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加工u型件左右對稱孔的模具的製作方法
2023-05-30 07:56:21 5
專利名稱:用於加工u型件左右對稱孔的模具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模具,具體說涉及一種用於加工U型件左右對稱孔的模具。
背景技術:
U型件是金屬結構件,也是帶式輸送機中常用的零件之一,主要用來連接帶式輸送機中的縱梁。U型件的雙臂上要求成形後衝孔,且要求雙臂上的左右孔同軸,便於銷軸類零件的插入,如圖I所示。目前主要採用的衝孔方式是分兩次對U型件進行衝裁,エ藝流程長,且模具套數多,定位不可靠,難以保證左右孔的同軸度。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用於加工U型件左右對稱孔的模具,該模具可以實現一次衝裁,左右孔的同軸度高。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了以下技術方案包括上、下模板,所述的上模板的下表面依次設有上鑲模板及壓板,其中上模板與上鑲模板固連,上模板、上鑲模板及壓板之間設有連接三者的連杆,連杆的桿身上套設有第一彈簧,第一彈簧的一端抵靠在上鑲模板上,第一彈簧的另一端抵靠在壓板上,上模板上還設有第一凸模,第一凸模依次穿過上鑲模板與壓板,所述的下模板的上表面上固定有下鑲模板,下模板上還設有穿過下鑲模板的第二凸模,所述的壓板與下鑲模板之間浮動設有凹模,所述的第一凸模與第二凸模的中心軸線相重合,且上、下模板之間設有導向裝置。本實用新型的導向裝置包括設置在上模板上的左、右導套以及設置在下模板上與左、右導套相配合的左、右導柱。本實用新型的下模板上分別設有與左、右導柱相配合的左、右圓筒,左、右導柱位於左、右圓筒內的柱體上分別套設有第二彈簧,第二彈簧的一端與凹模的下表面相抵靠,第ニ彈簧的另一端與下模板相抵靠。本實用新型的左、右導柱上分別設有擋環,所述的擋環與左、右導柱用銷固定。本實用新型的上模板的下表面上設有第一盲孔,第一盲孔內設有與其間隙配合的上墊板,所述的第一凸模與上墊板固連。本實用新型的下模板的上表面上設有第二盲孔,第二盲孔內設有與其間隙配合的下墊板,所述的第二凸模與下墊板固連。本實用新型的凹模上設有去料孔,去料孔的中心線與第一凸模的中心線相垂直。本實用新型的凹模上設有與左、右導柱相配合的孔,凹模與左、右導柱滑動配合。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本實用新型通過導向裝置進行定位,再通過軸線相吻合的第一、第二凸模同時對エ件進行衝裁,保證U型件雙臂上的安裝孔的同軸度,且可以一次衝裁成功,提聞了生廣效率。
[0013]圖I是背景技術中U型件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ー步說明如圖2所示的一種用於加工U型件左右對稱孔的模具,包括上、下模板I、2,上模板I的下表面依次設有上鑲模板3及壓板4,其中上模板I與上鑲模板3通過螺釘相連,上模板I、上鑲模板3及壓板4之間設有連接三者的連杆5,連杆5的桿身上套設有第一彈簧
6,第一彈簧6的一端抵靠在上鑲模板3上,第一彈簧6的另一端抵靠在壓板4上,上模板I上還設有第一凸模7,第一凸模7依次穿過上鑲模板3與壓板4,具體說就是上模板I的下表面上設有第一盲孔,第一盲孔內設有與其間隙配合的上墊板14,第一凸模9與上墊板14固連;下模板2的上表面上固定有下鑲模板8,下模板2上還設有穿過下鑲模板8的第二凸*模9,下模板2的上表面上設有第二盲孔,第二盲孔內設有與其間隙配合的下墊板27,第二凸模9與下墊板27固連;第ー凸模7與第二凸模9的中心軸線相重合;壓板4與下鑲模板8之間浮動設有凹模10,具體說就是凹模10上設有與左、右導柱21、22相配合的孔,凹模10與左、右導柱21、22滑動配合。上、下模板1、2之間設有導向裝置,具體說導向裝置包括設置在上模板I上的左、右導套11、12以及設置在下模板2上的左、右導柱21、22,左、右導柱分別與左、右導套11、12相配合。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方案,左、右導柱21、22上分別設有擋環25,擋環25與左、右導柱21、22分別通過銷26固定,設置擋環25的目的在於滑塊上行吋,凹模10上行遇到擋環25時則不再繼續上行,起到對凹模限位的作用。下模板2上分別設有與左、右導柱21、22相配合的左、右圓筒23、24,左、右導柱21、22位於左、右圓筒23、24內的柱體上分別套設有第二彈簧13,第二彈簧13的一端與凹模10的下表面相抵靠,第二彈簧13的另一端與下模板2相抵靠。凹模10上設有去料孔15,去料孔15的中心線與第一凸模7的中心線相垂直,設置去料孔15的作用在於衝裁結束後,可以從去料孔中將廢料取出。具體工作過程如下先將U型件30套設在凹模10上,然後第一凸模7隨著滑塊下落,這時第一凸模7、第二凸模9同時在U型件上衝出同軸的孔,衝裁結束後,滑塊回程,由第二彈簧13分離出凹模10與第二凸模9,然後取出エ件,從去料孔15中將廢料推出。