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飽和蒸汽法相對溼度發生裝置製造方法
2023-05-29 23:55:36 1
水飽和蒸汽法相對溼度發生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水飽和蒸汽法相對溼度發生裝置,包括氣源、減壓閥、質量流量控制器、輸入氣管、輸出氣管、水蒸氣發生液罐、氣體混合螺旋彎管、電磁閥和恆溫控制箱;質量流量控制器包括第一質量流量控制器和第二質量流量控制器;電磁閥包括第一電磁閥、第二電磁閥和第三電磁閥;恆溫控制箱包括第一恆溫控制箱、第二恆溫控制箱和第三恆溫控制箱;先根據分壓定律計算飽和蒸汽中的含水量C0,再計算稀釋後的含水量C1,然後計算tx溫度時的水汽含量Ctx,最後溫度tx下,計算相對溼度RH。本實用新型的水飽和蒸汽法相對溼度發生裝置,具有能夠獲得多溫度點、多溼度點的溼度標準氣體,配氣操作靈活且效率高等優點。
【專利說明】水飽和蒸汽法相對溼度發生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飽和蒸汽法相對溼度發生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很多需要溼度控制的領域對於溼度都需要實施監控,因此,溼度計和溼度傳感器被廣泛應用。它們的準確與否直接關係到監控的有效性,用於溼度計和溼度傳感器量值傳遞的標準是這種監控有效性的重要保障。
[0003]目前,無論在我國和國際上,溼度標準器具所採用的技術方案主要是通過控制工作空間的溫度並利用加溼器加溼、再利用標準的溼度傳感器進行監控測量來反饋控制加溼器的加溼量從而得到標準溼度環境,用於量值傳遞。由於採用這種方式難以準確控制加溼量,其實時性較差,系統的穩定時間較長,尤其是要實現多溫度點,多溼度點的測量往往需要很長時間。而且較好的裝置都價格昂貴。
[0004]事實上,溼度主要表達空氣中所含水分的濃度,因此完全可以採用乾燥空氣和水汽直接進行濃度配製來得到溼度氣體,由於沒有適當的配氣方法等手段,所以目前還沒有這種直接配製溼度氣體的裝置。本實用新型就是採用配氣方式,在恆溫裝置的配合下實現多溫度點,多溼度點的溼度標準氣體的配製。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是為避免上述已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水飽和蒸汽法相對溼度發生裝置,以能夠獲得多溫度點、多溼度點的溼度標準氣體供使用。
[0006]本實用新型提供了 一種水飽和蒸汽法相對溼度發生裝置。
[0007]水飽和蒸汽法相對溼度發生裝置,其結構特點是,包括氣源、減壓閥、質量流量控制器、輸入氣管、輸出氣管、水蒸氣發生液罐、氣體混合螺旋彎管、電磁閥和恆溫控制箱;
[0008]所述質量流量控制器包括第一質量流量控制器和第二質量流量控制器;所述電磁閥包括第一電磁閥、第二電磁閥和第三電磁閥;所述恆溫控制箱包括第一恆溫控制箱、第二恆溫控制箱和第三恆溫控制箱;
[0009]所述第一恆溫控制箱包括第一氣體恆溫銅質彎管和第一恆溫工作腔;所述第二恆溫控制箱包括第二氣體恆溫銅質彎管和第二恆溫工作腔;所述第三恆溫控制箱包括第三氣體恆溫銅質彎管和第三恆溫工作腔;
[0010]所述氣源輸出的氣體經減壓閥分為兩路輸出:第一路氣體依次通過第一質量流量控制器、輸入氣管、水蒸氣發生液罐、輸出氣管和氣體混合螺旋彎管輸出;第二路氣體依次通過第二質量流量控制器和氣體混合螺旋彎管輸出;
[0011 ] 氣體混合螺旋彎管輸出的一定溼度氣體可供第一電磁閥、第二電磁閥、第三電磁閥分別選擇使用;
[0012]當第一電磁閥接通後,氣體經過第一電磁閥依次進入第一恆溫控制箱的第一氣體恆溫銅質彎管和第一恆溫工作腔;[0013]當第二電磁閥接通後,氣體經過第二電磁閥依次進入第二恆溫控制箱的第二氣體恆溫銅質彎管和第二恆溫工作腔;
[0014]當第三電磁閥接通後,氣體經過第三電磁閥依次進入第三恆溫控制箱的氣體恆溫銅質彎管和恆溫工作腔。
[0015]本實用新型的水飽和蒸汽法相對溼度發生裝置的特點也在於:
