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雙色模具的製作方法
2023-05-30 02:55:11 1
專利名稱:一種雙色模具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模具,尤其涉及一種塑膠材質加工成型領域的一種雙色模具。
背景技術:
目前,在塑膠製品生過產過程中,廣泛的使用注塑模具,習慣用的注塑模具皆為一副模具與一臺注塑機注射口相配,生產時,需要經過合模、注射、開模、取料等多個工藝步驟完成產品的生產,但對於一些具有兩種顏色的塑膠製品,就需要採用兩副前模與一副後模配合的二次注塑,兩副前模與一副後模在配合注塑過程中需進行位置轉換,習慣的位置轉換裝置為一個旋轉裝置,其結構較為複雜。所以現在市場用的最多的多為雙色模具,所謂的雙色模具是指兩種塑膠材料在同一臺注塑機上注塑,分兩次成型,但是產品只出模一次的模具。一般這種模塑工藝也叫雙料注塑,通常由一套模具完成,且需要專門的雙色注塑機。雙色模具目前市場上日益盛行, 於這種工藝可以使產品的外觀更加漂亮,易於換顏色而可以不用噴塗。目前,現有的雙色模具造價昂貴,技術要求高,而且在注塑加工過程中如果使用不當極其容易將產品撞傷,出現一道道劃痕,影響產品的美觀程度,如
圖1,現有技術中的雙色模具,當第一次打開模具時,這時會帶動滑塊1移動,當上模座2轉到另一邊時,再將模具閉合,滑塊1就可能和產品產生碰撞,將產品劃傷,影響後序的加工,而且也費工費時,佔用大量人力資源的同時,生產的效率也不高,無形中增加了生產的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上述情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雙色模具,就是要克服現有技術中模具的移動帶動滑塊的移動,致使產品外觀受的破損,而且結構過於複雜,使用成本高等問題。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種雙色模具,包括機身,所述的機身包括上模塊、下模塊,其特徵在於,上模塊設置與下模塊的上方,上模塊的中間部分設置為上模仁,下模塊的中間部分設置為下模仁,上模仁設置與下模仁上部,上模仁與下模仁中間的部分設置為模腔,下模塊的兩側分別設置
有第一滑塊、第二滑塊,第一滑塊與第二滑塊相互平行。進一步,所述的上模塊兩端分別設置有上模固定螺釘,所述的下模塊兩端分別設置有下模固定螺釘。進一步,所述的第一滑塊與第二滑塊之間設置有頂針,所述頂針的底部設置有頂針固定板。進一步,所述的頂針固定板下方設置有使整個機身保持平穩的底座,所述的底座的上方設置有鎖緊螺釘。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使各個部件的之間的配合更加合理有序,有效的了避免了第一次開模時,帶動滑塊移動,致使產品外觀受到損壞,大大降低了異常情況的發生,而且實用性強,上模塊和下模塊方便拆卸,有利於維修和更換部件,而且的效的提高了生產出來的產品的質量,操作簡單,自動化程度高。提升生產效率的同時,還有效的節省了成本。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圖1是現有技術中雙色模具結構示意圖。圖2是一種雙色模具結構示意圖圖3是一種雙色模具局部示意圖圖中300-機身,110-底座,120-鎖緊螺釘,140-頂針,150-頂針固定板, 170-上模固定螺釘,180-下模固定螺釘,190-第一滑塊,191-第二滑塊,200-上模塊, 100-下模塊,210-上模仁,220-下模仁,230-模腔。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徵、達成目的與功效易於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參見圖2,圖3,一種雙色模具,包括機身300,所述的機身包括上模塊200、下模塊 100,其特徵在於,上模塊200設置與下模塊100的上方,上模塊200的中間部分設置為上模仁210,下模塊100的中間部分設置為下模仁220,上模仁210設置與下模仁220上部,上模仁210與下模仁220中間的部分設置為模腔230,模腔中用於盛裝塑膠製品,下模塊100的兩側分別設置有第一滑塊190、第二滑塊191,第一滑塊190與第二滑塊191相互平行,這樣方便一起滑動,使整個裝置能夠同時完成閉合和分離。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實施例中,所述的上模塊200兩端分別設置有上模固定螺釘170,所述的下模塊100兩端分別設置有下模固定螺釘180。在本實施例的第一滑塊190與第二滑塊191之間設置有頂針140,頂針140用於將模具中的產品頂出,方便產品的分離,所述頂針140的底部設置有頂針固定板150。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實施例中,所述的頂針固定板150下方設置有使整個機身300保持平穩的底座110,所述的底座110的上方設置有鎖緊螺釘120。本實施例在使用的過程中,在模腔230中盛裝塑膠製品,這時,第一滑塊190與第二滑塊191向上運動,上模塊200與下模塊100相連接,推動上模仁210與下模仁220相互吻合,模腔230中的塑膠製品,在模具中成型,這時第一滑塊190與第二滑塊向下滑動,使上模塊200與下模塊100分離開,完成一次加工過程,由於第一滑塊190和第二滑塊191與模具中的產品都相對不動,這樣有效了勉免了產品的撞傷。基於上述,本實施例的有益效果為結構簡單,使各個部件的之間的配合更加合理有序,有效的了避免了第一次開模時,帶動滑塊移動,致使產品外觀受到損壞,大大降低了異常情況的發生,而且實用性強,上模塊和下模塊方便拆卸,有利於維修和更換部件,而且的效的提高了生產出來的產品的質量,操作簡單,自動化程度高。提升生產效率的同時,還有效的節省了成本。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徵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 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範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物界定。
權利要求1.一種雙色模具,包括機身,所述的機身包括上模塊、下模塊,其特徵在於,上模塊設置與下模塊的上方,上模塊的中間部分設置為上模仁,下模塊的中間部分設置為下模仁,上模仁設置與下模仁上部,上模仁與下模仁中間的部分設置為模腔,下模塊的兩側分別設置有第一滑塊、第二滑塊,第一滑塊與第二滑塊相互平行。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色模具,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上模塊兩端分別設置有上模固定螺釘,所述的下模塊兩端分別設置有下模固定螺釘。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色模具,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第一滑塊與第二滑塊之間設置有頂針,所述頂針的底部設置有頂針固定板。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雙色模具,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頂針固定板下方設置有使整個機身保持平穩的底座,所述的底座的上方設置有鎖緊螺釘。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雙色模具,包括機身,所述的機身包括上模塊、下模塊,其特徵在於,上模塊設置與下模塊的上方,上模塊的中間部分設置為上模仁,下模塊的中間部分設置為下模仁,上模仁設置與下模仁上部,上模仁與下模仁中間的部分設置為模腔,下模塊的兩側分別設置有第一滑塊、第二滑塊,第一滑塊與第二滑塊相互平行。結構簡單,使各個部件的之間的配合更加合理有序,有效的了避免了第一次開模時,帶動滑塊移動,致使產品外觀受到損壞,大大降低了異常情況的發生,而且實用性強,上模塊和下模塊方便拆卸,有利於維修和更換部件,而且的效的提高了生產出來的產品的質量,操作簡單,自動化程度高。提升生產效率的同時,還有效的節省了成本。
文檔編號B29C45/26GK202071286SQ20112014757
公開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11日 優先權日2011年5月11日
發明者張秋生 申請人:蘇州威凱精密模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