度為15-21%時,結晶水率為81-88%。
加入反應劑後,青黴素轉化成鈉鹽從醋酸丁酯有機相轉入水相中,兩次提取液混合後PH的調節是十分重要的,它直接影響結晶液過濾抽乾速率,並導致結晶收率下降。
權利要求
1.一種青黴素鈉的碳酸鹽抽提丁醇結晶工藝,其特徵在於所述工藝包括(1)以鈉的碳酸鹽水溶液為反應劑,加入青黴素醋酸丁酯提取液中進行成鹽抽提,靜置分離出水相提取液;(2)調節水相提取液的PH值至5.5-7.0;(3)加入丁醇,混合成為結晶液,共沸蒸餾結晶。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青黴素鈉的碳酸鹽抽提丁醇結晶工藝,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反應劑為A碳酸鈉水溶液,15-21%;或B碳酸氫鈉水溶液,5-11%;或CA和B的混合液,A∶B=3-4∶1。
3.按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青黴素鈉的碳酸鹽抽提丁醇結晶工藝,其特徵是在所述的加丁醇共沸蒸餾結晶步驟中,結晶液的效價控制在12-35萬μ/ml,含水10-20%。
4.按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青黴素鈉的碳酸鈉抽提丁醇結晶工藝,其特徵是共沸蒸餾結晶終點水份小於1.5%,結晶物再經過濾,丁醇、醋酸乙酯泡洗,濾幹,最後乾燥為成品。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青黴素鈉的碳酸鹽抽提丁醇結晶工藝,是對醋酸鈉-乙醇水溶液結晶工藝以及樹脂法轉鈉丁醇結晶工藝的改進,青黴素醋酸丁酯以鈉的碳酸鹽為反應劑,抽提分離獲得提取液後調節pH至5.5—7.0,再加丁醇共沸蒸餾結晶,本發明可降低原材料消耗和成本,一次性投入低,對中間體控制要求較低,收率和質量均達到生產標準。
文檔編號C07D499/00GK1185439SQ9611439
公開日1998年6月24日 申請日期1996年12月18日 優先權日1996年12月18日
發明者張壽南, 楊明遠, 姚素珍, 張金銀 申請人:華北製藥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