[0016]所述水蒸氣發生液罐的頂蓋上裝有用於測量所述水蒸氣發生液罐內溫度的溫度傳感器和用於測量所述水蒸氣發生液罐內壓力的絕壓壓力傳感器;
[0017]插入於所述水蒸氣發生液罐內的輸入氣管的下端浸入在水蒸氣發生液罐內的水體之內,輸出氣管置於水蒸氣發生液罐的頂部;
[0018]所述水蒸氣發生液罐放置於恆溫控制箱內。
[0019]所述質量流量控制器的流量範圍是:0ml/min?500ml/min。
[0020]與已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體現在:
[0021]本實用新型的水飽和蒸汽法相對溼度發生裝置,包括氣源、質量流量控制器、飽和水蒸汽發生液罐所組成的溼度發生氣路系統及後置的電磁閥和恆溫控制箱。恆溫控制箱內包括使氣體得到充分恆溫所需的銅質彎管和恆溫工作腔。本實用新型根據溫度和壓力參數準確得出水汽含量,採用連續動態方式提供相對溼度氣體或絕對溼度氣體,在三個不同溫度的後置恆溫控制箱內(也可設計為一個)可獲得三個溫度下的相對溼度標準氣體,且溫度可以根據需要調整、溼度可以根據需要改變,能夠獲得多溫度點、多溼度點的溼度標準氣體,配氣操作靈活且效率高。
[0022]本實用新型的水飽和蒸汽法相對溼度發生裝置,具有能夠獲得多溫度點、多溼度點的溼度標準氣體,配氣操作靈活且效率高等優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3]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水飽和蒸汽法相對溼度發生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4]附圖1中標號:I氣源,2減壓閥,3第一質量流量控制器,4第二質量流量控制器,5水蒸氣發生液罐測溫傳感器,6水蒸氣發生液罐,7水蒸氣發生液罐測壓傳感器,8氣體混合螺旋彎管,9第一電磁閥,10第二電磁閥,11第三電磁閥,12第一恆溫控制箱,13第二恆溫控制箱,14第三恆溫控制箱,15第一氣體恆溫銅質彎管,16第二氣體恆溫銅質彎管,17第三氣體恆溫銅質彎管,18第一恆溫控制箱,19第二恆溫控制箱,20第三恆溫控制箱,21輸入氣管,22輸出氣管,23水蒸氣發生液罐頂蓋。
[0025]以下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並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0026]參見圖1,水飽和蒸汽法相對溼度發生裝置,其包括氣源1、減壓閥2、質量流量控制器、輸入氣管21、輸出氣管22、水蒸氣發生液罐6、氣體混合螺旋彎管8、電磁閥和恆溫控制箱;
[0027]所述質量流量控制器包括第一質量流量控制器4和第二質量流量控制器3 ;所述電磁閥包括第一電磁閥9、第二電磁閥10和第三電磁閥11 ;所述恆溫控制箱包括第一恆溫控制箱12、第二恆溫控制箱13和第三恆溫控制箱14 ;[0028]所述第一恆溫控制箱12包括第一氣體恆溫銅質彎管15和第一恆溫工作腔18 ;所述第二恆溫控制箱13包括第二氣體恆溫銅質彎管16和第二恆溫工作腔19 ;所述第三恆溫控制箱14包括第三氣體恆溫銅質彎管17和第三恆溫工作腔20 ;
[0029]所述氣源I輸出的氣體經減壓閥2分為兩路輸出:第一路氣體依次通過第一質量流量控制器4、輸入氣管21、水蒸氣發生液罐6、輸出氣管22和氣體混合螺旋彎管8輸出;第二路氣體依次通過第二質量流量控制器3和氣體混合螺旋彎管8輸出;
[0030]氣體混合螺旋彎管8輸出的溼度氣體可供第一電磁閥9、第二電磁閥IO、第三電磁閥11分別選擇使用;
[0031]當第一電磁閥9接通後,氣體經過第一電磁閥9依次進入第一恆溫控制箱12的第一氣體恆溫銅質彎管15和第一恆溫工作腔18 ;
[0032]當第二電磁閥10接通後,氣體經過第二電磁閥10依次進入第二恆溫控制箱13的第二氣體恆溫銅質彎管16和第二恆溫工作腔19 ;
[0033]當第三電磁閥11接通後,氣體經過第三電磁閥11依次進入第三恆溫控制箱14的氣體恆溫銅質彎管17和恆溫工作腔20。