以上所述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並非對本實用新型的範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設計精神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出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落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書確定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用於加工U型件左右對稱孔的模具,其特徵在幹包括上、下模板(1、2),所述的上模板(I)的下表面依次設有上鑲模板(3)及壓板(4),其中上模板(I)與上鑲模板(3)固連,上模板(I)、上鑲模板(3)及壓板(4)之間設有連接三者的連杆(5),連杆(5)的桿身上套設有第一彈簧出),第一彈簧出)的一端抵靠在上鑲模板(3)上,第一彈簧¢)的另ー端抵靠在壓板⑷上,上模板⑴上還設有第一凸模(7),第一凸模(7)依次穿過上鑲模板(3)與壓板(4),所述的下模板(2)的上表面上固定有下鑲模板(8),下模板(2)上還設有穿過下鑲模板(8)的第二凸模(9),所述的壓板(4)與下鑲模板(8)之間浮動設有凹模(10),所述的第一凸模(7)與第二凸模(9)的中心軸線相重合,且上、下模板(1、2)之間設有導向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模具,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導向裝置包括設置在上模板(I)上的左、右導套(11、12)以及設置在下模板(2)上與左、右導套(11、12)相配合的左、右導柱(21、22)。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下模板(2)上分別設有與左、右導柱(21,22)相配合的左、右圓筒(23、24),左、右導柱(21,22)位於左、右圓筒(23,24)內的柱體上分別套設有第二彈簧(13),第二彈簧(13)的一端與凹模(10)的下表面相抵靠,第二彈簧(13)的另一端與下模板(2)相抵靠。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左、右導柱(21、22)上分別設有擋環(25),所述的擋環(25)與左、右導柱(21、22)用銷(26)固定。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模具,其特徵在幹所述的上模板(I)的下表面上設有第一盲孔,第一盲孔內設有與其間隙配合的上墊板(14),所述的第一凸模(9)與上墊板(14)固連。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模具,其特徵在幹所述的下模板(2)的上表面上設有第二盲孔,第二盲孔內設有與其間隙配合的下墊板(27),所述的第二凸模(9)與下墊板(27)固連。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模具,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凹模(10)上設有去料孔(15),去料孔(15)的中心線與第一凸模(7)的中心線相垂直。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其特徵在幹所述的凹模(10)上設有與左、右導柱(21、22)相配合的孔,凹模(10)與左、右導柱(21、22)滑動配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用於加工U型件左右對稱孔的模具。包括上、下模板,所述的上模板的下表面依次設有上鑲模板及壓板,上模板、上鑲模板及壓板之間設有連接三者的連杆,連杆的桿身上套設有第一彈簧,上模板上還設有第一凸模,第一凸模依次穿過上鑲模板與壓板,所述的下模板的上表面上固定有下鑲模板,下模板上還設有穿過下鑲模板的第二凸模,所述的壓板與下鑲模板之間浮動設有凹模,所述的第一凸模與第二凸模的中心軸線相重合,且上、下模板之間設有導向裝置。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本實用新型通過導向裝置進行定位,再通過軸線相吻合的第一、第二凸模同時對工件進行衝裁,保證U型件雙臂上的安裝孔的同軸度,且可以一次衝裁成功,提高了生產效率。
文檔編號B21D28/14GK202427802SQ20112054589
公開日2012年9月12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23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23日
發明者周春明, 唐永庭, 張勁卉, 張勇傑, 楊斌 申請人:凱盛重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