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單縫封閉式儀器機殼的製作方法
2023-05-29 15:52:39

本發明涉及一種單縫封閉式儀器機殼。
背景技術:
鈑金類的儀器機殼在儀器整機中起到裝飾、保護、屏蔽和防塵等作用。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儀器機殼的種類也存在多樣性,主要包括如下幾種形式:
一是採用型材拼接方式,經加工成型,但由於受到型材拉制工藝限制,往往造型單一,拼接接縫較多,屏蔽性能不好;
二是採用上下左右四塊板材分別覆蓋在整機框體外側,然後連接完成,此種機殼結構存在外形尺寸不一致,視覺效果差,連接接縫較長,屏蔽性能不好等現象;
三是採用工程塑料注塑成型,機殼強度降低,使用範圍受限制,屏蔽性能不好;
四是採用雙接縫結構,由兩個零件鉚接成型,接縫有兩條,此種機殼結構存在鉚接接縫較長,接縫位置受限制,受加工設備限制,系列化擴展困難。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出一種單縫封閉式儀器機殼,以提高其屏蔽性能。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單縫封閉式儀器機殼,是由一塊金屬板材經過彎折成型的,且該金屬板材的首端與尾端相接形成一封閉結構。
優選地,所述金屬板材的首端邊沿延伸至尾端邊沿的外側,且首端邊沿的內表面與尾端邊沿的外表面相貼合;金屬板材的首端邊沿與尾端邊沿相貼合的部分相接形成一封閉結構。
優選地,所述金屬板材的首端邊沿是經過段差加工處理的,且段差高度等於金屬板材的厚度。
優選地,所述金屬板材的首端邊沿兩個角部位置分別留有定位缺口,在金屬板材的尾端邊沿兩個角部位置分別留有定位凸塊,所述定位缺口與對應側的定位凸塊相適配。
優選地,所述定位缺口為矩形定位缺口,所述定位凸塊為矩形定位凸塊。
優選地,所述金屬板材的首端邊沿是經過斜邊段差加工處理的。
優選地,所述金屬板材的首端與尾端的連接方式包括鉚接、焊接、穿刺連接或插隼連接。
優選地,所述金屬板材為長方形金屬板材,金屬板材的首端和尾端分別是指金屬板材的兩個短邊所在端。
優選地,所述儀器機殼是由長方形金屬板材沿長度方向經過四次直角彎折成型的。
優選地,所述金屬板材的首端與尾端連接位置位於儀器殼體的某一個平面內。
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
本發明是由一塊金屬板材經過彎折成型的,且該金屬板材的首端與尾端相接形成一封閉結構。通過上述設計,使得本發明儀器機殼僅有一條接縫,利於提高其屏蔽性能。此外,通過對金屬板材的首端邊沿進行段差處理,利於保證儀器機殼內表面的平整。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1中一種單縫封閉式儀器機殼的一側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1中一種單縫封閉式儀器機殼的另一側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1中金屬板材的首端邊沿與尾端邊沿焊接的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1中金屬板材的首端邊沿與尾端邊沿鉚接的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1中金屬板材的首端邊沿與尾端邊沿點焊連接的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2中金屬板材未進行彎折處理之前的一側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2中金屬板材未進行彎折處理之前的另一側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實施例2中金屬板材的首端邊沿與尾端邊沿焊接的示意圖;
圖9為本發明實施例2中金屬板材的首端邊沿與尾端邊沿鉚接的示意圖;
圖10為本發明實施例2中金屬板材的首端邊沿與尾端邊沿點焊連接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1
結合圖1和圖2所示,一種單縫封閉式儀器機殼,是由一塊金屬板材1經過彎折成型的,且該金屬板材1的首端A與尾端B相接形成一封閉結構。
通過上述結構設計,使得本實施例1中的儀器機殼僅僅具有一條接縫,由於儀器機殼上接縫數量的減少,使得本實施例1中儀器機殼的屏蔽性能大大提高,系列化擴展可行。
優選地,本實施例1中的金屬板材1可以採用鋁合金板材,其目的在於減輕儀器機殼的質量,提高儀器機殼的強度。
當然,本實施例1中的金屬板材1並不局限於採用上述鋁合金板材。
優選地,本實施例1中的金屬板材1為長方形金屬板材。金屬板材1的首端A和尾端B分別是指金屬板材1的兩個短邊所在端。
通過本實施例1可以得到一個方形的儀器機殼,則需要由長方形金屬板材沿長度方向經過四次直角彎折成型的。
本實施例1可以根據具體機型要求將金屬板材1的首端與尾端連接位置置於儀器殼體的上、下、左、右任意一個平面內。(圖2中示出在右側平面內)
具體的,金屬板材1的首端A邊沿延伸至尾端B邊沿的外側,且首端A邊沿的內表面與尾端B邊沿的外表面相貼合。
金屬板材1的首端A邊沿與尾端B邊沿相貼合的部分相接形成一封閉結構。
其中,金屬板材的首端A與尾端B的連接方式包括鉚接、焊接、點焊連接、穿刺連接或插隼連接等。圖3至圖5分別示出了焊接、鉚接或點焊連接的示意圖。
通過上述幾種連接方式,可以實現本實施例1中儀器機殼的接縫連接。
實施例2
本實施例2除以下技術特徵與實施例1不同之外,其餘技術特徵均可參照實施例1。
結合圖6和圖7所示,金屬板材1的首端A邊沿是經過段差加工處理的,且段差高度等於金屬板材的厚度。
上述設計的目的在於保證儀器機殼接縫連接後內表面的平整。
在本實施例2中,金屬板材的首端邊沿具體是經過斜邊段差加工處理的。
此外,在金屬板材1的首端A邊沿兩個角部位置分別留有定位缺口,例如定位缺口2。在金屬板材1的尾端B邊沿兩個角部位置分別留有定位凸塊3。
定位缺口2與對應側的定位凸塊3相適配。
通過上述定位缺口2和定位凸塊3可以實現首端A邊沿與尾端B連接時的精確定位,保證儀器機殼的安裝精度。
具體的,定位缺口2為矩形定位缺口,定位凸塊3為矩形定位凸塊,加工方便。
圖8至圖10分別示出了本實施例2中金屬板材1的首端A邊沿與尾端B邊沿之間採用焊接、鉚接或點焊連接時的示意圖。
通過上述設計,使得本實施例2中的儀器機殼外觀美觀,接縫連接牢固,加工工藝簡單,內表面平整,適宜批量生產,系列化擴展容易。
當然,以上說明僅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本發明並不限於列舉上述實施例,應當說明的是,任何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說明書的教導下,所做出的所有等同替代、明顯變形形式,均落在本說明書的實質範圍之內,理應受到本發明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