[0034]所述水蒸氣發生液罐6的頂蓋23上裝有用於測量所述水蒸氣發生液罐內溫度的溫度傳感器5和用於測量所述水蒸氣發生液罐內壓力的絕壓壓力傳感器7
[0035]插入於所述水蒸氣發生液罐6內的輸入氣管21的下端浸入在水蒸氣發生液罐6內的水體之內,輸出氣管22置於水蒸氣發生液罐6的頂部;
[0036]所述水蒸氣發生液罐6放置於恆溫控制箱內。可以根據溼度發生的溫度要求,當環境溫度達不到時,放置於某一恆溫控制箱內。
[0037]所述質量流量控制器的流量範圍是:0ml/min~500ml/min。
[0038]一種所述的水飽和蒸汽法相對溼度發生裝置的溼度算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0039]步驟1:根據分壓定律計算飽和蒸汽中的含水量
【權利要求】
1.水飽和蒸汽法相對溼度發生裝置,其特徵是,包括氣源(I)、減壓閥(2)、質量流量控制器、輸入氣管(21)、輸出氣管(22)、水蒸氣發生液罐(6)、氣體混合螺旋彎管(8)、電磁閥和恆溫控制箱; 所述質量流量控制器包括第一質量流量控制器(4 )和第二質量流量控制器(3 );所述電磁閥包括第一電磁閥(9)、第二電磁閥(10)和第三電磁閥(11);所述恆溫控制箱包括第一恆溫控制箱(12)、第二恆溫控制箱(13)和第三恆溫控制箱(14); 所述第一恆溫控制箱(12)包括第一氣體恆溫銅質彎管(15)和第一恆溫工作腔(18);所述第二恆溫控制箱(13)包括第二氣體恆溫銅質彎管(16)和第二恆溫工作腔(19);所述第三恆溫控制箱(14)包括第三氣體恆溫銅質彎管(17)和第三恆溫工作腔(20); 所述氣源(I)輸出的氣體經減壓閥(2)分為兩路輸出:第一路氣體依次通過第一質量流量控制器(4)、輸入氣管(21)、水蒸氣發生液罐(6)、輸出氣管(22)和氣體混合螺旋彎管(8)輸出;第二路氣體依次通過第二質量流量控制器(3)和氣體混合螺旋彎管(8)輸出;氣體混合螺旋彎管(8)輸出的溼度氣體可供第一電磁閥(9)、第二電磁閥(10)、第三電磁閥(11)分別選擇使用; 當第一電磁閥(9)接通後,氣體經過第一電磁閥(9)依次進入第一恆溫控制箱(12)的第一氣體恆溫銅質彎管(15)和第一恆溫工作腔(18); 當第二電磁閥(10)接通後,氣體經過第二電磁閥(10)依次進入第二恆溫控制箱(13)的第二氣體恆溫銅質彎管(16)和第二恆溫工作腔(19); 當第三電磁閥(11)接通後,氣體經過第三電磁閥(11)依次進入第三恆溫控制箱(14)的氣體恆溫銅質彎管(17)和恆溫工作腔(2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飽和蒸汽法相對溼度發生裝置,其特徵是,所述水蒸氣發生液罐(6 )的頂蓋(23 )上裝有用於測量所述水蒸氣發生液罐內溫度的溫度傳感器(5 )和用於測量所述水蒸氣發生液罐內壓力的絕壓壓力傳感器(7)。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飽和蒸汽法相對溼度發生裝置,其特徵是,插入於所述水蒸氣發生液罐(6)內的輸入氣管(21)的下端浸入在水蒸氣發生液罐(6)內的水體之內,輸出氣管(22)置於水蒸氣發生液罐(6)的頂部。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飽和蒸汽法相對溼度發生裝置,其特徵是,所述水蒸氣發生液罐(6)放置於恆溫控制箱內。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飽和蒸汽法相對溼度發生裝置,其特徵是,所述質量流量控制器的流量範圍是:0ml/min?500ml/min。
【文檔編號】B01F3/02GK203507840SQ201320681632
【公開日】2014年4月2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3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31日
【發明者】張守明 申請人:張守明